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2月2日消息(記者林馥榆)今天(2日)下午,由上海市婦聯、市家庭教育研究會主辦的上海市「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風」理論研討會在上海市婦女兒童服務指導中心(巾幗園)舉行。
上海市「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風」理論研討會現場(央廣網記者林馥榆 攝)
上海的家庭研究,從上世紀80年代的「婦女解放問題」,到90年代的「獨生子女問題」「科學育兒問題」,21世紀初啟動的「家庭教育立法」研究,再到今天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一直以來都是婦聯工作實踐的重要陣地,理論研究的重要對象。
上海市婦聯主席徐楓以《依託「四大支柱」,建設社會治理家庭共同體——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重要作用研究》為題作主旨發言。報告指出,市婦聯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積極推進法規政策納入家庭視角,積極參與家政服務條例、家庭教育法、反家暴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立、改、廢等,並通過市「兩會」平臺,建言獻策;推動家庭工作納入系統視角,整合各方力量為家庭與社會構建互動關係;打造「家庭文化節」「親子閱讀項目」「鄰家媽媽」等家庭家教家風工作品牌,通過項目運作為家庭與社會構築同城效應。上海各級婦聯在多年探索中,尋找並提煉出項目紐帶、陣地堡壘、家庭社工、典型旗幟等四大工作支柱,探索性地形成了社會服務家庭、家庭反哺社會的良性循環。
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楊雄,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譚旭東,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主任、副教授張明紅分別以「AI時代:『五育並舉』與家校社合作思考」「兒童閱讀推廣與全民閱讀的構想」「兒童社會性教育從家庭起步」為主題作主旨發言。
會上還表彰了「首屆上海市家庭家教家風工作優秀創新案例」,松江「茸城好家長」項目、楊浦「愛?陪伴」親子閱讀項目以及浦東「家庭社工」項目等作案例展示。《新時代家庭教育研究》《上海市家庭家教家風工作創新案例》亦在會上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