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低、就業難?大數據告訴你2019屆大學生畢業去向

2020-09-04 高校專業與志願之窗

學什麼專業薪酬回報最高?從事什麼工作飯碗最「硬」?大學生創業愛在哪個行業扎堆?哪個「新一線」城市最受大學生歡迎?……2020年7月9日,由第三方研究機構麥可思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為人們揭開了謎底。

在這個特殊的就業季裡,答案與從前有些許不同。

人文類專業

教育學類專業就業滿意度、工作與專業相關度雙料冠軍

外國語言文學類收入最高

教育行業是人文畢業生就業主要方向

2019屆本科畢業生人數較多的人文專業類中,外國語言文學類以5336元位居月收入榜首,其次是設計學類(5137元)和中國語言文學類(5050元)。

就業滿意度方面,教育學類、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的就業滿意度最高,均為73%。

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方面,教育學類專業同樣高居榜首,將近九成畢業生(89%)能夠學以致用。

儘管月收入並不搶眼,但教育學類畢業生就業質量綜合較高,可見收入多少並非決定就業質量的唯一因素。

從數據來看,教育行業是人文類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去向,或許與近年來教育行業不斷發展,專業人才需求極速上升有關。

註:本文中「人文」包括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等本科學科門類。

理工類專業

計算機類專業月收入、就業滿意度、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均名列前茅。

數學類專業就業滿意度最高

畢業生人數較多的10個理工專業類中,計算機類專業就業質量綜合較高,月收入(6858元)、就業滿意度(71%)、工作與專業相關度(77%)均位居各項指標榜的前三位。在就業方面,除了IT行業等計算機類畢業生「理所當然」的就業去向外,教育業也吸引了不少計算機專業人才,隨著在線教學規模不斷擴大,教育行業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或將持續增長。

電子信息類和自動化類專業月收入也較高,分別為6145元和5899元。

數學類則位居就業滿意度之首(76%)。

畢業生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比例最高的是土木類,為88%。 從數據中不難發現,伴隨人工智慧、5G通信等高新技術迅速發展,IT、網際網路相關專業人才需求旺盛,相關工作收入與滿意度也普遍較高。

註:本文中「理工」包括理學、工學等本科學科門類。

商科類專業

金融學類收入最高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綜合表現搶眼

再來看2019屆本科生中畢業生規模較大的商科專業類。

金融學類專業在月收入(5638元)和就業滿意度(67%)方面優勢明顯。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的整體就業質量較高,月收入(5625元)、就業滿意度(68%)、工作與專業相關度(78%)排名均靠前。

金融人員、財務/審計/稅務/統計人員是商科類專業畢業生從事較多的工作崗位。

註:本文中「商科」包括經濟學、管理學等本科學科門類。

醫學類專業

· 與專業相關度最高

從事醫護相關工作門檻要求最高,飯碗最「硬」

從本科學科門類來看,醫學專業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從事工作與專業相關的比例(2019屆:92%)連續三屆最高,同時2014屆畢業生五年後該比例也最高;

從大學畢業生從事職業來看,醫護相關職業的專業門檻要求最高。

2020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

信息安全、軟體工程、信息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媒體藝術;

其中,信息安全、軟體工程、網絡工程、數字媒體藝術連續三屆綠牌。

註:綠牌專業,指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

2020年本科就業「紅牌專業」

繪畫、應用心理學、音樂表演、化學、法學;

其中,繪畫、音樂表演、法學、化學連續三屆紅牌。

註:黃牌專業是指除紅牌專業外,失業量較大,就業率、月收入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

幾點補充:

1.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緩解了就業壓力;

2.民企是僱用大學生的主力軍,是支撐就業的中堅力量;

2019屆本科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53%)最高,其次是國有企業、政府機構/科研或其他事業單位(均為20%)。解決就業問題需要充分發揮民企作用,建議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好的環境,在鼓勵民營企業吸納畢業生方面給予更大支持。

3.教育、文體娛樂、零售業是大學生創業主要領域;

數據顯示,「教育業」是2019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最主要領域(24.5%),集中在教育及職業培訓、中小學教育,以及文學藝術、設計、體育等方面。大學生到「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5.8%)、「零售業」(8.6%)創業的比例也較高,從主要從事工作崗位來看,大學生到文體娛樂領域創業主要是做攝影師、自由寫作等,做零售主要是從事銷售、電子商務等方面工作。

4.當教師,與專業相關度較高,就業「幸福感」最強

具體來看,本科生畢業初期在政府及公共管理就業滿意度最高,畢業五年後在教育行業就業滿意度最高。

5.「北上廣深」就業比例持續下降,「新一線」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

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在「北上廣深」就業的比例持續下降(從25%到21%),而剛畢業時在「北上廣深」就業的畢業生中,三年內離開的比例明顯上升(從18%到24%)。

而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4屆的22%上升到了2018屆的26%。其中,浙江杭州成為畢業生們的首選。

聲明:本文數據來源麥可思研究院,經過筆者歸納整理。

麥可思研究院,2006年成立於成都,是中國首家高等教育管理數據與諮詢的專業公司,是高校、社會大眾、用人單位和政府公認的第三方權威性數據機構。

數據說明:

2019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於2020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國總樣本約27.4萬。其中,全國本科生樣本為12.6萬,覆蓋了382個本科專業,以及本科畢業生從事的587個職業、325個行業。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畢業將面臨這2大難題,這些數據告訴你:大學生就業有去處
    不論是996、997、裁員、失業、猝死等詞無一不在告訴我們,就業難!就業,是真難! 不光是從2019年開始,每年這個話題都會被大家討論,因為工作過勞死,加班多卻還是窮的叮噹響,這一年,大家都經歷了很多!
  • 大學生「爛大街」,本科畢業難就業——妖言惑眾,本科生永遠稀缺
    2020年,我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874萬人,比2019年增加40萬人。每年都有這麼多的畢業生流入社會,從填補人才空缺到人才市場泛濫,就業困難成為社會普遍現象,大學生群體頗受關注,因此,人們往往會聚焦在大學生就業問題上,所以就有了「大學生遍地都是」,「本科畢業沒前途」這種荒誕的說法。事實是因為稀缺,所以備受關注,大學生依然是稀缺性人才,本科畢業生永遠「優於別人」。
  • 2019屆大學生就業大數據出爐:金融人才需求大跌18%,「幸福感」最強的職業是它...
    2019屆高職畢業生月收入最高的專業大類是交通運輸大類(5043元),最低的是醫藥衛生大類(3803元)。(2019屆大學畢業生月收入排前10位的主要專業類 單位:元)從近三年月收入增速來看,本科護理學類、音樂與舞蹈學類月收入增長最快,與2017屆相比增長率分別達到21.1%、20.8%,高職食品藥品管理類月收入增長最快,與2017屆相比增長17.6%。
  • 女大學生實際就業狀況圖解
    女大學生畢業去向呈現出哪些特點?男女大學生就業起薪和薪資增長情況是否出現差異?哪些用人單位裡女生就業比例較高?女生較多在哪些行業中發展?麥可思根據對全國2014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後以及2011屆畢業生三年後的數據採集和研究,進行了女大學生實際就業狀況的分析,結論如下:  女生深造比例高於男生,創業比例低於男生  14.3%的2014屆本科女生在國內外讀研,高於同屆本科男生(12.5%)1.8個百分點。
  • 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這幾個關鍵數據要注意
    解讀2020大學生就業報告:填報高考志願可做重要參考1、2019屆(即2019年畢業的學生)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對比全國6億人月薪1000元以下),課件讀大學是農村子弟跳出階層、幫助貧苦家庭過上好生活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一定要全力保障高考公平,給貧苦家庭一個出路和念想。
  • 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這幾個關鍵數據要注意
    解讀2020大學生就業報告:填報高考志願可做重要參考1、2019屆(即2019年畢業的學生)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對比全國6億人月薪1000元以下),課件讀大學是農村子弟跳出階層、幫助貧苦家庭過上好生活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一定要全力保障高考公平,給貧苦家庭一個出路和念想。
  • 就業大數據:211工程的北京化工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率數據挺好
    雖然國家強調全日和非全日沒區別,但在就業市場上,你能深刻感受到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的巨大差別。所以,預計2020年全日制考研實際錄取分數線不會下降。至於非全日制,就看你怎麼看待啦!今年考研都這麼難,讓我們看看研究生就業咋樣吧!實際上,讀研究生找工作的話,社會上還是認985/211工程這個級別,這個級別的研究生招生也就在30萬左右(不包含非全日制)?
  • 就業大數據:部屬211工程的暨南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率超97%
    本科畢業生最主要的畢業去向是「民營企業」(39.7%),其次是「國內升學」(15.5%)、「境外升學」(14.9%)。 2019 屆碩士畢業生最主要的畢業去向是「民營企業」(32.3%)、「事業單位」(23.1%)。博士畢業生最主要的畢業去向是「事業單位」(76.7%)。
  • 就業大數據:低調的重慶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大數據
    截止到 2019 年 11 月 22 日,重慶大學 2019 屆 10051 名畢業生中,已就業畢業生人數為 9360 人,就業率為 93.13%。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 90.08%;碩士畢業生就業率為 97.66%;博士畢業生就業率為 96.57%。重慶大學 2019 屆畢業生中,有 2031 名畢業生的畢業去向為境內升學。
  • 就業大數據:看看華中師範大學2019屆畢業生都去哪了?
    我們還是看看學校的就業情況吧!2019屆畢業生共 7898 人,其中本科畢業生 4407人; 碩士畢業生 3297 人;博士畢業生 194 人。和一般的師範大學一樣,該校是典型的女生較多的學校,男女比例為1:2.7。
  • 就業大數據:同濟大學2019年畢業生就業大數據,就業率超過99%
    高考大數據:你了解2019年高考中同濟大學各專業在全國錄取詳情?同濟大學 2019 屆不同學歷畢業生畢業去向中,派遣去向的畢業生共計 3999 人,佔畢業生總數的 53.07%;升學人數 1610 人,佔畢業生總數的 21.37%;出境人數 925 人,佔畢業生總數的 12.28%。2019 屆本科畢業生中深造人數為 2193 人,本科畢業生深造率達 57.71%。
  • 論文放水、就業去向隨便填,大學畢業就這麼容易?
    記者近期在高校採訪了解到,部分畢業生在離校前出現「造假注水」現象:虛構就業去向、畢業論文「放水」、求職簡歷「注水」……專家呼籲,高校誠信教育不可缺失,勿讓造假毀了畢業生。  「就業去向隨便填」,就業率失真  「請畢業班同學月底前登錄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網站填報就業單位,填報後每人可領取200元補貼。」
  • 就業大數據:211工程的北京林業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差強人意
    因此,雖然學校身在北京,但高招分數在北京的部屬高校中比較低的,那這所高校學科實力如何?畢業生就業去向咋樣呢?北京林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農業科林學目。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學院森林系合併,成立北京林學院。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
    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就業報告指出,本科生國內讀研比例從2015屆的13.5%上升至2019屆的15.2%;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以讀研人群為例,2014屆本科生畢業五年內獲得研究生學歷人群月收入(10408元)明顯高於未讀研人群(9683元),其就業滿意度(獲得研究生學歷人群:79%,未讀研人群:73%)也明顯更高。
  • 生源主要為貴州的貴州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好嗎?數據是值得看看
    學校2019屆畢業生以「籤就業協議形式就業」為主(46.94%),「其他錄用形式就業」(31.19%)和「升學」(13.36%)次之;分學歷層次來看,「籤就業協議形式就業」(57.31%)為畢業研究生主要去向;本科畢業生主要畢業去向同樣為「籤就業協議形式就業」(43.76%)。
  • 清華大學與中國科技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去向,結果令人意外!
    本文也通過比較這兩所高校在2019年主要就業籤約單位,來進一步說明其根本原因。清華大學畢業生主要就業去向據清華大學發布的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清華大學在本年度共有畢業生6965人(全為當年在大陸統招學生),其中選擇就業的有3657人,佔比53.9%,這個比例之所以較低,是因為只有17.3%的本科生選擇就業,從而拉低了數值。
  • 就業大數據:省屬211工程的南京師範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率超94%
    從具體畢業去向來看,就業為本科畢業生主要去向選擇,佔比為 38.72%;升學次之,佔比為 27.86%。國內升學: 2019 屆本科畢業生國內升學率為 27.86%。 2019 屆本科畢業生升學院校主要集中在雙一流高校和科研 院所等,其中本校佔比為 36.68%。
  • 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本科生就業創業收入問題
    最近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給出了我們中國各畢業生的薪資水平。一2015~2019年本科生收入對比這是2015年到2019年大學生的畢業生月收入的變化情況。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月入5440元。二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
  • 史上最難就業季如何破局?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是認知上的錯誤!
    過去,每當畢業季都會流傳又是一年「史上最難就業季」,就業難一直難破局,然而,今年簡直是真正意義上的「史上最難就業季」,就業情況並不樂觀。數據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如果說應屆畢業生,加上去年慢就業的一批人,需要找工作的人數至少也得破900萬大關。很多人吐糟「大學生畢業即失業」,似乎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大學生畢業即失業,這個話題幾乎年年都在討論,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答案。雖說今年就業壓力的確大,但是也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
  •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9年升學比例上升 薪資持續增長 教育成最熱...
    2015-2019屆本科畢業生去向分布  數據來源:麥可思-中國2015-2019屆大學畢業生培養質量跟蹤評價。  華夏時報記者 劉詩萌 北京報導  2020年,874萬應屆畢業生遭遇「史上最難畢業季」。2013年開始,由於畢業人數的持續上升,每年的畢業季都會被冠以「史上最難」的稱號。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畢業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的雙重壓力下,2020屆畢業生面臨著空前的就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