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或許不關心詩和遠方,卻離不開生活的柴米油鹽。對許多老百姓來說,一個乾淨舒適、質優價廉、安全便捷的農貿市場,往往就是生活幸福感的來源。
為把「菜籃子」工程建設成最暖心的民心工程,近年來,廉江市先後投入資金3500多萬元,逐步對16個市場進行了升級改造,在菜市場建起了黨群服務中心,堅持黨建引領市場高質量發展,推動群眾「菜籃子」提品升質,建設打造居民放心的「紅色菜籃子」,把黨建工作的力度轉化為實實在在民生工程的溫度。
廉江市逐步在菜市場建起了黨群服務中心,把黨建工作的力度轉化為民生工程的溫度。 記者張鋒鋒 攝
黨群服務中心搬進菜市場
菜籃子變了樣
8月26日,走進廉江市中心市場,琳琅滿目的各類肉菜商品呈現眼前,各類標識一目了然,攤位設置規範統一、亮證經營,菜品擺放整齊有序,過道乾淨整潔,讓人眼前一亮。門口處的車輛停放井井有條,行人車輛通行十分順暢。
當天上午8時許,停放在市場正面口的食品快速檢驗車格外顯眼,廉江市檢驗檢測中心的黨員志願者擺起了工作桌,桌上各類檢驗試劑及儀器一應俱全。正在進行的「你送我檢」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將剛採購的肉菜送至該處檢驗。「阿姨,你今天採購的白菜、豬肉都是合格的,沒有農藥獸藥殘留,你可以放心食用。」等了3分鐘,聽到快速檢驗結果合格的吳姨滿意地拎起食材回家做飯。
眼前的一幕幕秩序井然,充滿生活幸福感,可一年前,廉江市中心市場,還是一片亂糟糟;車輛亂停亂放,路邊佔道經營情況嚴重,車流人流混雜到一起,喇叭聲叫賣聲不斷,市場內汙水橫流,缺斤短兩等不誠信現象也時有發生……
短短一年時間,廉江市中心市場為何會發生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該市場華麗蛻變的密碼都藏在市場黨群服務中心裡。市場黨群服務中心是由廉江市委組織部統籌謀劃,羅州街道、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廉江市市場物業管理局黨組織聯合共建共管,是粵西地區首個市場黨群服務中心,通過融合黨的理論宣傳和實踐、經營許可、消費維權、法律法規諮詢、攤位管理等資源,為群眾提供家門口的「紅色服務」。
提起市場的改變,群眾都說,自從市場建起黨群服務中心後,有關職能部門的黨員幹部身影多了,黨員徽章、紅袖章出現的頻率高了,在黨建引領下,群眾的「菜籃子」有了暖心保障,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也在不斷提升。
「農貿市場不僅是群眾「菜籃子」供應的重要場所,更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廉江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留霖表示,近年來,為守護好群眾的「菜籃子」,廉江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整合服務鏈、管理鏈、經營鏈等三大「市場鏈」上下遊,凸顯市場黨建品牌外溢效應。
完善市場「服務鏈」
解決群眾身邊難題
黨組織建在市場裡。目前廉江市共有國有大小市場共有50個,廉江市市場物業管理局黨總支通過單獨組建或者聯合建設的方式,共新建黨支部16個。為提升積極發揮黨組織先鋒作用,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市市場物業管理局,推進轄區黨支部共建,並整合市場業務下沉到黨群服務中心,黨員群眾在哪裡,黨建工作就覆蓋到哪裡。
「市場改變不僅給市民帶來了便利,我們商戶也成了受益者,過去辦一個營業執照或食品經營許可證,要跑到一兩公裡外,還得排隊,沒個三五天辦不下來,現在好了,直接在市場黨群服務中心就能辦理。」廉江城北市場商戶陳姨感嘆道。
廉江市依託黨群服務中心,以「組織建設+吹哨報到+黨員志願服務」的黨建聯席會議形式,吹響市場黨建紅色「集結令」。黨員經營戶、監管人員、黨員志願者、組工幹部定期召集,對深化拓展市場黨建品牌建設展開交流互動,集思廣益、建言獻策擦亮市場黨建品牌。領導現場辦公「把脈問診」,開出壯大「兩新」黨組織建設「良方」,立行立改同意增加電風扇設置,優化市場環境。
注重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廉江市建立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鄰居理事會黨小組的三級聯動機制,每天收集社區居民群眾「需求清單」,駐區單位黨組織定期圍繞「需求清單」出智、出資、出力,合力推動問題整改和需求落實。
群眾反映露天馬路市場亂糟糟,怎麼辦?新北社區接到群眾反映問題後,迅速召開社區區域黨建聯席會議,協調該市國資公司、市場監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等駐區單位共同建設新北肉菜市場,既解決了長期困擾居民的菜販亂擺亂買、阻塞交通等問題,每年還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4萬多元。此外,針對社區群眾買菜難問題,2018年以來,廉江通過社區主導、職能部門參與,市區共新建便民農貿市場、肉菜市場5個,打造了「十分鐘菜市場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伊始,廉江的農貿市場迅速吹響紅色「集結令」,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物業局黨員志願者紛紛響應,成立了農貿市場工作專班,設卡值守監測體溫,對市場從業人員開展全覆蓋核酸檢測,引導和教育經營戶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平抑商品價格、保證市場供應,並帶頭清理市場環境衛生,全力守護百姓「菜籃子」安全。
「周邊的困難群眾,特別是行動不便的老人,我們的志願者都能為他們送菜上門」城北市場的負責人介紹說。疫情防控期間,廉江「兩新」組織黨員志願者團隊還對接農貿市場推出了「微信點單,市場直送」的採買模式,為居家群眾送蔬菜、水果等生活日用品的服務,深受百姓歡迎。
完善市場「管理鏈」
市場秩序好起來
食品安全重於泰山,如何讓群眾吃上「放心菜」?廉江市推動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物業管理局黨組織與城北街道中山社區、羅州新北社區及城北市場和新北市場建立起食品安全保障聯盟。廉江市每天組織食品抽檢人員,對全市10家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抽檢肉類、蔬菜、蛋類、水產品等品種,當天10時前在市場公告欄公布快檢結果,並對不合格的作下架處理,為群眾打造及時反饋、快速響應的食品安全保障機制。
廉江市城區人口近50萬人。近年來,廉江市全力推進區域化黨建、城區擴容提質,城市變得大氣,充滿活力。但部分農貿市場髒、亂、差,行業功能混亂,市場環境管理及服務與市場硬體設施不匹配,成為了城市管理的「黑點」。
治頑疾,用猛藥,由街道、社區黨組織吹哨,轄區機關單位黨組織報到,街道、社區聯合廉江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等單位對廉江市多個市場周邊的秩序進行整治。經過一年多的整治,如今的廉江各農貿市場煥然一新,市場外圍「六亂」現象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針對群眾最關心的食品安全、物價、衛生防疫問題,廉江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物業局、市愛衛會等部門緊密合作,打出一系列的管理組合拳,讓廉江各農貿市場秩序迎來了脫胎換骨的巨變。
為規範市場管理,提高經營戶參與市場管理的積極性,市場黨群服務中心建立健全市場內治安、消防、環境衛生、文明誠信評比、消費者投訴受理調處等規章制度,為創建文明誠信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制度保障。同時,在市場檔位招標時,要求商戶結合《市場管理制度》,在籤訂《租賃協議》之餘,一併籤訂《市場安全責任書》、《市場衛生三包責書》等相關協議,進一步增強市場商戶的責任感。
完善市場「經營鏈」
讓群眾吃上「放心菜」
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市市場物業管理局各安排一名黨務工作者作為黨建指導員,定期組織黨員同志上門走訪商戶,積極動員具有入黨意願的經營戶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在紅色氛圍的感召下,越來越多商戶紛紛萌生入黨意願,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廉江市在農貿市場內廣泛開展「亮身份、亮承諾」活動,在市場入口公示黨員商戶信息,懸掛「黨員經營戶」牌子經營,帶頭誠信守法經營,獲得群眾的信任和好評。黨員經營戶在活動中,加強自我規範提升,保證了貨品質量,發揮模範「以點帶線、以點帶面」的作用,形成帶頭誠信經營的良好氛圍。
「『黨員經營戶』的匾牌掛在檔口前,雖小,份量卻很重,是對我們的認可,更是激勵,我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做到牌匾上的承諾,為其他經營戶作表率。」黨員經營戶梁棟對懸掛在店鋪前的「黨員經營戶」感到十分自豪。對於前來消費群眾來說,這塊牌匾也就是他們心目中的「放心牌」。
紅色力量激發的「溢出效應」明顯,廉江市場黨建讓經營戶有了歸屬感。黨員經營戶梁棟大學畢業後回到廉江經營海味,他第一個在中心市場開設網店,走出了一條創新經營的道路,經營效益也日益增長。在梁棟的帶領下,海味行網格的商戶基本都有了自己的網店,市場經營活力明顯。
為進一步賦能「兩新」黨組織,提升黨員經營戶示範帶動作用,廉江市結合黨員「星級評定」工作,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廉江支行合作推行「五星黨員」低息免擔保貸款服務,如中心市場黨支部評選出的3名「五星黨員經營戶」獲貸款20多萬元,為經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民生問題。廉江市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市場發展的力量,「市場鏈」黨建引領「紅色菜籃子」建設,不斷滿足百姓舌尖上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