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花不僅是一種好看的花卉,而且薔薇花還可以入藥,具有清暑、和胃和止血的功效,除此之外,薔薇花最大的作用當然是觀賞作用了,在家裡的庭院臥室中都可以栽培薔薇花,薔薇花還可以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
那麼大家知道嗎,英國國花是薔薇花,但從前中文譯名都把薔薇說成玫瑰。實際玫瑰另有一個獨立種,不產英國。蘅薇在英國歷史悠久,公元前千年,波斯和巴比倫都已栽種蘅薇,希臘一女詩人稱薔薇為花中皇后。英國繼承了對薔薇花的愛好。早在1272年,英王愛德華一世將薔薇花的圖案鑄於王室的徽章上,薔薇成為英國王室的標記。英國人喜歡薔薇,薔薇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英國人自己培育出薔薇新品種,花朵特大,直徑達16釐米,色黃,極珍貴。薔薇被定為英國國花,有專門的研究薔薇的協會。有「朋山薔薇園」,為皇家薔薇協會總部所在之地。協會會員極多,有近百萬人。所以說薔薇成為英國國花決非偶然。薔薇又作牆蘼,其別名很多,《本經》稱牛棘,《吳普本草>稱牛勒,<別錄>稱山剌,《綱目>稱為剌花,李時珍說:「此草蔓柔,蘼依牆援而生,故名牆蘼,其莖多棘剌勒人,牛喜食之,故有山剌牛勒諸名」。其中藥商品名為白殘花。
薔薇又名「買笑花」,傳說漢武帝一日與妃子麗娟在園中觀花,適值薔薇初放,其態若含笑迎人,武帝不禁贊道:「此花絕勝佳人笑也。」麗娟問:「笑可以用錢買嗎?」武帝答道,可以。」於是,麗娼便讓人拿出黃金百斤,作為買笑錢,陪武帝尋歡作樂了一天,薔薇從此便得了「買笑花」這個不光彩的別名。《清異錄》稱薔薇為"玉雞苗」,說是古代有個官員,見後花園的薔薇長得太繁密了,就想分出一些到別處去栽。誰知才挖了幾下,就掘出一個形狀象雞的玉石來,這玉雞五色斑斕,是件珍寶。因為玉雞是從薔薇根下挖出來的,所以薔薇便有「玉雞苗」之稱。
在國外,薔薇花也頗受尊重,中世紀時,竟成了聖母瑪利亞的別名。據說教皇庇護二世送給家鄉人民的禮物,是一株用黃金製成的非常珍貴的薔薇花,薔薇花從此成為基督教的教花。在歐美各國,人們還常把薔薇與愛情聯繫在一起。在古希臘,薔薇又是阿芙羅狄蒂——希臘神話中愛和美女神的花。羅馬時代,薔薇變成了維納斯之死。它在詩人的詩和遊吟者的歌中,一直象徵著純潔無瑕的女性和神秘的愛情。人們還常以白薔薇表示48深閨忘戀」,黃白薔薇表示「失戀」,紅薔薇表示「羞恥」等等。沒有一個古埃及人、古猶太人不知道薔薇花的。依據歷史材料,薔薇的栽種盛行於古代波斯(伊朗),希臘人就是從那裡把薔薇移植過去的。
現在世界各地都栽種薔薇。單單保加利亞(它的有名的薔薇產地是巴爾千山脈南麓的「薔薇谷」),每年在世界市場上拋售的名貴薔薇油(俗稱玫瑰油),就有20多噸這都是從一種叫做香水月季的薔薇中提練出來的。提煉1公斤薔薇油,得用500公斤左百的月季花。據植物學家統計,野薔薇有100多種。其中1/3在歐洲各地都可找到,在這裡面有一部分是園藝家從亞洲和非洲移植過來的。所有野薔薇花都象龍骨薔薇的一樣,通常不是重瓣的;有的是單生的,花比較大;有的聚生成朿,花比較小。花的顏色有粉紅的、紫紅的、大紅的、淡黃的、雪白的。有幾種野滿薇近乎蔓生。有時我們還可以餚到一棵小樹上或是一叢灌木上纏繞著蔓生的薔薇,上面滿是薔薇花。
薔薇花代表著愛情,代表著浪漫,如果有喜歡的同學快快中起來吧,小紅帽認為家裡庭院種著薔薇花真的太唯美太有意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