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式14.5mm重機槍:在中東是巷戰拆遷隊 在中國卻地位尷尬

2021-01-08 烽火大百科

  眾所周知,中東一直是個多事之地,大仗小打從無間斷,偏偏中東各國的軍工還都不行,武器多靠進口,於是這裡就成了各國裝備的試驗場和擂臺。雖然來自美俄歐的東西時常引人注目,不過價廉物美的中國武器也是很受歡迎的——現代戰爭消耗驚人,連美國這樣土豪都要考慮成本,更不要說中東那一幫窮人了。

  出現在中東的「中國造」除了「五對負重輪」、107「農具」、69式火箭筒外,更為常見的是各種槍械。在最近圍剿IS的戰鬥中,中國的02式14.5mm重機槍就現身於記者的鏡頭之中。一般來講,我們對7.62、12.7這樣的口徑很熟悉,這也是通行世界,在冷戰中東西方陣營都使用過,至今也仍在使用的口徑,而14.5卻是一個東方陣營獨有的數字。

  14.5mm起源於二戰中的蘇聯,在蘇德戰爭初期,被德軍以閃電戰摧毀了大部分空中力量的蘇軍,就像後來在韓戰中要面對美軍飛機的志願軍一樣,頭頂無遮無攔,防空基本要靠地面火力,於是蘇軍的各色步槍、機槍、甚至反坦克槍齊上陣,都得用來打飛機。不過普通的步兵武器往天上亂打的效果並不好,步兵要想打飛機來還得靠專門防空武器——除了高炮,就是高射機槍了,雖然當時蘇軍已經有12.7mm的「德什卡」(Dshk)重機槍可以用來防空,但奉行「口徑即正義」的俄羅斯人並不滿足,還準備研製口徑和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的14.5mm重機槍。戰爭中後期德軍的空中力量逐漸被削弱,蘇軍的地面防空壓力得到緩解,各種資源要優先投入到被大量消耗的列裝武器上,這種新機槍的研發也就拖後了。

  取得了大戰勝利的蘇聯沒有忘掉戰爭之初的防空教訓,面對冷戰中的新對手——戰術空軍實力更強的英美等國,蘇軍的地面防空火力急需增強,14.5mm機槍隨即提上了日程。之所以要採用14.5mm的口徑,是因為要使用14.5×114mm反坦克槍的子彈,這種子彈的威力比12.7mm彈要大很多,當然個頭也很大,彈殼長114mm,容積42.5毫升,全彈質量在200克以上,彈頭質量60克左右(不同用途的彈頭重量有少許波動),初速可達1000m/s,而德什卡重機槍所使用的12.7mm彈的初速僅有850m/s。

  ▲帶四個輪子的「車」是用來安裝機槍的底座,嚴格來講並不是機槍的一部分

  ▲單根槍管是這樣的

  1949年,蘇聯武器設計師弗拉迪米諾夫(Vladimirov)在傑格佳廖夫PTRD反坦克槍和西蒙諾夫PTRS反坦克槍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14.5mm重機槍,被命名為KPV(Крупнокалиберный Пулемет Владимирова -КПВ,意為「弗拉迪米諾夫重機槍」),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原理,機頭迴轉、斷隔螺閉鎖;不可散彈鏈供彈;可更換的氣冷式槍管。如果把KPV安裝到不同的底盤上,就成為ZPU,也就是「防空機槍」的縮寫(俄文縮寫再譯為英文)。ZPU有四聯、雙聯和單管三種組合,分別是ZPU-4、ZPU-2和ZPU-1。而蘇聯在冷戰中的對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由於空中力量強大,對高射機槍這一品種不感興趣,所以沒有發展出對應的武器,14.5mm也就成為東方陣營特有的一個槍械口徑。

  中國於五十年代引進仿製了ZPU-4,於1956年定型,即1956年式14.5m毫米四聯高射機槍,簡稱56式四聯高機。它們的單管射速均為600發/分鐘(多管射速就是有幾根管就乘幾),初速為980-995米/秒,可以用於打擊飛行速度低於300米/秒,斜距2000米以內的空中目標,或1000米以內的地面目標,主要配給解放軍甲種步兵團做團屬防空武器,曾在越南戰爭中投入使用,現已退出了現役,但該槍曾大量出口,所以在某些國家還能見到它。

  1958年,KPV的雙聯型號仿製定型,即1958年式14.5毫米雙聯高射機槍。58式和56式實質上是一樣的,槍管槍機等都沒有變化,只是減為雙管,底盤改為雙輪,重量得以大幅降低,減到了560公斤,但對於步兵來講,仍然顯得過於笨重。該型機槍曾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投入實戰,現也已退役。

  ▲即使是單管,操縱方式也如同一門小高炮

  與蘇聯ZPU系列一樣,中國也研製了14.5mm機槍的單管型號——1975年式14.5mm高射機槍就是由一挺56式高射機槍的槍身和一個三腿槍架組成,射擊性能與58式和56式相同,但重量減到了140公斤,75-1式在左右兩個支架上安裝了充氣輪胎,可由汽車牽引,雖然不像四管和雙管那樣火力猛烈,但機動性有所提升。

  如果僅看火力,四管的效果肯定更好,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重量——ZPU-4和56式的戰鬥全重都達到了兩噸,即使是各自的單管型號,加上輪架也有100多公斤,拆卸之後人背肩扛也很困難,要想快速機動只能用車牽引,要是車去不了的地方呢?那就只能勞累步兵了……。2015年朱日和演習期間,某機槍連轉移85式12.7毫米機槍,人均要負重20公斤,相當於扛了一桶桶裝水,十公裡下來已經是疲憊不堪,如果是更大口徑14.5mm機槍,士兵們要付出何等辛勞可想而知。實際上,過於笨重也的確是56式和58式退役的一個原因。

  ▲02式重機槍班共九人,六個人即可轉移機槍,三人負責背彈藥

  當然,真打起仗來,再重也得扛,但畢竟輕一點還是更好,那麼威力強大的14.5mm機槍還能更輕嗎?還真是可以,02式14.5mm單管高射機槍就把重量降到了73公斤,也就是一個成年人的重量,比75式差不多輕了一半,比俄羅斯HCB12.7毫米機槍還輕5.4公斤,最大單件結構重量不超過16公斤,可以單兵攜行,也適合架設在各種車輛和平臺上——簡直輕到了沒朋友。

  ▲安上輪子,一輛吉普可以拉走

  咋就這麼輕?咋就這麼輕?因為用了鈦合金……。02式14.5mm機槍大量使用了鋁合金和鈦合金,是全球唯一的「鈦合金機槍」(還真是沒朋友)。鈦合金的密度一般在4.5克/立方釐米左右,僅為鋼的60%,而強度卻與鋼相當,某些高強度鈦合金的強度還超過鋼材,也比鋼更耐高溫和腐蝕。這樣的好東西,為何以前不用呢?有工藝問題,也有成本問題,但主要是成本,總的來講制約鈦合金應用的就是一個字——貴,所以鈦合金主要是用在飛機這樣的高價值兵器上,而步兵武器中的鈦合金機槍,全世界獨此一例。

  現在能用得起「鈦合金機槍」,也跟中國改革開放後近三十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有關,現在搞裝備也不差錢了,自然可以土豪一把。99式主戰坦克的設計師曾經打算把02式機槍安裝到炮塔上,但最終還是放棄了,其中一個原因是坦克機槍是用來對付數百米內的空中和地面目標,這個範圍內12.7mm和14.5mm兩種機槍差異不大,14.5mm口徑還大,備彈就會少,不如沿12.7mm口徑。

  其實重機槍太輕了也會有問題——一般來講,重機槍或高射機槍的槍管長,威力猛,後座力和振動也很大,如果重量不夠,就會「壓」不住槍身振動,精度就會下降。那麼02式機槍能打準嗎?不用擔心,因為在地面上使用時,射手要坐在槍架上射擊,相當於給機槍壓上了七八十公斤的質量,這個問題自然得到解決。另外,設計師還運用了動力特性匹配技術,使每一發子彈基本上都在槍口振動頻率相同的狀態下射出,從而獲得較理想的連發精度。瞄準鏡為高平合一式,有效射程為2000米。

  伊拉克戰爭後,重建的伊拉克政府軍急需大量武器,除了美國援助和薩達姆時期留下的舊貨外,還需要採購一些能在實戰中用得上的新武器,能夠在2000米範圍內殲滅有生目標和車輛目標的重機槍也是伊軍的需求之一。伊拉克在全世界範圍內招標,最後發現只有中國02式14.5毫米高射機槍的出口型最為合適,02式機槍就這樣來到了戰火不斷的中東。外貿版的主要性能和結構不變,唯一變化是重量變大——因為伊拉克財力有限,為降低成本,將自用型的鋁合金和鈦合金部件全部改為鋼製件。

  ▲14.5mm彈和12.7mm彈的對比

  12.7mm和14.5mm這兩個口徑看起來接近,機槍也應該差不多,似乎沒有必要搞出兩個來。但別看就大了一點,威力其實大了不少。以02式為例,採用新型02式鎢芯脫殼穿甲燃燒彈,初速達到了1450m/s,可在1000米距離上以50度角擊穿20毫米厚的均質裝甲,採用穿甲爆破彈,連破片都可以擊穿2毫米普通鋼板,威力比12.7mm機槍強一倍,幾乎就是一門小炮,飛機和地面輕裝甲目標都抗不住。

  ▲自衛反擊戰中我軍平射的58式14.5mm高射機槍

  在現代戰爭中,2000米射程對於防空來講也實在有點小,當然對付武裝直升機還是有可能的,這大概是14.5mm機槍還能被冠以「高射」之稱的唯一理由了。不過,伊拉克軍隊的敵人都是小股武裝、IS之類的「反動」割據勢力,哪裡有什麼武裝直升機,那麼裝備02式機槍用來幹什麼呢?其實這種高射機槍用來平射,打擊地面目標也是效果非常好的,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軍的高射機槍就曾經給我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後來我軍也用高射機槍還以顏色,越軍同樣吃到了苦頭。

  目前伊拉克軍隊的當務之急是剿滅IS,這個對手規模不小,卻並無空中力量,甚至也沒有什麼裝甲力量,在防守時一般都龜縮盤據於城市建築之中,使用火炮容易造成附帶損傷,用精確制導武器又成本太高(伊拉克也沒幾個),而02式14.5mm機槍正好提供了一個低成本,威力適中的選擇。對於躲藏在民房裡的IS分子來講,在14.5mm機槍面前,那一層混凝土或磚頭根本起不到保護作用,分分鐘被打透,密集攢射之下,拆掉一座小樓都是有可能的,被打中也會很慘,一發絕對入魂,甚至直接被打成兩截,乘坐皮卡逃竄的IS分子更是經不起穿甲燃燒彈的致命一擊,可以被視為一挺「反器材機槍」。

  在野戰中,14.5mm重機槍高達2000米的射程遠超普通輕武器,如果對手沒有反制力量(比如迫擊炮或同樣的機槍),就大可以放心地呆在安全區域掃射「過癮」。如果對手有反制力量,把機槍裝上車(02式的出口型較重,人力轉移比較困難,一般還是裝車上),打了就跑,也不好對付,這些都是伊拉克採購14.5mm重機槍的原因。

  在中東地區的低烈度低技術戰爭中,14.5mm口徑機槍無疑還是有用武之地,但換個環境就未必如此了。02式機槍雖然在中國已經投入現役,但裝備量不大,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成本較高,而另一個問題則是這種武器的定位問題。對於我軍步兵來講,僅重26公斤的世界最輕重機槍——89式12.7mm重機槍在火力和機動性方面更為平衡,是更適合步兵使用的重機槍。如果要與戰力相當的對手作戰,在現有的野戰防空體系中,14.5mm機槍顯得有點多餘,如果交給前線步兵使用,比89式重一倍多的02式勢必還是要車載或牽引才能快速機動,但這又限制了作戰的範圍——戰場不總是適合車輛進行的(一馬平川的伊拉克倒是很適合)。在車輛行動不便的山地和叢林條件下,02式雖然可以拆分憑人力轉移,但地形地理因素將會大大增加士兵的消耗,機動性方面又遜於89式,而且單靠人力機動還很容易被對方的曲射火力摧毀。如果變成車載武器,02式又顯得輕了些,為了保證精度可能還得加配重,但這樣一來就讓高成本的鈦合金失去了意義。

  所以,02式14.5mm重機槍可能還是更適合扮演一個半固定火力點的角色,比如邊境地區的哨所裝備上一挺,就可以有效覆蓋周邊兩公裡的區域,如果需要機動,憑人力也不是完全搬不走,除此之外,作為艦(船)載輔助武器也是不錯的,比如裝在海警船上,威力比12.7mm機槍大,射程也遠,還可以對付一下近距離的空中目標(無人機之類)。但總的來講,14.5mm機槍是一種地位比較尷尬的武器——作為步兵武器,還是嫌重(儘管在同口徑中已經很輕了),作為車載武器又太輕,作為防空武器,射程又近了點。未來如何發展,還要看我軍對這種機槍如何定位,倘若可以繼續改進,使其威力等指標更加接近23mm高炮,或可代替小口徑高炮成為近程地面防空主力,但目前來看,它的主要舞臺還是在中東,繼續扮演「拆遷隊」的角色。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日本人用的最差的重機槍 92式重機槍
    日本軍隊為了加大殺傷力,將三年式重機槍進行改進,口徑精度更高的7.7MM槍彈,比三年式重機槍更進一步加重重量竟然高達63公斤,主要是為了增加散熱片以利持續射擊。另外將握把從框式改為摺疊式,將扳機從扣動式改為壓鐵式。
  • 抗日戰爭中日本的重機槍—92式重機槍
    這款92式重機槍式日本在1932年所研發生產出來的一款重機槍,它的全長為1155毫米,槍身長度為721毫米,槍身整體重量為27.6公斤,槍口口徑為7.7毫米,射速能夠達到450發每分鐘,槍口初速為732米每秒,有效射程能夠達到800米。
  • 「死神鐮刀」VS「割草機」:民24重機槍真的能吊打日本92式嗎?
    民24式重機槍沉著發射不過近些年來,有許多影視作品和網文中,出現了各種吊打日軍的橋段,比如這個,說:中國軍隊裝備的民24式重機槍可以吊打日本92式重機槍,真的如此嗎?日軍92式重機槍民24式重機槍,是由德國7.92mm MG08式水冷馬克沁重機槍仿製而來, MG08是德國在一戰中廣泛使用的一款重機槍。
  • 二戰中最嬌貴的重機槍:日本92式重機槍,被盟軍戲稱「啄木鳥」
    92式重機槍是日本軍隊在二戰中最有名的重機槍,該槍是日本武器設計師在1932年以哈奇開斯機槍為藍圖設計的使用7.7毫米口徑子彈的重機槍,該槍最大的特點就是機身和槍管布滿散熱片,以便加強槍械持續作戰能力。現在很多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中92式重機槍出鏡率極高。
  • 中國軍隊曾經裝備最多的三款國產重機槍 抗擊日寇時的強力武器
    1921年擁有悠久歷史的漢陽兵工廠,仿造白朗寧M1917式重機槍,生產出來我國自主製造的重機槍,漢陽廠於同年10月10日開始量產,由於這一天是民國十年十月十日,而成所以被稱為卅節式機槍,還由於其水冷套是黃銅材料打造,故又被中國士兵戲稱為「老黃牛」。
  • 中國外貿重機槍逐一起底!竟有三種從骨子裡酷似美軍M16步槍?
    中國自行研製的重機槍,已經幾十年外銷歷史。其中一部分中重機槍,輾轉進入世界最為熱點的激戰地區,在戰鬥中揮灑著鋼與火!許多軍迷並不知道,中國重機槍在中東戰場上頻繁曝光的一種型號,竟與美軍M16步槍使用同樣的自動原理!等等!M16步槍不是並不可靠嗎?為什麼中國研製的重機槍會使用同樣的原理呢?
  • 動能相差一萬焦耳,為何更強的14.5mm被淘汰,12.7mm卻成贏家?
    KPV重機槍 除了12.7×108mm彈,蘇聯人後來又研發了14.5×114mm槍彈,包括PTRD反坦克槍、KPV重機槍等用的都是這個口徑的彈藥,而且因為穿甲能力強
  • 二戰中的3大重機槍:日本的雞脖子,希特勒的電鋸,中國的24式!
    二戰中的3大重機槍:日本的雞脖子,希特勒的電鋸,中國的24式!我們都知道二戰是非常殘酷的,當時世界有很多的國家都參與了二戰,可以說在二戰時期,大多數人民為戰爭都犧牲了不少,二戰中發明了很多先進的武器裝備,其中機槍在二戰中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一起來看看二戰中的3大重機槍:日本的雞脖子,希特勒的電鋸,中國的24式!
  • 《亮劍》中馬克沁重機槍,到底有多厲害,九二式重機槍都不算什麼
    《亮劍》中馬克沁重機槍,到底有多厲害,九二式重機槍都不算什麼《亮劍》作為一部經典的電視劇,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其中李雲龍,丁偉,孔捷號稱是晉西北鐵三角,三人不僅指揮能力超強,而且最後三人一同到軍事學院接受學習,這部電視機劇的劇情盪氣迴腸,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
  • 日本「歪把子」機槍、三式重機槍、96式機槍,性能都很差
    日本「歪把子」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較多的一種機槍。為便於貼腮瞄準,該槍槍託向右彎曲,故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並能把步槍彈匣式供彈具上的槍彈連續不斷地送入進彈位置。
  • 重機槍與通用機槍最大的區別有哪些?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重機槍的「重」並不是指口徑,而是指持續射擊能力基本的概念包括三腳架,水冷式,彈鏈供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國人海勒姆.馬克沁設計的馬克沁機槍,參戰國中德國的MG08,英國維克斯和俄國1910重機槍。其實這些是概念性的內容,有些混淆。最早的時候只有輕重機槍而沒有通用機槍,通用機槍的概念是在二戰中才出現的。
  • 92式重機槍供彈板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背景 92式重機槍是日本軍隊在二戰中最有名的重機槍92式重量為空槍27.6 公斤,槍架27.7 公斤,合55.3 公斤,對比二四式重機槍(仿自德國MG08重機槍)為空槍20 公斤,槍架29 公斤,92式比原型-法國哈奇開斯機槍加重的部分主要是散熱片,以便加強持續作戰能力,以及為了提高精度而加重槍機使得射速降低同時重心穩定,92式重機槍是二戰時性能最差的重機槍之一。
  • 被遺忘的捷克重機槍,比馬克沁還好用,卻被MG42無情擠兌
    於是,布爾諾國營兵工廠開始設計製造一種滿足上述要求的氣冷式重機槍,其實氣冷式重機槍在一戰時就已出現,像著名的M1914型哈奇開斯7.92毫米氣冷重機槍,精度和威力與水冷式重機槍不相上下,而且由於「甩」掉了水冷套筒,在重量上要比馬克沁重機槍輕許多。
  • 提把可攜行,發射彈藥有七種,國產67-2式重機槍機動靈活,火力猛
    關於國產67-2式重機槍,本人以前寫過一篇專文對其主要性能特點進行了介紹,但一些細節方面的優點沒有提及。國產67-2式重機槍是我國自研的第一代機槍,雖然歷史地位是國產第一代,但它的性能不含糊,在當時的同類型產品中處於世界領先,即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它也還是很優秀的。
  • 戰神馬克沁重機槍五大著名型號,中國仿製的型號質量極其精湛!
    自1884年第一挺馬克沁機槍問世以後,出現了許多不同類型的馬克沁機槍,大的小的都有,大的是需要兩馬克沁機槍個人抬著行軍的重機槍,小的有一隻手就能拎起來的輕型機槍。馬克沁重機槍如此多的改進和仿製型號,其使用國家之多,服役時間之長,在現代槍械歷史上也是比較罕見的。
  • 二戰中各大國的重機槍:希特勒電鋸,日本的啄木鳥,中國的死神鐮刀!
    日本的92式重機槍,這款槍是日本在二戰中極為有名的武器,而這個「名氣」卻是個惡名,那個時候的鬼子就是常使用這款武器進行屠殺。 民國24年式重機槍,這名字就有點奇怪了,其實是因為它出生於民國24年,所以被稱為民國24年式重機槍,這款武器是當時中國軍隊的主要武器,在對日的戰爭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為此被日軍稱之為
  • 簡介日軍最常用的三款武器:92式步兵炮,89式擲彈筒,92式重機槍
    (一)九二式步兵炮:大隊級配置,2門九二式步兵炮的研製始於1928年,1932年設計定型,全重216公斤、長2米、高77.4釐米,採用輪式炮架,最大的特點是便於攜帶。有時,藉助九二式步兵炮的高射角度,還可將其布置在反斜面陣地上,做到保護自己的同時打擊敵人。
  • 92式重機槍:30發保彈板供彈,火力持續輸出弱,卻適合日軍使用
    92式是採用了金屬片散熱的風冷重機槍,就其散熱的原理來說,當然要比槍管上套有一隻巨大圓柱體儲水筒的水冷式馬克沁重機槍要先進了許多。因此,日本軍隊選擇在法國哈奇開斯機槍的基礎上,加強散熱片以提高92式重機槍的持續作戰能力,是非常正確的選擇。此外,選擇30發保彈板,而不是採用彈鏈供彈的方式,儘管影響了92式重機槍持續的火力輸出,但卻也符合日本資源缺乏,以節約子彈的陸軍作戰思路。
  • 日軍92式重機槍性能怎麼樣?美軍嗤之以鼻,我軍視為珍寶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抗戰時期,日軍使用的重機槍主要是一種——九二式重機槍。但是這種改進使得原來的重機槍脫離了真正的模樣,我們都知道,重機槍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火力持續性,為此,重機槍基本都是採用的彈鏈供彈。這是重機槍火力持續性的核心,但是92重機槍採用的模式是30發彈板供彈,其火力持續性大幅度降低,根本無法與重機槍相提並論。而且92重機槍的供彈系統,還有一大弊端就是它自帶注油器,在這一點上,它與歪把子輕機槍十分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