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北大法學院:
北京大學法學院成立於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為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北京大學法律學科發軔於1904年,在中國現代法學教育中歷史最為悠久。自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法學院取得了飛速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推進國家法治建設等方面,始終走在全國法學院校的前列。
北京大學法學院擁有許多蜚聲中外的知名學者、跨世紀的中青年教學科研骨幹和新世紀人才,擁有經濟法學、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四個國家重點學科。同時,作為擁有國家法學一級重點學科的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在國際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法律史學、智慧財產權法學等諸多法學二級學科都有很強的教學和科研實力。憑藉梯隊合理的法學精英師資團隊,北京大學法學院在教學和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創建世界一流法學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北京大學法學院擁有一流的教學科研條件,教學行政大樓(凱原樓)、科研樓(陳明樓)、四合院(國雙庭院)及法柱廣場均位於燕園東北角,緊鄰風景秀麗的未名湖區,交通便利,環境優美。近些年來,北京大學法學院在國際化方面不斷推進,已與近百所世界頂尖大學的法學院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並在歐美多個著名法學院設立聯合研究機構。2013年,在世界著名的高等教育QS排名中,北京大學法學院名列中國大陸法學院第一名。2015年至2017年,北京大學法學院連續三年位列QS排名全球前20名左右,穩居我國大陸地區第一名及亞洲前三名。
就業前景
作為偏重理論研究的基礎性學科,在七八十年代恢復研究生招生時,其報考熱度較高,但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經濟密切聯繫、直接為經濟服務的各法學專業方向成為熱門。不過,整體來看法學的就業前景還是可觀的,可以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
就業去向:
1、公司的法律事務、法律顧問
2、研究所做法學研究
3、律師事務所
4、法制編輯、記者
5、律師
職業規劃:
學生在校期間參加法律從業資格考試獲得律師從業資格證書。取得資格證後從事和法律相關的工作將沒有問題,此證書含金量比較高,所以每年的通過率比較低,建議在上學期間提前開始準備,從而為自己的就業路增加成功的籌碼。
關於招生人數、考試科目
法學院計劃招生數全日制329人,非全日制45人 擬接收推免人數180人。備註說明各專業具體名額及其他詳細招生信息詳見北京大學法學院網站。法學院不指定參考書目。
03010法學理論 4 0 2 0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 英語一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或 253 法語 或 254 德語
③ 610 法理學
④ 943 法學綜合卷
法學綜合卷考試內容包括: 憲法、行政法、刑法、刑 訴、民法、民訴。複試階段 進行專業面試。
複試分數線
按照北京大學法學院2020年法律碩士(法學)招生計劃和初試成績,我院確定的複試分數線為:總分370分,外語55分,政治55分,專業基礎課90分,綜合課90分。
2019複試分數線
總分345,政治55,英語55,專業課90/90
四、新祥旭推薦參考書目
《法理學導論》(初試必讀)第二版 舒國瀅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年版
《法理學》(初試選讀) 舒國瀅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憲法學》(第四版) 焦洪昌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年版
《國際法》 周忠海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大學出版社國家&34;規劃教材 2008年
《國際私法》第三版 趙相林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大學出版社 2011年 第三版
《國際經濟法》(第四版) 王傳麗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大學出版社
《行政訴訟法學》第三版 馬懷德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年第三版版
《行政法學》(第二版) 張樹義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北大法理學所有老師近五年的論文
(1) 為什麼用老師的論文?
首先,北大法理專業課複習沒有官方教材,市面上的法理學教材與北大法理學的出題風格迥然不同,可以說幾乎沒有現成的教材或資料能使用,但在參閱真題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北大法理的命題風格特色鮮明,靈活度夠高,因此北大各位老師的論文就是我們了解北大老師思路的途徑,知道了各位老師關注什麼,在備考時也更能有的放矢。
其次,從筆者個人體驗來看,大學學科論文都是閱讀了很多不怎麼樣的論文水過來的,我們對一篇邏輯嚴謹,結構完整的論文沒有概念,通過多多閱讀各位法理學大牛的論文,我們可以發現自己在鑑讀論文方面的水平有很明顯的提升,這種能力的提升是多方面的,我們既可以知道怎樣用法理學的方法去思考一個問題,也不知不覺使自己的思維更加嚴謹、富有邏輯,這對我們回答論述題的作用十分大。
(2) 為什麼是近五年?
在閱讀了各位老師至考試前幾乎所有論文後,筆者發現,各位老師近幾年的論文更有參考性。對某一問題的思考,很有可能是近幾年才更為成熟,對自己之前的論文觀點會進行或大或小的修正,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去理清所有老師的思想脈絡,那麼只能抓大放小,關注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其次,各位老師的近5年的論文基本可以表現出他們最近關注的問題走向,這對我們預測老師可能會下手的熱點問題更有借鑑參考意義。
(3) 閱讀有什麼技巧?
首先,必須要說,「文海戰術」十分有效,當你閱讀了大量的論文後,就會發現自己基本可以做到打開一篇論文,快速捕捉論文重點,這是時間和大量訓練的結果,如果時間緊張,我只能建議多花時間,硬啃,沒有別的辦法。
其次,每位老師對某個問題不一定只有一篇論文,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做筆記,將他關於該問題的所有觀點都列在一起。
最後,按照老師順序讀論文,比如讀蘇力老師論文,那麼這些天就一口氣讀完蘇力老師的論文,不要跳躍到其他老師的論文,這有利於自己捕捉老師的思路,筆者在閱讀後期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看似一位老師討論不同的問題,但是他們背後的思想體系是一樣的。
二、資格審查
參加複試的考生,須按照當年招生簡章的規定進行資格審查。因北京尚處於疫情防控期間,考生的資格審查將採用線上審查和現場審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即:考生先將資格審查材料的電子版發送至法學院指定的郵箱,在遠程視頻面試時進行考生身份和材料的審查驗證,在疫情解除或被錄取後入學報到時,再提交紙質版的資格審查材料和相關證件證書的原件,進行再次審查。
考生須將資格審查材料進行電子掃描,按下列文件類別和順序命名、打包(準考證號+姓名+資格審查材料)後,在2020年5月8日前發送至指定的郵箱。郵箱地址:gfxy46@pku.edu.cn。紙質版的資格審查材料,以及本人面試時籤署的《誠信複試承諾書》、《面試確認書》,請於2020年6月5日前補交至:北京大學法學院凱原樓107教務辦公室,並請在郵寄封面上註明:法碩(法學)。
資格審查需交驗如下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和複印件(正反面印在一頁A4紙上)以及初試準考證;
2.《報考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已註冊考生登錄北大研招網https//admission.pku.edu.cn下載列印);
3.本科正式成績單(須加蓋單位人事部門公章。受疫情影響暫不能蓋章的,應在被錄取後報到前補交);
4.個人陳述(登錄北大研招網下載列印);
5.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原件及複印件(應屆生出示學生證和所在院校開具的在讀證明,因疫情離校不能開具在讀證明的,應在被錄取後報到前補交。持國(境)外學位證書者,需提交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原件);
6.同等學力考生還須提供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的兩篇法學專業學術論文的原件;
7.申請從全日制調劑到非全日制的考生,還需交驗本人《在職證明》和《調劑申請表》。
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錄取。
考生須對提交的全部報考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疫情結束後及入學報到時,法學院還將對考生身份和資格進行進一步審查。對於申報虛假或不準確的材料及其它違反招生考試紀律的行為,任何時候一經發現,我校將取消其複試或錄取資格;如已取得入學資格或學籍,我校將按教育部《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取消其入學資格或學籍。
參加複試的考生需在複試前通過線上方式繳納複試費。繳費方式:訪問北京大學研招網,登錄個人帳戶,點擊左側「複試繳費」按鈕。收費標準:100元/人/次。
四、錄取規則
1. 複試成績滿分為100分,60分為合格。複試成績不合格者,不予錄取。複試成績佔總成績的30%。
2. 複試成績合格者,按照考生的總成績名次依次錄取。考生總成績包括兩部分,即初試成績(佔70%)和複試成績(佔30%)。總成績=初試總成績÷5×70%+複試成績×30%。
錄取時將根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招生計劃分別錄取。
3.2020年法律碩士(法學)研究生擬錄取名單,經學校有關部門批准後,將在北大法學院網站上公示。
鄧老師留言或者私信哦!
五、其他
1.調劑
院內調劑:報考本院全日製法律碩士(法學)的考生,如未被錄取,可以自願申請向本院非全日製法律碩士(法學)調劑,詳見附件2調劑辦法。
向校外調劑:不能參加我院複試者,或參加我院複試後不能被錄取者,可以自願向外校調劑,但應達到當年教育部規定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複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符合教育部有關調劑的規定,並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進行調劑(網址:http://yz.chsi.com.cn)。
2.政審:擬錄取考生的政審工作按學校統一安排進行。
3.有關學費、獎學金、住宿及培養等方面事宜,請查閱2020年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說明。
4.聯繫方式:電話:010-62755028;郵箱:gfxy46@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