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娃哈哈銷售員開始學習投資股票到百億身家:他經歷了怎樣人生?

2020-12-17 股海弄潮兒111

2003年,正處於中國股市的大熊市周期裡,股指一路下跌,虧損的股民每天看著帳戶叫苦連連。而同年9月,優質白馬股貴州茅臺的股價也陷入了最為黑暗的時刻。

令眾多股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貴州茅臺上市兩年,公司的業績始終保持著高速穩定地增長,但是與此不相稱的是股價卻一路下滑,兩年居然下跌了20%以上,最低時居然跌到了20.71元。因為害怕茅臺的股價跌得更低,很多的股民紛紛「割肉」,拋售茅臺的股票。

據悉,當時公司半年報公布的股東最新動向顯示,原十大股東中有三家基金公司都不看好茅臺的後期發展,無一例外地選擇了減持,也退出了前十大股東之列。

當時,整個白酒行業都四面楚歌、草木皆兵。因為自1997年以來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加上後來的種種限制政策,致使中國高端白酒的銷售受到嚴重影響,價格呈現倒掛,白酒行業整體出現了負增長的現象,一些小酒廠乾脆就倒閉了。

當「害怕資金」選擇紛紛撤離時,一個普通的散戶卻選擇悄然入市,如同當年的「楊百萬」倒賣國庫券一樣,看到了其中的價值,買了茅臺的股票,雖然只是花了僅有的3萬元,但是也成為了茅臺企業的一個小股東,於是一個以「茅臺03」為網名的網友開始活躍在投資論壇。

這個散戶就是馮柳,恐怕連他本人也沒有想到,將來自己會因投資茅臺而在A股歷史上成名,且大出風頭。

這些年來,貴州茅臺的股價已如勢如破竹,節節攀升,股價一度達到1828元(後復權價格為13534元),市值超過了2萬億,成為了中國股市上「巨無霸」和輝煌的存在。

在茅臺股票的投資上一炮打響的馮柳,現在已經一躍成為繼王亞偉、徐翔、但斌之後,中國股市上最牛的私募基金經理之一。雖然馮柳平時比較低調,但是在股市江湖上到處都是他的傳說。

馮柳,究竟是何方神聖?

1999年馮柳從江西財經大學畢業後,也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只好來到一個小縣城做起了銷售,推銷著當時小孩都知道的娃哈哈。

由於馮柳生性比較孤僻、不喜交際,在做著銷售的期間,業餘生活基本上就是喜歡看看書而已。

那時,銷售員的工作也不好做,需要和人打交道,和客戶磨嘴皮子,面對面推廣,而且得口才好才行,而這恰恰是馮柳不喜歡也不擅長的。做了沒多久的銷售工作,馮柳就從心裡厭惡了這個行業,滋生了辭職轉行、另謀出路的想法。只不過,他當時還沒找到下一步的出路。

不久後,朋友無意間的一句話,徹底改變了馮柳的人生軌跡。

2000年的一天,一位朋友和馮柳一起聊天時無意間談起了股票,馮柳一下子對這個能改變人命運的「新鮮事物」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在好奇心驅使下,他立刻從書店買回了一本《證券分析》,沒想到也正是這本書成就了他傳奇般的一生。

當時由於工作地方較為偏僻,根本就沒有證券公司可以開戶,馮柳迫切地想投資苦於找不到地方,只能壓抑著心中的熱情,三年的時間裡,他白天忙著上班,晚上挑燈夜戰,刻苦鑽研證券知識。

在馮柳反覆鑽研,自己感覺已經學懂弄通了證券知識後,他感到自己已經看到了股市的機會,他一刻也不想再等了,再等就要失去機會了。

於是,在2003年的時候,馮柳正式辭職了。他一路南下來到了廣東,那個時候南方不僅新生事物多,發財的機會也多,證券公司當然那裡也有。就這樣,馮柳成為了一名職業股民,開戶後想都沒想就立刻買了3萬元的茅臺股票,因為他早已認定了茅臺的價值。

這一年是貴州茅臺股價的低谷,但中國白酒也啟動了真正的「黃金十年」。從2003年底起,中國經濟觸底反彈,持續快速增長,各種商業活動隨之增加,而對於高端白酒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從2003年到2006年的三年間,馮柳持有茅臺股票一直沒動,而股價竟然上漲了大約6倍,這讓馮柳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茅臺的投資上大獲全勝後,馮柳對白酒的投資感興趣了。之後,馮柳把自己的網名定為「茅臺03」,也是為了紀念茅臺為他帶來的財富,他也在閩發論壇經常分享自己的價值投資心得,部分相信價值投資的散戶看到他的分享後也跟著他操作,沒想到也賺了不少錢。

後來閩發論壇不知為何關閉了,馮柳就在淘股吧、雪球(都是網絡上的炒股論壇)上發貼子,還是有不少的價值投資粉絲願意追隨他。在這些論壇也能夠見證到馮柳從怎樣普通散戶進化成超級牛散的歷程。

2012年12月時,馮柳炒股9年時,他在總結自己的投資歷程時說道:「過去9年,我通過價值投資獲得了93%的年複利回報(註:也就是9年370倍的收益),有部分的原因是我始終緊扣高成長的思路,但更重要的是經濟給予了我這樣的機會,並且恰恰是在我能理解的領域裡。」

而馮柳370倍的投資收益大多都也是靠買白酒股票獲得的,除了投資茅臺股票之外,投資山西汾酒股票也獲利不菲。

2006年7月的時候,馮柳在分析山西汾酒這隻股票時,發現其價值低估,有很不錯的投資機會,於是就把茅臺的股票全拋掉了,在14元價格附近全部買進了山西汾酒的股票。7個月後,山西汾酒股價最高居然漲到了47元多,比同期的茅臺漲幅還多了五成以上。

但是之後山西汾酒發布了2007年的一季報,他感覺業績下滑得厲害,於是馮柳馬上又把山西汾酒的股票拋掉了,也躲過了該股的大跌。到了2008年10月底的時候,當時正處熊市,許多的股票都跌得面目全非,攔腰砍還算好的了,很多的股票都較最高價打了三折、四折。馮柳卻慧眼識珠,當看到山西汾酒公布了三季報的時候,感覺其業績又轉好了,於是又大膽在10元左右的價位再度建倉,拿到了更多的廉價籌碼。

這個時候說馮柳的眼光好也罷,運氣好也罷,反正2011年12月份的時候,山西汾酒的股價又創了新高,達到了70元錢。就在市場一致看多的時候,馮柳卻認為,白酒的主導邏輯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未來一段時間,其成長性變得不可控,而且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於是他這位「中國巴菲特」上又套現了山西汾酒的股票。又去搞醫藥股了,先後買入了麗珠集團和華潤三九。

當後知後覺者研究了山西汾酒股票的走勢後發現:從2008年10月到2011年12月這三年多的時間裡,汾酒股價的最大漲幅居然達到了達8倍,是熊市期間當之無愧的大牛股。

雖然只是幾年的時間,馮柳同樣買的是山西汾酒股票,同樣的套路又使用了一次,但是馮柳的身家卻大不一樣了。

伯樂相中了千裡馬

在2015年初,資深投資人邱國鷺成立了一家私募基金,名字叫做高毅資產,董事總經理中居然有馮柳。

邱國鷺是誰?他的起點很高, 因為他的父親是廈門大學的財政金融系主任、經濟學院院長,可以說從出生起,邱國鷺就得到了資本市場知識的啟蒙教育。因此,邱國鷺的思維和眼光都比同齡人厲害。當邱國鷺順利從廈門大學財政金融系畢業後,他又去了美國深造,去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學業完成之後,邱國鷺如願以償進入了一家私募擔任策略分析師。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認真學習、研究,並接觸到了「先進」的投資理念——價值投資,由於他的投資建議成功率較高,經常被公司採納,他本人受到了公司的高度重視,從研究員晉升到合伙人只用了五年半的時間,錦上添花的是,他還得到了一部分的公司股份。

令人意外的是,在2005年的時候,邱國鷺居然主動從韋奇資本辭職,這也就意味著他放棄了韋奇資本的職務和股份。他看到了對衝基金的發展前景,與兩名合伙人共同成立了一家對衝基金公司。而到2008年,美國發生了次貸危機,邱國鷺當機立斷,及時退出了基金公司,選擇了回國發展。當然,在美國的幾年,邱國鷺憑藉自己的獨特眼光也掙了不少錢,回國後,他選擇進入了南方基金,擔任的是投資總監的職務。

在2014年初的時候,邱國鷺感覺老是給人打工成不了大氣候,於是主動從南方基金離職了。他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來尋找人才,包括基金經理、民間的優秀投資者、各大論壇上的投資高手等,來搭建高毅資產的團隊。

馮柳經常在論壇上發體會,他的投資理念和不一般的投資成果也深深吸引了邱國鷺,得到了他的青睞和邀約。

高毅資產對基金經理的條件很苛刻,一般人是進不了這家公司的。但是科班出身卻不是邱國鷺唯一考量人才的唯一標準。進入高毅資產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一套獨特、完整、成熟的投資方法和體系,而這個方法和體系不僅要能夠說出道理所在,還要能夠保持可持續性盈利,也就是要有豐碩的投資戰果,要以事實來說話。

在高毅資產,各位基金經理的權力是很大的,自己就可以做投資決策,包括產品開放和封閉。

十幾年的黃金髮展

在2015年11月的時候,曾經的「私募老大」、「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徐翔,因涉嫌操縱股票被警方在從寧波老家回上海的路上截獲,而就在同年同月,馮柳開始進入了高毅資產管理私募產品。

馮柳仍然對山西汾酒情有獨鍾,他在山西汾酒和順鑫農業兩個股票上反覆操作,多次在低位抄底、高位賣出,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時候,馮柳在山西汾酒上大舉建倉,居然買了370萬股,居然進入了公司前十大股東的行列,正是應了那句話:「炒股炒成了股東。」後來他不斷地低買高賣,頻繁地加倉減倉,直至2017年三季度的時候才神不知鬼不覺,悄然退出了前十大股東。在此期間,山西汾酒的股價上漲了兩倍,他管理的基金整體收益也達到了翻倍。

2018年一季度,馮柳盯上了低端白酒的龍頭牛欄山二鍋頭,而牛欄山的母公司是順鑫農業。於是馮柳認定了順鑫農業這隻股票,認為其價值存在低估的情形,於是在2018年一季度建倉了730萬股,二季度又進行了增持,達到了850萬股,到三季度的時候又悄悄地退出了前十大股東之列,而在這六個月左右的時間,也是熊市,大盤在年初稍微漲了一點就一路向下,而順鑫農業的股價在卻很長時間都沒動,卻在馮柳買了之後節節攀升,逆勢上漲了大約140%。

截至2018年10月30日,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基金收益率居然將近翻了四倍,年化收益達到了不可思議的38.32%,超過了巴菲特和索羅斯。

馮柳能夠成功,主要得益於他認真研究並選擇了以白酒為代表的消費股。這十幾年來,消費也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力軍,對GDP的累計貢獻率從2010年底的40%都不到逐步上升到2019年底的近60%。

白酒更是優質賽道中的優質資產,從2002年到2020年,中證白酒行業指數累計上漲了14倍,而同期的上證指數漲幅僅為1倍。從行業屬性來看,國內消費行業最好的投資之一就是白酒行業,歷史投資收益非常驚人。

而茅臺作為白酒行業中的龍頭老大,其行業地位是不可動搖的,也必然能夠為堅定的價值投資者帶來巨額收益。茅臺也吸引了一大批的投資大佬,包括段永平(筆者的「他為何花400萬吃一頓飯?」文章中有介紹)、但斌等價值投資者來投資,大家對茅臺一直是趨之若鶩。但斌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發表茅臺就是活菩薩,是給大家送錢的言論。

事實也的確證明,茅臺的股價越漲越高,王者依舊是王者,你大爺仍然是你大爺,市場始終有投資者願意為它買單。

無法複製的成功

馮柳始終認為,市場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個人始終是很渺小的,就像胳膊始終擰不過大腿一樣。市場永遠都是正確的,因為市場的智慧比個人的智慧大。那些關注度高、參與度高的股票能夠上漲,必然有它的邏輯和道理。

馮柳的操盤方法也和很多的基金經理背道而馳,可能也與他草根出身的經歷有關,他喜歡用弱者的思維來挑選股票,堅決反對使用槓桿,但是長期堅持高倉位甚至滿倉操作,而且不管股價的回撤。

除了理性炒股之外,馮柳炒股似乎還夾著買彩票的方式,「反正大家都不清楚,試錯的成本也不高,向上彈性又很大」。

技術派炒股都注意分析K線圖,通過分析K線的趨勢,判斷自己是否在該股上盈利。馮柳可以通過看K線的走勢了解公司背後的真實情況。他認為:當公司的利空消息出來後,股價能夠抗住不跌或者下跌後很快又拉起,說明公司的基本面還是很好的,是值得注意的。股諺云:當漲不漲,看跌;當跌不跌,看漲。馮柳的理論也是符合股諺邏輯的。

對於股票投資的進場和出局時間,馮柳有自己的獨特方法,一般人照搬的話很可能會被帶到坑裡。

進入2020年的三季度,馮柳的幾個大操作又彰顯了他的飄忽不定、變幻莫測。

在今年年中時,馮柳對一隻名叫世紀華通的股票持倉比例還高達4.82%,持倉的市值超過了40億,位列第五大股東。但是在10月底該公司披露的三季報卻顯示,馮柳突然從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消失了。這也意味著馮柳在三季度大幅減持了該股票,其間世紀華通股價大跌了百分之二十幾。從其k線走勢來看,馮柳並未盈利。

今年三季度,馮柳還減持了順豐控股共900多萬股,減倉市值將近6.8億元。而在大筆減持的同時,馮柳卻大手筆增持了當時市值近3000億的「巨無霸」海康威視,截至9月底持股達到了2.31億股,按照9月30日收盤價38.11元來算,目前股價已經達到了47.63元,最高過了50元,馮柳在這隻股上掙了20億還不止。

截至2020年9月底,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基金已經出現在了63家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三季度末參考市值合計超過了400億元,包括巨人網絡、康弘藥業、完美世界、宇通客車、歐菲光、同仁堂、海信家電、潤達醫療、視覺中國等多個不同領域的上市公司。

就在前幾天的時候,高毅鄰山1號還認購了萬達電影的定增股票,耗資將近16億元認購1.07億股萬達電影,持股達到了4.71%。

據天眼查的APP顯示,馮柳個人目前還是上海高騏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新餘衡廬長海產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等六家公司的股東,並擁有上述6家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馮柳很有個性,他喜歡天馬行空、自由自在的率性生活,對待投資亦是一樣。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股票他會馬上拋掉,對於自己喜歡的股票,即使對它不了解,他也會先買了再說。

在倉位上,馮柳奉行滿倉理論,所以不管是高位還是低位,買股票對他而言不過是換倉。馮柳說過,「很多時候減持是因為帳上沒錢,只能賣掉一些再換一些新股,買賣不完全代表觀點。」

長期高倉位運作和高換手率是馮柳的特點。他像變色龍一樣,非常的「善變」,上百億的資金不期而至,又忽然撤退、不知所蹤。雖然這樣的操盤方式風險很大,是一種接近賭博式的手法,但是很多的小散都感覺這樣很過癮。

一般人想要學到馮柳的操作手法,還真學不會,他的成功既有時代的因素,也有個人的因素;既有偶然的因素,也有必然的因素。他的成功,和時代的發展有關係,也是個特例,一般的小散也是無法複製的。

今天就給大家講這麼多了,想要知道更多的投資大佬的傳奇故事,可以關注我。

相關焦點

  • 不願讀大學選擇去創業,26年後他賺到百億身家,同學卻還是打工仔
    其實最重要不是選擇創業,或者選擇讀大學,最重要的是不管你選擇哪一條路,你都必須堅持學習。說起放棄讀大學而創業的富豪,還有一個人物必須提到,這個人就是香港富豪盛智文。盛智文是香港蘭桂坊之父跟海洋公園的主席,身家超過了百億。盛智文當年就是放棄讀大學,選擇了另外一條路。盛智文認為大學學位遠不如社會經驗來得有價值。
  • 百億私募富豪還有誰
    基金君仔細看了看胡潤榜上的投資富豪們,發現了不少私募圈熟悉的名字,於是給大家整理出私募圈最有錢的前40人,身家最低為28億元,以股權私募為主。其中身家超百億的共7位,位居榜首的是紅杉資本的沈南鵬,身家260億;高瓴資本的張磊位居其後,身家達200億;期貨行業傳奇大佬葛衛東,身家160億元等等。
  • 從小跟班到如今身家百億,14家賭廳在手
    相比於「賭王」何鴻燊,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周綽華這個名字,這個從疊碼仔做起的年輕人,如今也拼來身家百億,成為了澳門的新賭王。 1974年,周綽華出生在澳門的一個普通家庭,年紀輕輕的周綽華放棄學業進入了澳門賭場,做了人生第一份工作一一疊碼仔。
  • 美團王慧文退休,10年煉成百億身家,真是「運氣太好」這麼簡單?
    公開信息顯示,王慧文今年42歲,個人身家超100億元。 作為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不僅是王興的同窗兄弟,也是得力助手,在某種意義上,他也充當著王興「帶刀護衛」一角。問題是,王慧文憑藉美團煉成百億身家,真是運氣好這麼簡單嗎? 百億富豪王慧文退休 在實現百億身家之後,王慧文選擇隱退江湖。
  • 沈南鵬:從百億創始人到萬億投資人,從未做錯過一個選擇
    上什麼學校,選什麼專業,參加怎樣的工作,與什麼人一起組建家庭,其實都是決定了人生很長一段時間走向的選擇。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在懵裡懵懂中就已經做出,還以為當時尋常。而沈南鵬在這些所有的選擇上,都堪稱從未犯錯。
  • 曾經千億身家,如今被員工追著討薪,「前中國首富」李河君經歷了什麼?
    要說首富,創業成功資產過億過百億的富豪,還真是有著很多。但是物以稀為貴,中國首富亦是這個道理。對於很多富豪來說,難的不是成為地方首富,難的是成為中國首富。而在我國富豪當中有這樣一個人十分特殊,他兩次成為中國首富,如今卻十分落寞,昔日和如今的生活可謂是天差地別。
  • 中國文具業隱形冠軍:高中生靠賣筆賺百億身價,一手造出國民品牌
    他靠小生意幹到百億身價,成行業隱形冠軍 導語:一個出身社會底層,年紀輕輕便輟學進入社會的普通銷售員,卻一手建立了中國文具行業的龍頭品牌,身家上百億的陳湖雄,究竟有著怎樣的創業故事。
  • 「富豪」嚴介和:敢娶學生為妻為生二胎下崗,劍走偏鋒創百億身家
    而被譽為「全球第一狂人」的富豪嚴介和便屬於後者,他一生從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敢娶學生為妻、為生二胎而被迫下崗,劍走偏鋒地創下百億身家……他的創業道路值得我們去細細推敲,而他當年為之失業的兒子也在長大後回報他千億帝國,更是值得我們去探討個中教育的重要性。
  • 私募界的那些胡潤富豪:葛衛東身家150億 裘國根70億
    包括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身家達170億元,位居胡潤財富榜179名;期貨行業傳奇大佬葛衛東,身家達150億元人民幣,位居胡潤財富榜216名;還有兩家百億私募的創始人,重陽投資的裘國根和景林資產的蔣錦志,身家分別達70億元和30億元。
  • 丈夫給她2000萬零花錢隨便花,她轉身開了6家公司,賺得百億身家
    李巍用這筆錢先後在房地產、印刷等行業進行了投資。短短時間內,李巍就做到了「錢生錢」,不僅把原先的2000萬元還給了丈夫,自己名下的個人財富也超過了百億,成為了四川女首富。果然,聰明的女人頭腦就是不一樣,懂得讓自己的錢變得更值錢,不再需要從老公那裡「伸手」要錢。其實,劉永好能有現在的成就,李巍功不可沒。
  • 曹德旺身家百億,為何每年只給家鄉50萬?原來他是被村民打出村的
    時代在不斷的發展,也延伸出越來越多的行業,每一個行業都會誕生出不少的成功人士,這些成功人士中也有不少進入到了首富的榜單。能夠成為首富的人,其眼界、胸懷、格局都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很多的首富在獲得了財富之後,開始做起了慈善事業,來回報社會。
  • 娃哈哈強制員工購買奶粉被曝光 集權式管理遭詬病
    娃哈哈強制員工購買奶粉被曝光京華時報12日報導表示,一封署名為「娃哈哈集團69個分公司全體職工」的舉報材料稱,公司自今年5月份開始強制將老批號快過期了的愛迪生奶粉分攤到整個集團公司69個分公司的員工頭上,如果哪位員工不購買的話,就強制辭職回家。
  • 一位低調的行業大佬 歷經多次創業失敗 靠賣水賺到百億財富
    或許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你或許喝過他生產出的純淨水,他就是農夫山泉的創始人,鍾睒睒,一位低調的行業大佬,歷經多次創業失敗,最終靠賣水成功逆襲了,農夫山泉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純淨水品牌,一瓶只賣幾塊錢的水,卻讓鍾睒睒賺到了百億資產,那麼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 身家百億?CCTV紀錄片:收藏界的傳奇-馬未都!
    早在2014年的時候,有一個故宮專家就專門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十年前馬未都的身家已經破億了,現在百億都不止,十年後估計還會翻倍! 不過對於身家百億的說法,馬未都本人卻表示:沒有的事,千萬別信。 事實上,對於馬未都來說,推動他不斷收藏的原因不是因為錢。
  • 幾房太太住的都是大豪宅,身家超百億
    看到何猷君花重金包下來的求婚現場,以及他送給女友的求婚戒指,網友們都非常羨慕,果然賭王家的子女就是不一樣,一個求婚比人家正式結婚還要隆重奢華,難以想像到時候結婚會是什麼樣的場面。實際上何鴻燊本來就是大款中的大款,有錢到一般人無法想像,其他人都是千萬或者上億的身家,而何老闆卻是百億的財產,而且還有了四房太太,這樣的人生堪比電視劇情節了。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他們家的八卦。賭王家裡多有錢?
  • 他年屆七旬仍在疫情下捕獲商機,當年從刷碗工蛻變為身家百億
    遙想當年,13歲的他奔赴香港投奔做苦力的父親,一開始只是大排檔的一名小刷碗工,憑著一步一腳印,從9000港幣白手起家,蛻變為百億身家的印企大佬。如今,年屆七旬的他對商機的洞察力絲毫不減當年。下面,讓我們來了解這位傳奇潮商的故事——馬偉武馬偉武,生於廣東潮陽和平鎮的一個小山村,不過,他在潮汕老家停留時間並不算太長。
  • 王慧文正式退休:42歲身家百億 坦言自己「運氣太好」
    公開資料顯示,王慧文創業經歷豐富,是校內網(現人人網)聯合創始人、來電網創始人、淘房網創始人。2010年12月加入美團,在美團地位僅次於王興,兩人一度號稱「二王」。現年42歲的王慧文身家已超百億,他當時在回覆郵件中提到的辭職緣由是,「一直以來我都不能很好的處理工作與家庭、健康的關係;也處理不好業務經營所需要的專注精進與個人散亂不穩定的興趣之間的關係;不熱愛管理卻又不得不做管理的痛苦也與日俱增;我也一直擔心人生被慣性主導,怠於熟悉的環境而錯過了不同的精彩。」
  • 據聞蔡卓妍將要結婚了,對方可是有著百億身家的太子
    說到在娛樂圈中最火的組合,應該可以說是Twins組合了。Twins組合中的阿嬌和阿sa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的熟悉了,至今兩人已經是出道十八年了,從少女時期到現在,兩位女神都已經快要四十歲了,但是看上去還是那麼的年輕。在去年的年底,已經三十八歲的阿嬌已成功嫁為人妻。
  • 他從程式設計師到億萬富翁,曾被美國拒籤8次,疫情期間身家漲200億
    與ZOOM的資本市場逆襲記類似,這家「黑馬」公司的創始人袁徵也曾有過一段從因英語不好而被拒籤8次的普通程式設計師到擁有百億身家的「全美最佳CEO」的草根逆襲之旅。「草根」逆襲記1970年,袁徵出生在山東泰安的一個普通家庭,後於1987年考入山東科技大學,學習應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並取得了學士和碩士學位。這時候的袁徵同大多數大學畢業生一樣,尚未有什麼過人經歷。轉折發生在1994年。這一年,比爾·蓋茨在日本發表了關於「信息高速公路」的演講。
  • 老公給她2000萬零花錢,她卻跑去創業6家公司,今賺得百億身家!
    李巍的商業頭腦確實非凡,他意識到真正的「錢能賺錢」。當李巍和劉永好第一次見面時,劉永好還是個「窮光蛋」,儘管家人反對,李巍還是喜歡他的能力,並嫁給了劉永好。當劉永好決定開辦自己的生意時,李巍為了解決劉永好的顧慮,她辭去了大學教師的正式工作,全心照料家庭,幫助劉永好開辦生意,並全身心的支持劉永好。劉永好開始創業時,公司的現金流出現了問題。李巍還通過出售自己喜歡的手錶幫助劉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