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演員張譯在出席某活動的契機,用了一分多鐘的時間,想再為張藝謀的《一秒鐘》做宣傳,而他也只能很無奈地說:希望大家支持一下張藝謀最喜歡的故事,因為實在太不容易了,也懇請大家在朋友圈發發文章。
張藝謀的這一部《一秒鐘》是獻給電影的電影,可以說是中國的《天堂電影院》,影片由張譯、範偉和劉浩存主演,豆瓣評分高達7.8,而上映至今17天,票房才1.28億,而最近才上映的《沐浴之王》兩天票房就超過這個數字了,如此叫好不叫賣的尷尬情況,作為主演的張譯怎麼能坐得住。
《一秒鐘》拍攝完成僅僅用了46天,而這部電影可能是張藝謀花了50年才完成的夢,他非常懷念那個露天放膠片觀影的年代,可想而知他對《一秒鐘》的喜愛。而不少網友表示,《一秒鐘》算得上是張藝謀近二十年最好的作品了。(口碑最差的當屬《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拍案驚奇》、《長城》)
這樣的作品不能說主創團隊不用心,演員不盡力,網上關於《一秒鐘》票房的討論也是非常的多,綜合分析:1.文藝片原本受眾就很少,而《一秒鐘》的故事人物在50-70年代的人中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兒童或是少年的記憶。2.出品方的原因,這部電影是張藝謀自己投資的,相比較於博納、華誼兄弟來說,市場的拓展和宣傳渠道有限。
不過,文藝片從來都不是用票房來衡量的,況且《一秒鐘》票房過了一億大關,說明至少有幾百萬的觀眾花了真金白銀觀看了,絕對不能跟動不動就票房十幾億的爆米花電影相比,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