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銀河公墓紙錢換鮮花兌換處寫寄情卡片。麥婉詩/圖
清明假期廣州217萬群眾進山拜祭
記者從廣州市民政局獲悉,清明節假日期間,廣州市各拜祭場所共接待群眾約217.95萬人次,車輛29.41萬臺次,骨灰撒海預約累計1034具。據悉,4月5日、6日、7日全市各拜祭場所分別接待拜祭群眾約111.63萬人次、59.56萬人次、46.76萬人次。
■新快報記者 麥婉詩 通訊員 廖培金
骨灰撒海預約1034具 同比增加2倍
近年來,廣州大力推廣以骨灰格位寄存為主,撒海、還林、草坪葬、花壇葬、壁葬等生態安葬方式,開啟骨灰撒海常態化服務。骨灰寄存、骨灰還林、骨灰撒海、草坪葬、花壇葬、壁葬等節地生態葬法逐步被市民接受,至2018年底廣州市節地生態安葬率達83%,居全國前列。據統計,今年清明期間骨灰撒海預約累計1034具,比去年同期增加2倍。
鼓勵生態安葬 廣州推行多項補貼
目前,廣州市有5家殯儀館,共有132家公益性骨灰樓,近65%的骨灰存放在骨灰樓。其中廣州市火葬場現存骨灰15萬多具。廣州從2017年起對在經營性墓園實施節地生態安葬的實行獎補。全市10個經營性公墓均推出綠色節地葬法,進行生態安葬的骨灰近3萬例。
廣州市民政局預計隨後的兩個周末前往祭掃的市民群眾仍會比較集中。廣州市民政部門再次呼籲廣大市民群眾儘量選擇靈牌位拜祭、鮮花拜祭、居家拜祭、網絡拜祭等生態文明祭掃方式,錯峰地鐵、公交出行。
特寫
「請親人回家」業務每年增加兩三成
無煙拜祭、鮮花拜祭、靈牌位拜祭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目前越來越被市民群眾接受、認可。家住廣州的樊先生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為避開擁擠情況,他近幾年都在銀河公墓辦理「請親人回家」業務,即將骨灰取回家中進行居家拜祭。
樊先生說,他4月4日下午到銀河公墓業務大廳辦理「請親人回家」業務,只需要將骨灰存放證暫時押在銀河公墓,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就能辦理。
樊先生說,「在家中拜祭,時間比較充裕,我也能跟父親多聊聊。而且我覺得無論是在墓園拜祭還是在家中拜祭,均能表達對親人的緬懷之情,父親在墓園待了很長時間,應該回家看看。我們一家人小孩比較多,拜祭完畢可以一起聚餐。」
據介紹,近年來,銀河公墓的「請親人回家」業務每年都有遞增,增加幅度在20%-30%。
相關報導
清明假期佛山警方啟用直升機巡航
新快報訊 記者胡珊霞 通訊員霍偉錦報導 4月5日至7日,佛山全市公安機關按照省公安廳、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共投入警治安保力量13619人次,護航近193.2萬群眾平安有序參加祭祀活動,確保社會治安平穩有序。
4月5日上午,佛山市委書記魯毅到市公安局作戰指揮大廳檢查指導假日安保工作;清明節期間,佛山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鄧建偉登上直升機對佛山市主要高速公路、墓園周邊道路開展空中巡查。
據統計,4月5日至7日,全市53處清明祭掃場所、約193.2萬人次參加祭祀活動,平安有序。此外,交警支隊啟用警用直升機對全市重要高速路段、五區墓園周邊交通情況進行巡航,及時播報導路擁堵信息,指引市民提前繞行避讓。清明節期間,全市交警部門共投入警力6438人次,查處和糾正各類交通違法行為7247起。全市發生的交通事故宗數同比下降61.54%。清明節期間,全市火災事故警情同比下降40%。
編輯: a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