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7/18年直資學校學費增加了?那又會增加多少呢?到底什麼情況?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香港大部分直資學校計劃於17/18學年加學費,小編發現申請加幅在3.9%至20%不等。
其中拔萃男書院的本地中學及IB課程申請加價6%,每年分別學費是在4.9萬元及約9.9萬元。如果單獨比較該校IB課程,第二年分別於16/17及17/18兩個學年擬收的學費,加幅則達14%,差額約1.2萬元。
校方澄清,17/18學年IB第二年的學費是依據16/17學年IB第一年的學費為基礎,否認加幅達14%。直資學校議會認為,各學校因應校情需要申請調整學費,相信與抗通漲有關。
全港直資學校申請調整17/18學年學費已於上月底截止。至本月9日,教育局共收到45份加學費申請,及28份不調整學費的通知書。局方表示,會按既定程序處理有關申請,以期在新學年開始前完成申請的審批程序,並通知學校有關結果。
翻查各直資學校網頁的資料,已公布下學年擬加學費的學校中,以勞工子弟中學及英華小學的學費加幅最多,達2%,分別每年收費4,406元及1.8萬元,收費仍較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如果以金額計算,聖保羅男女中學的本地中學課程加價最多,達3000元,每年學費5.8萬元。
拔萃男書院提供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簡稱IB),於16/17學年加價15%。兩年制的課程現時分別每年收費9.37萬元及8.71萬元,下學年開始將統一收費,每年學費9.9萬元。
但校方否認IB第二年課程的學費計劃加價14%,指應以本學年IB第一年課程的學費與下學年IB第二年課程相比,整個增加幅度只是6%。
校方解釋,調整學費是為了發展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教育課程及相關學習活動等。
如果以中一學費計算,計劃加價的學校大多以加5%至6%為主,當中培僑中學下學年計劃加價至7980元,加幅達5.8%。
培僑中學校長招祥麒解釋,雖然教育局向每間中學每年撥款20萬元用作發展STEM教育,但校方認為推動STEM相當重要,因此決定內部額外撥出50萬元,以支援老師進行STEM教育。
直資學校議會主席招祥麒分析,每間學校按其校情需要處理學費問題,但相信大部分都與抗通漲有關。
教育局將去年的通漲率定為6%,如果學校申請加學費超過6%,便須諮詢全體家長,否則只需諮詢家教會,故相信大部分學校將加幅維持在6%以下。
那家教會是個怎樣的組織呢?為何會有如此大的決定權?這跟香港的教育制度緊密關聯,關於這方面的了解,可以前往閱讀《同樣是「家長會」,為啥內地香港差別這麼大?》
雖然說學費增加對於家長來說壓力會又大了一些,但對於心儀直資學校的家長而言,學費是增加還是減少了也不會影響對直資學校的信心及進直資學校的決心。一直以來,不少家長為孩子讀書的事可是剎費苦心,心心念念想給孩子申請去直資學校。
這不,最近遇到不少來電諮詢想要給孩子換學校的港寶家長。由於自己當初不懂,給孩子隨便的申請了一所學校,派位也派中了,因此就送孩子前往該校讀書了。
但後來發現,自己的孩子並不那麼適應這所學校;慢慢的跟香港的家長接觸多了,也更加了解關於直資學校的信息,覺得需要給孩子往更好的學校申請,無論是現在讀書,又或者是升中都更有優勢和保障。
香港直資學校不少,每間學校理念、特色也各不相同,怎麼去給自己的孩子正確的擇校也是一大難題,因此港寶家長也就順理成章的找到了我們。說了這麼多,有個小小的建議給到大家:擇校的時候一定不能隨意,也不要盲目跟風,推薦參考《要是早知道就好了!原來在香港靠這5個標準就能選出一所好學校》。
為何要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小學?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升中問題,能否升入BAND1或者BAND2的中學與小學有著莫大的關係。如果您對目前孩子香港就讀的學校不滿意,想要換校插班?又或者需要給內地讀書的港寶申請香港的學校,歡迎隨時撥打我們的諮詢熱線:0755-82298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