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勤工儉學 給母親減負 家庭貧困卻無法阻擋她追夢的腳步

2020-09-03 臺海網

姓名:楊靜

畢業學校:龍巖二中

分數:455分(理科)

報考院校:龍巖學院

預計學費:5000元/年

臺海網8月3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大榮 文/圖)「我的想法很簡單,好好讀書,早點出來工作,賺錢養活自己,挑起家庭的重擔,給母親減負,為她頂起一片藍天。」

在楊靜的眼裡,從小到大,母親都是一個人在外「漂泊」打拼,自己則寄住在姨姨家。這些年,母親獨自一人,艱難地撐起了這個家,支持她上學讀書,只為了將來她有份好工作。

楊靜說,生活把母親的脊梁都壓彎了。看著母親過早衰老的樣子,她的內心很是觸動。未來,她想成為家裡的「守護神」,帶母親一起跨過生活的坎,過上美好的生活。

生活的艱難,並沒有讓19歲的楊靜放棄心中的「大學夢」。今年的高考志願填報,她選擇報考龍巖學院。雖然分數已過投檔線,「大學夢」近在咫尺,但家庭的貧困,無情地阻擋了她追夢的腳步,讓她憂愁不已。此刻,她多麼需要有人幫她一把,助她展翅高飛,完成大學學業。

1

單親家庭靠親友支援艱難度日

楊靜的家,在新羅區萬安鎮西貫村一棟老舊房屋內,這裡地處偏遠,在大山深處。前些天,導報記者來到她家,實地核實家庭情況。從龍巖市圖書館出發,花了1個小時到鎮上,再經1個半小時的崎嶇山路,前後80多公裡的車程,導報記者共花了2個半小時才抵達目的地。

現場,導報記者了解到,這裡的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楊靜的媽媽也是其中一員。如今,她正在龍巖城區一家麵包店當店員。在楊靜很小的時候,楊靜的父親就病逝了。楊靜的母親出於生活的需要,同時也為了讓小孩有較穩定的家庭環境,從小學開始,就安排楊靜住進了姨姨家。靠著親友的支援,楊靜一家艱難度日。楊靜說,媽媽比較內向,日常溝通並不多,都是姨姨一直在教導我,要樂觀、積極向上,並教導我要學會感恩,孝敬媽媽。潛移默化中,姨姨的這些教導,在我的內心生根發芽。我立志出來工作後,要成為家裡的「守護神」,帶媽媽過上好日子。

楊靜的母親告訴導報記者,女兒很努力,一步步走到現在,很不容易,真要感謝她姨姨的悉心教導。可如今,女兒考上了,大學學費卻還沒著落,她的內心很愧疚。供女兒讀書,是當下唯一的心願,希望有人幫忙,圓了女兒的大學夢。

2

從小學會自強從不抱怨家裡窮

出生在樸素的農村家庭,上的是鎮裡唯一的小學,楊靜從小就學會了自強。家裡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她從不抱怨家裡窮。常年住在親戚家,她感受到了親人的溫暖,早早便學會感恩,學會吃苦。在艱苦的條件下,楊靜一開始就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是將來唯一的出路。

過早品嘗了生活的艱辛,楊靜比同齡人顯得「早熟」。楊靜說,她的高考成績並不算優異,但這只是起點,對於未來,她充滿信心。大學期間,她一定會勤奮刻苦,奮起直追,爭取考上研究生,讓自己將來更有能力為母親撐起一片天,回報母親和姨姨。

說到母親,楊靜很理性。她告訴導報記者,母親的不容易,她都看在眼裡,有時候也會刺痛自己,但自己深知,過度的感傷沒有太大意義。母親的辛勞,這些年都在鞭策著自己前行,即便逆風,也要昂首挺胸出發,笑對生活。

楊靜的母親說,孩子這些年,從沒有向她要錢買衣服。三年來,楊靜穿的幾乎都是校服,能節省就節省,從不和其他同學攀比,確實挺懂事的。這些年,自己忙著生計,從小到大都沒有帶她出去玩,更不用說外出旅遊長見識了,感覺很對不起她,也要謝謝女兒的理解。反而是女兒經常說,等畢業賺錢了,要帶自己出去旅遊,很是感動。

3

大學「小算盤」兼職貼補家用

楊靜告訴導報記者,這些年,通過省吃儉用,靠著親戚朋友的支持,自己終於圓滿完成了高中學業,考上了大學。但在即將踏上大學之路時,大學期間的學費、住宿費、生活費、購置必要學習用品的費用等又成了家庭的一大難題。在這困擾全家人的關鍵時刻,感謝海峽導報愛心助學欄目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的大學夢不再遙遠。

她說,受疫情影響,今年兼職機會很難找,只好在家裡幫忙,做做家務,看看書。在大學校園裡,除了要更加勤奮學習、努力進取外,楊靜還有自己的小「算盤」,去學校勤工儉學,打暑假工,力爭拿到獎學金,貼補下生活費,多的就寄回家給媽媽,為家庭減負。今後,有能力了,一定會積極回報社會,將導報的這份愛心傳遞下去,溫暖他人。

楊靜個子不大,能量不小。採訪中,導報記者了解到,在同學眼中,她是一個充滿正能量、樂觀向上的人,能以平常心為人處世,能很好規劃自己未來的生活。「現在的念頭很簡單,想早點讀完大學,早點撐起這個家,還要帶家人出去旅遊,一起看看外面的世界。」楊靜這樣說。

相關焦點

  • 貧寒,擋不住她追夢的腳步——記寒門學子李苗苗
    姐弟仨相處得十分和睦,排行老二的李苗苗雖然身材瘦小,氣質卻十分成熟穩重,目光中透著這個年齡段少有的堅毅,這也許和她特殊的家庭經歷有關。李苗苗4歲那年,她8歲的姐姐被診斷為小兒腦癱,從此,全家開始了四處求醫的漫漫長路。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負債纍纍,卻遲遲不見大女兒病情的好轉。
  • 家庭貧困學生更要加倍努力
    首先恭喜高考生金榜題名,每年的高考牽動著億萬家庭的心,尤其是對於生活貧困的家庭,他們更需要用知識來改變命運!接到錄取通知書時的激動不已也許瞬間就會被學費這一現實問題所困擾。節衣縮食供孩子讀完高中,對於這些家庭來說高昂的大學學費住宿費餐費,著實讓這些家長孩子犯了難。
  • 清北雙胞胎家庭曝光:貧困不能阻擋成功
    在人人高喊「寒門難再出貴子」的年代,他們用自己的成績和實力證明了:貧困是不能阻擋成功的。這些普通家庭的勝利,也讓曾走過高考獨木橋的我,看到了寒門教育的四個扎心真相。他們出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父母在兩人3歲時,成了下崗工人。父親跑出租,母親打零工,一家四口擠在父親單位的一間30平方米的宿舍裡,一住就是16年。沒受過教育的父母,卻深知教育的重要。他們把賺到的每一分錢,都花在了孩子的學費、輔導班、夥食營養費上。近20年時間,他們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 貧困家庭孩子167張獎狀貼滿牆:努力拼搏,不負年少不負己
    生在貧困人家,平時只能吃青菜豆腐,但這並不能阻擋三個孩子的求學夢。因為他們深知:努力奮進,不斷追求,他們才不會重複父輩的老路,才能拼出想要的人生!2人生,總是越努力,越幸福。前段時間,廣州獨臂籃球少年張家城一夜走紅。
  • 西方工人勵志女校長:她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她努力考上大學...
    能文能武,寶藏女孩趙莉來自於河南農村,成長於一個較為貧困的農村家庭,農業收入是家裡的全部經濟來源,一年下來收入微薄。父母早先也因為車禍身體都不太好,只能勉強維持家裡的生計。正直善良,孝心可鑑由於無情的車禍,趙莉的父母分別在她小學和初中時,身體嚴重受挫,父親鎖骨骨折,母親胳膊骨折,兩人都不能承擔較重勞務。家中沒有男孩,僅有的兩畝田地收成是主要經濟來源,家庭負擔很重。上大學後,趙莉在緊張繁忙的學習之外利用課餘時間在學校機房勤工助學減輕家中負擔。
  • 貧困家庭孩子167張獎狀貼滿牆:努力拼搏,不負年少不負己!
    生在貧困人家,平時只能吃青菜豆腐,但這並不能阻擋三個孩子的求學夢。天生我材必有用,努力拼搏,人人都能追夢成功!拼搏的青春,更美麗。疫情嚴重時期,全國各地的學校都紛紛停課,孩子們只能通過網課來學習。這對於一些身處偏遠地區的孩子而言,學習環境和學習資源都難以得到很好的保障。然而,心有目標、積極努力的孩子,總是會想盡辦法去克服困難、努力向夢想奮進。
  • 單親家庭的她考上了大學,她的母親卻…
    宜春學子呂楨怡與母親、弟弟原本就過著清苦貧困的生活。
  • 誰都無法阻擋一顆追夢的心
    誰都無法阻擋一顆追夢的心文丨
  • 致全省貧困家庭大學生的一封信
    在秋季新學期開學之際,我們欣喜地看到,又一批寒門學子沒有被貧困阻擋,能夠金榜題名進入夢寐以求的大學,徜徉在知識的殿堂裡學習。在此,我們謹向即將步入大學校門的你們表示祝賀!託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自然環境的惡劣、信息交通的閉塞、思想觀念的落後、疾病頑症的困擾……讓你們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 貧困,阻擋不了求學夢
    重慶日報記者作為尹明志願者,與30多名青年志願者一起,全程參與徒步活動,沿途探訪大山裡的貧困學子。■他們出生於困苦家庭,成長在貧瘠的大山,但他們從未放棄夢想,寒窗苦讀,最終考取了心儀的大學。在此,我們選取了幾位貧困學子的故事以饗讀者。
  • 致全省貧困家庭大學生: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在秋季新學期開學之際,我們欣喜地看到,又一批寒門學子沒有被貧困阻擋,能夠金榜題名進入夢寐以求的大學,徜徉在知識的殿堂裡學習。在此,我們謹向即將步入大學校門的你們表示祝賀!託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自然環境的惡劣、信息交通的閉塞、思想觀念的落後、疾病頑症的困擾……讓你們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 四川省教育廳發出致全省貧困家庭大學生的一封信
    四川在線記者 江芸涵8月24日,省教育廳發出《致全省貧困家庭大學生的一封信》,具體如下。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在秋季新學期開學之際,我們欣喜地看到,又一批寒門學子沒有被貧困阻擋,能夠金榜題名進入夢寐以求的大學,徜徉在知識的殿堂裡學習。在此,我們謹向即將步入大學校門的你們表示祝賀!
  • 2019年度「金秋圓夢」慈善助學金發放 南通36名貧困大學生領取助學金
    全市36名符合資助條件的貧困學子分別領取了助學金,共計10.8萬元。南通從2009年起,就已經開展「江海陽光慈善福彩助學」項目,資助對象都是新錄取的家庭貧困應屆新生。然而,南通市慈善總會通過走訪發現,不少貧困學子入學後仍面臨種種困難。
  • 劉雨昕淚灑舞臺,勇敢追夢,多遠都能到達,可背後的努力誰人知
    從這一次的公演舞臺,明顯地能夠看到她的成長。是啊,只要堅持,勇敢追夢,多遠都能到達,可是這成功背後的努力和辛酸故事誰人知?1997年,劉雨昕出生於貴州的一個文藝之家。媽媽是國家一級地方戲戲曲演員,受家庭薰陶,從小喜歡文藝,經常跟著母親參加各種的演出活動。
  • 家中欠債,母親又失業,單親家庭的她讓人心疼
    宜春學子呂楨怡與母親、弟弟原本就過著清苦貧困的生活,今年疫情出現後,呂楨怡的母親又失業了,讓這個單親家庭的經濟更加拮据。雖然生活舉步維艱,但讓母親欣慰的是,孩子很懂事,特別是女兒呂楨怡非常刻苦,今年高考取得文科594分的好成績,讓母親看到了希望。眼看女兒就要上大學了,學費的事卻成了這個家庭難以邁過的一道坎。
  • 清水慈善為蓋州市什字街鎮120戶貧困家庭發放愛心物資
    志願者們歷時三天入戶走訪慰問了蓋州市什字街鎮的120戶貧困家庭,他們的生活情況對於許多人來說是根本想像不出的,也許您只是在電視屏幕上看到過貧困家庭的身影,也許身在城市中的我們無法感同身受他們的貧苦狀況…
  • 尹明助學圓夢行動 貧困阻擋不了求學夢
    重慶日報記者作為尹明志願者,與30多名青年志願者一起,全程參與徒步活動,沿途探訪大山裡的貧困學子。■他們出生於困苦家庭,成長在貧瘠的大山,但他們從未放棄夢想,寒窗苦讀,最終考取了心儀的大學。在此,我們選取了幾位貧困學子的故事以饗讀者。
  • 圓夢行動 | 母親去世 父親行動不便 保亭18歲女孩想要勤工儉學
    母親去世,父親為治摔傷花光積蓄,保亭18歲女孩要在華中農業大學讀書期間勤工儉學我要用勤勞的雙手完成夢想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6日訊(記者 林師堂 文/圖)「母親因病去世了,爸爸去年摔傷動手術,花光了家裡的積蓄,妹妹還在讀初中,現在我讀華中農業大學又要花一筆錢。」提到上大學,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南茂農場勝利隊18歲的黎族姑娘符好思緒萬千。
  • 高中三年的自由活動時間,她都在努力學習
    在今年高考中,她以理科508分的成績被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翻譯專業錄取。家庭貧困的徐歡一直十分努力,她說,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不過,新學期的6000多元學雜費,卻讓她和她的家庭有些犯難。   如果你願意幫助這個姑娘,請撥打本報熱線電話:83830000。
  • 教育廳致信貧困家庭大學生: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附我省最新本專科學生資助政策
    在秋季新學期開學之際,我們欣喜地看到,又一批寒門學子沒有被貧困阻擋,能夠金榜題名進入夢寐以求的大學,徜徉在知識的殿堂裡學習。在此,我們謹向即將步入大學校門的你們表示祝賀! 託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自然環境的惡劣、信息交通的閉塞、思想觀念的落後、疾病頑症的困擾……讓你們的家庭陷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