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8日23時許,旦軍在出租屋門口被警方抓獲。
26年了,他從當年的年輕小夥變成了如今的白髮蒼蒼,26年裡,他東躲西藏,從不敢回家,夜裡常常夢到血腥的屍體和悽慘的哀嚎。
驚醒後,目光所及之處卻是出租屋破爛的天花板,和桌上冷掉的飯菜。他坦言,每天猶如驚弓之鳥苟且偷生的活著,該來的終是要來的,這一天終於結束了。
將時針撥回到26年前,鄰居5歲的小女兒在玩耍時,把一個土塊扔到了旦軍家的草房上,原本只是一件鄰裡之間不傷大雅的小事,卻因旦軍的一時衝動,釀成了三人死亡的悲劇。
經過26年的不懈堅守,今年8月28日,民警將其抓獲歸案。10月29日,昆明市公安局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這起案件的細節。
這把斧子原本是旦軍想用來砍樹的,他計劃著重新加固一下老宅旁邊的草屋。
1994年3月9日,鄰居5歲的小女兒小京在自己家院壩裡玩耍,地上的石塊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撿起來,掂了掂,然後扔在了旦軍家的草房上。
旦軍有些生氣,他找到小京的母親,原本是想告誡對方管好自己家的小孩,但話趕話,惡毒的語言從兩個人的嘴裡說出來,深深刺痛對方的心,矛盾升級。
看到事情不對,旁邊的村民趕緊報警,接到村民反映的民事糾紛調解員前往事發地點進行調解,但是此時的旦軍已情緒失控。
彼時的他,已經喪失理智,他紅著眼睛從家裡拿了一把斧子衝出來,把才到他家門前的調解員砍倒在地,已經殺紅眼的旦軍並沒有就停手,而且把斧子掄向了5歲的小京和她母親。
那天的拖布卡鎮象鼻村,哭聲一片,整個村莊都籠罩在陰影當中。
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三條人命就在旦軍的斧子下消散,在事發之後,旦軍並沒有認罪伏法,而是選擇潛逃。
村民報案之後,原東川市公安局從當地抽調了一百多名民警追兇,兵分幾路捉拿兇手,幾次到四川涼山、雲南大理開展追逃工作,還公開懸賞五萬元徵集線索,但是迫於當時偵查技術手段落後,儘管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但依舊沒有抓到兇手。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當年的草房早已倒塌,小京墳塋旁的小樹苗已經長成了大樹,但這起案件依舊像一根刺一樣扎在當地公安民警心中,雖然案件負責人、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依舊把這起案件放在心上。
26年後,迎來了轉機。2020年,公安部開展命案積案攻堅專項行動,旦軍的案子重新成為省、市、區各級公安部門關注的焦點,省、市、區公安機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昆明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專家親臨東川指導研究命案積案工作,一案一人一物一線索逐一分析排查,尋找案件偵破的絲絲線索。
面對20多年杳無音訊的旦某軍,東川區公安局列出時間表、掛出作戰圖,一日一落實、一日一匯報。明確不惜一切代價、窮盡一切手段誓必抓捕旦軍。
重新逐一梳理排查案件物證;重新走訪當年專案組成員;重新對犯罪嫌疑人旦某軍的逃跑路線進行刻畫並對當年相關關係人進行走訪。
專案組民警遠赴湖南長沙、衡陽等地逐一核實相關線索,在連續5天不分晝夜輾轉多地核實後,案件終於迎來了第一絲曙光。
民警在與其一親屬核實的過程中,敏銳發現此人言辭閃爍,答非所問,行為極其可疑,專案組就此認定此人另有隱情。在長沙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的大力協助下,應用了現代技術偵查手段,確定了此人便是旦某軍案的重要關係人,並獲得了犯罪嫌疑人旦某軍仍冒名在世的重要線索,案件出現重大轉機。
通過這一線索,民警得知旦某改名換姓仍然在世,且藏匿地點可能在四川、貴州某地,在不斷地摸排調查之後,警方終於發現一名叫楊某某的人有重大犯罪嫌疑。
專案組民警通過秘密走訪後,發現楊某某與潛逃26年之久的命案逃犯旦軍相貌相似,經分析研判,初步認定此人就是潛逃的犯罪嫌疑人旦軍。
在落實"楊某某"落腳點之後,專案組民警立即將該情況上報刑偵大隊主要領導,大隊主要領導當即指令不惜一切代價伺機抓捕。
2020年8月28日23時許,旦軍一步一步走在路燈下,上樓,掏出鑰匙,此時,埋伏已久的民警伺機而動,將其抓獲。
面對民警,旦軍言辭閃爍謊稱其叫楊明華,當民警亮明東川警察身份後,旦某軍面露絕望,默默低下頭,長舒一口氣如釋重負道:"我就是旦軍"。
看著手腕上的手銬,這個背負了身背3條人命、逃亡26年的男人坦言,每天猶如驚弓之鳥苟且偷生的活著,該來的終是要來的,這一天終於結束了。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旦軍即便已經逃亡26年,但依舊逃不了法律的制裁,象鼻村後山上的三座墳塋,在26年後終於揭開了陰霾。
文章來源春城晚報,文中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