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08:51 |舟山晚報微信公號
網絡配圖
粗看外形像蜈蚣,成群結隊爬過來,爬上風景區的門窗、屋頂,甚至在居民區登堂入室鑽進客廳臥室……最近,舟山個別景區和居民小區發生「蟲潮」。老年人都稱,這種現象以前從沒有發生過。
「蜈蚣」掉肩膀上 女遊客驚叫
近日的一個上午,陰雨綿綿,而嵊泗縣和尚套景區裡依舊遊人如織。
來自上海的陳小姐隨團隊來嵊泗旅遊,在和尚套景區飽覽山海秀色之後,回到山頂的景區遊客服務區。遮陽棚面朝大海,下有桌椅,陳小姐一行就近找凳子坐了下來。
大家正聊天時,忽見同行的一位年輕女遊客驚叫著跳了起來。「蜈蚣,蜈蚣,快點幫我拿掉!」她花容失色,拉著身邊的一位男遊客不停地驚叫。
陳小姐看到,那位女遊客的肩膀上趴著兩條黑色的蟲子,正快速地蠕動,眼看著就要爬到長發上。那男遊客眼疾手快,揮動手中的報紙,一把將蟲子打落在地。男子又一腳踩死蟲子。
女遊客拍拍胸口,長鬆了一口氣,又坐了下來。可當她抬頭尋找蟲子來處時,臉色馬上又變了。
梅雨季 一景區現「蟲潮」
「天吶,哪來的這麼多蟲子?」女遊客站了起來,一臉驚恐。
陳小姐看到,天棚上爬滿了蟲子,有兩三釐米長,全身黑色,細長的身子長有不少腳,爬起來動作很快。天棚設計的是藍天白雲的彩色噴繪,如今爬滿蟲子後,就像是烏雲滿天。除了天棚上,遊客休息區的牆壁上、地面上也有不少蟲子。
休息區外,雨下得正急。休息區裡,這些蟲子時不時從棚頂掉下來,遊客們進退兩難。有的靈機一動,索性打著雨傘坐在休息區,蟲子掉在雨傘上,總好過掉進衣領裡。
隨後,遊客們向景區服務區提出質疑。工作人員表示,景區已經多次採取措施治蟲,但是收效甚微。
工作人員告訴陳小姐一行,今年雨水充沛,尤其是進入梅季以來,降雨不斷,結果引發「蟲潮」。
「這種蟲子叫什麼名字,我們也不知道。一到下雨天,它們就爬出來,太陽一出來,蟲子就會少很多,也許是鑽到洞裡了。」工作人員告訴陳小姐,蟲子多的時候,天棚、地面、牆壁上都有,確實給遊客帶來不愉快的感受。
為此,景區多次噴灑藥物除蟲,起初還有一點效果,後來好像蟲子對藥物也不敏感了。到了下雨天,它們照樣出來嚇人。
「不過,這種蟲子只是樣子看起來有點嚇人,其實不咬人,遊客不用害怕。」工作人員說,景區以前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今年不知道什麼原因,竟然出現了這麼多黑蟲子。
鹽倉一小區現大量怪蟲 居民關緊門窗
近日,定海鹽倉街道新螺頭社區也出現一種貌似蜈蚣的蟲子,路上、牆上……隨處可見,有的地方甚至成群結隊,看著令人心裡發毛。
「門窗都得關起來,否則蟲子要爬進家裡,爬到衣櫥裡面,咬壞衣服,晚上睡覺會爬到臉上。」社區居民葉師傅說,這種蟲子有兩三釐米長,全身黑色,細長的身子下長有不少腳。
據社區居民反映,這種蟲子的活動特點是喜歡在陰雨天出來,若是晴天的話,喜歡在傍晚或夜間活動,通常晚上6時多開始出動,到次日上午八九點鐘太陽出來,蟲子就爬進洞了。
葉師傅說,這種狀況已經出現好幾天了。年長的居民回憶稱,這種情況以前從沒有出現過。
它們叫條馬陸 不會咬人
這些都是什麼蟲子呢?6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舟山市農林與漁農村委員會,就此採訪林業處工程師魯專。
魯工程師仔細查看了記者提供的圖片,隨後與省林業廳的專家取得了聯繫,最後確認了蟲子的身份。「已經可以確定,這種蟲子學名叫條馬陸,是馬陸中的一種,通常也叫『千足蟲』,舟山話叫『百腳』。」魯專說。
條馬陸是最常見的小型馬陸,外形與蜈蚣相似,初見常容易認錯。條馬陸習慣待在陰暗潮溼的地方,由於近期雨水較多加上溫度適宜,它就跑出來了。
千足蟲沒有攻擊性,不會咬人,但觸摸擺弄它時會分泌出毒素,嚴重的會導致皮膚出現紅斑、皰疹,因而市民不要用手去觸摸它們。
嵊泗和尚套景區和定海新螺頭社區之所以出現大量千足蟲,最主要原因是當前梅雨季的潮溼天氣和適宜的溫度,比較適合蟲子活動;其次可能與在綠化過程中有外來客土的帶入有關。
「客土中很可能隱藏了大量的蟲卵,一旦遇到適宜的環境和氣候,再加上天敵較少,很容易誘發蟲情。」魯工程師說,他們注意到發生蟲情的小區多是新小區,外來客土的可能性較大,如果土壤沒有經過處理,很可能將蟲卵大量帶到居民區或者景區。
可防可控 可用殺蟲劑滅殺
那麼,如何殺蟲呢?首先是預防,在綠化過程中,儘量減少苗圃地等的外來客土帶入小區使用。如果確實需要引入客土的話,建議先進行殺滅蟲卵的處理。
室外除蟲,晴天可用噴霧器噴施毒死蜱殺蟲劑或菊酯類藥劑,效果較好。
室外噴施的話,最好反覆進行2至3次,藥液滲入地表土層才會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每平方噴50到60毫升,第二天蟲子爬出來再噴,反覆兩到三次就見效果了。
室內防蟲,可在建築物四周撒施硫磺粉,防止條馬陸爬入室內。也可以通過安裝紗窗,室內除溼以及在潮溼的牆角撒石灰粉等方式驅逐。室內發現蟲蹤,也可用家用殺蟲劑如雷達等直接噴殺。
「在小區或者景區除蟲,請務必注意安全,事先要通知居民或遊客,藥劑噴施時要注意通知人群迴避,噴施後要注意設置明顯標誌,提醒居民或者遊客不要直接接觸。」魯工程師說,總之,條馬陸可防可治可控,不可怕。
(原標題《外形像蜈蚣,成群結隊「搶地盤」,舟山個別地方出現「蟲潮」》,原作者屈慶華。編輯何伊伲)
149869749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