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衛生執業者管理局近期發布消息,從本月1號開始,澳大利亞對中醫、中藥師進行全國註冊管理,這使得澳大利亞成為第一個以立法方式承認中醫合法地位的西方國家。相信此次立法納入了中醫藥的管理,會大大促進中醫藥在澳洲的壯大,為中醫藥走向世界開創先河。對此殊榮,澳大利亞的中醫師卻僅僅感到喜憂參半,因為感到欣慰和驕傲的另一面是,苛刻的註冊條件和混亂的審批過程使更多中醫界同仁飽受歧視。
澳洲衛生執業者管理局立法承認中醫合法消息官網截屏
澳大利亞成首個立法承認中醫合法西方國家
2009年5月,澳大利亞決定把中醫、中藥師納入全國註冊管理。按照相關立法,從今年7月1號開始,只有進行了正式註冊的中醫、中藥師,才能夠在澳大利亞合法行醫。在此之前,澳大利亞各州已經對中醫進行了註冊管理,現在則是全國統一註冊、管理。
中醫師在澳大利亞終於是獲得了合法的行醫身份,徹底告別了黑戶時代,這也是中醫首次在西方國家獲得了正式的承認以及註冊。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可以說是最早實現中醫立法管理的一個地區。走在維多利亞州府墨爾本唐人街上,你很輕鬆地就可以找到打著針灸、中草藥等旗號的中醫店鋪。據了解,在澳洲全國大約一共有5000家中醫以及針灸診所,越來越受到了當地主流社會的關注。尤其是許多澳大利亞民眾,都會直接或間接地,接觸過包括中醫在內的一些補充療法。
喜憂參半的中醫註冊 何以「解憂」?
對此殊榮,澳大利亞中醫學會會長韋國慶卻高興不起來。他說:「感到欣慰和驕傲的另一面是,苛刻的註冊條件和混亂的審批過程使更多中醫界同仁飽受歧視。」
他所言的歧視是指澳國家中醫局數月前頒布的某些註冊標準。例如,英語為第二語言或未完成英語國家5年全日制大中專教育的中醫師申請人,雅思考試每科必須達到6分,方能給予註冊;若通不過語言關,申請人即便滿足其他標準,也將被打入另冊,成為「有條件註冊」者,被迫接受種種嚴苛的行政管制,甚至喪失行醫自由。
這種偏重語言而輕視醫術和臨床實踐的標準意味著,某些醫術精湛、經驗豐富且能與患者進行英語交流的中醫可能因通不過英語考試而受到限制乃至結束職業。
反思、包容和借鑑,這難道不是西方主流社會對待中醫文化時應有的科學態度嗎?反思過往的不足和遺憾,才能善待中醫這門古老的東方醫學;包容中醫文化所體現的東方智慧,才能理解中醫哲學,造福當地民眾;真誠借鑑中醫特有的理念和療法,澳洲醫學界才能避免無謂的爭執和偏見,回歸以人為本的正途。
最後,只有傾聽和尊重當地中醫界的基本訴求和關切,當局者才能制定出公正、理性的註冊標準,使得中醫註冊成為一次真實可觸的機會,而不是一輪冠冕堂皇的歧視和破壞。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