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從河北省公安廳舉行的2020年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全省公安機關持續深入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今年1至7月底,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071起,同比上升141.6%;抓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4059名,同比上升146.9%;凍結涉案金額25億元,同比上升19%,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據悉,河北省網絡貸款、兼職刷單、冒充客服退款、殺豬盤、冒充公檢法類詐騙等5類案件發案數佔全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86.4%,給群眾造成的財產損失佔全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90%,特別是損失較大的詐騙案件,80%為上述5種詐騙類型,給受害群眾家庭、個人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沉重的生活負擔。
據介紹,這些高發案件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犯罪窩點大多隱藏在境外。約有60%的電信網絡詐騙窩點分布在境外,以菲律賓、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和緬北地區為主。
二是犯罪技術手段不斷升級。為逃避公安機關打擊,犯罪分子不斷對作案工具進行升級換代,越來越多地使用人工智慧、GOIP網關及貓池、卡池等新技術、新裝備,隱蔽性越來越強,打擊難度越來越大。
三是黑灰產業為犯罪提供土壤。非法獲取、買賣公民個人信息,買賣銀行卡、對公帳戶,「跑分」平臺洗錢等黑灰產業不斷泛濫、擴大,為電信網絡詐騙的生存、蔓延提供了土壤,是案件高發態勢難以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
對此, 河北公安提醒廣大群眾,一定謹記5個「不信」和4個「不要」:
5個「不信」
1.凡是網上貸款需要先交錢的不要相信;
2.凡是網上兼職刷單刷信譽的不要相信;
3.凡是退款退稅需要先打錢的不要相信;
4.凡是網絡購物以手續費、訂金和預付款等理由要求先付款的不要相信;
5.凡是自稱公檢法電話要求轉帳的不要相信。
4個「不要」
1.不要輕易登錄陌生網址連結;
2.不要輕易添加陌生QQ微信;
3.不要輕易下載陌生APP;
4.不要向陌生帳戶轉錢。
6起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保定市「7·08」網絡貸款詐騙案
今年7月8日,河北省公安廳指導保定市公安局成功打掉2個網絡貸款類詐騙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31名,繳獲涉案銀行卡38張、筆記本電腦32臺、手機50部,涉案金額5300餘萬元。經查,該團夥通過抖音、快手、百度等網際網路平臺發布低息貸款類廣告,誘導有貸款需求的受害人點擊進入廣告網頁,根據受害人填寫的個人信息,撥打其電話實施貸款詐騙。
圖為警方破獲保定市「7·08」網絡貸款詐騙案
在這類案件中,詐騙分子抓住受害人急於用錢的心理,以無抵押、無擔保、低利息為噱頭,引誘受害人登錄或下載虛假貸款網站或 APP,盜取受害人個人信息,最後再以交納手續費、保證金為由,誘騙被害人轉帳匯款。
圖為保定市「7·08」網絡貸款詐騙案犯罪嫌疑人作案工具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貸款應到正規金融單位進行申請,凡是網上貸款需要先繳納相關費用的,均不要輕信。
秦皇島市「3·08」網絡刷單詐騙案
今年3月8日,秦皇島市樊某到公安機關報案稱:其在微信朋友圈裡被人以刷單返利的方式詐騙8萬元。秦皇島市公安局抽調精幹力量成立專案組,開展案件偵辦工作。6月9日,專案組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和大慶市成功打掉該詐騙團夥犯罪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查獲作案手機8部、銀行卡20餘張。經查,該犯罪團夥涉案14起,累計詐騙金額50餘萬元。
圖為秦皇島警方偵破「3·08」網絡刷單詐騙案
在這類案件中,詐騙分子在各種QQ群、微信群、招聘網站或簡訊息中發布兼職信息,以高額佣金為誘餌吸引受害人兼職刷單。受害人第一次刷單後,詐騙分子往往會兌現小額的返利佣金。但當受害人刷單金額較大時,詐騙分子就會以系統卡單、錯誤等理由不予退還本金,並將受害人拉黑。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網絡兼職刷單本就是違法行為,凡是網上聲稱兼職刷單、刷信譽賺錢的,均不要相信。
衡水市「5·21」冒充購物客服詐騙案
今年5月21日,衡水市梁某到公安機關報案稱:其被人冒充購物客服詐騙4.9萬餘元。衡水市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6月8日,專案組分別在江蘇、河南等地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繳獲銀行卡、手機卡等大量作案工具。經查,該團夥自今年以來,在江蘇、河南等地搭建犯罪窩點,在網上冒充購物客服實施詐騙,累計作案10起,涉及全國10餘個省市,涉案金額20餘萬元。
圖為衡水警方偵辦「5·21」冒充購物客服詐騙案
在這類案件中,詐騙分子事先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在購物網站上的訂單信息,然後聯繫受害人,謊稱是某購物網站、網絡店鋪或快遞物流的客服,在詳細報出受害人的個人訂單信息後,以受害人購買的產品質量存在缺陷或甲醛超標,能給受害人退款、理賠、退稅等為由,誘騙受害人登陸虛假網站、點擊釣魚連結、掃描二維碼轉帳,以此騙取錢財。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凡是遇到所謂的客服進行退款操作的,一定不要輕信,務必要到正規的購物平臺進行核實,不要將簡訊驗證碼提供給對方或按照對方的要求掃描二維碼進行轉帳。
廊坊市「4·13」網絡交友誘導投資詐騙(殺豬盤)案
今年4月13日,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公安局根據省公安廳下發的殺豬盤犯罪線索,抽調精幹警力成立專案組,開展線索研判和偵查打擊工作。4月14日至22日,專案組先後在廊坊、北京等地連續打掉兩個殺豬盤詐騙犯罪窩點,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8名,涉及全國各地受害人34名,涉案金額268萬元。
圖為廊坊警方破獲「4·13」網絡交友誘導投資詐騙(殺豬盤)案。
在這類案件中,詐騙分子通過網絡社交工具與受害人交友,確定朋友關係後,向受害人推薦博彩或者投資網站APP,謊稱投注或投資只掙不賠。通過先讓受害人少量獲利的方式取得對方信任後,詐騙分子誘導受害人加大注資金額。最後,受害人所投資金被詐騙分子操控全部輸掉或者個人帳戶裡的資金根本無法提現。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網絡交友需謹慎,務必保持清醒頭腦,不要輕易投入感情和錢財,不要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一旦對方要求提供銀行帳戶並要求轉帳時,一定不要相信。
衡水市「2·24」冒充公安機關工作人員詐騙案
今年2月,衡水市多名群眾到公安機關報案稱:有人冒充衡水市公安局戶籍科民警詐騙錢財。經過縝密偵查,3月25日,衡水市公安局專案組分別在福建省莆田市、山東省濟寧市抓獲為該案提供銀行卡、對公帳戶、洗錢服務的犯罪嫌疑人44名,查扣銀行卡近500張,涉案金額300餘萬元。同時,專案組還成功鎖定了位於境外柬埔寨的15名詐騙團夥成員。
圖為衡水警方破獲「2·24」冒充公安機關工作人員詐騙案。
在這類案件中,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部門工作人員給受害人打電話,準確說出其身份信息騙取對方信任,然後稱受害人涉嫌洗錢或其他犯罪,需要向公安機關提供的所謂「安全帳戶」匯款才能銷案,進而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公檢法工作人員不會電話要求轉帳匯款,此種電話,百分之百是騙局。
邯鄲市「7·08」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案
今年7月8日,有群眾向邯鄲市公安機關舉報:大名縣銀東小區有人組織非法「跑分」活動(即利用他人微信或者支付寶二維碼替別人代收款,從中賺取佣金)。邯鄲市、縣兩級公安機關組成專案組,經縝密偵查,鎖定了以候某為首的為詐騙團夥跑分洗錢的犯罪團夥。7月10日,專案組先後在邯鄲、河南新鄉等地搗毀犯罪窩點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繳獲作案電腦8臺,涉案資金上億元。
圖為邯鄲市「7·08」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案案件犯罪嫌疑人指認作案工具。
在這類案件中,犯罪分子在網上開設「跑分」平臺,然後發展下線人員通過收買、代辦等手段,使用他人註冊的對公帳戶、第三方支付帳戶以及銀行卡、電話卡等,為平臺洗錢活動提供幫助。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警惕「跑分」陷阱,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信息。不要被網絡上不切實際的高額利潤所誘惑,更不要因為一時圖利,隨意出租、出借自己的身份信息、個人銀行帳戶、微信帳號、手機號等,以免淪為犯罪分子實施違法犯罪的工具。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