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紅會:物資由紅會分發是誤解 企業可定向捐贈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網

原標題:武漢紅會:「物資由紅會分發」是誤解,企業可定向捐贈

「網上很多人覺得物資是由紅十字會分發,這是一種誤解。」1月31日,武漢紅十字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醫院所需物資數據先報給疫情指揮中心和衛生局,指揮中心再分發物資。

「全世界都在捐贈,為什麼湖北醫療前線物資還在告急?」近日,湖北省紅十字會、武漢紅十字會物資分配效率和公平性問題引發質疑。其是否存在人員緊缺、物資囤積情況?有無明確分配方案?捐贈方為何不直接對接醫院?1月31日,記者聯繫到湖北武漢、黃岡、荊州等多地紅十字會和三家捐贈企業了解相關情況。

「網上很多人覺得物資是由紅十字會分發,這是一種誤解。」1月31日,武漢紅十字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醫院所需物資數據先報給疫情指揮中心和衛生局,指揮中心再分發物資。對於武漢紅會人手是否緊張?該人士稱,現在每天都有50-80名志願者到紅會幫忙,接線員和物資組每天輪換,「志願者不停地搬運貨物,網上的負面消息讓很多志願者都覺得有些委屈,還有人打電話過來說一些難聽的話。」

該人士介紹,有一些物資是企業定向捐贈給某醫院,一般是企業先聯繫醫院,開具定向捐贈函到紅會,醫院拿介紹信可以領取物資。他同時澄清,所有企業拿著介紹信都可領取物資是不實消息。

記者從武漢紅會官網看到,1月24日以來,接收的捐贈物資以口罩居多,也有護目鏡、消毒液、防護服、搶救車及一些藥品乃至食品。「公布的接收捐贈物品清單並未區分定向和非定向。」該人士還提到,人們捐贈熱情很高,不過相當一部分物資不符合醫用標準。

據兩家企業透露,黃岡、荊州等地捐贈也可定向發放給指定醫院。無錫市湖北商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向黃岡、孝感、荊州三地紅十字會共捐贈了20萬隻口罩,其中黃岡8萬隻,指定給黃岡5個縣城的定點醫院各1萬隻,剩餘3萬隻由當地分配。

「今天(1月31日)中午已經給黃岡紅十字會發函告知,他們也回復同意了,5個縣的醫院直接去紅會拿。」該負責人進一步稱,他們與紅會、醫院雙線聯繫,比如黃岡黃梅縣醫院需要口罩,商會就會告訴他們直接到紅十字會領取。

(此段可刪)對於是否因部分路段限行存在物資運輸不暢的問題?上述負責人稱,商會向黃岡、荊州、孝感三地提前申請了通行證,由仙桃一家口罩生產商直接負責運送。「我們1月27日向該生產商提交訂單,約定28日可取,不過生產商因訂單量過大29日才交付物資,當天就完成配送。一開始我們付了3000元讓司機只送黃岡一地,後來又加了4000元送完荊州和孝感,因為需要通行證所以車不能換。」

黃岡紅十字會官網顯示,1月29日接收到無錫市湖北商會捐贈的8萬隻口罩。同日廣州康耐登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捐贈的20萬隻醫用口罩也送抵黃岡紅十字會,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在武漢、荊州、黃岡等地都有代理商,直接和醫院了解需求,不過根據當地部署,物資都是集中先捐贈給紅會,醫院再持證明去提。他稱,目前他們定向捐贈的醫院都已領到物資。

最新情況是,各地物資緊缺程度有所不同。武漢、黃岡紅十字會人員均表示物資整體仍處於緊缺狀態,而荊州紅十字會稱,人員、物資的緊張情況都有所緩解,物流也比較順暢。

不過捐贈方也表示,防護服、護目鏡等急需物資還是很難買到。記者注意到,黃岡市津俊商貿公司1月24日向黃岡紅十字會捐贈了120個醫用護目鏡,公司負責人齊先生稱,「這些護目鏡是公司的存貨,大年初一自己開車送去的,沒有指定捐贈給哪家醫院。」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

相關焦點

  • 紅會等非定向捐贈物資分配方案明確 3日前的一件不留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獨家】紅會等非定向捐贈醫療物資分配方案明確 3日前的一件不留經濟觀察網 見習記者 程璐洋 2月4日,經濟觀察網從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和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湖北省紅十字會、慈善總會和青少年發展基金會3家機構接收的非定向捐贈醫療防控物資分配方案明確
  • 防疫大局之下,紅會提升物資分配效率是關鍵
    而在湖北省及武漢市紅十字會其專業能力招致各方質疑的同時,還有媒體指出武漢紅十字會員工12人,卻能在一年中領取279萬工資福利,強烈的反差,也再度刺痛了民眾的神經。如今湖北紅十字會表示痛心和自責,武漢紅十字會也表示,境內外單位或個人如有定向捐贈醫院,可直接與定向捐贈醫療機構對接,確認後可直接將物資發往受捐單位。
  • 捐獻物資如何準確快速使命必達?捐贈與分發渠道應拓寬
    (新華社記者 程敏/圖)武漢疫情發生後,全國各地在積極防控的同時,民眾也紛紛行動起來,踴躍向武漢等疫情嚴重的地區捐獻防疫物資和款項。武漢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陳耘接受財新採訪時表示,「所有的物資都是捐到我們這裡」,定向捐贈也需要辦理手續,事先告知紅會,辦理文字性的捐贈手續,然後發貨給受捐單位。所有捐贈必須通過特定的機構,會產生諸多問題。
  • 武漢紅會調整捐贈流程:可直接定向捐給醫療機構
    境內外單位或個人如有定向捐贈醫院,可直接與定向捐贈醫療機構對接,確認後可直接將物資發往受捐單位。陳耘在文中提到,為進一步縮短捐贈物資的運轉時間,武漢市紅十字會對定向捐贈流程作出了適當調整。境內外單位或個人如有定向捐贈醫院,可直接與定向捐贈醫療機構對接,確認後可直接將物資發往受捐單位。此外,每天接收和發放的捐款及物資,都會在官方網站公示。
  • 紅會賑災全程跟蹤:救災物資運輸車竟不知何處卸貨
    運輸:生產廠家疏忽,車輛抵達蘆山,8小時後才知發放地凌晨5點多,三輛貨車共裝上由「北大荒米業」生產的120噸大米抵達蘆山縣飛仙關鎮等待指令。下午2點後才知道卸貨的地點,運輸過程並不順暢。上午10點,人民網誌願者接到生產廠家電話,稱運到蘆山縣民政局帳篷辦公地的紅會救災物資無人接手。「縣民政局不要,我也不知道怎麼辦?」貨車司機陽登義滿臉疲憊地告訴志願者。
  • 武漢紅會把KN95口罩給了仁愛醫院:N95和KN95啥區別?
    在武漢各定點醫院請求社會捐贈醫療物資的公告裡,就醫用防護口罩需求而言,的確家家醫院都要求物資具備GB19083-2010標準,這是我國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愉見財經」去查了,GB19083-2010對合成血液穿透、表面抗溼性都有嚴格規定。對此,N95口罩符合要求。
  • 獲贈1.8萬隻口罩,做婦產的武漢仁愛醫院工作人員:不收發熱病人
    然而,這樣的回應並沒有打消捐贈物資分配是否合理的疑慮,1月31日,紅星新聞記者記者在湖北紅會官網也並未發現對仁愛醫院有「定向捐贈」的信息。此外,1月31日,紅星新聞致電武漢仁愛醫院時,相關工作人員還回應記者稱,「我們這裡是做婦科、產科的,不接收發熱病人」。
  • 武漢紅會「甩鍋」傷的是政府公信力
    「網上很多人覺得物資是由紅十字會分發,這是一種誤解。」1月31日,武漢紅十字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醫院所需物資數據先報給疫情指揮中心和衛計委,指揮中心再分發物資。(1月31日 《新京報》)  「不排除工作忙亂,把數據寫錯了」「物資太多沒辦法去找」……聽到這些推托之詞,相信每一個關注疫情的國人都會感到憤怒。面對國內外的大批醫用物資捐贈,武漢紅十字會竟然沒有把好鋼用在刀刃上;面對網上質疑之聲,武漢紅十字會竟然以工作疏忽、人手不夠、不關我事的理由來搪塞,這種赤裸裸「甩鍋」行為直接傷害到當地政府的公信力。
  • 武漢紅十字會:調整捐贈流程,可聯繫定向捐贈醫療機構並發物資
    據武漢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的《武漢市紅十字會感謝各界愛心答覆各方疑問》消息,為進一步縮短捐贈物資的運轉時間,對定向武漢市紅十字會捐贈流程作出了適當調整,境內外單位或個人如有定向捐贈醫院,可直接與定向捐贈醫療機構對接,確認後可直接將物資發往受捐單位。
  • 專訪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相關負責人 有哪些物資缺口急需捐贈?
    我們所有接受捐贈的物資已經安排陸續運送疫情嚴重的湖北省武漢市。」關於此次捐贈款物的具體用途,曹懷傑表示:「所有捐贈的款物全部都用於此次疫情的防控。如果捐贈人有具體定向的捐贈,我們會根據捐贈人的意向定向使用,如果沒有具體定向的捐贈,我們優先用於湖北省武漢市的這次疫情防控工作。」
  • 「感謝您的信任,我們一定將捐贈款物管好用好!」 疫情防控期間 這...
    區紅十字事務中心全力投入到每天的聯繫籤約、清點物資、頒發證書(章)、發放籤收等工作落實。為貫徹領導小組「物資轉運不過夜」的要求,區紅會專門制定《普陀區紅十字會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公務用車管理規定》,確保及時轉運捐贈物資。 圖說:向道口志願服務行動的組織方團區委送上愛心物資。
  • 馮仕政談物資分配:紅會應調整管理方式 把控好核心環節即可
    疫情中,武漢紅會、湖北紅會曾廣受關注,社會組織今後該如何加強作用?就此,馮仕政院長指出,在疫情中,紅十字會那種「把所有物資集中在紅會,再向基層分發」的垂直、中心式的管理方式,造成了行動低效,如果能形成點對點、扁平的組織結構,能提高很多效率。但同時,民眾直接對接的方式也存在不足。
  • 「眾志成城戰疫情」愛心捐贈傳遞溫暖
    但在是否發布倡議、接受社會捐贈問題上,作為單位主要負責人,我有了一些猶豫,湖北紅會、武漢紅會的問題,社會一片質疑,風口浪尖之上,我們做還是不做?不做,對不起人民群眾,做了,可能會面臨很多的問題,也或是社會不認可,收不到捐贈款物且不更尷尬。家人和朋友不斷將網上攻擊紅會、質疑紅會的文章給我,「安順疫情並不嚴重,現在發捐贈倡議,人家會不會覺得你小題大做,譁眾取寵?」
  • 三伏天捐棉被,紅會你能再專業點嗎
    原標題:紅會,你能再專業點嗎  紅會又紅了。  「威馬遜」過後,急急調運災區的2000條棉被,還沒來得及讓災後氣溫普遍高達35攝氏度的災區群眾哭笑不得,紅會就在輿論的一片譏笑聲中輕鬆上了頭條。
  • 北京器官捐贈將設專管機構 紅會將有信息發布平臺
    去年市紅會接收社會捐贈款6070.7萬元,其中九成以上已支出。為加大透明力度,今年,市紅會還將建立捐贈信息發布平臺。同時,紅會冠名醫院也將增加準入與淘汰機制,以此更好地維護紅十字品牌形象。市紅會「曬帳單」來自紅會的數據顯示,2011年,北京紅十字會本級及直屬事業單位收入2.0688億餘元,其中接收社會捐贈款6070.7萬元,佔總收入29.34%;政府撥款收入1.0162億餘元。
  • 武漢紅十字會上演驚天魔盜團3
    今日,在武漢紅十字會抗疫物資領取現場,武漢協和本部人員在領取物資的過程中,被告知武漢協和本部未在受捐贈名單之列,工作人員協調兩小時未領取到物資!紅十字會物資分發處在武漢醫院物資如此匱乏的時刻,紅十字會向武漢仁愛醫院捐贈1.8萬隻KN95口罩,而在該醫院院長的口中得知,武漢仁愛醫院並不收容發熱病人,但在承擔武漢防疫重災區的武漢協和醫院
  • 紅會回應"三伏天送棉被":棉被能鋪能蓋 用途廣泛
    原標題:紅會:南方災區溫差大需棉被 廣東省紅十字會有關人員向記者解釋稱,救災物資的需求是由災區工作人員層層上報的。 一些基層幹部和群眾對此並不認同:一些被大水衝垮房屋的群眾,可能真的需要棉被過冬用,但那也是災後重建所需。當務之急是應急救災。災區此刻迫切需要的是涼蓆、飲用水、糧食、急救防疫藥品等。
  • 老街的紅會
    當兒子攜著他公主般的愛妻沿著紅地毯,走向神聖的婚姻殿堂時,我的激動變成了懷念,回到故鄉親切、詩意的紅會。故鄉有「三會」,少男少女相約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二,叫女兒會;女方嫁姑娘,叫喜會;男方娶媳婦,叫紅會。三會,構成了老街人的愛情婚姻路線圖,在這條路線中的紅會,既是一個最醒目的愛情終點,更是一個最輝煌的愛情起點。
  • 湖北紅會員工:武漢仁愛和天佑也是醫院,憑什麼不能捐
    那麼,這位紅會工作人員口中的疫情防控指揮部在物資分配中擔當著怎樣的角色呢?誰在負責捐獻物資分配1月31日,經濟觀察網聯繫了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社會捐贈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經濟觀察網:捐贈物資分兩類,定向捐贈直接捐贈給定向單位或個人;非定向捐贈物資由湖北省紅十字會、慈善總會、青少年基金會自行擬定分配方案後上報社會捐贈組,經過審核和批准就可以進行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