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參加工作以來,他就一直「在路上」,前十幾年在杭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最近的十幾年負責夜間巡防,中間有一年成了一名社區民警,也沒有停下來。
他是上城區公安分局紫陽派出所老民警何勇濤,外號「荷包蛋」。
為什麼會有這個外號?
何警官說那時候但凡姓何,綽號就是荷包蛋。一年又一年過去,「荷包蛋」的暱稱,從校園到工作崗位,一直延續了下來。
「荷包蛋」一直負責轄區的夜間巡防。
他成了城市的黑夜捕手,帶著巡防隊員,把一寸寸光打到屋簷下、陰影裡,抓捕和震懾那些企圖入室盜竊或者在路面上偷盜、鬧事的人。
同時,維護轄區夜場秩序,讓買醉和狂歡的人安全地在黎明到來之前回家,也是他們的責任。
@「荷包蛋」的朋友圈:城市的夜晚是光怪陸離的,我們搞夜巡的,碰見節日還真有點擔心。前幾天,有個女顧客扇了酒吧銷售員十個巴掌,對方懵圈了。呵呵,不過後來我調解好了這起糾紛。我說了一句「打八折也合理」。
以下是何勇濤的自述——
晚上11點,這個城市的很多人開始進入夢鄉,但也會有一些人剛剛嗨起來。在我們紫陽派出所轄區,和杭州很多地方一樣,有酒吧什麼的。最近這幾年,管好這一塊,差不多也就安耽(杭州話:這裡意為「平安」)了。
自從十多年前接手夜巡工作以來,我覺得還是有一些變化的。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隊伍人多,好些是下崗再就業的。我們的隊伍編排成幾個小分隊,騎著自行車,拿著那種鐵的手電筒,大街小巷巡邏。那時候入室盜竊比較多,後來慢慢就少了。
現在好多人已經退休,我們的隊員也不再騎自行車,換成電動車。
除了那些穿制服的,其實還有便衣,因為這樣好隨時配合抓捕。
我的一天差不多是這樣的:雖然正式上班時間應該在吃過晚飯之後,但總有一些工作需要白天對接,我會下午來到單位,安排好事情之後在食堂吃個晚飯。晚上8點左右,各個酒吧、KTV會慢慢熱鬧起來。臨近午夜,場子裡不管客流還是氣氛都在漲。我們愈發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在酒精的作用下,爭執、打架佔據了很多警情。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有什麼樣的方法,能夠有效地避免這些情況出現?
研究了一堆案例之後,還真讓我找出了一些共性。
來消費的客人,大多是求個開心,並不想惹是生非。
我在研究這些打架案例中發現,很多就是娛樂場所裡面銷售員之間的矛盾、口角最後衍生出來的爭執甚至打架。當然,也不排除偶爾會出現銷售人員和顧客之間的矛盾。
我們的人其實蠻少的,所以要依靠各個場所的保安來協助,各個場所要是能夠「自治」,那麼我們的壓力相對也會小一點。
最近有個例子我印象還蠻深的。
說起來也簡單,銷售員約了顧客到店消費,不知道怎麼回事言語間有些衝突,銷售員脫口而出一句「滾」,這個女顧客也是喝了酒,上來就是十個大嘴巴。
這個銷售員不知道是不是懵了,反正是沒還手。
不管顧客如何,但是「打不還手」的做法,我還是肯定他的,沒有激化矛盾嘛,所以願意幫他們調解。
這個銷售人員自己說,願意接受一巴掌一百塊的賠償,我想他們能自己談攏的話當然是最好的。後來,女顧客說只有800塊現金,我趕緊勸了一句,「作為服務行業說出『滾』這個字眼總歸不那麼佔理,打個八折也合適。」這件事就這樣比較圓滿地解決了。
所以說,我覺得工作方法很重要的,找對了方向,效率也就高了。
這麼多年,我已經習慣了凌晨5點下班。
對於單位,我可以說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不管是前幾個月疫情期間上一線,還是平時隨時要配合抓捕等行動,都能做得不錯。只是,像我們這樣,對家裡的照顧必然要少一些,我兒子,從小到大,都是媽媽管得多一些。
這個崗位,很有意義。
像G20杭州峰會安保期間,天天看著錢塘江邊日出日落。那段時間,朝陽和晚霞都很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 通訊員 程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