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世界頂級遊戲IP流量商任天堂與日本年輕品牌優衣庫跨界合作,完成了企業近五十年來的跨界首秀。時隔六個月,超級任天堂世界將於2021年開業的消息,再次引發了全球任天堂粉絲的熱切關注,兩個不同領域頂級IP的合作,對於主題樂園行業來說,會碰撞出怎麼樣的火花?
是「無奈」
還是「籌謀」
翻開任天堂公司的發展史,你會發現這家曾經靠生產撲克牌起家的日本企業,後來竟然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遊戲主機生產商及日本國內眾多優秀企業的一員。
據《遊戲家用主機》相關報導,早在90年代,任天堂便達到了其產業發展的巔峰期,當時企業的盈利能力一度超過了美國國內三大電子製造公司的盈利總和。隨後的幾年中,任天堂更是佔據了日本國內各大遊戲主機銷售市場50%的份額,成為了日本國內家喻戶曉的明星企業。
然而,受遊戲主機消費市場變化、電子產業技術革新等影響,2000年開始,僅4年的時間,這家擁有百年歷史的日本優秀企業,就迎來了財政赤字的困境,並一度被索尼、微軟、蘋果等同行拋在身後。從昔日的行業霸主到財務困境,一向穩步前行的任天堂,終於下定決心開啟了長達十餘年的轉型變革之路。
2006年,憑藉Wii產品的全球走紅,任天堂成功逆襲,之後便將重點放在了掌機市場。由於任天堂掌機市場銷售業績的持續發力,2007年、2008年任天堂連續兩年被評為日本最優秀的企業,再次回到了遊戲主機消費市場的頭部行列。不過好景不長,2008年,任天堂的全新危機再次來臨,當年搭載在iPhone手機上的Apple store服務正式發布,擅長打造用戶最佳體驗的蘋果,終於把任天堂拽進了手遊市場的「巨大洪流」。
雖然2008年,任天堂的營業額達到了18萬億日元,利潤也突破了5千億日元,但隨後的三年間,任天堂業績不斷下滑。2011年,任天堂業績驟減至6千億日元,再次陷入了財政赤字的危機。其實,從2011年開始,由於通信速度的進一步提升,日本乃至全球喜歡玩遊戲的消費人群越來越多,可為什麼曾經叱吒遊戲主機市場的任天堂卻每況愈下呢?
現在看來,2010-2014年期間,由於遊戲主機消費市場份額的連年下降,加之以蘋果iPhone手機為載體的手遊市場快速崛起,以及任天堂始終堅持一部掌機走天下的策略,讓其終嘗「苦果」。
其實,任天堂旗下的《超級馬裡奧》、《金剛》等多款經典遊戲,都非常適合改造成手遊。但是,2010年初,任天堂已故前總裁巖田聰先生的公開表態:「我們只做主機」,把任天堂逼上艱難的轉型之路。
從2010年開始,任天堂的遊戲產業之路便走進了孰「軟」孰「硬」的怪圈。與蘋果成長的不同,「軟硬」結合的模式早已經深深烙在任天堂的骨子裡。因此,即便是在2011年,網際網路時代大肆入侵時,任天堂依然無法放棄「硬體」業務的紅海,轉投「軟體」業務的巨大藍海。
2015年,是任天堂艱難的一年,也是其尋求多元化發展轉型的關鍵一年。隨著企業財政赤字的加劇,巖田聰先生突然發現了任天堂營收受阻的問題所在,於是果斷啟動了進軍手遊市場的復興計劃,力求扳回一城。可惜,本該為任天堂公司帶來轉機的手遊復興計劃,卻因為巖田聰先生的離世而最終擱淺。
新上任的總裁君島達己,對任天堂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全新的思路,一方面堅持把未來押在次世代的主機NX、Switch等明星產品上,同時深入研發3D、VR等技術,以期待再次逆襲。另一方面,任天堂還開展了經典遊戲角色IP多元化跨界合作的業務,以緩解公司的財務赤字危機。
隨後4年間,受任天堂多元化發展思路的影響,「任天堂×優衣庫」的跨界首秀、憑《動物森友會》遊戲登上2019年暢銷榜的Switch,以及2021年即將開業的超級任天堂世界,不僅讓任天堂走出了公司的「危機次元」,或許還將開啟新一輪的「黃金時代」。
順風順水的任天堂,為什麼選擇與大阪環球影城合作,打造全球首個遊戲主題的主題區,而不是選擇東京迪士尼?
執意「環影」
放棄「迪士尼」
其實,任天堂公司和大阪環球影城的合作,是一個偶然!
2014-2015年,由於遊戲主機市場的不景氣,任天堂便利用公司旗下IP智慧財產權,四處尋找開展多元化業務的機會。經過四個月的市場開拓,任天堂與當時正準備擴張園區的環球影城達成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同年5月,環球影城首次對外宣布了擴建任天堂主題區的計劃。2016年,環球又對外透露了任天堂主題區的具體細節,整個園區初步投資為400億日元,擴建規模和投資金額遠超哈利波特魔法世界,這一新聞在當年曾一度引起了日本國內民眾的高度關注。
然而2016年,正好是迪士尼在全球大肆擴張的一年,這一年迪士尼全球營收為556.32億美元,實現淨利潤93億元,同比增長率達12%,自由現金流增加近18億美元,達到84億美元。這一年迪士尼的全球營收中,主題公園的收入佔比超60%以上,其中上海迪士尼、東京迪士尼的營收份額排進前三。
手握巨資的迪士尼,除了在全球各大主題樂園內繼續引入高新技術設備及新的IP文化營銷內容外,流媒體事業部的成立、「Disney+」服務的推出、有線電視網和廣播電視等業務的投入,不僅吹響了迪士尼進軍網際網路流媒體領域的號角,也加速了迪士尼全球化擴張的步伐。
換言之,亞洲板塊主題樂園的營收成果,將會影響著迪士尼進軍流媒體事業及全球化擴張的速度,而且由於東京迪士尼不停引入各種具有一流科技體驗的設備後,日本國內民眾更喜歡去較近的東京迪士尼,而不是搭乘新幹線前往大阪環球影城。
面對迪士尼的瘋狂擴張,為什麼任天堂依舊選擇了環球影城,而不是迪士尼?
從早年經歷「工業用水混入飲料」、「販賣過期食物」、「劇場秀」不如迪士尼好看等風波後,日本大阪環球影城憑藉一份簡單的「調查問卷」,深入調查後,一切從「客戶消費習慣出發」,因地制宜不斷推出優秀的原創內容及活動,最終成為了日本接地氣、受歡迎的主題樂園。
其實,對於早已紮根日本的環球影城來說,重金投入的任天堂主題園區擴張建設,顯然是一次全新的嘗試,而且以「經典遊戲角色」打造的新主題園區,或許在當時是一個不明智的決定。
但是2019年,大阪環球影城以市值75億美元、2018年的遊客接待數量1500萬人次的成績,成為了日本第一、世界第五的主題樂園。而任天堂公司2019年,已在全球銷售了約7.5億臺遊戲主機,旗下IP也超過了1000餘個,其中很多知名IP——馬裡奧、皮卡丘、塞爾達等,也成各大領域製造商、運營商眼中炙手可熱的「明星」。
因此,「超級任天堂世界」作為兩個不同領域頂級IP碰撞的傑作,不管是遊戲主機產業,還是主題樂園產業,都會帶來全所未有的顛覆性改變。簡單來說,環球影城與任天堂的這一次合作,或許會將虛擬的遊戲世界帶入我們真實的世界之中。
任天堂×環影
遊客玩什麼
超級任天堂世界,作為一個以任天堂旗下遊戲IP為主題的園區,玩什麼?或許,已經成為全球任天堂粉絲們熱議的話題。
據《遊民星空》消息顯示,這座耗時三年,投資近600億日元的主題園區,整體設計為雙層複合型結構,規劃了遊樂設施區、互動遊戲區、任天堂商街等多個分區,運營方為了提升遊客沉浸式體驗,還特設了蘑菇王國、庫巴城堡等多個遊戲場景。
除了身臨其境的遊戲場景體驗外,由於整個園區引入了當下最前沿的科技技術,使得超級任天堂世界顛覆了傳統主題公園的玩法。按照不久前發布會上的展示,「馬裡奧賽車」、「力量手環」等項目,絕對會成為超級任天堂世界的「當紅新星」。
馬裡奧賽車,整個項目基於庫巴城堡設計,遊客四人一組乘坐卡停車,依次通過若干個超級馬裡奧遊戲中熟悉場景,乘車觀光的沿途中各種搭載了最新科技的LED投屏、全息影像投影、AR現實交互虛擬眼鏡等,為遊客營造出不一樣的「飛馳人生」。同時,按照遊戲全程參與完成度的統計,遊客還可以獲得《馬裡奧賽車》系列獎盃,這種沉浸式的體驗,確實讓人著迷。
另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遊戲,就是園區通關手環——力量提升手環,手環共有6種配色,均由任天堂旗下人氣角色的原型設計而來。該手環作為園區內線上線下聯動的重要載體,通過簡單的APP配對後,便可在園區內數十個任務區內通關任務,獲得金幣及積分。
所有遊客可以通過手環進行積分排名,甚至還可以消耗積分召喚園區最終BOSS,擊敗其獲得園區特設的神秘大獎。
相信2021年開園的超級任天堂世界,還藏有更多的彩蛋等待你我開啟。所以,如果日本疫情持續好轉的話,作為任天堂千萬粉絲中的一員,「牆裂」推薦一定要去一次。
超級任天堂世界,作為一個完美結合「科技技術」、「人氣遊戲IP」的次世代主題園,必定會打破傳統主題樂園4D過山車、搞怪鬼屋等固化的場景體驗模式,從而將主題樂園這門生意帶向全新高度。
主題樂園作為萬億級文旅產業的重要分支,目前受疫情影響,全球的主題樂園半數以上已經處於關停狀態,但是主題樂園以身俱來的包容性、可塑性、延展性等,讓停擺階段的各大主題樂園,有了更多深入研究行業發展的時間。也許現在的「靈光一閃」,說不定就直接影響了主題樂園未來發展的新方向、新思路。
想想三麗鷗的Hello Kitty,僅靠一隻貓咪形象便風靡了全球?所以,一個擁有千餘個人氣遊戲角色IP的大廠商——任天堂,這次與頂級主題樂園商環球影城的合作,「錢景」肯定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