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你注意他們孩子的「塗鴉敏感期」了嗎?

2020-12-22 換個體例

很多家長在家裡都遇到過孩子們的階段,他們特別喜歡用筆亂塗亂畫,只要家裡有一個地方他們可以接觸,他們誰也活不下去,牆上、床上、鏡子上,到處都是孩子們留下的「戰果」。

從前,我帶著墨水去我姑媽家拜訪,大人和兩歲的侄子在起居室裡玩,兩個孩子的聲音大笑不時地從房間裡傳出,我們好奇地進去了,我們再也看不見了,我們把小侄子畫成小貓,成年人是由他造的哭笑不得,我們很快把這兩個小傢伙洗乾淨。

有時當你看到孩子們的塗鴉行為時,你的大腦會閃現:孩子們有必要學畫畫嗎?報名參加培訓班後,我還是經常收到老師的「小報告」,我的孩子不是上課淘氣就是到處亂跑,他們不僅學習繪畫不好,而且幹擾了其他孩子的繪畫。

當他們回家後,你會發現他們仍然會在家中找到每一個寶藏來執行「即興創作」,他們似乎對買的紙和刷子不感興趣,究竟為什麼?

兒童塗鴉行為是視覺空間智能發展不同階段的具體表現

凱洛是一位兒童藝術教育家,他仔細分析了兒童繪畫中20種基本的塗鴉線條。這是人類神經系統和肌肉高度協調的結果,這20種塗鴉線條與寶寶圖片的關係,就像磚塊與建築物的關係一樣,早期自發繪製的寶寶可以包括在20種基本類型的塗鴉線中中

實際上,每個孩子有「塗鴉敏感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們特別喜歡用鋼筆佔據家裡的每個角落,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在手和手指的精細操作中變得更加靈活,他們可以隨意控制手中刷子的使用,這表明孩子們的「視覺空間智能」意識開始以特定的方式覺醒和進步。

視覺空間智能是指能夠準確地感知視覺空間,並展現出你所感覺到的表現的能力,這種智能包括對顏色、線條、形狀、形狀、空間及其關係的敏感度,他還包括在大腦中呈現視覺和空間概念並在空間矩陣中快速找到方向的能力。

簡言之,視覺空間智能是指通過對世界的仔細觀察和解釋,將自己對世界的理解與他人的全面交流。因此越是聰明的人在視覺空間裡,他們的視覺觀察力就越敏銳,這是他們成為畫家、雕塑家的先天條件,攝影師、設計師。所以當孩子們在「塗鴉敏感期」時,我們不應該因為擔心一些客觀原因而急於阻止他們。

兒童塗鴉行為反映了不同時期的大腦發育狀況

孩子們喜歡畫畫,這對他們的大腦發育很有幫助。塗鴉是大腦對孩子的視覺體驗,是指肌肉進行動作協調的一種指令,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兒童大腦發育的狀態:

亂塗亂塗

當一個孩子僅僅能夠拿著一支筆時,他們只會執行無意識的塗抹,這種行為通常是1-2歲兒童手部肌肉發育良好的標誌,他們會對手指控制筆留下的各種痕跡感興趣,並不斷嘗試。

2受控抽象塗鴉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手部肌肉和骨骼活動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3-4歲兒童可以畫出一些不規則的圖形,這是兒童手部精細動作與視覺行為協調的結果。

三,有意識的混凝土塗鴉

5-6歲的孩子們變得越來越善於觀察,他們通過視覺記錄他們在大腦中看到的東西,大腦發出指令,他們讓手根據自己的想法畫出自己想要的畫,在這個時候,他們可以有意識地做一些簡單的創作。

兒童塗鴉行為能促進其身心健康

能培養孩子的實踐能力

塗鴉可以鍛鍊孩子的手部肌肉,他們的手指使用更為準確,手眼協調也得到了發展。

可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塗鴉可以讓你在腦海中思考的孩子們畫出東西,並畫出你想通過自己的思維表達的東西,同時想像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提高。

3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塗鴉完成後,老師和家長總是會要求「你畫的是什麼呀?」,而孩子們可以通過語言表達塗鴉內容,從而培養他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如何響應對孩子的「塗鴉期」

1與孩子互動,成為他們的「塗鴉小夥伴」

每次女兒畫完畫,她都會仔細問孩子畫的意思,然後再創作,於是孩子就愛上了畫。Smart爸爸媽媽也可以嘗試參與創建子級,即使我們不擅長這些,我們也不需要關心畫的質量,父母的耐心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

2創造塗鴉條件,使孩子們想畫、敢畫、愛畫

孩子們在一歲以後會逐漸對繪畫感興趣,我們不妨提前為孩子們規劃好創作空間:設計一道塗鴉牆,騰出一個相對較大的客廳空間,準備更多的白紙,告訴孩子們這是他的「繪畫地盤」,可以自己做決定,這樣孩子們在創作自己的作品時就能獲得強烈的滿足感,這樣他們就可以肆無忌憚地玩耍,享受繪畫的過程。

3.自覺引導孩子將繪畫運用到生活和學習中

對生命的孩子們認知相對較小,大腦的連貫性邏輯不強,規則意識逐漸形成。因此在兒童繪畫中,我們不妨有意識地將一些生活常識,如「上北下南,左東右西」、「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紅燈停,綠燈行」融入繪畫中,讓兒童通過繪畫學習知識,提高繪畫興趣,也有助於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塗鴉階段是兒童大腦快速發育的重要時期,我們的支持是,我們可以給孩子們最大的安全感,我們的鼓勵可以讓孩子們獲得極大的滿足。我們也許不能完全理解孩子們繪畫的意圖,但一個鼓勵的微笑和一些溫和的評論是對對孩子最好的回應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亂塗亂畫?對於孩子的「塗鴉敏感期」,家長要好好把握
    小男孩的媽媽一邊向大家彎腰道歉,一邊罵自己的孩子:"你能不能懂點事,什麼地方都可以亂畫的嗎?以後不準你再畫畫了!"孩子聽完,委屈地哭了起來。眾人看到小孩哭了,而且小孩媽媽也道歉了,就不再追究,紛紛離去。 很多家長們在孩子的"塗鴉敏感期"內,不懂得用合適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往往會適得其反。
  • 抓住孩子的「塗鴉敏感期」,開發孩子的想像力,家長要做好3點
    ,家長其實不用太過於緊張孩子會把家裡的東西全部破壞了,這只是孩子進入了一個「塗鴉敏感期」。「塗鴉敏感期」孩子的塗鴉敏感期一般是在1.5歲——3.5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隨處塗抹,不管是潔白的牆上,還是木製的沙發
  • 孩子經常亂塗亂畫?家長不要批評,其實這是孩子的塗鴉敏感期
    文/隋爸育兒經家長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讓自己非常抓狂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的亂塗亂畫。他們手中的畫筆就像被施了魔法,對他們充滿了吸引力,他們拿著自己畫筆隨意塗鴉,衣服、牆面、書本都成為了他們塗鴉的對象。在1到4歲這個時期會出現孩子的塗鴉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手部抓捏能力變得更好,會試著通過自己畫筆去探索世界抒發感受。孩子的繪畫與語言是同時進行的,他們並不是真正要去畫什麼,而是在通過自己的塗鴉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對外界事物的感受。
  • 孩子到處亂塗亂畫?大多父母還不知道的秘密叫孩子「塗鴉敏感期」
    因為是染色筆,一時半會洗不掉,爸爸只好強笑的調侃道:今天著了你的道,感謝你讓我可以在家放天假了。爸爸就這樣被網友們熟知,並且成為了全網最亮的「蜘蛛俠」。一位教育學家也說過:如果一個孩子在6歲之前,還從未認真的握過筆,那他們的天賦就此泯滅......所以父母應該學會抓住孩子的繪畫敏感期,好好加以培養,讓孩子能夠在繪畫敏感期盡情的創作,盡情的塗鴉。l 孩子繪畫敏感期的塗鴉行為,對孩子有何益處?
  • 牆壁、衣服上都是孩子的畫,面對塗鴉敏感期,不如試試放養式教育
    要我說啊,家長們先別急著指責他們,不妨放心大膽的讓他們去畫,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呢!一、你是否意識到孩子進入了"塗鴉敏感期"?三、捕捉到孩子的繪畫天賦,給孩子報班真的好嗎?記得有一位教育專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孩子在6歲之前,還未認真握過筆,他們的天賦由此泯滅……"出於"個性教育"的心理,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出現塗鴉行為的時候,就想要送孩子去繪畫輔導班,讓接受繪畫訓練,從而能有一技之長。
  • 孩子隨處亂寫亂畫,原來是「塗鴉敏感期」。用這三招教育引導孩子
    聽完了小張又好笑又好氣的咆哮,我告訴她,孩子這是進入「塗鴉敏感期」了。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塗鴉敏感期,隨手「亂畫」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需要,也是他們認知世界、表達自我的一種展現方式。成長階梯在線測評的數據顯示,平均在12個月大時,孩子就喜歡用自己的方式「亂塗亂畫」了。但家長們實際開始為孩子的塗鴉敏感期做準備則是孩子不吃顏料,不咬畫筆時。
  • 孩子總愛在牆上亂畫,是到了「塗鴉敏感期」父母應該這樣做
    孩子總愛在牆上亂畫,是到了「塗鴉敏感期」父母應該這樣做許多兒童從2歲起就進入了對塗鴉敏感的時期,在此期間,他們可能開始隨機或點畫線條當孩子3、4歲的時候,塗鴉已受到視覺控制,並逐漸意識到筆尖的存在。 這時如果父母能繼續鼓勵孩子塗鴉,繪畫能力就會發展出很大的優勢。他們會四處用畫筆來描繪他們內心的小小、精彩紛呈的世界,這些&34;裡隱藏了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想像力和好奇心。
  • 家庭周刊數字報-在「塗鴉敏感期」,這些事兒可以「慣」著孩子
    孩子的塗鴉會經歷四個階段:隨意塗鴉、控制塗鴉、圓形塗鴉、命名塗鴉,爸媽可以通過塗鴉的水平來推測出孩子的心智發展的水平,並據此來指導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步調。  2歲左右的孩子剛進入「塗鴉敏感期」,他們一有機會拿到筆就會試圖在紙上或者牆上塗,在沙子裡「印」下玩具上的圖案,用粉筆在水泥地上畫等,這都是隨意塗鴉的表現。
  • 孫儷放任孩子在牆上「塗鴉」,孩子塗鴉的好處,父母們知道多少
    「再讓我看見你到處亂畫,看我不打你屁股!什麼孩子啊,看牆上讓你畫的......」看到我們來了,兄弟媳婦開始當著我們面數落起自己家的「熊孩子」,她說,這孩子越大越不聽話。都3歲了,還在牆上、衣柜上、床單上到處亂畫。也不知道畫的什麼東西,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的,擦都擦不掉,真的煩透了!
  • 孩子喜歡到處塗鴉,家長別阻止,這是孩子與世界的對話
    在孩子眼中,鉛筆、眉筆、口紅……都能成為他們的「作案」工具;白紙、牆壁、沙發、地板……都是他們塗鴉的畫布。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畫不出的。很多家長對此頭疼不已,畢竟要想消滅門、牆、家具,甚至是被單上的寶寶「大作」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但是,家長們需要明白,喜歡塗鴉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須經歷的一段時期,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繪畫敏感期」。
  • 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家長們最容易去忽視
    孩子從一出生,就會主動去藉助感官能力來感知這個世界,這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反應,和孩子的後天學習不同,孩子的感官能力看不見摸不著,也很難有辦法去具體的測試,因此,很多家長很容易忽視。甚至待孩子長大成人後,也從未聽說過,什麼是孩子的「感官敏感期」。
  • 寶寶喜歡撕紙塗鴉扔玩具,是「動手敏感期」到了,別隨意訓斥
    寶寶喜歡在牆上亂塗鴉 我家孩子倒是沒有出現撕紙的行為,不過你這一說我可要快點預防孩子。想著孩子撕紙撕的滿屋子都是,我都感到十分的頭大。
  • 孩子「細微事物敏感期」,家長們應該帶孩子去螞蟻洞旁邊
    孩子在這一時期,特別喜歡一些小的東西,什麼小石子啦、小樹枝啊,甚至一些小孔小洞,都能夠引起他的注意。此時很多家長都肯定會擔心,畢竟東西那麼小,萬一不小心吃到嘴裡可怎麼辦。不過對於家長們的這一行為,對孩子以後的敏銳力,還是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的。孩子在細微事物敏感期時,正是他最敏感,最容易培養敏銳觀察力的時期。
  • 孩子亂寫亂畫不是故意!塗鴉敏感期到來,父母需提前為孩子做準備
    前幾天孩子突然在牆上畫了一個愛心,他說是送給我的禮物,結果在我很開心的時候,孩子爸爸看到了愛心,第一反應就是衝著孩子喊,誰讓你畫牆上了,這樣不就把牆弄髒了,孩子一下子懵了,我當時一愣,不過我勸阻了孩子爸爸接下來可能的行為,沒有讓他繼續說下去,我依然感謝孩子。
  • 孫儷放任孩子在牆上塗鴉,多少父母還不知道孩子在牆上塗鴉的好處
    ,他們家中也逐漸多了很多「限量款」的塗鴉家具。「再讓我看見你到處亂畫,看我不打你屁股!什麼孩子啊,看牆上讓你畫的......」一般6歲以後,孩子的「繪畫敏感期」就結束了,但是大多數孩子仍然會保持著對繪畫的熱情。
  • 孩子性別敏感期,家長們不要逃避,要理性客觀對待
    兩歲的孩子,是性別意識以及性別分辨的敏感時期,這時候孩子開始在意,一個人的性別等比較敏感的話題。最開始,孩子通過家長的教育,學會了分辨,男的是爸爸,女的是媽媽,而對於他自己,也通過父母的告知,明確了自己是女孩還是男孩。
  • 孫儷談繪畫啟蒙的關鍵,保護寶寶的塗鴉敏感期
    孫儷之前發過一個微博說「我們家的牆就是孩子的畫板。從前我試圖想要阻止他們的時候,鄧先生會阻止我,說別影響他們的創作,牆紙可以換,但靈感被抹殺掉就沒有了。想想也對,所以我們家現在多了很多限量款塗鴉家具。當然寶寶的塗鴉不止在牆上,我們家的床墊上、凳子上、桌子上經常也會留下她的畫過的痕跡。當寶寶開始主動拿筆在物體上留下痕跡,這就意味著寶寶的塗鴉敏感期來臨了。塗鴉敏感期一般會出現在2歲左右,有的在1歲半就出現了。雖然寶寶的塗鴉在大人看來都是亂塗亂畫,毫無目的。但是塗鴉是寶寶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一種展現。
  • 孩子愛塗鴉,是天賦還是玩鬧?聰明的家長一般會這樣做
    原來啊,周周,最近愛上了塗鴉。周周一開始喜歡拿著彩筆在家裡的白牆上面亂寫亂畫,後來媽媽給他專門買了一個小黑板,但是周周依然喜歡在牆上和家具上作畫,這樣媽媽氣惱不已。媽媽看到好端端的白牆被周周塗畫的亂七八糟,就生氣地說道:「給你買了專門的黑板你不畫?偏偏要跑到牆上去畫畫,專門想氣我,是不是?」
  • 孩子在家到處亂畫,專家指出,孩子喜歡塗鴉好處多
    文/阿布媽媽聊育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常常會做出一些讓家長非常抓狂的事情,其中就包括孩子到處亂畫給家長帶來的困擾,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到了2歲左右,會特別喜歡到處亂畫,孩子手裡的畫筆對他們充滿了吸引力,在孩子們眼中,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他們的畫布,所以,不管是家裡的窗簾還是客廳的牆面,隨處都可以留下他們的「作品」,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常常非常生氣
  • 媽媽縱容兒子牆上塗鴉,作品驚豔眾人:聰明家長懂得保護孩子天性
    文|穎媽談育兒我們知道,6歲之前,孩子的成長發育中會伴隨著多種敏感期。處在敏感期階段孩子往往對某種敏感現象表現出痴迷的熱情。3~4歲,是孩子的繪畫敏感期。作為家長,你可能會發現,這一階段的孩子喜歡拿起畫筆塗塗畫畫,而且還特別喜歡在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牆面、地板來發揮,這些會引起家長勃然大怒的場所似乎是他們最樂意施展想像力與創造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