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中國建築學會秘書長李存東:健康需求成設計行業關注焦點

2020-12-15 新京報

生活方式的改變,讓消費訴求也發生相應變化,給建築設計行業帶來新思考。在為期4天的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上,新京報記者專訪中國建築學會秘書長李存東,了解後疫情時代建築設計行業的變化趨勢。

李存東認為,材料與設備專家與建築設計師共同參與研討,並提出系統化解決方案,是推動行業設計及技術進步的重要途徑。此外,疫情讓居家空間、辦公空間等發生了改變,健康需求成為行業關注焦點。

中國建築學會秘書長李存東

新京報:疫情的特殊情況下,本屆博覽會有哪些亮點?

李存東:根據今年的特殊情況,本屆博覽會結合抗擊疫情與後疫情時代的行業發展,組織了醫療建築、健康人居和美麗鄉村三大主題邀請展,其中特別依託醫療建築分會組織的「新時代、新醫療、新建築」主題展區,通過密切關注抗疫期間的中國建築力量,向全世界展現火神山、雷神山以及各地方艙醫院所體現出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奇蹟」,致敬抗疫建設工作者。

此外,特展區域首次組織了「材料的可能性」專題展區,通過建築師與材料企業的攜手合作、共同研發,打破了原來材料展只展示材料、建築師只展示設計的模式。通過兩者融合實現了「啟迪設計靈感,回歸建築本源」的博覽會願景。

新京報:系統化解決方案究竟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李存東:建築設計行業與材料行業的系統化融合是一種創意與技術的集合,即讓上下遊企業相互打通,把規劃設計、設備材料選擇到建造使用串聯起來,建築設計整體可以完成互通互融,進而避免因中間環節冗長而產生的問題。設備工程師與材料專家形成系統解決方案,可以更好地加強建築師對新材料新技術的認知,實現更多的設計創新和技術突破。

新京報:行業發展進入什麼樣的階段,設計師應該如何應對?

李存東:目前大家普遍認為建築行業已由增量發展進入到存量更新階段,這也讓「城市更新」成為焦點,需要設計師以解決更新中存在問題為導向,同時又要結合使用者的需求。建築設計師應該改變工作模式,走入生活,多與使用者密切接觸,更加深入進行設計。此外,中國建築學會也在積極推進「建築師負責制」在國內的進一步落實,以此提高建築品質,與國際接軌。建築師負責制是讓建築師主導設計,強調設計的價值,設計的引導,最後提升整個設計的品質、建築的品質,以此推動建築行業的國際化和高質量發展。

新京報:後疫情時代,建築行業會發生哪些變化?

李存東:在眾多行業影響因素中,數位技術的應用和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會對建築設計帶來較大影響。設計帶有主觀性,需要基於數字分析,讓感性和理性相結合。整體而言,數位化技術會給行業帶來比較大的變革。同時,疫情後,居家空間、辦公空間都會發生一些改變,人們更關注健康的需求。應對公共安全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等,都需要融入到建築設計中,這是很大的變化,關注健康是後疫情時代的一個重要方向。

新京報:面對行業現狀及未來趨勢,你有哪些建議?

李存東:建築設計師不能固守原有經驗,要不斷地學習,必須有一種更加開放的態度去應對行業變化,對設計理想的堅持要與新變化相結合,不斷地學習與實踐,創新發展。

新京報記者 張潔 圖/受訪者供圖

編輯 秦勝南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在深圳開幕,專家學者助力特區先行先試
    這一年,全球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中國也處在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回到我們的建設行業,如何在生態文明建設統領下的大轉型下回應挑戰,以好設計好營造推進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是建設行業所有從業者們必須認真討論並積極回應的。
  •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文化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委員會成功召開
    中國建築學會李存東秘書長代表總會宣讀了《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文化學術委員會成立的批覆》。中國建築學會李存東秘書長宣讀批覆文件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建築設計與理論研究中心主任、築境設計主持人程泰寧先生當選為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文化學術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崔愷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孟建民先生,
  • 建築裝飾行業興潮 漸成職場關注焦點
    據市場分析,建築裝飾行業告急,室內設計師十分搶手。由於室內設計人才的從業範圍廣泛,所以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室內設計方面來。建築裝飾行業興潮 漸成職場關注焦點網易教育訊  一說起室內設計師,大家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那些家居裝潢設計師。據市場分析,建築裝飾行業告急,室內設計師十分搶手。
  • 我校發起成立中國建築學會計算性設計學術委員會
    哈工大報訊(建築 文/圖)5月23日,中國建築學會計算性設計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蘇州太湖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大會由中國建築學會、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聯合籌辦,中國建築學會秘書長仲繼壽、副秘書長楊群出席成立大會並致辭。成立大會上,哈工大建築學院被推選為主任委員單位。
  •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策劃與後評估專業委員會2020 年度會議及學術論壇...
    本次大會由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策劃與後評估專業委員會(APPC-ASC)主辦,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承辦,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間優化技術重點實驗室城市建築策劃與後評估分實驗室聯合支持。今年在疫情這一特殊背景下,本次會議圍繞「後疫情時代的前策劃與後評估」的主題,展開了交流與討論。
  • 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2020(北京)在京揭幕:啟迪設計靈感,回歸建築本源
    展期為期四天,開幕首日就迎來了眾多的建築師、地產商、工程建設單位、協會學會等個人及團體,共同賞鑑優秀建築案例,探索建築行業未來趨勢。延續前兩屆展會的成功舉辦,CADE 2020承載了來自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和期待。在開幕式上,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助理仲繼壽發表了精彩的開幕演講。
  • 關於召開2020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的通知 (第三號)
    了解會議詳細信息請及時關注中國建築學會公眾號及中國建築學會官網(www.chinaasc.org)。 2020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日程安排 (10月28-30日)   (一)開幕式(28日) 主持人:李存東 中國建築學會秘書長 1.中國建築學會修龍理事長致辭
  •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蓉召開
    11月19日至20日,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成都舉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市場監管司副司長廖玉平,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程剛,中國建築學會監事顧勇新,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建築集團首席專家葉浩文等出席會議。
  • 讓建築多點「中國風」——《中國建築設計行業獎作品集(2019)》首發
    近日,中國建築設計行業獎作品集(2019)》首發儀式暨優秀建築設計項目創作交流會落下帷幕。630項建築設計作品從1365項建築設計類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殊榮。據悉,該「行業獎」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主辦,建築分會承辦並組織審評,每兩年一屆,面向全國工程勘察、建築設計行業和市政公用工程頒發,是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公布的行業權威性評獎項目。據悉,《中國建築設計行業獎作品集》至今已出版四部,展示了中國建築師的文化自信和暢想,以及越來越揮灑自如的設計藝術、技術和技藝,記錄了新時代中國優秀建築設計工程的發展足跡。
  • [分享]中國建築學會史學分會資料下載
    本次會議由計算機應用分會主辦,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來自40多個會員單位的近百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首先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黔靈致歡迎辭,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徐健、中國公路學會秘書長劉文杰、中國公路勘察設計協會秘書長嚴文彪出席了會議,並發表講話。
  • 邁向2060碳中和:中國建研院未來建築實驗室在京落成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李如生、標準定額司一級巡視員倪江波,國務院國資委科創局副處長徐哲,科技部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副處長張賢,中國建築節能協會會長武湧,中國建築學會秘書長李存東,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中國建設科技集團總裁孫英
  • 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助理仲繼壽
    現任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助理、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國家住宅科技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為中國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和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具備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和香港工程師學會正會員(註冊工程師)執業資格。
  • 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第30屆(東莞|佛山)年會走進佛山
    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自1989年以來,通過召開一年一度大型學術年會,組織全國設計師就中國室內設計行業的發展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年會通過學術主題論壇、展覽、雅集、頒獎等活動,分享行業最新資訊、新技術、新理念和未來發展趨勢,為行業提升、產品創新和傳播帶來新機遇,是中國室內設計界最大規模的學術交流會,也是全國室內設計師每年關注並參與的一次盛會。
  • 「粵來粵好」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第三十屆年會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18日,「粵來粵好」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第三十屆(東莞|佛山)年會圓滿落下帷幕,來自全國室內設計行業的設計精英和相關行業人士一千餘人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進行深入互動交流,一起進行設計的分享,思想的交流,觀念的碰撞,方向的討論。
  • 中國建築學會主動式建築學術委員會
    中國建築學會主動式建築學術委員會成立於2017年,成立宗旨為在全中國範圍內號召建築師、綠建工程師及其他相關人員,研究和了解世界範圍內相關領域的最新發展方向,緊密結合中國獨有的氣候、經濟、產業類型、人們的居住習慣等特點,借鑑Active House建築成熟的理念、設計指南及相關規範,最大化發揮建築師對建築設計、施工、運營的影響力,最終實現在中國多樣化氣候條件下多類型建築的健康
  •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評論學術委員會成立
    為貫徹建築方針、增強文化自信、加強城市設計工作,2017年12月16日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評論學術委員會在同濟大學成立,標誌我國建築評論領域的第一個學術組織誕生。成立大會在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舉行,來自各大高校、科研機構、建築類媒體的專家學者六十餘人參與成立大會。我會理事長修龍、秘書長仲繼壽代表學會出席並講話。
  • 關於召開2019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通知(第3號)
    2019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將於2019年5月21-25日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年會主題為「新時代本土建築文化和技藝的融合與創新」。二、會議內容主要包括開幕式、主旨報告會、專題論壇、同期學術展覽、頒獎典禮、中國建築學會理事會會議等,詳見《2019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日程安排》  2019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日程安排 (5月21-25日) (
  • 中國建築學會2019年工作總結
    2019年,在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科協、民政部正確指導和關心下,在各專業分會、地方學會、團體會員單位和廣大會員的熱情支持和參與下,中國建築學會堅持「學術追求、行業引領、政府助手、會員之家」的辦會方針,團結廣大建築科技工作者,勤奮進取,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受到廣大建築科技工作者和社會的肯定和好評。
  • 中國房地產與門窗幕牆行業調研首站——對話「AAG亞鋁」
    2019年6月18日,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房地產與門窗幕牆產業合作聯盟理事長張力威,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房地產與門窗幕牆產業合作聯盟秘書長黃圻,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鋁門窗幕牆委員會主任董紅等相關領導、專家聯合調研組首站就就選擇了源發於廣東南海的國內大型鋁加工龍頭企業——AAG亞鋁,抵達了肇慶。
  • 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
    室內設計分會成立於1989年,是中國室內設計師的學術組織。分會的宗旨是:團結室內設計師,提高中國室內設計的理論與實踐水平,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室內設計道路,發揮室內設計師的社會作用,維護室內設計師的權益,發展與世界各國同行間的合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