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釣友在梅雨季節外出垂釣,因為收穫不佳,認為梅雨季節不好釣魚。zhi其實主要原因在於:梅雨時餌料的味型處於轉換期,且不太好控制和掌握。另外,線組宜小不宜大;而釣位的選擇則是這一時期最難的,春天好釣的地方梅雨時則不一定是好釣位,梅雨季節要想釣好魚,關鍵就在於如何及時應對和調整策略。
一,正確定位垂釣對象和釣位 釣位選擇很重要,釣近不宜遠,水不能太渾濁,深水區域要找淺水陰處,淺水區域要找水底凹坑釣坑邊。水草樹叢處由於光合作用比別的水域溶氧量要大,很容易吸引魚;在不同水域的交界處,由於水流會從一個水面流向另一個水面通過水的流動增加了與空氣的接觸面,降低了水溫,增加了溶氧,魚類喜歡這樣的環境,此處魚的密度自然就大;流動性的水域水體含氧量充足,是低氣壓天氣釣魚的首選;清水塘水較為清澈,水中雜質較少,基本沒有腐敗物質;光水塘沒有水草阻礙,水質較好,溶氧量達到了水體中的較高值,自然也是垂釣的好地方。
二,釣法上需選擇釣離底或浮釣 梅雨季節時天氣悶熱,氣壓過低,鯽魚因水底缺氧而不會沉底覓食。特別在養殖密度較高的內塘,鯽魚大多群遊在水的中層,故採用釣離底或者浮釣。 要放棄使用短腳細長漂身的底釣漂(小魚特鬧除外),選擇長腳 大肚 細長尾的行程漂,翻身快而下沉緩慢穩健,抓降訊中的異常漂像。
三、餌料選擇要得法 浮釣的話,大顆粒、大比重、酒米類快速沉底的餌料顯然不適用於浮釣;麥麩、小比重等輕質、細香的餌料因懸漂在水中的時間較長,而易把處於水中層的鯽魚誘留在釣點。具體操作不太複雜,只要用大一些的浮標把鉤、餌懸起不沉底就可以。當然,使用細線、小鉤、活餌不斷地輕輕提引,及在開始時即找準鯽魚所在的泳層,就事半功倍了。
1.餌料的氣味要比春天用的淡,比夏天用的略濃,仍需要一定的氣味,這季節青草味、果味的餌料、清香型的餌料效果比較好。
2、霧化要適中,要追求餌料的絮狀,蓬鬆,要讓魚容易吸入。(霧化太快,比較招惹小魚和鰱鱅)
3、因為是浮釣,鉤尖始終向上,故而,魚鉤需要用稍大一些的,一防止小魚吞鉤,二便於刺透魚唇或鉤住魚。
4、這個季節,一鉤商品餌料一鉤植物(昆蟲)餌料,是垂釣中比較有殺傷力的釣法。 我們可以在下鉤掛上嫩草、玉米粒、南瓜花、藤蔓、桑葚、野果;也可以掛上蚱蜢、青蟲、蜻蜓、蠶蛹、蝗蟲等昆蟲。這些對草魚、鯿魚、翹嘴等中上層的魚的誘惑是致命的。
當餌料不開口時,就地取材的瓜果蔬菜桑葚或嫩草嫩樹葉,釣草鯉鯿鯽立馬旗開得勝。尤其是貼著草邊下竿,當浮標慢慢頂起來兩目,然後緩緩但有力的下頓,提竿必中魚!
這季節容易釣起來的魚,首選草魚。草魚是因食草而得名的,維管束的苦草,輪葉黑藻,小茨藻,眼子菜,浮萍等,草魚都愛吃。當水中草類品種繁多時,草魚則擇優而食;當草類匱乏時,就飢不擇食了,連粗糙的蒿瓜葉,蘆葦葉和樹上落下的樹葉,它都攝食。人工割來的野草,菜皮,糠糟,豆渣之類,它都愛吃。漲水後所淹沒的草地,常是草魚的育肥場所。
梅雨期間,多數為連續不斷的小雨和中雨,有時有大雨,暴雨很少zhi。因此,冒梅雨垂釣的人良多.多找近處棧處有草處垂釣,找流水口垂釣.最好擒能見度在10釐米至20釐米的水域,水深50釐米至1米最好.水至清則魚不敢近岸,過渾則魚呼吸困難,不肯進食。打窩子用餌和早春、二月不同,因水動蕩多,活動多,故粉末誘餌已不能適應,多數用米、麥漫酒,水流衝不走,香味四溢,可引來魚兒。有時釣者打草窩垂釣,即不用誘餌,將岸草捆幾束,拴於岸邊水中,在水草洞中垂釣,效果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