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據市教育局最新公布統計數據:2017年我市高考一段錄取率達到17.82%,同比2016年提升6.18%,同比2015年提升8.69%。其中,直屬普通高中一段錄取率33.62%,同比2016年提升12.1%,同比2015年提升14.77%。
與此同時,全市各地捷報頻傳。瑞安中學一段錄取率82%,居全市各縣(市、區)公辦普通中學之首;龍灣中學一段錄取率58.4%,同比去年提升32.18%;平陽縣高考一段錄取率22.82%,同比去年提升8.3%……
這一組組數據,是我市在今年新高考中交出的一份喜人成績單。據悉,目前我市市直屬普通高中高考成績已經達到浙江省先進地區水平,市區高考成績達到全省中上水平。探究原因,除了一直以來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還得益於針對新高考燃起的三把「火」:實施統一網絡閱卷和大數據分析,開展教學研討和研訓協作,深化課程改革和教學視導。
雲閱卷大數據
提供精準診斷分析
第一把「火」來自「網際網路+」。
為適應新高考,我市率先在全省組織和實施相關的統一網絡閱卷。統一設置並實施「學考+選考+高考」17科次的適應性統測,嚴格遵循「七選三」考試要求,研製新學考選考學科知識樹,構建新學考選考及高考數據模型,形成基於每位高三學生成績匯總診斷單、班級、學校、縣(市、區)、市級教研的五級數據系統。
基於大數據,為我市高三全體學生及高二學生有效模擬學科、選考及高考程序,及時反饋學生高三、高二模擬成績,在閱卷組織、學生成績查詢、班級成績單生成、縣(市、區)成績分析與匯總等方面,大大提高了評估與診斷的精準性。同時,科學利用數據及時診斷教學情況,為區域和學校的教學提供了有效的大數據實證支撐。
為更加方便準確掌握高三學習情況,我市還推出高中雲閱卷平臺的手機APP。通過對學生每科每次考試的數據分析,精準檢測學生的疑難知識點、學習薄弱環節;使用S-P量表分析,對學生的粗心度、應答情況、簡答題丟分提醒、未掌握的知識點等形成針對性的精準指導、診斷呈現。
該服務在我市高三適應性測試學科大數據積累的基礎上,梳理了我市高三學考選考的各種需求,一方面為學校提供各種測試數據的對比分析,方便學校了解學生、班級及區域的整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另一方面為廣大學生家長提供高三省考及歷次適應性測試的成績查詢、試卷解析、模擬報考等功能,並生成高三學生成績報告單。
教學研訓協作
助力匯聚教師智慧
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打贏新高考戰的重中之重。因此,第二把「火」在教師隊伍中燃起。
為更好地給新高考保駕護航,我市組建了局領導班子成員、機關處室負責人、教育教學研究院學科教研員的三級教學視導隊伍,對縣(市、區)教育局及相關研訓部門、各類普通高中、薄弱高中薄弱學科等開展了三個層面的專項教學視導。
在教學研討方面,我市根據教學質量、師資水平等實際情況,將100多所高中分成三個類別,並組建分類別教學協作聯盟,開展管理層面和學科層面的教學協作與活動。2016學年市教研院分類別分學科開展學科研討,共召開學考選考與高考第一、二次適應性測試分析研討會活動36場,參加人數達5600多人次,旨在提高複習針對性與實效性。
在指導過程中,各校針對性地實施教學方案和教學調整。溫州二外根據教學質量需求獨創了班級教育教學研究共同體管理模式,採取全方位、多層次合作手段進行教育研究和實施。溫州八高則開發出「小老師課堂」,晚自習前30分鐘由學生主講題目,形成互學互助的良好學習氛圍。
此外,我市還實施「綠色耕耘」送培到縣等「研訓融通」項目,高中教研員與高中師訓員發揮各自優勢,進一步促進研訓協作。由10個學科76位骨幹教師編寫的《高考選考科目自主導學案》,涵蓋7門選考科目自主導學案和語文、數學高考科目自主導學案,為如何提高選考模塊與高考科目的學習效率提供了有效的指導。
深化課程改革
促進整體有效提升
在各地今年的高考成績單中,有一個數據引人關注:樂清大荊中學二段錄取率為47.09%,同比2016年提升了38.26%。
為何一所山區學校,高考成績能實現如此迅猛的提升?這與深化課程改革密不可分。該校除了推進預導練學案教學實現高效大課堂,落實「限時訓練、及時反饋」實現「作業考試化」,還實施數學、外語、部分選考科目分層走班教學,實行學生成長導師制,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深化課程改革不僅在大荊中學,溫八高也針對學生個性化發展,開設出「魏書生實驗班」「國美藝考班」「國際留學班」等;平陽縣以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為重點,通過探索「行政班+教學班」「彈性學制+完全學分制」,加強對課程的常規管理與時空監控……在各校各地積極探索創新的同時,我市不斷加強對深化課程改革的研究與指導,重視加強高中學科教研基地建設,充分發揮溫州中學、瑞安中學、永嘉中學等10個省學科基地學校和17個市學科教研基地的示範引領作用。
在點亮課程改革這把「火」中,全市共組織策劃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暨選修課程建設學科培訓和「疑難問題解決專題培訓」20場,高中各學科任課教師共3000多人次參加了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