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歡這類教育分享文,請關注作者,並及時留言溝通,作者會根據讀者的需要每日更新。
01
今天,我和我的一個朋友聊天,讓我覺得還挺感慨的。
她是2018年考研二戰的。第一年考研的時候,她就敗在了英語上,最後因為單科線沒過目標院校的線而考研失敗。而2018年的英語偏難,她的英語成績卻反而提高了將近20分。
差距基本上來源於閱讀。我非常驚訝,也因此向她問了經驗,來和大家分享。
02
(以下來源於朋友的口述,經作者整理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和大家分享)
因為我考研第一年就是敗在了英語,所以二戰的時候,我把很大的精力和時間放在了英語這門科目上。
最開始的時候,我也看了很多學長學姐的經驗,同時總結出了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一戰的時候,我英語閱讀最大的問題,就是來自於單詞量和英語思維。
因為當時沒有經驗,總覺得什麼都來不及,把英語單詞匆匆忙忙地背了一遍之後,就開始刷真題了。真題錯誤率很高,很多句子都是一知半解。
所以,在這裡建議大家,一定要把單詞背熟了再來刷真題,真題也就那麼多份,不要浪費。
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又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
要知道,英語閱讀是非常注重思維的。有的人可能文章已經完全看懂了,但是卻因為思維方式和出題者不太一樣,導致了正確率很低。
我一戰的時候,就有這個問題存在。我對待我錯誤的題目,總是匆匆看了答案解析之後就不管了,有的時候甚至還質疑答案,鑽牛角尖。我甚至覺得我的答案非常正確,覺得解析都在胡說八道。
很多人說,質疑答案不是挺好的嗎?說明有自己的思想。
可是考研,歸根到底也是應試教育,不是讓你去和出卷人抗爭,而是要讓自己的思維適應考研英語的思維。
最好的方式,就是每次你做錯了題,不要去看解析,因為有的時候解析確實非常牽強,而且很難說服你。你要做的是自己總結,自己說服自己,將自己心裡的答案像標準答案靠攏。
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我二戰之所以提高就是因為我開始總結歸納,而不是錯了就錯了,追求速度卻不追求質量。
而且,在總結的時候要考慮文章本身。有的話可能本身是對的,但是在這篇文章就錯了。所以,你可能覺得你自己很有道理,但是卻忽略了文章的背景。
03
所以,在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總結歸納。
不要靠答案,而要靠你自己,因為只有你自己總結的思想才能更好地應用到考試中去。
還要記得,不要和答案做對,即使你覺得答案非常沒有道理,你也要強迫自己找到它有道理的邏輯,畢竟高分才是你的目的。
最後,祝所有正在準備考研的同學都能取得一個好成績!
END.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