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5月19日消息(記者 唐磊)為充分發揮博物館文化窗口作用,5月18-19日,膠濟鐵路博物館攜手阡陌書店、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濟南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辦以「百年膠濟 走向社會」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據悉,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
5月18日上午10時,歷史上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放映,引來諸多市民駐足觀看,老電影中火車轟隆隆穿行而過的景象,與旁邊的蒸汽機車交相輝映。在膠濟鐵路博物館西半部院落,來自濟南市文博研究院、高校大學生、創意工作室和工藝美術大師的各類文創產品開市,以車廂為主題元素,展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時代特色的文化產品。
膠濟鐵路博物館,原為膠濟鐵路濟南火車站,是一座「行走的博物館」。以時間為索引,透過車輪滾滾的市集,意味著帶當下的人們在時間之間穿梭行走。此次展覽分三個單元,共十二個主題車廂展區,每節車廂作為一個獨立攤位,給遊覽觀眾全新的感官體驗。
在博物館中,遊客可以欣賞1895年世界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觀看「老濟南明信片」精品收藏展、復古照相機器材與古典攝影作品展,現場參與活字與雕版印刷、老式印表機列印詩歌、復刻製作蒸汽機車復古車票、膠濟鐵路博物館主題帆布袋、T恤衫等文化體驗。此外,還可以欣賞清新夏日博物館樹蔭鋼琴與吉他二重奏音樂會、浪漫月圓夜博物館天台專場奏鳴音樂會等展演。
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將館藏1500餘冊新文學圖書編成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館藏新文學圖書目錄,作者、版次、出版時間等都有收錄。本次展覽從中挑選出100餘冊,其中不乏珍稀版本,如胡適《嘗試集》初版本,郭沫若《女神》初版本,俞平伯《冬夜》,聞一多《紅燭》、《死水》初版本,老舍《老張的哲學》、《駱駝祥子》初版本,王統照《山雨》初版本,徐志摩《猛虎集》《巴黎的鱗爪》初版本等。在膠濟鐵路博物館二樓多功能廳,通過珍本書籍實物,配合相關書影、作家圖文介紹、自助互動閱讀,展示新文學時期精彩紛呈的作家作品。
由膠濟鐵路博物館、中鐵文化傳媒集團團委、愛濟南小記者團聯合舉辦的 「青春使者」講解員大賽頒獎在活動現場舉行,通過前期組織大賽評選,對特邀講解員、十佳講解員、優秀講解員、特邀小記者進行了頒獎。據了解,此次大賽歷時半個多月,共有33名報名者入圍決賽,最後共評出「特邀講解員」5名,「十佳講解員」11名,「優秀講解員」17名。
近年來,該館積極面向社會開展「膠濟鐵路博物館志願者」活動,建立志願者服務團隊,10名志願者在開放日為觀眾提供免費講解。「每當穿上志願者的衣服,開始一段講解,看著身旁的觀眾饒有興致的表情,這種感覺就慢慢成為了一種榮耀。當文化在自己的口中講述,觀眾產生共鳴,從我的內心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成功。」志願員萬海龍說。
膠濟鐵路博物館,它的前身是膠濟鐵路濟南站舊址,現已成為一座反映膠濟鐵路誕生發展的專題性展館,也是全國目前兩座建於百年以上老建築內的鐵路展館之一。隨著「博物館遊」熱度的持續升溫,如今的膠濟鐵路博物館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打卡參觀。開館以來,共接待鐵路職工、社會公眾和學生團體1.8萬人次。
膠濟鐵路博物館每周四、周五、周六9時至16時30分對外開放,觀眾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即可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