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shàng xià),方位詞,多用於含反義詞。近義詞有:高下,高低。
高處和低處。[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也指從高處到低處或從低處到高處。[大樓裡有電梯,上下很方便。]指地位或輩分較高的人和較低的人。[張天翼《兒女們》:「一批小人,不知上下,不知好歹!」]高低;優劣;勝負。[難分上下。]從上到下。[把來人上下打量了一番。]猶古今。[上下五千年。]猶左右。用在數量詞後,表示約數。[老舍《趙子曰》:「天台公寓住著有三十上下位客人,雖然只有二十間客房。」]舊時請問尊長名字,也稱「上下」。如說上一字,下一字。[田漢《白蛇傳》:「許:『請問老師父上下?』法:『老僧法海。』」]
上下在教材中的例句:
1、父親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出自:統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22、父親、樹林和鳥)
2、它圓頭圓腦,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撐點似的。(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20、陀螺)
3、離細鐵絲圈上下各1~2釐米處,用尖嘴鉗把粗鐵絲在竹竿上緊緊纏繞3~4圈,這樣細鐵絲圈就只能在纏緊的粗鐵絲圈之間上下滑動。(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例文:風向袋的製作)
4、這樣立著,他覺得,他就很像一棵樹,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挺脫的。(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13、人物描寫一組:它像一顆挺脫的樹)
5、每逢望夜,一輪當空,月光閃耀於碧波之上,上下空濛,一碧數頃,荷香遠溢,宿鳥幽鳴,真不能不說是賞月勝地。(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3、月是故鄉明)
6、每逢大典,皇帝端坐在寶座上,殿外的白石臺基上下,文武百官分列左右,中間御道兩邊排列著儀仗,大殿廊下,鳴鐘擊磬 ,樂聲悠揚。(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1、故宮博物院)
上下參考例句:
1、炮臺上下分三層,地下建有彈藥庫和兵舍。
2、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
3、我家離工廠不遠,上下班都是安步當車。
4、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5、鎖定責任,這是上下級之間執行的保證。
6、兩輪唱罷,實力和偶像組不相上下。
7、小明與小柯的成績不相上下。
8、你得獎的消息,公司上上下下都知道了。
9、他出門前總要上上下下打量一遍,才放心的出發。
10、在這亡國滅種的生死關頭,全國人民自當上下一心,救亡圖存。
上下有關的成語:
1、上竄下跳(shàng cuàn xià tiào):比喻壞人上下奔走,四處活動。
2、舍本求末(shě běn qiú mò):舍:捨棄;求: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3、冠上履下(guān shàng lǚ xià):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別。
4、齟齬不合(jǔ yǔ bù hé):齟齬:上下牙齒不相配合。喻意思不合,有分歧。
5、門當戶對(mén dāng hù duì):門、戶: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當:相稱;對:合適;對等。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適宜通婚結親。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
6、捨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拋棄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7、頭重腳輕(tóu zhòng jiǎo qīng):形容頭腦發脹;腳下無力。比喻輕重倒置;基礎不穩固或事物上下部分不協調;不平衡。
8、上和下睦(shàng hé xià mù):謂長幼之間或上下級之間相處得很好。
9、無大無小(wú dà wú xiǎo):①無論大小。謂舉國上下。②不分年長年幼、輩份大輩份小。
10、直上直下(zhí shàng zhí xià):①上下一貫。②從上到下,從頭到腳。③形容陡直。
《上下造句和解釋_上下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