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了不起的蓋茨比》:看似贏了人生的人,實則輸給了整個世界

2020-12-14 騰訊網

文|喵大小姐

人的本能,總是追逐離開我們的東西,同時卻逃避追逐我們的東西。——菲茨傑拉德

20世紀,是美國小說的黃金時代,《了不起的蓋茨比》位於榜首。

2013年,同名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在美國上映,而後總共拿到了11項獎項,包括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還在豆瓣有7.9的評分。

小說很薄,但電影片長卻有141分鐘,每一幀都彰顯著影片的獨特風格、人物個性和時代風貌,視覺感極強,讓人異常驚嘆。

電影和小說一樣,講述的內容一致:男主人公詹姆斯·蓋茨本生於北達科他州的貧民之家,卻有著宏大的願望,希望自己成就偉業,成為知名人物。

他人生的第一次轉折是遇到酒鬼富豪丹·科迪,他教會了蓋茨扮演紳士的能力,第二次轉折,是他從軍期間遇到了富家女黛西,與黛西的相愛再次激發了他的奮鬥欲望,因此,離開後的蓋茨比靠著黑幫的幫助販賣私酒終於成了新晉富豪。

成就偉業的夢想一直都在,但佳人在旁也是他所期待的,於是策劃和黛西的再次相遇,讓黛西離開老公,嫁給自己,這一次,蓋茨比沒有達成所願,反而給自己帶來了毀滅。

一本著作一旦誕生,就獨立於作者,獨立於時代,直接屬於每個看到的人,每一次看這部作品,我的感覺總是不一樣的,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觀感一定也是不同的。

電影雖然是以作家尼克的視角展開,但透過他的眼睛看全局,會發現電影當中的環境變化非常之多,以絢爛奪目和昏暗壓抑的色調為主,一明一暗,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將人性的變化也蘊含在其中;裡面的每個人物都是個性化的,他們都各自追逐著自己的欲望,但也迷失其中;悲劇的結局,蓋茨比的死亡,我們的情感便更多寄托在他的身上,有惋惜,有憤怒,他的死亡也就是他的夢想落空,但這又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是整個時代的夢想化為烏有。

經典的力量在於思想傳達,《了不起的蓋茨比》之所以有強大魅力,讓裡面的每個細節都值得細細品味外,更是因為它的傳遞的價值觀帶給我們更加深刻的思考。

本文將以影片情節及人物情感作為依據,從3個方面展開分析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以及其現實思考:

環境「多變化」:明與暗只在轉換之間,人性的醜惡執掌著大權

人物「個性化」:追逐欲望的人看似掌握命運,實則迷失了自我

情感「悲劇化」:悲劇的結局,是對時代背景下夢想幻滅的表達

一、環境「多變化」:明與暗只在轉換之間,人性的醜惡執掌著大權

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大蕭條還遠在其後,經濟蓬勃發展,在戰爭中壓抑了許久的人們需要釋放自己的欲望,進而享樂主義的思潮迸發,就像小說作者菲茨傑拉德本人所說:「這是一個奇蹟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

影片中,變化的環境刻畫中,四個地方讓我最是印象深刻,分別是尼克所在的療養院、蓋茨比家的城堡、湯姆家的祖傳庭院和灰燼之谷。對這些場所環境的描寫增加了藝術色彩,絢麗明亮的色調和昏暗憂色調的搭配,將人性的醜惡深深地嵌入其中。

療養院在電影中出現的鏡頭不多,是穿插著進行的。

電影開頭,一片寒冬的景色下,尼克身處療養院的一個封閉房間裡,隨著醫生展開對他的治療,我們看到鏡頭中絢爛的夏日紐約,美麗的沙灘,狂歡的舞會,盡情享樂的人們在釋放著無窮的欲望。

強烈的明與暗的色彩對比,將我們的思考代入其中,尼克為何陷入抑鬱的治療?這種絢爛多彩和陰暗腐朽的氣息結合,奠定了電影的基調。

隨著尼克的記憶展開,我們看到了他的暴發戶鄰居蓋茨比家若隱若現的城堡,每個周末,紐約的各界名流不請自來,紛紛來此參加盛大的party。

和蓋茨比的城堡相對的東卵區,是湯姆家中西合璧的祖傳庭院,富麗堂皇與高雅並存,透露著主人的富有和權勢,仿佛與生俱來

兩者相較,各有內涵,但區別很大,蓋茨比家的城堡因為電影中的人物活動發生了巨大變化,由盛而衰。但湯姆家的庭院地位依舊,哪怕後來他們離開,也有僕從善後。

兩所豪宅,都因為一個人,牽動著我們的心緒。

黛西·布坎南,蓋茨比曾經愛上的女孩,因為她,蓋茨比買下了這座城堡。名為「忠貞不渝」的大門後,是一個釋放欲望的世界,每周盛大party只為了吸引她前來。

而黛西所在的祖傳庭院是一個傷心的地方,連吃飯時都有老公的情人不斷打來電話,黛西的心情可想而知。

兩所豪宅,奢華奢侈的背後是貪婪、情慾、財富和地位在其中交織,將人性的欲望刻畫的淋漓盡致。

黛西來到蓋茨比家的城堡,從她的眼神裡,蓋茨比知道她不喜歡這些人,於是城堡不再為眾人舉行盛大party,只為她一人而開,裡面的燈光一間間暗下去,暗到蓋茨比替黛西背了車禍的真相而被槍殺,黛西都不願意過來看一眼。

當輿論矛頭紛紛指向蓋茨比,曾經賓客雲集的城堡無人前來,從絢爛的顏色蛻變成腐朽的暗色。在這些色彩變換之中,是人性的醜惡在其中揮舞著,執掌著大權。

灰燼之谷,是一個更沒有色彩的地方,這裡被煤灰包裹,是一個垃圾場,紐約的人瘋狂享樂,這裡的人只能靠辛勤勞作灑下的汗水支撐著生活,這裡是湯姆的情人桃金孃住的地方,這裡也是黛西撞死了桃金孃嫁禍給蓋茨比的地方,這裡影藏著更大的罪惡,卻被上帝之眼悄悄看在眼裡。

療養院和灰燼之谷都是以暗色調出現在我們面前,一個代表意識的覺醒,一個代表思想的禁錮蓋茨比家的城堡和湯姆家的庭院,一個是新晉富豪,一個老牌富豪思想的碰撞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富豪與富豪的衝突,是新舊階級的對立,明與暗的轉換之間,是人性的醜惡在其中執掌的結果。

、人物「個性化」:追逐欲望的人看似掌握命運,實則迷失了自我

電影中,每個人物都是立體的,他們都有著各自獨特的個性,但他們都不完美的,各有瑕疵:蓋茨比富有正派,但他的錢財來路不正、黛西美麗優雅,但她迷失於地位和財富、湯姆有著不錯的身家地位,卻道德敗壞、尼克是其中唯一一個正義的化身,但卻被時代同化,陷入精神的困擾中……

我最喜歡的兩個人物,是蓋茨比和尼克,因為他們一個因追逐欲望迷失自我,一個在追逐欲望迷失自我後,找到了解脫。這像極了我們自己的人生。

馬克吐溫說:「狂熱的欲望,會誘出危險的行動,幹出荒謬的事情來。」

我覺得蓋茨比就是這樣的存在,不然,他為何一直在追逐著過去呢?

蓋茨比曾經是一位窮小子,父母是農民,但他相信自己是上帝之子,於是他抓住自己能抓到的一切機會成長,終於成了紐約的新晉富豪。

但新晉富豪蓋茨比做這些還為了一個虛幻的夢想,他的夢中女孩黛西。

曾經,還是身無分文的軍官蓋茨比去到黛西家,被這個女孩吸引,擁有了她,但自己的地位無法娶回她。

因此蓋茨比打拼了五年,在已經結婚的黛西家對面買了一幢城堡,因為心愛的女孩喜歡跳舞,他就在每個周末舉行盛大party,然而黛西並未前來。

狂熱的追逐必然誘發危險的行動,雖然黛西的丈夫出軌,但蓋茨比的行為已經完全迷失了自己,否則以正常的價值觀,蓋茨比為何會施展報複式的行動,和湯姆一爭高下呢?

蓋茨比低估了權勢在黛西心中的地位,因此,哪怕他一路成長看似掌控著一切,卻被命運甩在了身後,他的身死換來了尼克的覺醒。

尼克也曾追逐過欲望,畢業於耶魯的他,想當一名作家,在電影中,湯姆每次介紹他時,總說他是作家,但尼克順從了時代潮流,在紐約賣起了證券。

在湯姆的影響下,尼克漸漸愛上了紐約的紙醉金迷,愛上了和他們一樣的生活。

但當黛西撞死人後不做任何回復,讓世人以為是蓋茨比所為時,尼克察覺到了一絲異樣,他生出一種蓋茨比和他們有著本質區別的想法。

電影開頭,有這樣一段話:

在我年紀還輕、涉世未深時,父親曾告誡我:「多發掘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因此,我從不對他人妄加評判,但我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看到這裡,我想到了德國「狂飆突進」運動期間,著名作家歌德的名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故事的主人公維特認為「人的天性是有限度的,能忍受到一定的程度就無法忍受了」,所以他以自殺向整個時代做出抗爭。

看著尼克,又怎知,他不是呢?

蓋茨比死後,尼克無法講出真相,他邀請曾經來參加party的人,寫了信,打了電話,也無人前來,連黛西,也沒有來,甚至連一個電話也沒有。

尼克深感厭惡紐約,選擇了離開,但心裡的那根刺一直存在,人的天性有限度,他的抑鬱,就是超出了他的忍耐限度。

因此,他寫出了《The Great Gatsby》一書就是和時代的對抗。

在現代社會生活的我們,也曾一路奮勇向前,為了金錢,為了地位,為了榮譽……,不曾有過一絲停歇。

我們看似掌控了自己的命運,難道不是和電影中的人物一樣,也是在迷失的道路上一直向前走著嗎?

、情感「悲劇化」:悲劇的故事結局,是對時代背景下夢想幻滅的表達

和《少年維特之煩惱》一樣,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結局都是主人公身死,如果說,維特的死亡是時代的悲劇,那麼蓋茨比呢?

1776年以來,世世代代的美國人堅信,只要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即人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繁榮,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這就是「美國夢」。

電影中,主人公蓋茨比經過辛苦打拼,借著黑社會的勢力販賣私酒終成一方富豪,似乎就是其中的個人代表。

蓋茨比看似一個有很好教養的人,但當湯姆揭穿了他的真實身份:

「我、尼克和貝克小姐,黛西,我們都和你不一樣,我們出身不同,血脈不同,無論你做什麼說什麼,或去偷,去做夢都無法改變,像黛西這樣的女孩……」

蓋茨比的表情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還和湯姆扭打了起來。

確實,像電影裡的尼克,希望依靠做證券交易掙錢,住的是暴發戶之間的小破房子,但是,他有著上流社會的頭銜,一樣可以獲得尊重,和湯姆玩在一起。

蓋茨比被栽贓陷害致死,導致了他的夢想幻滅,這也是美國夢的幻滅。

在當時的社會,底層人努力掙扎,腳踏實地掙錢,希望可以和上流社會的人們一樣優雅地生活,是不可能實現的。

桃金孃被撞死,如果警察仔細查看就能發現其中端倪,湯姆和桃金孃偷情,也有那麼多見證者,但這些都讓蓋茨比頂了鍋,反而湯姆帶著黛西遠走他處,掩蓋罪惡。

因而,蓋茨比的死亡時代賦予的,不是向時代做出的抗爭。

電影中,尼克的覺醒,寫出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時,還有一個細節,他加了「The Great」的兩個英文單詞,其中的諷刺不言而喻,這才是向時代做出的抗爭。

悲劇的故事結局,唾手可及的夢想幻滅,是時代背景下夢想幻滅的表達。

、結語:看似贏了人生的人,實則輸給了整個世界

以整個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為歷史背景,電影中環境「多變化」、人物「個性化」、情感「悲劇化」是《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最為明顯的特徵,而這三個特徵也是時代的特徵:

「多變化」的環境描寫,表現了明與暗之間的轉換,這是人性在其中變化的顏色,表達了對醜惡的社會現狀的不滿;「個性化」的人物背後向我們展現了追逐欲望的人看似掌握命運,實則迷失了自我;「悲劇化」情感之間,是我們對美好的事物的強烈期待,是對時代背景下夢想幻滅的不滿。

電影中,富麗奢華、一擲千金的場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但所有的光鮮亮麗都敵不過時間,並且一去不復返。

偉大的作品屬於每一個讀者,小說作者菲茨傑拉德也可以在結尾寫成蓋茨比逃過了槍殺,黛西答應了蓋茨比和他遠走高飛,變成溫暖的結局。

但他沒有這樣做。

因為當時戰後的美國,人們的精神世界屬於無主的狀態,他們被稱為「迷惘的一代」,傳統價值觀念已經不適合戰後的世界,可是他們又找不到新的生活準則。

所有的人物都迷失了,迷失於金錢、地位、享樂……,迷失於自己追求的東西。

唯一清醒的角色尼克也被時代整的不清醒了,整個時代的價值觀顛倒了過來,這才是最大的悲哀。

雖然我們和故事裡的人物所處不同的時代,我們也沒有經歷過價值觀變革的巨大犧牲。

但就像影片中黛西和湯姆看似贏了人生,尼克和蓋茨比都被無情的人們拋棄,但是隨著時間流逝,時代會漸漸告訴我們答案:以蓋茨比和尼克為代表的人物形象,是我們對正義的期待,是我們對自己的期待,而黛西和湯姆則輸給了整個世界,這也是為何每看一次《了不起的蓋茨比》,都能感覺到其中的「了不起」三個字意義所在。

寫在最後,我對文章開頭這句話「人的本能,總是追逐離開我們的東西,同時卻逃避追逐我們的東西」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

幸福的生活裡有人甘為前卒曾為我們探索過,我們應該記住他們的印記,更加熱愛當下的世界。

蓋茨比,確實了不起。

-完-

參考資料:《了不起的蓋茨比》

作者簡介:喵大小姐,喜歡分享讀書和觀影感悟,歡迎關注我,與我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了不起的蓋茨比》:幻想破滅的背後,隱含著對人生真諦的理解
    距離小說出版近100年,如今再看這部作品時,我感受到的是它背後傳遞的思想,哪怕在現代社會,也依然有著強烈的教育意義,我相信,這才是它歷久彌新的原因:· 爵士樂和宴會都是「爵士時代」釋放自我的載體,卻諷刺了人們物質欲望盛行而精神世界空虛自我矛盾
  •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人道主義倫理和對於「美國夢」的闡釋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原本就幾近土崩瓦解的清教徒道德被享樂主義代替,美國的社會中國瀰漫著歡歌與縱慾的氣息,金錢成為了標榜人生的重要尺度,追求名利成為了每個美國人的夢想。美國作家弗·斯哥特·菲茨傑拉德寫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也就是以這樣一個時代為背景,描述了在當時美國社會的悲劇性事件,書中的主角蓋茨比絕對是一名成功、大方和善良的上流社會人士,但是卻落得一個悲劇性的結局,從他的人生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夢一步步走向幻滅的過程。
  • 了不起的蓋茨比:繁花落盡夢歸現實,什麼才是值得我們追求的夢想
    我們每個人都如尼克,看著別人的夢想或成功或失敗,始終清楚地做個旁觀者。我們每個人都是蓋茨比,又都不如他,蓋茨比是一個純粹的夢想者,他自命不凡,不服從於命運,不斷抗爭奮鬥,終於收穫成功,但也正因為他的夢想——他愛的女人黛西,他的人生以悲劇結束。
  • 怎麼評價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
    改編自著名小說的電影裡面萊昂納多版本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是我最喜歡的一部,一個紙醉金迷的夢幻泡沫下是一顆追求真心幸福生活的心,當浮華退去,空有一副赤子之心的蓋茨比,顯得無比荒唐又落寞。《了不起的蓋茨比》是是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創作的一部以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為背景的中篇小說,整個故事講述一個出身農民家庭的窮小子在參軍期間遇到上流社會女神蓋西,兩個人一見鍾情,可身份地位的差距另兩人無法結合,復員後的蓋茨比發現黛西已經嫁給了另外一個富豪湯姆,湯姆舉止粗魯而且還有婚外情,於是蓋茨比為了再次贏得黛西的親睞做起了走私紅酒的生意,最終成為富豪的蓋茨比買下了紐約長島的一棟別墅
  • 評《了不起的蓋茨比》:「美國好人」 蓋茨比
    評《了不起的蓋茨比》:「美國好人」 蓋茨比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 布句明  8月30日,新版《了不起的蓋茨比》全國公映。
  • 《了不起的蓋茨比》:人生決不能犯的三個錯誤
    作家村上春樹曾說,如果從最重要的書中選出一本,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是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的代表作,在百部優秀英文小說中排行第二位。年少時,以為這只是一場愛情悲劇,因黛西的薄情憤怒,為蓋茨比的痴心難過。
  • 《大亨小傳》,還是《了不起的蓋茨比》?
    5月以來,魯曼的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在各國陸續上映。各地藝文圈聞風而動,菲茨傑拉德、蓋茨比又成當令話題。 5月以來,魯曼的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在各國陸續上映。各地藝文圈聞風而動,菲茨傑拉德、蓋茨比又成當令話題。
  • 《了不起的蓋茨比》講述了什麼樣的故事?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本優秀的書,他的篇幅並不長,他不像一般長篇巨著的情節和複雜的人物,故事也很簡單,就像一個美麗而悲傷的夏夜。讀完這本書,讀者會像主人公蓋茨比一樣,仿佛做了一個晶瑩剔透的夢。隨著露珠的下落,主人公死亡,小說結束了。
  • 詮釋色彩與性格|以《了不起的蓋茨比》為例淺析《色眼識人》
    本文以《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人物為藍本,通過分析四種人物對應的四種色彩,詮釋色彩與性格的重大關聯,通過了解人物性格與反觀自身上,有深一層的感悟和啟發吧。黛西和湯姆都屬於世襲權貴階層,他們冷酷、自私、墮落,他們是被金錢同化了的一群人,他們組成群體,妄自尊大,對下流社會所謂的暴發戶是內心排斥的,認為他們是通過不法手段獲取財富,也看不起像蓋茨比這樣從底層社會爬起來的人。
  • 任何年紀都值得一看的電影,《成長教育》與《了不起的蓋茨比》
    看一部電影,可以有很多種理由,可以是喜歡,是欣賞,是休閒,也可以是成長,是教育。雖然對著一部電影說什麼教育意義顯得非常的古板和不浪漫,但是大多數時候就是如此,日常生活的很多時候都是古板的和不浪漫的。生活讓我們學習,讓我們被教育,一部好的電影在某種程度上當然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 《了不起的蓋茨比》在中國:從「有毒禁書」到不朽名著
    而後,他評論《了不起的蓋茨比》道:「作為一個年青人,菲茨傑拉德懂得富人有些什麼(因為這也是他想得到的):金錢可以買到的一切——物品、宴會和荒唐。傑伊·蓋茨比想鑽進去的也正是這個閃閃發光的、幻想中的世界。」
  • 可我不是了不起的蓋茨比
    01第一次知道《了不起的蓋茨比》是在高中的時候。當時是通過電影知道的,由萊昂納多主演。在那之前我看過萊昂納多主演的《鐵達尼號》,因此還是比較喜歡他。所以在看《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時候,也有一定的主角吸引的那種感覺。
  • 《了不起的蓋茨比》10句經典語錄帶你解讀人之本性
    《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是美國作家弗朗西斯·菲茨傑拉德所寫的一本書,一本值得細細研讀的書。1922年的春天,作家尼克滿懷希望離開家鄉,隨淘金熱潮來到紐約這個新興的城市。雖然這裡爵士樂流行,股票飛漲,但貧富兩極分化,人們沉淪在紙醉金迷中。
  • 雨法閱讀365|奮力前進,卻如逆水行舟——《了不起的蓋茨比》
    ,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一次偶然的機會,窮職員尼克闖入了揮金如土的大富翁蓋茨比隱秘的世界,尼克驚訝地發現,蓋茨比內心惟一的牽絆竟是河對岸那盞小小的綠燈--燈影婆娑中,住著心愛的舊情人黛熙。
  • 《了不起的蓋茨比》,想要看懂電影,你需要了解與小說的差異之處
    世界名著《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斯科特·菲茨傑拉德的傑作,發表於一戰後的1925年,也是菲茨傑拉德親身經歷的「自傳式」著作。菲茨傑拉德曾經有個初戀情人名叫吉內瓦,美麗端莊,高貴典雅,當時兩人一見鍾情,彼此痴戀。
  • 《了不起的蓋茨比》:從中發現愛情與婚姻的蹤跡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與歐·亨利齊名的短篇小說之王,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茲傑拉德的著作。這部作品堪稱世界文學史上的「完美之書」,值得閱讀。它主要圍繞蓋茨比、黛西和湯姆三個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展開。無論是蓋茨比與黛西的愛情,還是黛西與湯姆的婚姻,都值得我們深思和審視自己。
  • 任多少真情獨向寂寞——《了不起的蓋茨比》【文後附轉發贈書獲獎者名單】
    「我自我批評了,」麥克格雷迪在周一說到「我接受每一個人的批評。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說,「要記住,這個世界上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他會意地笑起來--不僅僅是會意。
  • 今日好電影推薦——《了不起的蓋茨比》最偉大的愛情莫過於守護你
    影片講述了未成名作家尼克·卡羅維深受這個紙醉金迷的上流世界及其中的幻想、愛情和謊言吸引,他目睹這種世界內、外的一切,於是決定寫一個關於一段無緣的愛情、不滅的夢想和讓人心痛的故事,並反映出當前的時代和掙扎的故事。
  • 《了不起的蓋茨比》講的是比爾蓋茨賺錢?英語老師:教育沒到位?
    用幽默解讀英語,用心得品讀人生。打油詩開題:比爾蓋茨蓋茨比,名字相似意不齊。一個講述痴情漢,一個表現會賺錢。這幾天看到了一個段子,講的是一個同學認為《了不起的蓋茨比》說的是比爾蓋茨賺錢的故事,同伴當場笑噴。講真的啊,在沒有接觸他們之前,你真的能分清嗎?
  • 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經典作品推薦,《了不起的蓋茨比(英文)》最...
    《了不起的蓋茨比(英文)》豆瓣評分:9.1作品簡介:《四季經典書屋:了不起的蓋茨比》講述了一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悲涼故事。事物永遠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樣子,看似縱情聲色的蓋茨比,內心卻只鍾情於黛西一人;而被蓋茨比奉為女神的黛西卻早已面目全非,拾不得一點當初的影子。繁華的大都市裡儘是喧囂、冷漠和虛情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