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南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有男子通過「灌芥末、灌水、高壓電擊」等方式虐狗。有網友稱通過對比施暴者的視頻,認為虐狗者是去年4月份被曝光的南通大學醫學院學生陳某龍。
聽聞這樣的消息,心中不禁一驚。因為,就在不久前,山東理工大學學生範某因為虐貓、在網上售賣虐貓視頻等情況,被學校予以退學處分。連續發生類似事件,未免讓人心生疑問:這些象牙塔裡的天之驕子,到底是怎麼了?
網傳涉事男子在QQ群中發布虐狗圖片和視頻。微博網友 圖
當然,虐待動物的大學生畢竟是極少數,不必以偏概全。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上述用殘忍手段虐貓、虐狗者,在自身的成長過程中缺少了敬畏生命、尊重生命這一課。說起來,各大高校校園中的流浪貓、狗,可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求學的歲月裡,圖書館門口有一隻肥肥的橘貓,每天從早到晚趴在板凳上,一點也不怕人。有同學經過,它就會順從地求「擼」,順帶「討」一些好吃的。在苦讀一天之後的疲憊夜晚,這可愛的喵星人,總能給人們帶來安慰和快樂。實在很難想像,面對這些有溫度的生命,為何還能有人下得去手?當事人應該被譴責,他們也會付出相應的代價。
不過,我們的思考不該停留在簡單的批評上。事實上,我們剛剛一起度過了一段特殊的日子。恐怕沒有人會在事前想到,我們的生活會經歷這樣的巨變。
海量信息將所有人包圍,而它們的內核只有一條:尊重生命。無數前赴後繼的逆行勇士、苦宅在家的我們,都在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正因如此,我們對生命的寶貴,應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才是。也許有人會說,流浪貓、狗畢竟只是動物。也許有人會說,動物的生命不能和人類相提並論。但
既然我們生活在一個文明的社會,就該遵守最起碼的文明信條:尊重每一條生命。不能強求每個人都愛上喵星人、汪星人,更沒有必要比較生命之間的高低貴賤,我們只需要做到尊重、不傷害,這並不是很高的要求,對嗎?微信小程序「燕園貓速查手冊」(又名「北大貓咪圖鑑」)近日,北大學生給校園裡的流浪貓定製了一款小程序。在這款小程序上,每隻貓都有姓名,還有專屬的友情關係和叫聲檔案。據說,因為登錄的人數太多,還一度造成程序的「癱瘓」。想為這樣的做法點上一個大大的贊。喜愛貓貓的,可以通過小程序表達情感,對它們無感的,也可以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
這,大概就是文明的模樣吧。怎麼補上敬畏生命、尊重生命這一課?怎麼矯正那些對動物施暴者的扭曲心靈?恐怕,把重任全部壓在大學或是教育行業的肩頭,是不合適的。說到底,
全社會都應該在尊重生命一事上達成共識,形成無須多費口舌的文明準則。這樣一來,那些年輕人的成長之路,一定會更陽光、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