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水城」威尼斯,卻少有人知我國也有一座島城,可與威尼斯媲美。許多年來,島城舟山一直籍籍無名,如今終於等到甬舟鐵路橋設計方案通過評審,待這條工期6年的鐵路建成,從舟山到寧波只需30分鐘。這條擁有世界最長海底隧道的高鐵,也將結束舟山是浙江省唯一不通高鐵城市的歷史。30分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只是等兩班公交的時間,只有舟山人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不要說全國,即便只在浙江省內,舟山也經常被忽視。因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欲去往舟山,只有舟,沒有路。這座游離於陸地之外的群島城市,有《射鵰英雄傳》裡的桃花島,有「海天佛國」普陀山,卻跟多數人的生活相去甚遠,顯得遺世而獨立。
其實早在19世紀時,當英國旅人斯當東來到浙江時,就在自己的紀實日記裡將舟山形容為「東方威尼斯」。世人不懂舟山的美,只因無路可達。等到「甬舟鐵路」建好,相信有更多人會重新認識舟山。
路的盡頭是海,海的那邊是更大的世界
「形如舟楫,故名舟山」,舟山確實像一座漂在海上的城市。由1390個島嶼組成的舟山市,分為定海區、普陀區、岱山縣、嵊泗縣,從地圖上看,就像陸地摔碎在海裡,成了大大小小的許多塊。
舟山人提起自己的家鄉時,說得最多的是海。舟山比不上杭州的風情,比不上溫州的富裕,在省內沒有存在感,能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大海了。不過也正因為這片海,使地處大陸最東的舟山,曾幾度離世界很近。
舟山「東控日本,北接登萊」,港口終年不凍。在「海上絲綢之路」上,舟山是扼守南北的要衝。自唐起,舟山的天然良港就在對海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宋元時由於造船技術發展海上貿易更加興盛,東接日本高麗的舟山成為中轉站,往來船隻川流不息,各國商旅步履不停。
六橫島
鮮為人知的是,相比起當時荒無人煙的香港,英國人最先盯上的是民風淳樸、有貿易根基又能輻射長三角的舟山,認為舟山有成為世界大港的潛質。比英國人更早看到這一點的是葡萄牙人。早在16世紀,葡萄牙人侵佔了舟山的六橫島,將雙嶼港建成當時亞洲最大的海上貿易之地,後日本學者稱其為「十六世紀之上海」。
大海阻隔了舟山與陸地的相連,卻也給了它更加廣闊的天地。
遠去的離島,是舟山人失落的鄉愁
可以預見高鐵通車後,會有更多遊客前往舟山,旅遊業能為當地居民增長一定收入,然而現實是,舟山的部分小島,已等不及遊人去發現它們的美。舟山的1390個島嶼上,目前只有90多個有常住居民,面積較小的島嶼,在城市化進程中逐漸被捨棄了。
從上世紀80年代起,舟山就提出「小島移,大島建」的政策。一開始,面積不足一平方公裡,或人口1000人以下的島嶼被定義為「小島」,後來,人口3000以下、生活條件不便的島嶼也被視為小島。
東極島日出
如果覺得數字太空洞,可以回想一下韓寒的電影《後會無期》,開場時大喇叭播放著「東極島,東極島,我們不會離開你,生是你的老百姓,死是你的小精靈」,取景地就在舟山東極島。跟歌曲形成反差的是,鏡頭裡的東極島上一派蕭條落破的景象:沒有人的老舊電影院,被遺棄的破爛家具,青苔爬滿的牆壁……這樣的島嶼在舟山不只一個。有人離開後覺得回不去也無所謂,有人卻不知離開小島後,何處是故鄉。
後頭灣村
雖然開場略顯悽涼,但在影片的最後,東極島憑藉一本書火了,一批批的遊客慕名而來。
旅遊或許真的能拯救舟山的小島們。過去10年間,舟山接待遊客的數量增長了4倍,更多有條件的遊客除了在舟山本島遊玩,還會乘船前往嵊泗縣等偏遠島嶼。
距離市區22公裡的桃花島,是金庸先生筆下的原型,如今島上真的種了桃樹,每年花開時星星點點,真有幾分武俠世界的意味;舟山群島北部的嵊山島,曾是百年漁場,如今已無漁可打,居民全部搬走的後頭灣村,爬山虎青苔長滿石屋,被英國媒體評為「現實版的綠野仙蹤」。此外,還有枸杞島、黃龍島、青浜島、衢山島等小而美的島嶼,也憑實力吸引了遊客的目光。
若交通更加方便快捷,你想去舟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