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多半從小就有這「3個力」,父母要好好培養

2020-12-17 小婷老師育兒觀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上小學後我就特別羨慕那些「學霸」的家長,孩子越學越輕鬆,家長在學習上也操心少,輔導作業時也不用費心琢磨怎麼講能讓孩子聽懂。

後來,我還特意問了兒子的班任:「什麼樣的孩子有成為學霸的潛力?」或者說,我其實想問的是,怎麼培養孩子才能讓他有成為學霸的機會?

老師當時很快就回答我說: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多半從小就有這「3個力」!

一、專注力

梁啓超在《讀書分月課程》中說:無專精則不能成,無涉獵則不能通也。

這句話說的既是讀書也是學習,如果不能精讀一門則不能有所成就,如果不能博覽群書則不能旁通。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也說過:「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聰明的孩子其實很多,尤其是現在孩子從小接受的早教更好、飲食更有影響,大腦發育的都很不錯,所以到最後能不能學好習,能不能成為學霸的根本就是要看孩子有沒有專注力,能不能在學習上專注。

不過好在,專注力是可以訓練的,學齡前的孩子可以通過閱讀、玩益智遊戲、畫畫、運動等孩子感興趣,可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又不需要電子產品的方式,讓大腦在主動思考下儘可能保持久的專注時間,以此來培養專注力。

再給大家分享一個我兒子用過的專注力訓練書《蒙特梭利專注力訓練》

這套書是以蒙特梭利的「蒙氏教育理念」和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設計的,符合國際早教標準的啟蒙書籍。

書中不僅通過遊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更通過各種大腦思維遊戲訓練寶寶的觀察和語言能力,通過小遊戲促進寶寶的智力和情商發展

這套書一共有4冊,被分為紅色卷、橙色卷、綠色卷和藍色卷,書中的遊戲很有發散性和創造性包括塗色、看圖講故事、根據要求從圖片中找細節等。

這套書的大小是24開的,雖然不大,但是剛好適合孩子。而且整套的厚度還是挺厚的,我用常用的筆給大家做個參考。

每一個小遊戲還會配一個手繪插畫,畫面大多是小動物或者一個生活中的場景,既生動形象又富有童趣。

二、記憶力

學習的時候,記憶力是一項很加分的技能,就拿語文來說,記憶力好的孩子隨便什麼課文、古文還是古詩都能記住,學生字時讀音、筆順、部首、組詞也都記得更快。

對於數學等理科來說,好的記憶力更是可以幫孩子將公式、定律等內容更快的記下來,在運用的時候也會更自如。

央視主持人撒貝寧在採訪中就提到過自己的「照相機式」記憶,他在看過一本書後,從內容到排版都能記下來,這個好記性不僅幫他一路保送成了北大研究生,更是他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的基礎。

其實,記憶力也是可以訓練出來的,我就給兒子玩過一本《兒童記憶力訓練遊戲書》

這套書一共5冊,每一冊都是一個記憶力訓練的主題:場景記憶、圖像描繪、觀察記憶、視覺記憶、聯想記憶。通過這5大類的遊戲,鍛鍊孩子記憶方面的能力。

這套書的畫風比較可愛,配色的選擇上也是色彩鮮明,很符合孩子的審美,圖片中的形象也都很卡通,我兒子都挺喜歡的。

從效果上看,雖然遊戲難度不算特別大,但是在不斷加深難度的情況下,兒子的記憶力確實有增強一些。

三、思維力

最後一點是思維力,也就是孩子在面對問題時能不能快速的理解其背後考察的內容、能不能快速找到方法。

雖然很多家長可能覺得思維力是理科所需要的,但實際上真正能成為學霸的孩子,不論他擅長的是文史類還是數學等理科,想要學好都需要有好的思維力。

像文史類中,好的思維力可以幫孩子從閱讀的內容中發現事情的本質、有更好的行文邏輯,而理科類學科,則需要思維力幫孩子發現現象背後的本質,尋找最優的處理方法。

對孩子思維力的培養,我的建議是多讓孩子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尤其是觀察、推理、想像等方面的遊戲。

像我兒子玩的這套《全腦思維大挑戰·智慧王》,就是按照觀察力、語言力、邏輯力、創造力、想像力、計算力、空間力、記憶力的8個方面設計的遊戲。

每一個遊戲佔據一頁的內容,由簡單的問題和配圖構成主要的內容,這套書一共收錄了600多個小遊戲,從動腦和動手兩個方面潛移默化的就提升了孩子的各種能力,培養了思維力。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多半從小就有這「3個力」,父母要好好培養
    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上小學後我就特別羨慕那些「學霸」的家長,孩子越學越輕鬆,家長在學習上也操心少,輔導作業時也不用費心琢磨怎麼講能讓孩子聽懂。後來,我還特意問了兒子的班任:「什麼樣的孩子有成為學霸的潛力?」
  • 孩子在上學前,父母著重培養這「3個力」,日後可能成為學霸
    所以自從我有了孩子以後,我在內心就打算好了,要在孩子上學前,幫養成好習慣,為日後成為「學霸」做準備!通過我的觀察,我發現那些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力」,家長應該著重去培養。
  • 孩子在上學前,父母著重培養這「3個力」,日後可能成為學霸
    孩子在7歲以後,步入小學,成長的主旋律就是「學習」,這一學就是十幾年!作為學渣母親,我深知學習跟不上,在校園生活中主旋律自然就會「跑偏」。相信很多家長都有我這種心態,越是自己吃過學習不好的苦,越是想要孩子避免。
  • 調查發現:孩子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多半能成為學霸,家長要重視
    雖然讀書並不是孩子人生中的唯一出路,但卻是最簡單、最容易走通的一條出路,所以家長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考一個好大學,從而出人頭地,但並非人人都能成為學霸,不管在哪裡學霸都只是少數的存在,但是根據調查發現,上千個學霸都有4個共同特徵,而在小時候就有明顯的表現。
  • 孩子上幼兒園後有這三個表現,將來多半是學霸,家長要好好培養
    父母都想自己家孩子能成為學霸,因此極為重視孩子幼兒園的教育,因為幼兒園是孩子學習的起步,根據大數據調查,大多數父母在孩子幼兒園時學習方面的花費,佔整所有生活消費的20%!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但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他們是不是學習的料,將來是否能成為學霸,其實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上幼兒園時如果有這3個表現,將來學習多半是學霸。
  • 孩子有這3種性格特徵,長大後多半是領導者,父母要好好培養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成龍成鳳,期望他們未來能成為一名大領導,而不是辛辛苦苦為別人打工的「跟屁蟲」,每天都看著別人的眼色吃飯,但是,現實是很殘酷的,如果孩子將來若想成為領導者,那麼家長就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領導力!
  • 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從小就有這4個明顯特徵,家長要多留心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習好,成為班級中的學霸,雖然現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開放,不止專注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但對於孩子是否優秀來說,只有學習成績才能夠反應出來。在這個社會中,孩子長大想要出人頭地,在沒有錢沒有背景的情況下,只有學歷才能讓你走上人生巔峰,所以,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都很看重,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上學能不能成為學霸從小就有徵兆,如果你孩子有這4個明顯特徵,家長偷著樂吧!
  • 這3個特徵明顯的娃,是天生的「學霸」,爹媽要好好培養
    ,往往懂得更多,更喜歡去探尋知識,父母可以試試從小激發孩子的閱讀欲望,讓孩子更愛上閱讀,多給孩子看些課外書,或者是從小就給孩子看繪本,進行培養。3、性格獨立專家們總是強調培養孩子從小獨立,但是獨立跟孩子的學習有什麼關係呢?要知道獨立性強的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總喜歡獨立思考,不會過分的依賴別人,這樣的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而且很喜歡挑戰自己的極限,他們享受那種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 這4類孩子,天生就是「學霸」,父母要好好培養,不能浪費好苗子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天分」,長大後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其實孩子是不是有天分,能不能成為學霸,從小時候就有「端倪」,有些孩子,從小就透露出一股子「學霸」的氣質,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一些特徵,那麼恭喜了,你家孩子很可能成為「學霸」。
  • 這5類孩子,天生就是「學霸」,父母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
    在我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所有家長最大的願望,因此家長們總是會想,我家孩子會不會是一個學霸呢?甚至有的家長趁著孩子還沒有出生就開始揣測自己的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是不是讀書料。其實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是不是學霸,從小就能看出來,家長要多多注意。
  •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成為每個國家、每個家庭、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離開了教育,國民素質和個人素質都無法保證,各個領域和經濟也無法發展。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社交能力強家長們都明白,現代社會社交能力幾乎是成功的必要條件。無論是功成名就的人士又或是我們身邊小有成就的老闆、同事等等,他們都擁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強人脈和好人緣。
  • 孩子有這三種「臭毛病」,是聰明的表現,好好培養沒準是個學霸
    孩子小時候難免有很多臭毛病,有的喜歡吃糖,有的喜歡發呆,有的喜歡拆東西,各種奇葩的臭毛病讓父母頭疼不已,其實,小時候有臭毛病的孩子,長大往往都會很聰明,他們的智商、智力都超過同齡人,家長好好培養,你沒準能養出一個學霸。
  • 孩子若有這3種"臭毛病",家長要好好培養,沒準會成為數學學霸
    無論學文科還是理科,每個孩子都要從小面對語數外這三座&34;。只不過語文和英語就比較簡單了——只要肯下功夫好好背好好記,就算是考試前磨磨槍,那也能做到&34;。然而數學就不一樣了,就算孩子把公式背的再熟練,題型看著再眼熟,考試的時候依舊還是會掉進100種讓人掛科的陷阱。
  • 若孩子身上有這4個特徵,父母要加以培養,將來容易成「學霸」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們通過孩子身上的這4個特徵,就能判斷出孩子有沒有「學霸潛質」。4個特徵,父母要加以培養,將來容易成「學霸」第一個:好奇心強很多孩子的好奇心都十分強烈,他們總是喜歡問一些奇妙的問題。
  • 這3類孩子,有當"學霸"的潛質,父母要好好培養,別浪費好天賦
    這3類孩子,有當&34;的潛質,有的父母卻當他們是調皮不少父母覺得孩子是調皮,專門搞破壞。其實這是孩子探索欲望和動手能力強的體現,父母加以培養,可以讓孩子在學習上也愛探索,並且願意去驗證。②伶牙俐齒,喜歡反駁父母的孩子有的孩子伶牙俐齒,很喜歡反駁父母的話,經常能在邏輯上把父母說得啞口無言。這樣的孩子會讓父母覺得他們不聽話,喜歡頂嘴。
  • 孩子有這4種怪癖,可能是右腦發達的表現,好好培養或能成學霸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是學霸,可以成大器,因此父母總會竭儘自己的所能,給孩子最好的學習資源,嚴格要求孩子,時刻緊盯著孩子的言行舉止,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培養出來一個學霸。嫂子從小就被自己的父母嚴格要求著,上各種輔導班,嫂子也比較給力,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所以,在嫂子的認知世界裡,學霸都是父母嚴格要求出來的,學習成績必須要門門第一,補習班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侄子並不想上補習班,就和嫂子叫板:我不是學霸的料,你們在逼我,我也成不了學霸,不要白費力氣和浪費錢了。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家長要好好培養
    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小的時候其實就能看出孩子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幾乎都會有這3個特徵,若你家孩子有其中一個,也要好好培養。
  • 孩子上小學前,培養他這3種能力,將來容易成為學霸
    根據我朋友的提示,我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培養孩子以下3種能力,孩子更容易成為學霸,記憶力強的人讀幾遍就會被記住,所以那些記憶力強大的人多半都成為了學霸。「成功始於專注,專注在於當下」,專注力與記憶力一樣,都是成為學霸必須要具備的能力,當孩子專注地去學習往往更加容易,這就是專注力的魅力所在。
  • 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將來多半能成「學霸」,你家孩子有幾個
    ,為將來成為學霸打下良好的基礎。,就能夠獲得一個「學霸」娃,只有掌握正確的培養方法,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多的學霸都有三個共同的「特徵」,也就是說你家孩子若有這三個特徵,那麼好好培養,長大後多半是個學霸。
  • 小學前有這3個特徵,孩子是「讀書的料」,父母要好好培養
    其實,孩子是不是塊&34;,不是看小時候&34;。李玫瑾教授曾說:&34;讀書好不好,和早期的成長經歷有一定關係。也就是說,一個孩子在小學前就能看出是不是&34;。會讀書的孩子,往往具有這3個明顯的特徵,父母應該好好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