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學季,育兒、教育問題再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焦點。萌娃初入園焦慮、二胎家庭成員之間關係處理、熊孩子如何教育、怎樣培養獨立性格、單親家庭怎樣彌補感情缺失等等兒童成長疑問紛至沓來。
疑難雜症當前,優酷泛文娛自製工作室推出的兒童成長觀察紀實真人秀《告訴世界我可以》似乎為我們提供了不錯的「兒童成長指南」。
這裡有中國育兒家庭群像
他們的故事真實、普世、煙火氣十足
首期節目,《告訴世界我可以》聚焦的4組中國育兒家庭就引發廣泛關注。原生家庭各不相同,孩子們性格各異,成長路上遇到的難題也五花八門。
來自杭州的4歲小姑娘鈄晨曦,由於父母離異,從小跟著爸爸一起生活,雖然乖巧懂事,但也敏感早慧。
為了讓兜兜從小看更大的世界,體會更深刻的愛。
兜兜爸在2020年6月,帶著女兒騎行西藏拉薩,這段故事感動了很多人。也有人好奇,帶著幼齡女童出行,這位90後爸爸是如何兼顧旅行和照顧孩子的?看過《告訴世界我可以》,我們多少能找到些答案。
觀眾不難發現,兜兜爸非常會在生活場景中溫和地教育、引導孩子,不僅教女兒獨立,更借爬山野營看星星的時機跟女兒聊起了他們始終未提起的「禁忌話題」——媽媽。
兜兜爸希望女兒能勇敢地面對家庭的實際情況,讓她知道,即使他們之間的好朋友媽媽不能時刻陪在兜兜身邊,但兜兜應得的愛依舊沒減少。
用巧妙的方式關愛孩子成長,設身處地地從孩子視角看問題,兜兜爸的教育方式獲得了很多網友的肯定。
每個孩子都要面臨成長路上的一個個難關,節目中,3歲的成都小姑娘邱筱姌挑戰的難關是「上幼兒園」。
為了不去幼兒園,姌姌甚至哭喊著「我怕老師打我,還有老師批評」,這種壞情緒同樣影響到了對孩子成長非常走心的媽媽。姌姌媽甚至表現出了比女兒更嚴重的分離焦慮。
給女兒縫製布袋隨身攜帶全家福,在幼兒園外面趴牆角偷看孩子,聽說姌姌在幼兒園吃得好睡得香一點也沒哭鬧著找媽媽,姌姌媽竟有些失落。
看見孩子頭也不回地走進幼兒園,姌姌媽竟然忍不住抹眼淚,感覺「心一下子空了」。
面對人生的「第一次分離」,孩子和家長無疑都需要成長。正如姌姌媽總結的:「可能是我依賴她多一些吧,是我更需要獨立」。
家長在不在跟前完全兩個樣的不止姌姌,來自江蘇二胎家庭的4歲「霸道球小妹」倪雪航同樣展現出了「兩面性」。
在父母面前,球球總愛爭寵,不願意跟一歲半的弟弟分享玩具,推搡弟弟,哭鬧著要求爸爸把弟弟扔出去……
可當大家都以為她是不折不扣的霸道小公主時,球球卻在發燒生病的情況下,獨自看護弟弟兩個小時。爸爸在辦公的情況下,球球遵守了與爸爸的承諾,幫忙照顧弟弟。
阻止弟弟玩危險的耳機,幫弟弟開水壺、拿零食,教導弟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處處都是暖心「大姐姐」的模樣。
孩子在家長前後「判若兩娃」的現象引人深思。
通過這件事,球球爸也感嘆,以前覺得姐姐不夠獨立堅強,現在才意識到原來是沒有給姐姐足夠空間。這個觀點得到了許多人的贊同,有網友認為,看了《告訴世界我可以》才明白,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要讓成年人的「偏見」,限制住孩子的每一個可能。
與城市中娃娃們的成長軌跡略有不同,5歲的草原萌娃潤朝日亞每天過著攆雞追狗、鑽桌子跳窗戶的無憂無慮生活。
調皮好動,不懂分享,不會獨立,全家人過分寵溺,洗臉有人管,就連吃飯都要追著吃,讓家長累心又累身。
為了讓孩子有「長大了」的儀式感,父母決定讓小潤朝獨立去放羊,希望藉助這項草原民族的傳統,幫助孩子樹立責任感和獨立性。看著離開父母的小潤朝夜晚打著手電筒去羊圈放羊,很多人感受到了孩子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勇氣。
《告訴世界我可以》以「紀錄片」的形式為觀眾展示了最真實、有煙火氣的中國育兒家庭群像。
紀實真人秀+明星觀察模式創新
傳遞科學性、實踐性、先鋒性育兒經驗
《告訴世界我可以》紀實真人秀+明星觀察的創新模式獨具市場差異化競爭力。
不同於市面上慣用的親子旅遊真人秀或說教類「育兒大講堂」,《告訴世界我可以》生動結合紀實真人秀+明星觀察兩個模塊,打通屏幕內外,讓觀察嘉賓言之有物,讓觀眾看得通透。
首期節目過後,觀眾除了被四個萌娃家庭的育兒氛圍感染外,更對明星觀察嘉賓的權威性,輸出的多元化育兒觀點給予了認可。
常駐觀察嘉賓北京大學教授魏坤琳(Dr.魏)+飛行觀察員鄭淵潔、傅首爾、鄭亞旗的組合,分別從科學性、實踐性、先鋒性等領域為節目貢獻了諸多值得借鑑的育兒經驗。
不僅如此,在以後的節目中,《告訴世界我可以》每期還將邀約2-3名飛行觀察嘉賓與Dr.魏搭檔,圍觀親子成長故事,進行分享與點評,展開智慧觀點的交鋒與碰撞,並助力觀眾突破思維成長定式,打破家長「不可以」的天花板,鼓勵孩子大膽說出「我能行」、「我可以」。
經過觀察嘉賓的實時分享,節目中很多能夠引起年輕家長共鳴的細節被放大——例如小姑娘姌姌在飯桌上哭鬧時,IT男姌爸卻在電腦前打遊戲,對孩子的情緒表達充耳不聞。
不僅如此,看到妻子如此焦慮,丈夫卻潑冷水:「那是她一廂情願。」每天只跟孩子交流10分鐘、漠視妻子的付出,這種「喪偶式」育兒帶來的情感缺憾引發不少「媽媽觀眾」的共鳴。
可以說,《告訴世界我可以》兼具了觀賞性、真實性、育兒指南性、社會價值。
金句頻出熱議不斷
快抱走這本「兒童成長指南」
首期節目播出後,節目同名微博話題 閱讀量達到202萬,觀眾的關注度直線上升,從節目熱度和口碑不難看出其指南價值。
《告訴世界我可以》更對日常生活父母育兒過程中常見的行為進行了探討——逼迫孩子承認錯誤、過早要求孩子過於獨立、故意給孩子製造心理壓力、過分寵溺等等行為實際上都不利於3-6歲兒童健康成長。
與此同時,節目中觀察員分享的故事、金句也被觀眾廣泛關注。Dr.魏給二胎家庭的建議是「家庭內部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給每個孩子的資源平分」。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節目中反覆強調「言傳身教」的重要性,更貢獻了可執行性的金句:「閉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
跟小女孩兜兜一樣成長於單親家庭的傅首爾,建議離婚家庭要保護好孩子,對孩子負責,她更是分享了自己小時候母親說爸爸是「魔鬼」的反面案例,來警醒離婚家庭的父母。
而面對那些膽子小的孩子,她建議萬萬不可以給孩子心理壓迫感,換個引導方式或是暫時迴避這個令孩子害怕的點,一切交給時間,都是不錯的方式。
關於「獨立」的話題,鄭亞旗分享了他18歲才真正一個人出門的經歷,但成年第二天就去了非洲旅行。
無教條、不死板老套,觀察員分享的成長故事生動有趣、觀點碰撞犀利多元,打破育兒教育中的固化思維,對當代90後新手爸媽來講極有價值。
首播過後,還將有8組極具特色的中國家庭樣本陸續登場,節目將繼續探討獨立、勇敢、起跑線、堅持與妥協、規則、朋友、天才等8個成長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