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在分娩室胎盤會剝落,剝落處的傷口處修復過程所分泌的垃圾便是惡露,有點像量多一些的大姨媽,產後當天的量會是大姨媽量的3到5倍,該破損處需要一周的時間才能修復完結痂。惡露排不乾淨是會影響到孕媽健康的,因此剖腹產惡露多久乾淨是孕媽產後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紅色惡露
分娩後一周,惡露較多,呈現鮮紅色,含有大量血液和壞死蛻膜組織,別名紅色惡露,血性惡露持續3到4天時間,子宮出血量逐漸減少轉為漿液增多,轉變為漿液性惡露。
漿液性惡露
孕媽產後一周到半個月的時間,惡露中的血量會明顯減少,主要成分為壞死的蛻膜、宮頸粘液、陰道分泌物和細菌,惡露轉變為淡紅色漿液,這個狀態的惡露也被稱為漿液惡露。持續十天左右,漿液逐漸減少,白細胞增多,轉變成白色惡露不絕。
白色惡露
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惡露不再含有血液,主要成分為含有大量的白細胞、退化的蛻膜、表皮細胞和細菌,惡露呈現白色粘稠狀。因此被稱為白色惡露。
惡露一般持續時間為4到6周,這段時間一定注意保持會陰清潔,因為沒有完全恢復的子宮通過宮頸和陰道與外界相通,容易感染。
剖腹產造成惡露不盡原因有哪些?
1、子宮收縮不良、子宮內膜有炎症導致的
2、平時未能充分休息,過度疲勞
3、使用特殊藥物,如血管擴張劑,或是不當食補,如服用過量生化湯
4、胎盤、胎膜都能組織殘留在子宮內排不出
惡露不盡的危害有哪些呢?
1、產後惡露時間過長會引起局部或是全身感染,導致敗血症
2、惡露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切口感染裂開或是傷口癒合不全,嚴重可能會被切除子宮
3、最要語法的是晚期產後出血,大量出血可能會導致休克,威脅到新媽媽的生命安全
面對惡露新媽媽應該怎麼做呢?
1. 多換內褲
媽媽選擇棉質寬鬆的內褲,一定多換洗,避免悶熱潮溼的環境滋生出細菌,誘發婦科炎症。
2. 清洗外陰
每日用清水衝洗,避免因為使用洗劑而破壞陰道正常酸鹼值,使用溫開水,早晚喝便後衝洗。專門準備一條毛巾,用於擦洗。寶媽儘量不要使用護墊,因為護墊容易導致悶熱不透氣,分泌物堆積容易產生細菌繁殖,引起婦科疾病。
3. 儘早下床運動
產後一定要儘早下床適量運動,這樣也有利於身體恢復和惡露排出。自然分娩的媽媽一般臥床休息6到8個小時就差不多可以活動活動。而剖腹產產婦,醫生會根據你的手術情況,告知你什麼時候可以下床走動走動。
4. 加強自身營養
飲食一定要偏清淡,容易消化。保持足夠營養,不論是為了母乳餵養,還是增強自身的抵抗力,都是極好的。同時也要注意飲水,每天2升水就差不多。
5. 觀察惡露變化
產後媽媽一定隨時觀察惡露排出的情形,如果量過多,呈現鮮紅色還伴隨惡臭、大量血塊,甚至出現發燒、異常腹痛,亦或是時間過長,反覆不淨,都是不正常的情況,都應該馬上到醫院檢查。
麥太優品:孕媽產後一定要多觀察一下自己惡露排出情況,如果感到不適務必要及時去醫院做好檢查,沒什麼比自己的身體健康更重要。祝願所有孕媽們好孕,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