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上小學後我就特別羨慕那些「學霸」的家長,孩子越學越輕鬆,家長在學習上也操心少,輔導作業時也不用費心琢磨怎麼講能讓孩子聽懂。
後來,我還特意問了兒子的班任:「什麼樣的孩子有成為學霸的潛力?」或者說,我其實想問的是,怎麼培養孩子才能讓他有成為學霸的機會?
老師當時很快就回答我說: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多半從小就有這「3個力」!
一、專注力
梁啓超在《讀書分月課程》中說:無專精則不能成,無涉獵則不能通也。
這句話說的既是讀書也是學習,如果不能精讀一門則不能有所成就,如果不能博覽群書則不能旁通。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也說過:「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聰明的孩子其實很多,尤其是現在孩子從小接受的早教更好、飲食更有影響,大腦發育的都很不錯,所以到最後能不能學好習,能不能成為學霸的根本就是要看孩子有沒有專注力,能不能在學習上專注。
不過好在,專注力是可以訓練的,學齡前的孩子可以通過閱讀、玩益智遊戲、畫畫、運動等孩子感興趣,可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又不需要電子產品的方式,讓大腦在主動思考下儘可能保持久的專注時間,以此來培養專注力。
再給大家分享一個我兒子用過的專注力訓練書《蒙特梭利專注力訓練》
這套書是以蒙特梭利的「蒙氏教育理念」和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設計的,符合國際早教標準的啟蒙書籍。
書中不僅通過遊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更通過各種大腦思維遊戲訓練寶寶的觀察和語言能力,通過小遊戲促進寶寶的智力和情商發展。
這套書一共有4冊,被分為紅色卷、橙色卷、綠色卷和藍色卷,書中的遊戲很有發散性和創造性,包括塗色、看圖講故事、根據要求從圖片中找細節等。
這套書的大小是24開的,雖然不大,但是剛好適合孩子。而且整套的厚度還是挺厚的,我用常用的筆給大家做個參考。
每一個小遊戲還會配一個手繪插畫,畫面大多是小動物或者一個生活中的場景,既生動形象又富有童趣。
二、記憶力
學習的時候,記憶力是一項很加分的技能,就拿語文來說,記憶力好的孩子隨便什麼課文、古文還是古詩都能記住,學生字時讀音、筆順、部首、組詞也都記得更快。
對於數學等理科來說,好的記憶力更是可以幫孩子將公式、定律等內容更快的記下來,在運用的時候也會更自如。
央視主持人撒貝寧在採訪中就提到過自己的「照相機式」記憶,他在看過一本書後,從內容到排版都能記下來,這個好記性不僅幫他一路保送成了北大研究生,更是他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的基礎。
其實,記憶力也是可以訓練出來的,我就給兒子玩過一本《兒童記憶力訓練遊戲書》。
這套書一共5冊,每一冊都是一個記憶力訓練的主題:場景記憶、圖像描繪、觀察記憶、視覺記憶、聯想記憶。通過這5大類的遊戲,鍛鍊孩子記憶方面的能力。
這套書的畫風比較可愛,配色的選擇上也是色彩鮮明,很符合孩子的審美,圖片中的形象也都很卡通,我兒子都挺喜歡的。
從效果上看,雖然遊戲難度不算特別大,但是在不斷加深難度的情況下,兒子的記憶力確實有增強一些。
三、思維力
最後一點是思維力,也就是孩子在面對問題時能不能快速的理解其背後考察的內容、能不能快速找到方法。
雖然很多家長可能覺得思維力是理科所需要的,但實際上真正能成為學霸的孩子,不論他擅長的是文史類還是數學等理科,想要學好都需要有好的思維力。
像文史類中,好的思維力可以幫孩子從閱讀的內容中發現事情的本質、有更好的行文邏輯,而理科類學科,則需要思維力幫孩子發現現象背後的本質,尋找最優的處理方法。
對孩子思維力的培養,我的建議是多讓孩子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尤其是觀察、推理、想像等方面的遊戲。
像我兒子玩的這套《全腦思維大挑戰·智慧王》,就是按照觀察力、語言力、邏輯力、創造力、想像力、計算力、空間力、記憶力的8個方面設計的遊戲。
每一個遊戲佔據一頁的內容,由簡單的問題和配圖構成主要的內容,這套書一共收錄了600多個小遊戲,從動腦和動手兩個方面潛移默化的就提升了孩子的各種能力,培養了思維力。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