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佛教中業障現前有哪些表現,如何消業障

2020-12-20 劍儒墨涵談修身養性

「一日無常到,方知夢中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偶讀嘉文,隨手摘抄,百看不厭,今日特別分享與各位看官。

佳句賞析

從小到大,自己的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不要惹事生非,尤其是小孩子出門玩耍,太貪玩調皮,怕出門了不在眼皮底下就惹事,於是總是在孩子出門前,囑咐一聲:「別給我造(zuo)業」,即便是長大了,求學工作在外,老人們依舊忘不了千叮嚀萬囑咐:「自己在外面,一定要多多的注意,不要造(zuo)業。」

我們家鄉話是叫做「造(zuo)業」,但是普通話標準發音的話,還是「造業」。

那咱們今天就討論一下,這個業的話題!

01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這句話,剛才在文章開頭已經提到過了,整句話的意思就是,人的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這一生就像是做夢一樣,任何身外之物都帶不走,除了自己的一身的業。

那什麼是業呢?

小時候,老師為了讓我們鞏固學習的效果,會給我們布置作業,長大了我們會從事各種事業,例如,跟土地打交道的叫農業;貨通南北,利獲東西的是商業;生產各種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的事業,叫做工業;等等諸如此類,最後歸結起來,就是從事什麼事業。

那我們這個隨身的業跟事業是沒有關係的。因為這個佛教講的「業」,是古代印度哲學宗教文化的專有名詞。

蓮花

那什麼是「業」呢?梵語Karman,音譯為「羯磨」,義譯為「造作」,以現代的語法稱作「行為」;也就是說凡是發自於身、口、意的行為,都可以稱「業」。

這個才是我們隨身帶著的「業」,是從印度隨著佛教傳進來的一個特殊的字。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因為佛教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影響比較大,所以,這個「業」字就漸漸的深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了。

02業的探討

「業」這個字,用現代的語法翻譯為「行為」,那我們平日裡說的「造業」,就是講造行為,現代的人普遍認為「造業」,就是辦了壞事,當孩子在外面闖了禍了,父母會說,「哎呀,你造業了」;在單位裡上班,如果我們捅了婁子,同事會跟我們說,「壞了,你造業了」。

其實,佛教裡的造業,不是簡單的指做壞事,做好事也是「造業」。無非做壞事叫「惡業」,做好事叫「善業」。

當然這個善惡業都是有意為之的「造業」,那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平日裡都很習慣的自然而然的行為呢?其實也是「造業」,這在佛法裡,叫做「無計業」。

「善業」和「惡業」,大家一看就懂,按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但是這個「無計業」,要怎麼理解呢?就是不算入到善惡之中的業,「無計」就不計算,不記錄,那「業」就是善惡業。

大家可以想一想,衣,食,住,行對這個社會和他人造成傷害了嗎?還是有什麼幫助呢?

當然只要不是裸奔這種有傷風化太過變態的事,正常的衣、食、住、行是不會對他人和社會有利害關係的,所以不算是善惡業。

那大家肯定會想,那以後就可以吃了睡,睡了吃就是了,要是條件非常好的,就吃喝玩樂就行了,只要不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想咋玩都行,咱也不行善,也不作惡。

畢竟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這輩子,還指不定哪輩子才會報應在自己身上,那咱覺悟低,咱就多造「無計業」,這樣可不會有報應了吧。

蓮花

非也,非也。有這個想法是非常可怕的。很多朋友就問了,這有什麼可怕的,既沒給國家造成損失,也不用去給別人提供幫助,我逍遙自在的,多好,舒服的很啊。

可是大家想一想,豬是一種什麼狀態呢?人如果陷入到這種狀態的話,一生只造「無計業」,沒有「善業」,也沒有「惡業」,在六道輪迴中是會直接墮落到畜生道的,而且明明白白地說,就是會墮落成豬、樹懶等這種非常享受的動物,甚至有可能會投胎成國寶大熊貓也是有可能的。

雖然我沒有去過藏地,可是我有接觸很多修藏傳佛教的同修,他們有的專門去藏地供養那邊的僧人,我曾聽他們說,藏地的草原上,有一種叫做旱獺(ta三聲)的動物,黃色的,又胖又小。藏民們就跟那些佛友說,這些動物就是修行不用功的僧人變得,他們前生以為出家就是享福,不好好修行,只會在廟裡混日子,今生就變成了這種動物。按理我是不該這麼說的,但是我只是想告訴大家,「無計業」到底是有多可怕,希望大家千萬不要有活著就是混日子的態度。

熊貓

當然,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劉備臨終前囑咐阿鬥,「務以小善而不為,務以小惡而為之」,我們難免會做點小善小惡之類的事,那很多朋友就很怕,不能總做「無計業」,那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呢,小善小惡在所難免,很多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也肯定會有不得已而為之的惡事,那造了惡業了,怎麼辦,那這就需要懺悔,消除我們的業障。

那要消業障,我們就必須先了解什麼是業障。

03何為業障,什麼是業障現前

我還是拿那個老師布置作業的例子來說,我們通過作業練習,使我們做習題更熟練。

而我們通過練習這種行善的行為,或者作惡的行為,會養成這種習慣,甚至成為一種潛意識,形成一種價值觀,也可以叫做思維定勢。這裡的業障,主要是指造「惡業」。

業障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大家可以想一下,我們身邊很多從小就壞的人,是不是名聲不好,而且這種名聲會讓他在某個區域內,別人躲著他,甚至有意疏遠,甚至會影響到他日後的就業和婚姻。這種影響對於一個人生活與人接觸會形成一定的障礙,阻礙,那這樣大家是不是就更好的理解業障了呢?

那很多人就說啊,那我這輩子也不是壞人,也沒做過什麼壞事,怎麼這輩子還這麼苦,做事情都這麼不順利呢?

那這輩子沒做過壞事,不是壞人,那上輩子呢,大家再想一下那句話,「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也許是上輩子的業,對今生的事業和婚姻造成了障礙呢?

潛意識會影響我們的性格,但是業障卻不是單純的潛意識,它更像是一種無形無色的力量,超越了時間與空間,作用在我們的身上。

消業障

哪怕我們輪迴轉世,它也會像條尾巴一樣,跟隨著我們,在因果成熟之時,突然的就莫名其妙的讓我們很不順利。

打個比方,這是今天剛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今天騎摩託車出門辦事情,走在一個路口,就被警察給攔住了,理由是我沒有戴頭盔,其實現在這種交通情況,很多人騎摩託都不帶頭盔的,怎麼就單單攔住了我呢?

後來呢,問我要摩託車駕駛證,我沒有,就變成了證駕不符,現在這個事情的處理就是,如果按照法定程序走的話,我得帶著自己的c1證和摩託車行駛證,然後罰款並且給我的c1證扣12分,這就必須再去交警隊重新學習。幸虧我找了關係,至少對方口頭保證不給我扣分,僅僅是罰款。

我今天這事想了一下,如果從今生的因果來看,是當時我買摩託車後,本來想辦個摩託車駕駛證的。可是很多朋友就勸我,現在幾乎沒有查摩託車的,你不用去辦,花那錢幹啥,當時我也是有個僥倖心理,就沒有去辦理增駕。

菩薩

可是因果是通三世的,或許我上一世也是一個管城門之類的小官吏,然後人家要通行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勒索銀兩,這一世因果成熟,我的惡行在這一世就變成了業障,突然的就顯現出來了,於是就有了今天這麼一出。

從我個人的例子上看,咱們繼續探討業障,其實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的話,還有外業障和內業障。

我沒戴頭盔被交警攔住,這就是外業障。

外業障,是人們因家庭、事業、外在環境等因素遭遇的障礙。這不僅僅指修行上的障礙,還包括事業、財富、情感、仕途、人際關係等方方面面的障礙。有些是可以想辦法克服的,還有一些是你無法預料與迴避的,比如天災人禍、傳染疾病、某些頑疾病痛等;又比如地震、洪水、飛機墜毀等飛來的橫禍。

那麼內業障,就是要從自身找原因了,我們總不能一直都主觀不努力,客觀找原因吧。

天空

內業障,是人類五花八門的情緒,貪嗔痴慢疑等等。從表面上看,是為了一時的貪心,覺得能省下兩個小錢,那今天也不會有這個大的破財了,這就叫「攢著攢著,窟窿等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也是自己的不夠精進導致的,其實我以前一直覺得很虔誠,我母親也覺得她自己很善良,最近我們都對自己平日的善產生了質疑,這麼多年來,雖然沒有佛堂,但是我母親並不反對我學佛修道,只是最近我們娘倆特別的能吵架,每天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然後我母親還說,什麼佛菩薩啊,這麼多年來,也沒保佑兒子娶上媳婦,幹啥都不成,哎,這些年白信了。

這就是內業障現前了,自己還沒發覺。如果能夠精進聞思修佛法,很多災禍是可以避免的。

其實這件事也更加加深了我對另一句話的理解,「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對面不相識,一切從頭練」。

業障往往和因果是有緊密聯繫的。

業障往往是在因果成熟的時候,才會顯現的,平日裡是察覺不到的,這個業障現前的時候,也是最考驗人的時候!考驗一個人的心態,也考驗一個人的定力。

04業障現前的種種表現,業障消除又是什麼狀態

那業障現前都是突然出現,那它出現之前,會不會有前兆呢?有前兆,雖然我們通過這些前兆,可以猜出來業障就要現前了,可是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更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但是只要知道有前兆,我們就可以很謹慎,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是在劫難逃,咱們也不能不明不白,對吧。

警鐘長鳴

我通過讀《了凡四訓》,把業障現前的幾種徵兆整理一下,以便大家參考。

在《了凡四訓》有說明業障要現行的時候有七個徵兆:

吾輩身為凡流,過惡蝟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見其有過者,心粗而眼翳也。然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常煩惱;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或聞正論而不樂;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類此,即須奮發,舍舊圖新,幸勿自誤。——明朝《了凡四訓》

蓮花

第一個、心神昏塞,轉頭即忘:就是指一個人心神不寧、恍恍忽忽,而且感覺自己腦子也不好使了,經常的健忘,或者心不在焉,本來做著一件事,突然一打斷,就忘記自己的事情了,而且經常出岔子。

第二種、無事而常煩惱。莫名其妙的不高興,想給自己找一個不開心的理由,都找不到,也就是咱們平常說的「無名火」。

第三種、見到正人君子反而不高興。看到君子做善事,你的心裡就會產生不高興,乃至於精神頹喪,就是看到人家的善行讓你心裡不歡喜。

第四種、聞正論而不樂。聽到佛法的道理或者是正確的道理,你心中不歡喜,不願聽。

第五種、施惠而人反怨。你去幫助別人、去布施,但是別人反而怨恨你。

第六種、夜夢顛倒。比如說你平常都是做很正確的事情,但是你晚上突然夢到你做了那些不該做的事情;比如你平常都吃素,晚上夢見自己吃大魚大肉,;或者你平常不殺生,晚上夢見你在殺生,這就叫做夜夢顛倒。所謂夜夢顛倒,就是夢到與自己平日不相符的事情

第七種、忘言失智。你的心智也起了顛倒。臨終時業障現前迷惑顛倒必墮惡道。

當業障消除之後,我們也是會有相應的感覺的,在《了凡四訓》當中講到:業障消滅後會產生八種相狀:

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夢吐黑物;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或夢飛步太虛;或夢幢幡寶蓋,種種勝事,皆過消罪滅之象也。然不得執此自高,畫而不進。——明朝《了凡四訓》

心曠神怡

第一種、或覺心神恬曠:突然覺得自己不開心的情緒煙消雲散了,心裡的石頭就像是落下去一樣,心情非常的舒暢。

第二種、或覺智慧頓開:百思不得其解之事,突然間就想明白了,而且學東西也越來越容易,效率也高了,解決問題的思路也清晰了,即使碰到棘手的問題,也能從容應對,而且還完成的不錯。

第三種、處冗沓而觸念皆通:《弟子規》上講,「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這個「冗沓」指的就是那種事情非常複雜的情況,本來這種情況就非常負責,而且搞的特別的忙,又焦慮萬分,還效率極低,可是突然間,就感覺自己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了,解決問題也易如反掌了。

第四種、遇怨仇而回瞋作喜:以前碰到不喜歡自己的人,或者有過節的人,他們都要怒目而視,可是在業障消除之後,在遇到,對方卻對自己態度轉變了,非常的友好。

第五種、夢吐黑物。在夢裡,看到自己在嘔吐,而且吐出來的東西非常的黑,當然還有可能是夢到別的一些情況,但凡起床之後心曠神怡,都是消業障的狀態。

第六種、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晚上能夠夢到神佛或者聖人,不論夢到那個宗教的,都是對自己平日修行的肯定,他們在夢中為我們顯現自己的形象,以資鼓勵。

第七種 夢飛步太空。夢到自己非常的輕,感覺自己像是在飛,或者夢到自己在天空中。

第八種 夢幢幡寶蓋。包括夢到蓮花、夢到清淨莊嚴的供具,這些都是業障消的相狀。

這幾種只是簡略列出來,在經論當中有更多細節,《梵網經》當中也種種瑞相,業障消的時候也有徵兆,所以你時時要警惕自己,常常去觀照你的身口意,不要等到業很重的時候再來懺悔,這是來不及的。

05如何消業障

既然佛法中提出了業障的種種,那自然就有消業障的方法。

首先,懺悔。要消業障,就必須認識到自己哪裡出了問題,及時的懺悔,正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滅,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真心的從內心深處去懺悔自己的錯誤行為,懺悔自己往昔多生多世,累世積累的罪業。

電影《牧馬人》中,李秀芝對著許靈鈞說過這麼一句話,「犯過錯誤不怕,我們以後不犯就是了。」

李秀芝

只要是真心的改正,佛、菩薩都是願意加持的,所有的罪業都會消除,但是這不等同於逃脫責罰,正所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過就怕那種狗改不了吃屎的那種,今天信誓旦旦的說,我錯了,下回碰到同樣的事,還是禁不起誘惑,繼續犯同樣的錯誤。

其次,誦經持咒。在佛教中,很多經咒都有消業障的作用,例如《金剛經》、《地藏經》,金剛薩埵心咒,金剛薩埵百字明等,都有懺悔消業障的功效。

地藏菩薩

但是對於誦讀《地藏經》的問題,現在有很多的看法,我個人也贊同,晚上不宜讀地藏經這個說法。

因為萬事萬物都講究陰陽,我們人是陽,而誦讀《地藏經》,會有很多無形的眾生前來聽經,而與地藏經最有緣法的便是地獄中的眾生,是陰性的生命,白頭讀誦他們也能聽到,而且陽氣充足,而晚上本來就是陰氣很旺盛,在加上這些地獄道的眾生,就會加強這個空間內的陰氣,長此以往影響誦經人的陽氣。

如果一定要讀誦《地藏經》的話,我師父告訴我說,要在卯時(早上5-7點),這個時候,陽氣漸升,陰氣漸降,讀誦的話,正好冥陽兩界的無形眾生都能聽到,還能保持陰陽平衡,對於誦經人來說,是最佳的選擇。

金剛薩埵菩薩

最後,多做善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多行善,雖然不見善,但是禍已遠離。

這篇文章有點冗長,但是還是感謝各位朋友,能夠耐著性子看完。

我是一個喜歡傳統文化的人,希望傳統文化能夠更多地幫到所以的朋友,大家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覺得我的文章能讓人受益的話,就請點讚、收藏、轉發,讓更多的朋友看到!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業障,業障有哪些表現,如何消除業障?
    這孩子倒也爭氣,早早便考中了舉人,因為文才聞名鄉裡,便被當地縣官看中,將女兒下嫁於他。可是,沒想到這新媳婦,卻是平時在家中驕縱慣了,到得夫家對婆婆刻薄寡恩,夫婿雖看在眼裡,但卻畏於權勢,貪戀富貴,站在了媳婦一邊。就這樣,過了十三年,這十幾年中,老婦人百般受辱,兒子兒媳卻得縣官庇護,沒有受到一點兒懲罰。
  • 佛教:「業障」現前,會出現這4大徵兆,看看你有嗎?
    何謂「業障」?其實就是因果報應。曾經種下的惡因,因緣具足,果報現前,各種障礙就現前了。比如有些人學佛之後,越覺諸事不順,這往往是業障現前,不用慌亂,顯現業障才能消業,發露懺悔,罪業即消。業力清淨了,人生才會吉祥順遂、無有諸苦。
  • 佛教:消業障的3大方法,第三點要謹記,有不可思議功德
    佛教業障的觀念,是建立在因果通三世的基礎上的觀念。大部分人以前都沒有聽聞過佛法,曾經犯下很多的過錯,這些過錯都會對自己以後產生影響,就是業障,我們眾生最大的業障就是生活中的種種煩惱、困難等等。我們生生世世學佛修行不能成就,是因為有業障,每一個人都有無知的時候,造下種種的惡業,比如殺生,墮胎、忤逆父母、不敬師長等等,這些都是不好的,都要懺悔,先明白到自己的過錯。懺悔就是改過,後不再造,如果懺悔了,明天還照做,這是自欺欺人,欺騙佛菩薩那個「業」就更重了。
  • 佛教:一個人「業障」消除,身上會有這3大徵兆,你有沒有?
    佛教裡常常提到一個詞叫「業障」,應該有不少人都聽說過,「業障」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消業」?其實不難理解。佛家最重視「因果」,如是因、如是果。因果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業力,佛教將人的業力分為「身口意」三業,「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種善因修福報,種惡因造惡業。
  • 佛教:有了這4種表現,是業障消除的徵兆,看看你有嗎?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有緣遇到佛法,乃是生生世世修來的福報,所以作為學佛修行人,這一生有兩件事不能等,第一是消除業障,第二就是要廣結善緣。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造業,有善業,有惡業,如此循環不休。在《易經》中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以人一生的吉兇禍福也都源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在佛教中講得更為明了,種善因得善果,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 佛教:「業障」重,會有4種表現,看看有你嗎?
    就拿學佛來說,有有些人在學佛後,越發覺得自己諸事不順,這往往就是業障現前的表現,我們不必慌張,只有業顯現了,我們才能更深刻了認識到它的存在,我們也才能夠發露懺悔來消業障。只有業力清淨了,我們的人生才會吉祥。佛教中有這樣一句著名的話,叫做萬般帶不去,唯有業相隨。
  • 佛教:「業障」深重之人,身上會出現這4大徵兆,要小心!
    佛教裡常提到一個詞叫「業障」,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業障」其實就是指一個人作惡所造的惡業、種下的惡因,因緣具足、業力現前,各種障礙便會顯現。很多人信佛、信命,其實「命由己造」,信佛就是信因果。人的命運福禍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自己的因果自己負責,自己的業障自己消,「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一個人的起心動念都是在造業,行善得福報、作惡招禍患。「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人生的災禍都是自找的,哪裡有什麼命苦,全都是因果。「萬般自作還自受,地獄受苦冤何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敬畏因果。
  • 圓瑛法師:至心念佛 能消百世業障
    編者按:中國向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之說,側面反映出中國所有佛教宗派中,就普通老百姓來說,淨土宗影響最廣泛。很多老人都不識字,但卻知道念佛,一句「阿彌陀佛」,從小到老念念不休。現在肯定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封建迷信,怎麼可能念佛就能往生極樂世界?不是說「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嘛?
  • 佛教:「業障」重的人,身上有這4種表現,看看你有嗎?
    相信許多學佛的人應該常聽到「業障」這個詞,它是佛教專用語,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指一個造惡業所感召來的果報、障礙、不順。正所謂「萬法皆空,因果皆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質疑因果。「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修什麼樣的業,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報,真實不虛、絲毫不爽。福氣都是人積德行善修來的,業障都是人作惡自作自受召感來的。這世上一切一切的發生都是有因緣的,都是該發生的事,因為因果從來不誤人。
  • 大安法師:佛號是消業障之王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念佛,特別是閉關念佛,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頭。而且不僅知道當下的念頭,我們從生到死所有做過的壞事都現前了,都照面了。原來我們做的一個壞事,無論是意識、不意識的,他都有想把它隱藏起來的這種本能,所謂的隱私嘛,但是你在念佛當中都藏不起來,你最見不得人的事情都現前了,照得清清楚楚。你才知道我們今生乃至多生多劫我們是什麼情況,這是在直面自己啊,你不能逃避的:這是你做的所有的行為,這是我們打的所有的念頭,都在阿賴耶識裡面儲存了檔案哪,這個檔案是永不消失的,這個檔案儲存在那裡面一定會結果的。
  • 佛教:什麼是業障病?
    『業障』乃佛教術語,意為『罪孽』,皆因無明愚痴所造。對修行人而言,指得是妨礙修行證果的罪業障礙。影視劇或小說中也屢被提起。比如西遊記中,神、佛、菩薩收服妖怪之時,「業障」,「孽畜」之類的詞語就會出現。大家都是有智慧的人,僅字義就能理解出大概意思來。
  • 「業障」每個人都有,因果報應真實不虛
    只要我們還在六道輪迴,就無法擺脫,只要曾經產生過惡的念頭,就會有業障,業障的具體表現就是惡的果報,會通過任何形式表現出來,在我們世間來看就是各種不順和打擊,會讓自己產生痛苦的一切事。很多突如其來的災禍,為什麼偏偏發生在自己身上,感覺很倒黴,很多意外事故並不是偶然發生的,看似偶然,實則是一種必然,全在因果報應法則裡運轉。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默念一句話,業障自然消除!
    我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當你煩惱和痛苦太多時,說明你業障很深,要想獲得好運,只有消除自己的業障。只有業障消除了,人才會遇到好運,人生才會順風順水,當你發現自己最近經常走背運時,發現自己業障深重時,可以在心中默念一句話,業障自然消除。
  • 「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有這5大表現,你有嗎?
    業障,佛教語,指妨礙修行正果的罪業,比喻人的罪孽 。詈詞。它指責他人他物為惡果、禍患的根源。出自南朝梁慧皎 《高僧傳·譯經中·曇無讖》:進更思惟:「但是我業障未消耳。」「業」,梵語為羯磨,有造作之意。指我們人類以身、口、意三業所造作善惡是非的一切行為。所謂「障「,即是障蔽。
  • 佛教:業障重的人,有2個特徵,一眼就能看出來,看看有你嗎?
    佛教中有句偈子:「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佛說:人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無非就四個字「人生酬業」而已,酬償自己過去所造的業因,善因得善果,惡因造惡報,所以人的一生,無論遇到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是命裡註定。古人云:「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既然如此,那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 佛教:消除業障最快的方法,就四個字或六個字,一定不要小看了
    佛教:消除業障最快的方法,就四個字或六個字,一定不要小看了。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業障」,是指人在前世或多生前的時候, 所造的惡業。妄想是業障, 分別是業障,執著是業障, 煩惱、憂慮、牽掛都叫業障。
  • 什麼是業障?業障深重的人,一般會出現這5大徵兆,一定要小心!
    首先,先弄清楚什麼是業障?業障,在佛教認為,是一個人由於身、口、意,這三種所造的蔽障正道的惡業。通俗講,就是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思想意識、語言表達等不善良,不管你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都會給自己積累惡的業力與能量。
  • 佛教:出現這3種徵兆時,就要恭喜了,你的業障消除了
    佛教所說的業障是妨礙我們獲得福報,妨礙我們修成正果的罪業,業障如果不消除,人的一生就會經常遇到倒黴的事,經常遭遇痛苦和災禍。《地藏經》說: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我每個人一生都造下了太多的罪業,所以要承受種種痛苦,要想遠離痛苦,一定要消除業障。
  • 一切不如意,皆是業障現前,改掉生活中常犯的毛病即可
    因果有輪迴,蒼天饒過誰。人生所遇到的一切不如意、不順心,都是前世的債,皆是業障現前,所以當遇到逆境,坦然接受,這個逆緣也就了了,人生酬業,其實就是一個了緣的過程,只有把惡緣的債還清了,以後就都是福報了。
  • 因果不虛,業障重的人,一般會有2大特徵,看看有你嗎?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這句偈語,學佛人都不陌生。佛說:人來到這個世間的目的,就是「人生酬業」。酬償自己的因果業因,所謂善業得善果,惡業造惡報,因果不虛。人生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是註定。佛教講因果,所謂註定的命運,也都是因果造成的,只要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改命。人之所以會都到命運的約束,源於業力的牽引,過去生中種的不善因,造成的今生的業障,只要消除業障,智慧就現前,命運自然會有所轉變。業障到底是什麼呢,從何而來?《地藏經》中講:「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由此可知,業障是自己的起心動念,感召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