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產業化浪潮站穩主航道 劉軍解析為何晶片不等於AI計算力

2020-12-18 雷鋒網

「AI產業化的方向上,AI產業的玩家主要是AI領先的科技公司和創業公司,對於這些公司來說,它的業務模型或者基因原來是To C化或者說消費者化的,但是要把AI變成產業化往下走的時候,要解決它的產品載體,合作夥伴的通道,開發者群體的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像浪潮這樣的合作夥伴。我們怎麼在產品上實現產品價值的交付,這是AI產業化和他們站在一起非常重要的背景因素」,浪潮AI&HPC總經理劉軍表示。

浪潮AI&HPC總經理劉軍

浪潮是一家計算方案提供商,但卻不止於此。在第三次人工智慧爆發的上升曲線中,浪潮是人工智慧的B面,處於A面的領先人工智慧公司大秀炫目的操作,背後的浪潮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2018年浪潮伺服器全球前三,中國第一,浪潮伺服器中國市場份額超過30%,浪潮AI伺服器市佔率超過50%,網際網路行業市佔率超過47%,浪潮海外業務同比增長3.5倍,為6家全球TOP10網際網路企業提供IT基礎設施。

浪潮集團副總裁彭震表示,浪潮信息主要是站對了時代的主航道,抓住了產業的網際網路化機會。那麼,浪潮信息是如何一步步踩準了AI時代的脈搏?

踩準需求:網際網路行業

據IDC數據,2018年上半年,GPU伺服器出貨量同比增速為129%,絕對增量為12990臺,其中7711臺來自網際網路,佔比為59.4%,5279臺來自政府、電信、教育等其他行業,佔比為40.6%。網際網路行業需求佔比接近60%,抓住了網際網路行業也就抓住了超過一半的增量市場。

雷鋒網了解到,浪潮是國內最早提出差異化伺服器理念的系統廠商,在2007年,為了做具有差異化優勢的伺服器,浪潮意識到必須從戰略層面上、組織層面上進行變革,浪潮網際網路事業部由此誕生,也揭開了浪潮在網際網路行業的一路收割之旅,在當下雲計算和AI的需求中兌現期許。

「比如像BAT這種大的公司,軟體能力硬體能力都很強,我們合作比較多的在於怎麼提供一個更創新,更有競爭力,更好的AI計算基礎設施,對於Tier 2的網際網路公司和AI公司,除了提供比較好的硬體,我們還提供計算資源的調度分配、過程管理、軟硬體一體化交付等高價值服務,對於AI軟體公司,需要一個比較好的合作夥伴幫助他從硬體系統到交付服務實現,浪潮伺服器會變成一個非常好的載體和通道,延展到最終客戶」,劉軍解釋道。

浪潮熱銷機型AGX-5

深耕網際網路行業多年,浪潮早已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論,並且不斷強化競爭壁壘。浪潮的增長是有延續性的增長,過去幾年浪潮得益於快速增長的網際網路和雲計算市場,近兩年在此基礎之上,浪潮也成為AI嗅覺最敏銳的廠商之一,浪潮在2017年初就成立人工智慧部門,全力推動AI產品的開發,打造多樣化的系統級AI計算平臺,並確立了 「智慧計算」戰略,此外浪潮專門發布了一個全新的 AI 品牌——TensorServer,表明了對於AI時代的投入決心。

「現在我們還是處於整個AI發展的初級階段,雖然是第三次浪潮,但是我認為這是真正靠譜的一次浪潮」,劉軍表示。

浪潮更為人所知的是面向智慧計算時代的運營模式——JDM (Joint Design Manufacture)模式。JDM是以廠商與用戶業務鏈融合為基礎的敏捷商業模式,浪潮和用戶的合作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實現從需求端、研發端、採購端、品控端、生產端、交付和服務端的全面對接。在這種模式下,浪潮不僅可以實現已有產品的快速交付,更可以實現從需求確立、研發、生產,一直到服務等全流程、對接客戶個性需求的快速交付。

據了解,日前在百度順義數據中心,浪潮向百度交付了最新一批整機櫃伺服器,涉及節點超過1萬臺,交付過程僅為8小時,相當於每2.88秒交付1臺伺服器,刷新了業界伺服器交付最快紀錄。以此計算,浪潮整機櫃服務交付能力已經達到30000節點/日。

網際網路企業的前端業務越來越複雜多樣,迭代周期也越來越快。目前浪潮伺服器一款新品的研發周期從1.5年壓縮到9個月,客戶提出需求最快可以3個月交付樣機。

為何不追趕晶片熱潮?

雷鋒網注意到,晶片幾無懸念的預定了2018年年度熱詞,而在2018年後半年,也有數家廠商發布或者公布了AI晶片消息,浪潮作為全球前三大伺服器廠商,有沒有AI晶片的進展?

「AI計算力不等於AI晶片」,劉軍透露,「很多晶片都要來找浪潮合作,甚至一些在外界看來不太可能的公司都想找浪潮在AI伺服器上合作,這是非常重要的,光有晶片還不行,你還需要對客戶的理解,對客戶計算場景融合,這非常重要。」

從浪潮的角度看AI晶片更加理性,光有晶片不是一個完整的生態,英偉達和英特爾都是多年耕耘才成就了如今的地位,而並非只是晶片一個環節的優勢,這也是晶片行業門檻高居不下的原因,AMD尚且如此躊躇,足以證明晶片這門生意看起來很美好,但確實是一門需要苦修內功的「非捷徑」。

「對於AI晶片,浪潮到底做不做這個事情,我們現在沒有辦法簡單的回答Yes或者No。我們什麼時候嚴肅的思考AI晶片,這個時間點很重要,現在做AI晶片不是那麼困難的一件事,整個產業裡,大家的IP和生態鏈很豐富,你只要願意花錢就可以,但是你的晶片出來有沒有人去買單,這是很重要的問題」,劉軍肯定的說道。

在雷鋒網看來,以浪潮的體量,如果說其未曾嘗試研發晶片並不現實,這番話也證明了浪潮決然不是沒有開展相關項目,只是還沒到合適公布的時間。何時才是合適的時間?大概是浪潮認為可以建立起一個晶片生態,在商業和面向未來的研發中找到平衡的時候。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還了解到,性能是AI晶片最不重要的挑戰,生態、軟體、開發者,軟體適配等挑戰遠遠比性能挑戰大很多,尤其在現在快速迭代的市場下,選擇以什麼技術路線跟隨AI晶片,是AI晶片發展快還是AI算法和應用發展快,這些都是需要認真思考的難題。

對於當下的產業AI化,劉軍表示,如果把AI產業看成一個金字塔,現在在金字塔尖的是具備AI科技的領導公司,但是在金字塔的底端大部分客戶不具備AI能力,怎麼讓這些產業獲得AI能力,中間有非常大的斷層,主要原因是缺少具備相關AI能力的隊伍,不管是公司,大學還是開發者。所以浪潮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是要把斷層彌補,這樣才能真正讓AI產業化,讓AI變成真正的萬億級的產業。

浪潮下一個五年目標——聚力智慧計算,實現伺服器全球第一,2018年只是開始,浪潮剛剛踏上徵途。

相關文章:

開放計算下的多節點伺服器 浪潮i48如何實現數據中心高密度化?

智慧城市浪潮篇:IT廠商進軍網際網路的三板斧

智慧計算釐革生態質變 王恩東詳解浪潮五年伺服器全球第一目標如何達成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AI產業化進入深水區,算力瓶頸如何破?
    多管齊下,方能破除AI產業化算力瓶頸 AI計算力的瓶頸如何破除? 1、技術層面,在同等成本與能耗下,基於AI晶片的AI伺服器會提供指數級增長的計算力。 伺服器是計算的物理載體,傳統伺服器已無法滿足AI計算需求。
  • AI產業化與產業AI化,知否算力有多重要?
    算力成AI突破的決定性因素AI產業化意味著AI將應用到全行業與全場景,進入到工業化大生產階段。一方面數據會進一步爆發式增長,另一方面,AI計算不存在在線離線一說,因為機器要不斷處理數據、訓練模型、學習進化,計算不能停止。AI產業化時代,計算量會指數級增長,傳統雲計算、數據中心等傳統基礎設施架構下的算力已無法滿足需求。
  • AI產業化從點到面實現突破,算力成AI突破的決定性因素
    IDC近日與浪潮聯合發布《2020-2021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預測,中國AI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達到63億美元,同比增長37%,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AI區域市場,預計中國AI市場規模在接下來五年將保持30%以上的高平均增長率,到2024年會翻近三倍達到172億美元。
  • 計算力就是生產力 淺析浪潮智算中心的多維價值
    浪潮認為,智算中心是智慧時代最主要的計算力生產中心和供應中心,以融合架構計算系統為平臺,以數據為資源,能夠以強大的計算力驅動AI模型來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斷產生各種智慧計算服務,並通過網絡以雲服務的形式,向組織及個人進行供應,正在成為社會經濟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
  • 計算力即生產力,智算中心就是智慧時代的「發電廠」 | MEET2021
    這是浪潮信息(000977,股吧)副總裁、浪潮人工智慧與高性能計算產品線總經理劉軍在MEET 2021智能未來大會上做出的論斷。在劉軍看來,「智算中心+生態」的模式,方能加速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量子位對劉軍的演講進行了編輯整理)關於MEET 智能未來大會:MEET大會是由量子位主辦的智能科技領域頂級商業峰會,致力於探討前沿科技技術的落地與行業應用。本次大會現場有李開復等20餘位行業頂級大咖分享,500餘名行業觀眾參與,超過150萬網友在線收看直播。
  • AI強攻EDA,無人晶片設計還有多遠?
    新思科技推出了自主人工智慧應用程式——DSO.ai(Design Space Optimization AI),DSO.ai能夠在晶片設計的巨大求解空間裡搜索優化目標。通過對晶片設計流程選項的探索,能夠自主執行次要決策,而晶片設計工程師可以進行更高階的操作,從而提升整體的生產力。
  • 「AI浪潮」這家公司提供了BAT 90%的AI算力,年增長率百分之幾百
    目前,中國佔 TOP500 榜單浮點計算力的35.4%,美國以29.6%位居第二。浪潮人工智慧與高性能產品部總經理劉軍在本屆SC現場,他回憶說,今年超算的兩次大會相對來說比較平靜,因為美國的新機器還沒出來。此前一直傳言的美國能源部與IBM合作的超算Summit並沒有如預期中那樣出現。所以,中國的超算再一次蟬聯了第一。另外,在軟體上,中國也蟬聯了戈登貝爾獎。
  • 燧原科技進軍AI邊緣領域,攜手浪潮推出邊緣AI推理伺服器
    2020年12月23日,中國上海——燧原科技繼前日發布首款人工智慧推理產品 「雲燧i10」,又宣布攜手浪潮,共同推出基於雲燧i10的浪潮邊緣計算伺服器「NE5260M5」。雲燧i10實現多用戶支持,最大可支持4個設備實例,具備計算與存儲資源的獨享性,多用戶間安全隔離;單顆晶片上可同時部署不同的業務與負載,實現多任務並行,提高利用率;支持KVM、Xen等系統虛擬化平臺。 浪潮邊緣計算伺服器NE5260M5高度2U,深度只有430毫米,可部署在通信機房或直接懸掛在牆壁上。
  • AI晶片免費能成為AI大規模產業化的鑰匙嗎?
    不過,自主研發晶片投入且高風險大,這又阻礙了AI的發展。那麼如果AI晶片免費,是否意味著AI大規模產業化將快速實現?因此,雲天勵飛聯合創始人、CEO陳寧認為,只有通過人工智慧晶片的突破,才有可能真正的讓人工智慧的技術變成產品,真正實現大規模的產業化。
  • 為增強AI晶片實力,英特爾又收購了一個7個人的初創公司Vertex.ai
    雷鋒網消息,為了進一步增強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力,英特爾又收購了一家AI初創公司Vertex.ai,不過交易的金額並未透露,但英特爾確認了此項交易,整個團隊包括創始人都將加入英特爾的人工智慧產品事業部。
  • 三國志13ai武將文官類威名技能效果解析,如何讓ai快速升級威名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編為大家詳細解說了ai武將的威名只有被動技能有效,主動技能則不會主動使用,然而並不是每個威名都均衡分配了被動技能。因此ai武將有的威名則完全不會發動技能,除了威名自帶的戰術外則相當於白板。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解析一下ai武將文官類威名的價值,幫助大家選擇有威名技能的ai隊友,對於自創武將也可以設置ai能觸發技能的威名為理想威名。
  • 18項紀錄加持,浪潮NF5488A5決戰2020 AI計算性能之巔
    等等,為何當今AI這麼火?連評測都轉成了AI項目測試了,真正市場需要有這麼大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IDC預測,未來五年人工智慧市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4.9%,整體規模將達到175億美金。 未來AI商業化有兩個巨大的市場空間,一是AI產業化,二是產業AI化。
  • 「2020中國AI算力報告」出爐:中國怎麼解決GPT-3的算力難題?
    可以說,算力已經成為制約AI產業化發展的關鍵因素。12月15日,權威分析機構IDC與浪潮聯合發布《2020-2021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前些年,深度學習之前發展緩慢,除了算法的原因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算力的不足,而解決計算力最重要的支撐是AI伺服器。在這裡,國內頭部AI伺服器廠商浪潮有著清晰的定位。多年來,浪潮一直專攻計算系統,打造了業內最強最全的AI伺服器產品陣列。作為系統提供商,浪潮積極推動開放生態建設,AI伺服器適配了寒武紀、燧原科技、英特爾等晶片產品,促進AI計算產業的協作共贏。
  • 依圖推出雲端AI晶片,1臺機櫃支撐起萬路智能視頻解析
    「我們關心四件事:智慧城市、智慧醫療、AI製藥以及今天的AI晶片。」在他看來,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依靠摩爾定律的奇蹟,人類在更小的空間裡容納下更多的計算力。但是,摩爾定律已瀕臨終點,單位面積電晶體數量的提升終將觸及物理極限。與此同時,智能算法的性能在萬倍增長,以依圖自主研發的人臉識別算法為例,過去4年算法精度提升了100萬倍。
  • 谷歌新研究:AI可以在6小時內設計出計算機晶片
    他們聲稱,該方法完成晶片設計的平均時間不到6個小時,這比人類專家花數周時間完成設計要快得多。晶片布局規劃困局在傳統的 「布局布線」 任務中,晶片設計人員使用軟體來確定晶片電路在晶片中的布局,類似於設計建築物的平面圖。
  • 傳統工廠將是 AI 的下一個戰場,吳恩達的新公司 landing.ai 已與富士康達成合作
    同時,landing.ai 還能提供用於生產設備操作流程優化的方案,比如注塑機等常用設備。對此,來自哈佛大學商學院研究製造流程及技術的 Willy Shih 教授表示,這類視覺檢測技術是可行的,像蘋果這種公司,將越來越多的電子元件整合到小型電子設備中,而隨著電子元件密集程度的提高,問題也隨之而來,比如連接晶片和集成電路板的焊點,必須做到非常完美。
  • 預告| 需求多變的AI安防行業,需要什麼樣的AI視覺計算引擎?
    基於此,AI研習社特地邀請了AI安防專家、浪潮商用機器產品營銷部伺服器產品經理荊德才,為大家實時在線解讀上述問題,並回答聽眾們的提問。課程提綱如何解決AI安防的最大行業與產品難題做好人體檢測、軌跡分析與流量監測的方法論AI安防的算力硬體選型安防場景的真實產品需求與方案定製如何做好機場、交通等行業的只能視頻分析解決方案嘉賓介紹荊德才:浪潮商用機器產品營銷部伺服器產品經理,擁有多年的智能軟體開發與
  • 中國AI算力佔全球三成!IDC 最新報告解讀,算力仍是AI發展最強推力
    12月15日,智東西與少數記者對浪潮信息副總裁兼浪潮AI&HPC總經理劉軍、以及IDC企業研究助理副總裁周震剛就此報告展開了深度對話。 ▲左起:浪潮信息副總裁劉軍、IDC企業研究助理副總裁周震剛 一、全球AI算力中國佔比三成,北京、深圳、杭州為國內AI三甲
  • 2020年最值得關注的10家國外AI晶片初創公司
    AI晶片之戰正在英特爾和Nvidia等半導體巨頭之間進行,許多較小的公司也押注參與競爭。到目前為止,Nvidia的GPU一直處於專用AI晶片競賽的領導地位,但是一些AI晶片初創公司相信,其產品無論是在成本、效率、性能還是在深度學習工作負載的靈活性方面,它們都可以超越晶片巨頭。
  • 現場| AI Frontier大會開幕 最乾貨的AI應用不容錯過
    這是繼今年年初第一屆AI Frontier後大會方在一年內組織的第二次會議,前百度首席科學家、Coursera聯合創始人、Deepliarning.ai創始人吳恩達與來自Apple、Amazon、Google、NVIDIA、UBER、Alibaba、麥肯錫等公司的團隊與技術負責人向參會的1400餘名觀眾分享了在人工智慧、語音助手、機器人、深度學習、視頻理解、工業應用、無人駕駛、遊戲等領域的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