學什麼專業薪酬回報最高?從事什麼工作飯碗最「硬」?大學生創業愛在哪個行業扎堆?哪個「新一線」城市最受大學生歡迎?……2020年7月9日,由第三方研究機構麥可思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為人們揭開了謎底。
在這個特殊的就業季裡,答案與從前有些許不同。
教育學類專業就業滿意度、工作與專業相關度雙料冠軍
外國語言文學類收入最高
教育行業是人文畢業生就業主要方向
2019屆本科畢業生人數較多的人文專業類中,外國語言文學類以5336元位居月收入榜首,其次是設計學類(5137元)和中國語言文學類(5050元)。
就業滿意度方面,教育學類、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的就業滿意度最高,均為73%。
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方面,教育學類專業同樣高居榜首,將近九成畢業生(89%)能夠學以致用。
儘管月收入並不搶眼,但教育學類畢業生就業質量綜合較高,可見收入多少並非決定就業質量的唯一因素。
從數據來看,教育行業是人文類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去向,或許與近年來教育行業不斷發展,專業人才需求極速上升有關。
註:本文中「人文」包括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等本科學科門類。
計算機類專業月收入、就業滿意度、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均名列前茅。
數學類專業就業滿意度最高
畢業生人數較多的10個理工專業類中,計算機類專業就業質量綜合較高,月收入(6858元)、就業滿意度(71%)、工作與專業相關度(77%)均位居各項指標榜的前三位。在就業方面,除了IT行業等計算機類畢業生「理所當然」的就業去向外,教育業也吸引了不少計算機專業人才,隨著在線教學規模不斷擴大,教育行業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或將持續增長。
電子信息類和自動化類專業月收入也較高,分別為6145元和5899元。
數學類則位居就業滿意度之首(76%)。
畢業生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比例最高的是土木類,為88%。 從數據中不難發現,伴隨人工智慧、5G通信等高新技術迅速發展,IT、網際網路相關專業人才需求旺盛,相關工作收入與滿意度也普遍較高。
註:本文中「理工」包括理學、工學等本科學科門類。
金融學類收入最高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綜合表現搶眼
再來看2019屆本科生中畢業生規模較大的商科專業類。
金融學類專業在月收入(5638元)和就業滿意度(67%)方面優勢明顯。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的整體就業質量較高,月收入(5625元)、就業滿意度(68%)、工作與專業相關度(78%)排名均靠前。
金融人員、財務/審計/稅務/統計人員是商科類專業畢業生從事較多的工作崗位。
註:本文中「商科」包括經濟學、管理學等本科學科門類。
· 與專業相關度最高
從事醫護相關工作門檻要求最高,飯碗最「硬」
從本科學科門類來看,醫學專業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從事工作與專業相關的比例(2019屆:92%)連續三屆最高,同時2014屆畢業生五年後該比例也最高;
從大學畢業生從事職業來看,醫護相關職業的專業門檻要求最高。
2020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
信息安全、軟體工程、信息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媒體藝術;
其中,信息安全、軟體工程、網絡工程、數字媒體藝術連續三屆綠牌。
註:綠牌專業,指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
2020年本科就業「紅牌專業」
繪畫、應用心理學、音樂表演、化學、法學;
其中,繪畫、音樂表演、法學、化學連續三屆紅牌。
註:黃牌專業是指除紅牌專業外,失業量較大,就業率、月收入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
幾點補充:
1.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緩解了就業壓力;
2.民企是僱用大學生的主力軍,是支撐就業的中堅力量;
2019屆本科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53%)最高,其次是國有企業、政府機構/科研或其他事業單位(均為20%)。解決就業問題需要充分發揮民企作用,建議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好的環境,在鼓勵民營企業吸納畢業生方面給予更大支持。
3.教育、文體娛樂、零售業是大學生創業主要領域;
數據顯示,「教育業」是2019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最主要領域(24.5%),集中在教育及職業培訓、中小學教育,以及文學藝術、設計、體育等方面。大學生到「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5.8%)、「零售業」(8.6%)創業的比例也較高,從主要從事工作崗位來看,大學生到文體娛樂領域創業主要是做攝影師、自由寫作等,做零售主要是從事銷售、電子商務等方面工作。
4.當教師,與專業相關度較高,就業「幸福感」最強
具體來看,本科生畢業初期在政府及公共管理就業滿意度最高,畢業五年後在教育行業就業滿意度最高。
5.「北上廣深」就業比例持續下降,「新一線」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
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在「北上廣深」就業的比例持續下降(從25%到21%),而剛畢業時在「北上廣深」就業的畢業生中,三年內離開的比例明顯上升(從18%到24%)。
而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4屆的22%上升到了2018屆的26%。其中,浙江杭州成為畢業生們的首選。
聲明:本文數據來源麥可思研究院,經過筆者歸納整理。
麥可思研究院,2006年成立於成都,是中國首家高等教育管理數據與諮詢的專業公司,是高校、社會大眾、用人單位和政府公認的第三方權威性數據機構。
數據說明:
2019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於2020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國總樣本約27.4萬。其中,全國本科生樣本為12.6萬,覆蓋了382個本科專業,以及本科畢業生從事的587個職業、325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