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劍橋學霸到「牛劍」收割機,他發現中國留學生最缺的是視野

2020-12-17 騰訊網

上周,「爸爸真棒」一篇《「牛劍」比「爬藤」簡單多了?172枚offer背後的牛劍方法論》,對比英美頂尖大學升學路徑,引發熱議。文章採訪的,正是那個正式成立於2015年,4年時間收割173枚牛劍offer的唯尋國際教育Vision Academy創始人潘潘。其實,除了牛劍收割機,他的身上有很多國際化教育道路上中國學子的標籤。

轉軌

從浙江東陽中學到上海讀國際化學校,他是如何適應與突破的?

國際教育

選擇國際化教育,到底能夠給孩子帶來什麼不同與改變?

英美抉擇

為什麼選擇了英國,選擇了劍橋,而不是美國?

海歸就業

如今,越來越多海歸選擇做國際教育、做留學,到底是為啥?

為了解決家長的疑惑,也為了滿足自己的八卦心,筆者與潘潘深聊了一番,這一次主題與話筒都交給他本人。

潘潘 | CEO & 創始人

劍橋大學化學工程系榮譽學士&碩士,A-Level A* A* A* A* A*,歷史單科全國第一,八年輔導牛津劍橋申請經驗,團隊曾成功幫助173名學生申請牛津和劍橋,《一站到底》、《留學吧,少年》知名嘉賓,曾任職於巴黎知名戰略諮詢公司。

以下根據分享內容整理,為方便閱讀,以第一人稱呈現。

為了能去劍橋,每天學14個小時,光雅思就考了10次

1.一場轉軌:尖子生墊底了

記得高一那年,爸媽帶我來上海旅遊。結果,完全沒有休閒娛樂的意思,而是把我送進了考場。數學、英文一通考,後來我就來上海讀A-Level,成為上海領科的第二屆學生。

在這之前,我一直在故鄉東陽讀書、成長,這座位於浙江中部的城市,自古有「勤耕苦讀」之風。而我個人,也算是重點高中裡還不錯的學生。

如今,我才知道這叫做教育轉軌。

對那時候的我來說,就是把目標學校從交大、浙大變成帝國理工了。

和很多浙江孩子一樣,我的理科不錯,英文卻不是很好,畢竟是四線城市的英文水平嘛。可要強的我還是選擇了數學、物理、化學、歷史,這四門A-Level課程。為什麼要選歷史?首先是自己喜歡歷史,其次,學歷史對英文的提升更大吧!

英語基礎本來就弱,還要挑戰高難度的A-Level歷史,難度可想而知。

課聽不懂,教材看不會,聽天書大概就是那種感覺。

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不出意外的,我拿了一個D,全班墊底。

無疑,這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2.每天學14個小時,全班唯一歷史A*

基礎弱成績差怎麼辦?只有「苦學」一條路。

認真聽課,熬夜複習,經常凌晨4、5點才睡,一天學14個小時,每天堅持。

後來,我的歷史考了個全國第一,也是班裡唯一的A*,第二名就是B了。

如果要說如何才能去劍橋,這就是我的獨家秘方。

不止是我,當時我們宿舍總共四個男孩,都是一樣打著充電檯燈,讀書到天亮的。他們中一個去了布朗大學、一個去了萊斯大學、還有一個去了加拿大皇后大學,都非常不錯。

3.下了飛機,劍橋怎麼走?

有了5門A*的成績,我「鬥膽」申請了劍橋大學,並拿到了面試offer。但其中也有三個小插曲:

差點錯過的面試通知

牛津、劍橋在10月中旬申請面試,一般11月底到12月初發麵試offer,可是我的面試offer一直沒有來,學校也沒有處理類似問題的經驗。快要到辦籤證的deadline了,我自己給劍橋大學Admission打了個電話,才知道offer早就發了,只是用的郵寄,沒想到還沒有寄到學生手裡。

如果我沒有打這個電話,就要和劍橋大學擦肩而過了。

▲在劍橋大學入讀大一的潘潘及在劍橋大學畢業典禮的潘潘

16歲獨自去劍橋面試

匆匆忙忙,我一個人來到英國,可下了機場就懵了,劍橋在哪裡?

於是,16歲的我,沒有做行前準備,沒有查任何資料,沒有帶零錢,從機場坐大巴到火車站,再到劍橋參加面試。那時候,來面試的中國學生不多,大部分是英國孩子,也有一些來自歐洲、日韓的國際生,很多都是一個人來的。

還記得當時我吃了好幾頓的麥當勞。

考了10次雅思

面試之後,我拿到了有條件錄取,需要我在入學前拿到雅思小分全7的要求。

我在高一的時候考過一次雅思,6分。現在看來這個分數不咋滴,但當時也是非常努力得來的,況且我英語底子一般。

從6分到7分已是不容易,而且要小分全7,實在是巨大的挑戰。為此,我前前後後總共考了10次雅思,雖然閱讀和聽力早已到滿分,但口語和寫作,還是總有一門6.5。

在最後關頭,我給我的面試老師發了一封郵件,寫了整整10頁的A4紙,告訴他我的雅思成績(分別到過7),我的歷史成績,我的EFL成績(English as a First Language),我這些年從國內課程到A-Level課程的努力付出。終於,招生官同意了

一番折騰下來,我終於拿到了劍橋大學錄取,更是成長了許多。

國際教育帶給我的,是主動選擇的能力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說,哦,這個小夥子還蠻勵志的。但其實,從公辦到國際化學校再到劍橋大學,一場國際教育下來,我最大的收穫,是自我探索、選擇的能力。

1.英國or美國,找準自己的定位

當時,我是高一結束直接讀AS的,英語一般,沒有考過託福、SAT,也沒有什麼活動,如果要重新準備申請美國,肯定來不及了。從A-Level課程申請英國大學不僅順理成章,也簡單很多,這是更適合我的方案。

對於現在大部分學生,也是一樣的道理。選擇英國還是美國,不是看哪個更popular,而是哪個更適合你。我的建議是,趁早找準兩個定位:

掂量清楚自己的水平

了解自己的專業方向

▲劍橋大學碩士畢業答辯

2.想讀數學、讀金融,找到自己的「why」

在幾百個專業的面前,為什麼你挑選了這個?為什麼選擇數學而不是工程?為什麼選擇金融而不是歷史?是你父母的決定嗎?還是你讀到了某一篇文章,或者某個事件的觸動?我相信肯定是有這個原始起點的,你要儘快找到這個點。

這對於英美大學申請都是極其重要的。

美國大學雖然是通才教育,前兩年不分專業,但你的學術興趣確實申請材料的重中之重。英國大學最看學術,從A-Level選課到牛劍面試題,都離不開你所選擇的專業方向。

而我當時選擇的化學工程專業,除了我的數理化好,工程是個綜合性的學科之外,還有我小時候的記憶。

我的故鄉東陽,包括浙江的很多城市,都有很多重工業。小時候,我經常路過化工廠,很臭很臭。

一開始,我總覺得是環保的問題。後來一打聽,很多化工廠的排汙不合格,並不是因為老闆不想合格,而是國內化工行業的流程工藝不行,和國外差距巨大。

這是我當時選擇該專業的初衷。那10年級、11年級的你家孩子想好這件事兒了嗎?

▲潘潘在倫敦投資銀行實習及在石油公司實習

3.化工、金融、申請輔導、支教……大學期間我都嘗試了一遍

從大二的暑假開始,我去殼牌集團實習,這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在那裡,我做石油冶煉過程中的分離步驟,就是我所學的化學工程專業。

後來,我發現這個工藝已經相對成熟,留給工程師的發揮空間有限,而我又更喜歡與人打交道。

研究生畢業後,我嘗試管理諮詢行業,給大客戶做商業報告。可我搞了一個月、訪談、調研,每天熬夜通宵做出來的PPT,卻因為與客戶想要看到的結果不同而罷休。

工程、金融、教育,甚至到大山裡做支教,幾乎所有的工作我都嘗試了,轉了一圈之後,我有了自己的選擇。

名校海歸做教育,補足中國留學生的『視野』

做教育倒是一件挺碰巧的事兒。

申請結束後,就有不少學弟妹問我申請的方法論,於是我就開始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留學經驗。大二那年暑假,上海某國際學校的校長邀請我去學校上課,上化學工程專業課,也順道幫學生做牛劍輔導。斷斷續續的,從大一到研究生畢業,我自己也帶出了不少牛劍的學生。

看似高大上,實則並不能影響任何公司決策的戰略諮詢。

看似有點low,卻能改變很多學生,不僅僅是大學選擇,更是專業,甚至人生道路選擇的教育培訓。

你會選擇哪個?

對我來說,辦個國際教育培訓班要比去麥肯錫、摩根大通更有價值。理由有以下兩點:

▲潘潘在法國戰略諮詢公司工作

1

古今中外,教育一直都是缺乏人才的行業,而我們的孩子需要更好的老師。

一個教育的悖論,家長總希望孩子有更好的老師,來引領他學習知識,未來接受更好的教育。可萬一孩子讀了名校回來做教育,又不認可了。

那麼,教育行業的人才從哪裡來。

這個問題,不僅是中國有,包括英國、美國都是如此,基礎教育階段教師的地位、薪資都不高。

▲潘潘在廣西龍桂小學支教

2

如今行業亂象叢生,甚至被人誤認為是「賺快錢」,而教育這件事兒是需要情懷去做的。

這些年,國際教育熱、留學熱,很多人都覺得教育這事兒很賺錢。

也有不少年輕人來應聘,說我是某某名校畢業的,所以要有多少的薪資。

對我來說,我不會因為你是名校畢業的,就一定給高薪待遇;也不會因為可以把孩子送到牛劍,就胡亂收費。

最重要的,是你可以給這個社會帶去多少實質性的內容和改變。

2016年,我從高大上的諮詢行業辭職,全身心投入教育領域。

如今,唯尋團隊有25位來自牛劍的校友,還有50多位來自美國耶魯、康奈爾等世界名校畢業的優秀海歸全職老師,包括唯尋另一位創始人昊昊,牛津大學統計系榮譽學士、ESADE商學院碩士,學歷從榮譽學士、碩士、博士到博士後,學科涵蓋了理工、經濟、人文各個專業。

▲唯尋導師團隊合照

很多人會問我,唯尋到底是幹什麼的?是留學中介嗎?還是補習班?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視野(Vision)決定了他能上什麼樣的大學,也決定了他未來的路能走多遠。

Vision Academy既不是一家留學中介,也不是一個單純的補習班機構。

在一個學生留學的道路上,我們除了做規劃和輔導的事兒之外,我們唯尋還提供兩種至關重要的視野(Vision):

第一種,我們作為國際教育的受益者,世界名校的畢業生,以一個更高的視野來督導每一個學員,挖掘他們的潛力,建立他們的自信,實現他們原本覺得遙不可及的世界名校夢;

第二種,我們除了做規劃和學術指導的事兒之外,也會幫助學生去了解一個學科的全貌,進而去尋找自己對學科和專業真實的熱情,幫助他們建立更清晰的自我認知,最終提升他們的「Vision」。以上兩點,是唯尋最為擅長的,也是我相信一定會使學生終生受益的視野。

唯尋國際教育團隊源自牛津、劍橋、美國常春藤等世界精英學府,專注於A-Level,IB,AP,GCSE,BC等國際課程全學科培訓,並提供英美頂尖大學筆試面試以及國際競賽培訓。唯尋現集結了70多名全職海歸名師,其中25名本科畢業於牛津或劍橋大學,讓全世界的中國學子在線參與國際課程學習,開設數學、高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經濟等超18門學科,輔導了來自500多所國際學校的超3000名學生,90%學員成績提升一個等級以上,其中173名入讀牛津和劍橋大學,超1000位學員進入了世界排名Top 50的名校,並與數十所國際學校達成了深度合作,提供校內外課程支持,旨在為學員提供一站式升學規劃與課程培訓,拓寬視野,實現名校夢想,目標成為受尊敬的國際教育培訓機構。

相關焦點

  • 2020年錄取30個牛津劍橋,深國交憑什麼成為「牛劍收割機」?
    說起來深國交,「牛校」、「名校收割機」、「老牌名校」等「頭銜」往往緊緊跟隨它;是多少家長還有學生的目標與夢想。在學子眼中:深國交=離「牛劍」夢想最近的地方。「牛劍收割機」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第一次迎來了2封牛劍錄取是在2005年,距創辦時間僅2年。有人感嘆:深國交是一個傳奇!
  • 中英兩地錄取數據大揭秘,從哪裡考牛劍更容易?
    "200多個牛劍offer", "創歷年錄取之最"等等這些數據讓人看得心痒痒,似乎申請牛劍也不是多麼遙不可及的事情嘛。 不過,如果我們算上中國學生申請牛劍的總人數,那麼您對這些數據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牛津大學官方錄取數據顯示,在過去三年間,牛津大學的中國學生申請人數高達3120人,然而最後被錄取的學生僅有320人,錄取率約為10%。
  • 「牛劍收割機」深國交學霸大揭秘!
    我們眼中的深國交深國交,廣東乃至全國有名的「牛劍收割機」,被界內稱為中國的「國際化教育最大奇蹟之一」。繼創辦17年以來,15屆的畢業生就有205人被牛津和劍橋大學錄取,蟬聯了15年的全國牛劍錄取第一。2020年的牛劍錄取更是突破30人,創下了歷史新高。
  • 劍橋放榜'叫板'牛津,瘋狂錄取154名中國學生!中國留學生大豐收!
    劍橋和牛津的錄取,衍生出一個值得很多家長深思的問題:如果孩子夠優秀,那麼到底是去美國「爬藤」好,還是去英國衝擊「牛劍」更容易?相比美國藤校在中國錄取時的吝嗇,劍橋對中國學生的友好程度絕對值得鼓掌。從數據來看,國內學生仍然偏向申請理工方向,最受中國學生歡迎的專業依次是自然科學、數學和工程;最受追捧的自然科學專業錄取率也相對較高。 牛劍總體更愛理工科?
  • 牛津劍橋Offer放榜:中國學霸聚集地,上海or廣東?
    領科、深國交為2019學年的牛劍offer錄取的王者。 2017/2018學年,中國學生從申請到獲得劍橋offer的成功率約為19.18%,較2016學年下降約3.5%。最終確認錄取成功率為53.17%,較2016學年增長3.9%。
  • 2019牛津、劍橋54個學院排名出爐!學霸:牛劍選哪個?
    對申請牛劍的學霸們來說選擇合適的學院,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你被牛劍錄取的成功率。牛劍兩校現在共有50多個學院可供選擇,這裡面有名人輩出的熱門學院,也有存在感不高的小眾學院,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院呢?來看看這份排名。
  • 牛劍放水擴招?牛娃全拼理工科?雙語校不敵公辦校?解析2020牛劍放榜
    今年牛劍兩所學校,一共給中國地區的孩子發來250餘枚offer,可謂「遍地開花」;而美國「哈耶普斯麻」這五所最頂尖的名校,在此前的早申階段一共也就發放了56枚offer,並且已是近幾年來最多的一次。 「躺進」牛劍,這是真的嗎?
  • 大匯總| 中國299枚牛劍offer,深國交31枚全國第一!牛劍真的比藤校容易申嗎?
    經歷過美本早申放榜的冰火兩重天之後,終於迎來了牛劍的錄取結果。牛津早在1月12日就開始放榜,而劍橋也從1月25日開始陸續發布!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大陸共收到牛劍預錄取offer299枚!其中收穫牛津offer160枚,劍橋offer139枚。
  • 中國高中生能否被牛劍錄取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
    牛劍十分重視申請者的學術能力,因此在申請牛劍時,申請者的A-level和GCSE成績至關重要。申請者需要參加8-12門GCSE考試,並且拿到7-8個A/A *,A*成績越多越好。牛劍將8/9等同於舊體制中的A*。
  • 世界名校牛劍「發榜」,深圳有44名學生獲offer,來自這些學校
    就在絕大多數高三學生還在忙碌地進行高考備考時,深圳已經有一些學子收到了世界名校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的預錄取通知書。1月14日、15日,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分別向本科申請者發放預錄取通知。小南從深圳多所學校發布的相關信息初步統計發現,截至1月16日,深圳已有19名學生獲得牛津大學預錄取,25人獲得劍橋大學預錄取。
  • 深圳「牛劍收割機」:2021年深國交入學考試攻略大揭秘
    深圳國際交流學院 傳說中的牛劍收割機學校蟬聯15年全國牛劍錄取第一!創辦17年來,15屆畢業生裡共有205人被牛津和劍橋大學錄取,年年位居全國第一。而據2017年牛劍發布的入學統計,深國交更是位列英國本土以外的全球第四,趕超了眾多英國頂尖私校。
  • 牛津劍橋放榜,最愛錄取的中國學生專業出爐:理工多文科少
    1.最全牛劍預錄取Offer在此 截止發稿為止,牛劍今年總共收穫174枚預錄取Offer,比去年129枚預錄取Offer,多出近50枚,牛劍擴招的消息也從數據中得到證實。
  • 深圳「牛劍收割機」:深國交入學考試攻略大揭秘!
    傳說中的牛劍收割機 老牌名校「深圳國際交流學院」(簡稱「深國交」),可以稱得上「國際化教育最大奇蹟之一」,16年間,103個全球第一,162
  • 同為頂尖名校,英國牛劍和美國常青藤大學到底有什麼差別?
    最近牛津劍橋等頂尖英國大學發榜,學霸君的朋友圈都被留英的小夥伴們刷屏了,很多同學都在質疑英國大學的錄取標準是不是也太放水了點,事實上在之前的「留學圈鄙視鏈中」,英國和美國也都處在互相鄙視的境地,那麼英國大學和美國大學的區別在哪裡?同樣作為世界頂尖名校的英國牛劍和美國藤校到底有什麼差異呢?今天就和學霸君一起來看看!
  • 理性分析:264枚牛劍,英中16枚再創新高,全國第二!
    圖片來源於網絡看了這張圖,有家長難免想問:為什麼和美國藤校相比,牛劍錄取人數這麼多?是不是擴招了?拼牛劍是不是更容易?僅從數據上看,牛劍確實比藤校容易進:牛劍每年的錄取率在20%左右;英國高等教育局也做過統計,十年間,牛劍招收留學生的人數一直在提高。
  • 同為頂尖名校,英國的牛津、劍橋和美國常青藤到底有什麼差別?
    那麼同樣作為世界頂尖名校的英國牛劍和美國藤校到底有什麼差異呢?今天學霸君就帶著大家來討論一下英國牛劍和美國藤校二者之間的差異。接下來學霸君還會更加努力給大家帶來考試乾貨、學霸技能、和備考經驗的!快來點擊標題下方的北美學霸君關注我,麼麼噠!
  • 劍橋大學承認中國高考成績?牛劍搖籃光華劍橋校長破解升學密碼
    近日,「劍橋大學承認中國高考成績」的消息引發熱議,奔走相告的不乏「終於我讀劍橋有希望了」的聲音,而劍橋大學在官網上有更多註解,劍橋錄取高考學生所在省名次排名前
  • 牛津劍橋預錄取名單公布!學霸的這些小秘密,一般人不知道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姜贇 通訊員 楊希林最近,留學生的朋友圈又迎來新一波瘋狂刷屏:不是要放冬假了,而是1月10號,牛津劍橋預錄取名單終於公布了。有媒體粗略統計,在這批被錄取的學子中,中國學霸已有百餘名。不過,看看2016-2017學年,兩所學校錄取人數中中國學子的所佔比例(劍橋約為2.3%,牛津錄約為3.1%)就知道,能在ED(提前錄取)中脫穎而出的,絕對不是一般人。
  • 英國最難進大學TOP10,牛劍無可爭議,UCL僅排第十?
    說起英國最知名,最難申的大學,大家一定首先想到的就是牛津和劍橋。沒錯,這兩所學校毫無疑問佔據著第一第二的位置,那麼在這兩所學校之下,又有哪些學校比較難申呢?有些你可能想得到,但有些學校絕對出乎你的意料。
  • 牛津劍橋發榜:12名中國學子被牛劍錄取
    2018年1月10日,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發榜。令人欣喜的是,在這兩所世界前10名校的錄取榜上,12名中國學子第一時間光榮上榜。牛津、劍橋向來是學子們心目中兩座嚮往卻難以翻越的高山。2016-2017學年,牛津、劍橋在中國大陸地區僅錄取約40人,據歐洲《星島日報》數據統計,在劍橋錄取人數中,中國學子所佔比例約為2.3%,在牛津錄取人數中,中國學子所佔比例約為3.1%!可見牛津、劍橋的申請難度。然而,這12名學子卻能夠通過重重關卡,抵達世界名校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