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暑期遊學市場火爆 業內:仔細甄別,理性看待

2020-12-13 環球網

中國僑網7月30日電近日,《歐洲時報》英國版微信公眾號刊文稱,在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各大著名學府附近,近幾年經常可以看到一群年輕或稚嫩的中國面孔集體出現,他們往往不是單純來旅遊的,而是來「遊學」的。

文章摘編如下:

據悉,近幾年英國暑期遊學團日漸走俏,尤其是小初高學生已成為遊學的主力軍,大學生佔比反倒處於邊緣地帶。根據攜程發布的《2019暑期遊學市場趨勢預測》最新數據顯示,今年暑期遊學人次同比增長50%以上,其中「英國」在海外遊學目的地國家裡排行第二。

更讓人驚訝的是,現在3歲的小孩就能報名參加遊學了。

從字面上來看,「遊學」,其實是「遊」和「學」並舉,它對很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能邊玩邊學的「旅遊團」。據說,遊學最早起源於英國,是由英國人Bertil Hult從1965年帶著瑞典學生到英國學習英語和觀光開始的。

「遊學」看上去是學習和興趣結合的好選擇,可是一些報導和網友的吐槽卻透露出質疑,擔憂孩子們學不到什麼東西,反而是被無良機構坑錢了。

那麼遊學能「學」到什麼?真正參與過遊學團的老師和學生們,又是怎麼看的呢?

孩子五歲就開始遊學

Mia的爸爸在女兒5歲的時候就送她出來遊學了。2019年初,6歲的Mia已經是第二次來英國參加遊學。

去年6月,Mia爸爸首次安排女兒出來遊學。由於Mia年齡小又是第一次出遠門,爺爺奶奶擔心孩子吃不好,就跟著Mia爸爸媽媽一家5口人來倫敦租了個房,這一住就是兩個半月。

Mia爸爸還是傾向以後讓Mia在國內接受教育。給Mia報名遊學就是想孩子多體驗,開拓下眼界,順帶練練口語。

Mia從3歲半開始就被送去上外教課了,Mia爸爸認為英語本質就是種工具,不管出不出國,都應該把它發展成一種好的工具語言,一口純正的英語也能幫孩子變得更自信,出國遊學能幫Mia體驗到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口語練習再好不過了。

就國內的教育來講,從小學開始到高考學業會越來越繁重,Mia爸爸擔心孩子大了更抽不出時間遊學,所以想趁著還在幼兒園,多出去見識見識。多些遊學體驗,對成長總歸是好的。

在挑選遊學機構這個過程裡,也不是那麼順利,Mia爸爸花了很多時間對比,反覆和遊學機構去溝通,也會和其它帶孩子去國際幼兒園遊學的家長聯繫。「首先要考慮安全性問題,確認機構是否有相應營業許可證這非常必要。」他說。

同時他也更傾向有中國老師帶隊的團隊,這樣更方便溝通孩子情況,遇到突發情況也方便解決。

至於費用問題,費用過低Mia爸爸也會覺得不靠譜。只要費用家裡經濟能承擔得起,都是能夠接受的。

Mia來到英國之後,非常享受遊學過程。Mia爸爸說,「在幼兒園上課沒有黑板,老師會帶著做各種塗鴉活動,每天下午還會去自然博物館、兒童圖書館、公園等地進行戶外遊覽學習,重點是回家也沒有作業.....」

看到女兒這樣的反饋,Mia爸爸很欣慰,英國這種授課模式能幫孩子更好地釋放天性,寬鬆自由的課程設置也有利於孩子更多去表達自己。

回國後,Mia明顯比同齡孩子更喜歡分享自己,主動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也變得更加活潑。Mia父母覺得送孩子出來遊學這決定真是值了。

今年年初Mia爸爸又帶著女兒來英國開始第二次遊學,Mia爸爸說,日後如果遇到合適的機會,依然會考慮繼續報名參加。

兩周的時間體驗重於學習

葉同學目前是英國利茲大學的一名在讀研究生,第一次參加遊學團是在2016年大二暑假。他說:「當時翻閱學校官網時無意中看到學校和牛津大學合作的暑期遊學短期項目,我心裡一直有名校情結,所以一下子就動心了。」

由於是學校官方發布的遊學團項目,葉同學的父母也非常支持,第二天她就向學校提交了各種材料參與審核,最後順利地成為10個參加遊學的幸運兒之一。

據葉同學介紹,這次遊學團匯聚了北上廣不同高校的100多名中國學生,共持續2周。每天上午是由牛津大學老師、業界名人以及圈內大咖展開的大型講座,下午分小組進行主題討論,英國時政、傳統文化等都有所涉及。

此外,每周都有1-2天去體驗下午茶,參觀校園、博物館、公園等,由於學生們英語能力參差不齊,課堂上還會配備一位中文的老師適時翻譯講解。

葉同學最喜歡的是自己的生活住宿環境:「你知道嗎?我們當時就住在牛津大學的宿舍,連吃飯都在像哈利波特電影裡開學宴的那種大廳,真的太酷了!」

至於費用,葉同學表示,學校與學校之間直接建立的遊學團合作項目,費用一般較低,「像這次遊學,兩周下來總費用也就花了兩萬塊不到,包含了往返機票、住宿、吃飯幾乎所有費用,真的非常划算啦」。

牛津大學這次遊學經歷讓葉同學開始對英國文化有了濃厚的興趣,也第一次產生了畢業後要來英國讀研的想法,她也順利拿到了英國利茲大學的offer。

葉同學覺得,經濟條件允許,還是建議出來看一眼,如果說非要靠這兩周的時間真正學到點什麼也不現實,來遊學其實就是重在體驗。畢竟「書本上看到的永遠是文字的東西,有些感覺是你真正來了之後才會有的。」

和「大牛」們零距離接觸

陝西師範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即將步入大三的王同學,在大一暑假就參加過一次英國的遊學項目。

「當時戲劇課的老師在班群發了條『皇家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的遊學項目,感覺這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他說。

英國戲劇氛圍濃厚,王同學本身對戲劇很感興趣,未來也有往這個方向發展的打算,再加上是老師推薦的覺得靠譜,和家裡人簡單商量之後就報名參加了。

「這次遊學屬於戲劇項目團,是遊學機構和英國學校之間建立的合作,2週遊學項目總共花了快5萬。遊學團大概7人左右,都是中國人。」

據王同學介紹,在第一周的實踐課程裡面她接觸到了很多沒聽過的概念,非常開眼界。第二周以看劇為主,老師帶著一起去了西區、劍橋以及莎翁故居等地參觀遊覽,她覺得和大牛們零距離接觸的感覺很棒!

對於這種項目類的遊學,王同學提醒大家,自己選擇時要多對比多篩選,老師推薦的或者朋友同學參加過的團會更靠譜一些,其實每年遊學團的項目內容差別不大,只是簡單地調整罷了。

目前市面上遊學團種類很多,像「學校—學校直接合作」的遊學團項目,人數規模較大,課程較為籠統,多以參觀體驗為主,體驗感可能會稍微差一點,但是經濟實惠;

而「遊學機構—學校合作」的遊學團費用偏高些,但是課程更有針對性,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所以具體怎麼選,還是看個人了。

仔細甄別,理性看待

英國遊學市場雖然整體質量有保障,但也不排除少數機構打著監管擦邊球,以遊學為幌子掙錢。

對此,倫敦某遊學機構的李老師建議:第一,有經濟實力的中國家長越來越多,但任何市場都有水分,家長要仔細甄別挑選。第二,遊學再好,也不一定適合所有孩子,家長要尊重孩子意願。第三,隨著遊學參與者低齡化趨勢明顯,中國家長對低齡孩子參加遊學的效果要理性看待,不能期望過高。

李老師建議,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家長可以適當延長低齡孩子英國遊學的時長,對於一些小孩子來說,需要一個適應過度期,遊學時長過短可能孩子都還沒來得及適應,體驗感自然也會減半。

遊學對中國學生和家長都是一種考驗

不過在採訪中,小編也感受到多數中國家長和老師們對遊學有清醒的看法。

董老師認為,「很多家長是送孩子來英國,在英國的環境下鞏固自己的英語口語,此外也相對安全」。

其實,很多學生家長並不期望學生通過這一次短時間的遊學就有明顯改變。不過,董老師表示,「不少孩子參加過遊學團之後,變得更願意在大家面前表現自己,還有的孩子的英語發音明顯有了提高。這其實就是進步。」

參與這樣的遊學,對中國學生和家長也都是一種考驗。

很多學生是第一次長時間離開家長,過集體生活,他們需要學習如何獨立生活,如何與不同文化的家庭相處、溝通,遇到矛盾如何處理,這些都有積極意義。

「但與此同時,反而有不少家長不適應。目前中國社會出現很多『熊孩子』事件,其實是與家長分不開。家長對孩子不夠信任,不夠放手,過分看重學習而忽視生活和社交能力的培養,這類問題確實也在遊學旅途中暴露出來。」董老師說。

她還表示,孩子出來遊學最重要的就是要融入英國當地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和本土孩子一起學習生活。

董老師自己的孩子目前3歲半,等到明年,她也計劃親自帶孩子出國來一次原汁原味的遊學體驗。她建議,如果家裡有這個經濟能力,就送孩子出去走走,開拓視野的同時,也鍛鍊下獨立生活的能力。

相關焦點

  • 是遊還是學——英國遊學火爆現象調查
    暑期海外遊學正熱,但怎麼遊,學什麼,可能是多數中國家長和學生正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在遊學概念起源地之一的英國,遊學市場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形成成熟的監管和運作體系,遊學產品豐富多元,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國際學生參加。
  • 記者調查:是遊還是學——英國遊學火爆現象調查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暑期海外遊學正熱,但怎麼遊,學什麼,可能是多數中國家長和學生正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在遊學概念起源地之一的英國,遊學市場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形成成熟的監管和運作體系,遊學產品豐富多元,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國際學生參加。
  • 出境遊學市場火爆 理性消費讓孩子不虛此"遊"
    暑期讓孩子出境遊學,已成為不少家庭的選擇。如何能讓孩子們遊出去、學回來,不虛此「遊」——7月,伴隨暑期的到來,出境遊學市場火爆,遊學機構招攬學生,家長趨之若鶩。與此同時,社會上也出現了另一種聲音:出境遊學,只遊不學真急人。出境遊學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花不菲的費用遊逛一趟,能得到什麼?如何能讓孩子們遊出去、學回來,不虛此「遊」?
  • 暑假遊學市場火爆 業內:海外遊學理性對待別跟風
    暑假模式開啟後,我省不少中小學生紛紛出國遊學。如何選擇靠譜的遊學項目,讓孩子在暑假期間接觸異國文化、增長個人見識、提升外語能力,成為家長們近期熱議的話題。海南日報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採訪。 遊學市場火爆,美國等成為熱門目的地 7月11日,為了給孩子選擇出國遊學項目,海口市第九小學學生家長梁雅莉在網上進行相關搜索。
  • 國際遊學受追捧 專家建議理性看待
    國際遊學受追捧 專家建議理性看待 圖片來源:網絡   本報訊(記者 舒文)孩子才7歲半,家長已經連續3次寒暑假將他送到國外遊學,今年寒假計劃送往美國;怕錯過報名,有的家長甚至提前半年預訂……近日,記者從長沙多家留學培訓機構了解到寒假國際遊學市場十分火爆
  • 暑期遊學人均花費8641元 家長消費行為趨於理性
    暑期遊學人均花費8641元 家長消費行為趨於理性 2019-08-》顯示:  人均花費8641元 家長消費行為趨於理性  近期,一位母親曬出的暑期帳單,花式培訓班、花式海外遊學,再加上出行交通、餐飲費,總體費用達到7.4萬元,遊學就佔了5萬元,「月薪8萬支撐不起一個暑假」是真的嗎?
  • 暑期遊:12天英國遊學僅1天參觀劍橋 價格比跟團遊貴50%
    據《勞動報》報導,暑期來臨,除了補習班、出國旅遊必不可少。而在所有類型的旅遊中,「旅遊+教育」雙結合的遊學產品日益受到歡迎。記者走訪滬上旅行社了解到,目前,暑期遊學的價格水漲船高,歐美線路平均售價已達到3.5萬至4萬元。市場異常火爆,但坑也不少。其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只遊不學、價格虛高、缺乏監管等問題最為突出。
  • 暑期遊學十幾天花掉家長3月工資 到底能學到啥?
    近年來,學生假期的海外遊學項目逐漸火爆,且低齡化趨勢愈發明顯。海外遊學學什麼?低齡學生在遊學中能有多少收穫?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調查。海外遊學需求上升 低齡化趨勢顯現廣西南寧幾位學生隨當地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到英國惠靈頓公學進行遊學。記者近日在廣西多個教育和旅遊機構走訪發現,近兩年來,中、小學生逐漸成為出境遊學的重要增長群體。
  • 學生低齡學外語遊學留學升溫,專家提醒家長理性選擇勿盲從
    近年來,學生假期的海外遊學項目逐漸火爆,且低齡化趨勢愈發明顯。海外遊學學什麼?低齡學生在遊學中能有多少收穫?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調查。暑期遊學劍橋的孩子們。李佳霖告訴記者,現在的海外遊學項目,業內一般以10歲作為分水嶺。「10歲以上的孩子能夠獨立參加遊學團,10歲以下則需要家長陪同。」深圳一家教育機構負責人韋女士介紹,相比以前,近年來的海外遊學研學群體,呈現出較明顯的低齡化趨勢,不少小學生加入到暑期海外遊學的隊伍中。黃昆說,「對於我們這些中等收入家庭來說,團費壓力仍然不小。
  • 遊學市場「太火爆」 各國遊學費用盤點
    國內首家教育推薦引擎決勝網統計,2013年的遊學市場規模達到60億元,並以每年30%的比例複合增長,預計2014年海外遊學人數將超過30萬人,市場規模將達到80億元。人群分布越來越廣,參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五花八門的遊學項目應景似的扎堆遊學市場,其中遊學的費用問題成為消費者最為關心的話題。
  • 海口暑期出國夏令營報名火爆 4萬赴美遊學21天
    海口暑期出國夏令營報名火爆 4萬赴美遊學21天   記者調查:海口暑期出國夏令營報名火爆   4萬赴美遊學21天,你去嗎?
  • 不要讓海外遊學成為只遊不學的貴族化旅遊產品
    每逢暑期,海外遊學就成為熱詞,今年也不例外。美國和英國幾乎是最受中國學生青睞的海外遊學目的地。記者近日通過走訪調查發現,遊學項目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學生體驗和感受不一。業內人士建議,海外遊學要選擇資質齊全、口碑好的正規機構,家長在送孩子赴美遊學時也要從實際需求出發。
  • 兩周花費近4萬,你會為孩子「買」一場海外遊學嗎?
    暑期海外遊學市場火爆 低齡化趨勢顯現進入7月份,暑期旅遊便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熱點,而海外遊學作為暑期旅遊的一種特別形式,更是異常火爆。「我們的暑期海外遊學團是從去年12月份開始報名的,截至目前,大多數線路的名額已經報滿了。以英國線路為例,現在只剩下兩個團還有少數名額。」上述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經緯,他們現在已經開始組織寒假海外遊學團的報名,且已吸引了不少人。
  • 《暑期遊學帳單》:人均花費8641元 家長越來越理性不一味求貴
    大洋網訊 2017年暑期,月薪3萬元支撐不起孩子暑假的新聞引發熱議。而在2019年,這一費用上升到了8萬元。一位母親曬出的暑期帳單,培訓班、海外遊學,加上交通、餐飲費,總體費用達到7.4萬元,遊學佔了5萬元。
  • 暑期遊學總規模達315億 20天花費12萬
    暑期遊學火爆的背後,押注的是「虎爸虎媽」們對孩子精英教育的重視。20天花費12萬從澳大利亞的布裡斯班,飛躍太平洋,身後逐漸遠去的陽光海岸,定格成李玉芝一家四口今年暑期遊學的最後一幀。雪梨的澳洲博物館,奧克蘭的紐西蘭國家博物館,黃金海岸的潛水觀光,近20天的暑期遊學,大概花費了12萬元。
  • 兩周花費近4萬 你會為孩子「買」一場海外遊學嗎
    暑期海外遊學市場火爆低齡化趨勢顯現  進入7月份,暑期旅遊便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熱點,而海外遊學作為暑期旅遊的一種特別形式,更是異常火爆。  據《2018年暑期旅遊大數據報告》,預計今年暑假的遊學人數同比去年翻倍,其中三成來自900萬畢業生。
  • 暑期出境遊學預訂火爆 赴澳洲遊學人氣高
    目前,不少家長已經著手籌劃暑期的親子出遊行程,出境遊線路預訂已進入高峰期。今年各家旅遊企業的暑期家庭遊、親子遊產品在旅遊行程中更多加入了世界名校參觀、當地人家入住等特色內容。  驢媽媽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中澳旅遊年」的舉辦、直飛航班增加等利好刺激下,今年暑期中國赴澳大利亞遊學人次大大提升,較去年同期上漲3倍,成為今年最火的遊學遊目的地。此外,紐西蘭五年往返籤證的實施,也帶動了國人赴新旅遊的熱情,今年暑期赴新遊學人次較去年同期上漲2.2倍,同比大增。
  • 孩子海外遊學花費數萬元 被旅行社帶進美國賭城
    近日,武漢旅遊質監所接到多起暑期遊學歸來的投訴,主要集中在未與家長籤訂合同、行程安排名不副實、培訓機構超範圍經營等,目前正在會同工商部門進行查處。那麼遊學市場現狀如何,背後又有何隱憂?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
  • 暑期遊學,憑啥年年漲?一年更比一年貴,正常嗎
    原標題:暑期遊學,憑啥年年漲?一年更比一年貴,正常嗎王女士困惑了:「不是說歐元澳元匯率下跌了嗎,這暑期遊學項目為什麼都還要這麼貴,就算是一家人出國旅遊一趟,估計也花不了那麼多錢吧!」到底暑期海外遊學價格為什麼這麼貴呢?在家長學生們熱切追捧海外遊學的火爆情況下,我們也需要有冷思考。   市場現狀   一年更比一年貴 這正常嗎?
  • [網連中國]8地「暑期遊」調查:親子遊、遊學遊、夏令營繼續火爆
    人民網記者赴福建、安徽、重慶、江蘇、甘肅、湖北、陝西、海南等八省份走訪調查發現,今年暑假期間親子遊、遊學遊、夏令營火爆,在所有影響出行選擇的因素中,相比價格,大多數家長更看重旅行目的地和效果。 怎麼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