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汀溪用鄉村旅遊引領振興 西部旅遊線基本成形

2020-12-18 廈門房地產聯合網(xmhouse.com)

  古坑三角梅用芬芳花香喜迎八方賓朋。

  古坑村三角梅綻放,春節迎客十餘萬人次;頂村村巷深酒香,常年遊客不斷;西部旅遊線山水人文風景獨好,吸引城裡的遊客流連忘返……經過持續幾年的大力推動,有「廈門生態第一鎮」之稱的同安區汀溪鎮,鄉村旅遊發展的格局已經確定,特色亮點正在不斷顯現。

  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汀溪鎮的發展引起了更多關注。近日,記者走進汀溪鎮,近距離感受這裡在過去一年的發展變化和接下來一年的發展步伐。

  汀溪鎮黨委書記蔡志宏說,中央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汀溪鎮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汀溪有優勢有條件依託鄉村旅遊,讓全鎮的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他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是全省十佳鄉村旅遊休閒集鎮,我們要做成全國鄉村旅遊休閒集鎮!」

  趁勢而為,更大作為。汀溪,正在蹄疾步穩地前進,迎接更大發展。

  一村一品

  古坑三角梅富一方百姓

  今年春節,汀溪鎮古坑村聲名鵲起,在六天的時間裡迎來超過了10萬人次的遊客。

  吸引市民遊客的,是自然生態恢復、生態水系建設後的西源溪旁清澈的溪水交映著鮮豔綻放的40餘萬盆三角梅。五顏六色的三角梅有序排列,形成了移步皆景、錯落有致的山水田園花景,幾乎每個路過的市民遊客都要在這裡駐車觀賞。古坑村主任葉開生告訴記者,村民靠在三角梅基地旁擺攤,總收入就有四五十萬元,吃上了「旅遊飯」。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這個三角梅基地背後的產業構想。蔡志宏告訴記者,古坑村有悠久的三角梅種植史,而且這裡種出來的「同安紅」三角梅顏色更豔麗、花期更長,三角梅是古坑遠近聞名的「一村一品」。

  在生豬退養後,農民的轉產轉業成為擺在眼前的焦點問題。區、鎮黨委政府便謀劃通過三角梅來帶動古坑村村民轉產轉業,引進龍頭企業,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打造三角梅產銷基地,並以三角梅為亮點同步發展鄉村旅遊,實現一三產融合發展。

  2017年10月,古坑村成立滿枝紅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去年上半年,古坑村引入福建省花協三角梅分會秘書長單位——廈門千日紅園藝有限公司,建集產、銷、學、研、旅為一體的三角梅產業示範園。目前「50畝+40畝」啟動區已經基本成型,另有170畝山地公園正在推動中。同時,企業向合作社下訂單生產,保證農戶三角梅銷售,並鼓勵商家與當地村民聯合進行初級苗木栽培,出售給企業進行控花與塑型,實現農民轉產增收。該公司總經理陳偉告訴記者,公司與村合作社達成了三年2000萬元訂單的合作,並且承諾保底回收。

  目前,村合作社已經流轉出一塊70畝的土地,即將開始種植三角梅,同時另有約200畝零散的村民田地將用來種植三角梅。

  以花為媒,興一個產業、亮一道風景線、富一方百姓。蔡志宏信心滿滿地說,今年古坑的村集體收入保守估計也有百萬元。

  連點成線

  西部旅遊線基本成形

  三角梅是古坑的特色,而在古坑往上12公裡的頂村村,則依靠優越的自然山水資源、「與世隔絕」的靜謐,成為近年來我市鄉村旅遊的熱門目的地。去年,頂村依靠成熟的民宿合作社模式,實現旅遊收入1500多萬元。

  今年春節,頂村迎客超6萬人次。蔡志宏告訴記者,幾乎每個到頂村的遊客,都會在古坑的三角梅基地留下足跡,頂村和古坑的火爆,讓人們看到了汀溪鎮鄉村旅遊串點成線、集聚成片的格局。

  近年來,汀溪鎮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鄉村旅遊確立為全鎮的支柱產業,大力推進生豬退養、牛蛙退養等生態保護工作,同時大力做足「水文章」,把境內的每一條水系都打造成宜人的帶狀公園,為全域旅遊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在此基礎上,汀溪鎮綜合分析全域農村山水肌理、人文傳承、產業體系等資源稟賦,充分挖掘各村的獨特資源,規劃了「一心三線六主題」的鄉村旅遊格局。其中,以頂村為首的西線,目前已經逐漸形成了頂村、堤內的寧靜山體休閒特色遊,荏畲、西源的青少年戶外體驗特色遊,古坑的三角梅賞花遊,褒美、路下的陶瓷文化和宗教文化特色遊等各具特色又彼此互補的旅遊產品。

  為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汀溪鎮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大力推動各村的規劃編制工作,為各村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引導。去年汀溪鎮已經推動完成了頂村村、古坑村市級鄉村振興示範試點村村莊規劃的市級初審,今年將持續開展五峰、造水區級鄉村振興重點村的村莊規劃和其餘9個村鄉村振興村莊建設規劃方案編制工作。

  蔡志宏特別指出,這一輪編制將更加注重政策、法律意識,加強法律法規的指導作用,做細做齊做全規劃,在保護生態、保護耕地的基礎上,全面梳理發展空間,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一花獨放不是春。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目的地已經全面開花,一個個「盆景」連線成片,汀溪正在成為鄉村旅遊百花齊放的「百花園」。

  綠色發展

  生態產業項目爭相落地

  需要指出的是,汀溪的產業基礎,絕不只是鄉村旅遊。在這片155.85平方公裡的綠色土地上,一篇更宏大的一二三產融合的綠色文章正在書寫。

  作為廈門生態第一鎮,汀溪鎮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這裡自然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高達近70%,山體資源佔廈門40%之多,坐擁豐富的溫泉資源和重要水源地汀溪水庫等,有「廈門綠肺」的美譽。獨特的自然資源,讓這裡成為綠色工業、生態農業和高端康養產業爭相落地的區域。

  在汀溪鎮東北部,總投資超過86億元的抽水蓄能項目以及景田礦泉水二期項目都將成為綠色工業旅遊基地。汀溪鎮鎮長莊毅介紹,去年汀溪鎮用兩個月完成了抽水蓄能項目全年1562畝的徵地任務,又用8個月完成了212戶113棟房屋的徵收和拆除工作,為項目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目前,項目建設正在推動之中。

  今年將投用的五峰禾灃現代農業園則將成為汀溪鎮綠色農業遊的拳頭產品。投資5億元的荏畲青少年戶外體驗基地也有望於今年底投用,使西部旅遊線更加豐富、飽滿。

  另一個重要項目是康養特色小鎮的建設。2016年,汀溪鎮被住建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並引入市聯發集團,合作打造康養特色小鎮,擬建設健康產業研發基地及康養產業,成為廈門健康休閒度假村、健康產業聚集區和高端健康老人療養區。

  過去兩年,汀溪鎮一直通過徵地拆遷和前期基礎設施建設,為康養小鎮的開發建設夯實基礎。今年,部分產業項目將有望開工。

  「汀溪擁有廈門這個濱海城市難得的山景資源,跟廈門的其他旅遊業態形成了互補。」蔡志宏說,汀溪鎮將念好「山海經」,堅持綠色發展,做大做強廈門北部生態產業,打造同安乃至廈門重要的旅遊和康養目的地。(廈門日報 文/圖 記者 吳耀東 通訊員 林玉芳)

  (原標題:念好「山海經」 烹飪「旅遊宴」

  同安區汀溪鎮用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帶動村強民富)

null

相關焦點

  • 廈門生態第一鎮 同安汀溪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汀溪鎮古坑村成立了以村支部為引領的同安滿枝紅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將通過土地流轉和同安城建公司合作打造古坑三角梅基地。(通訊員何東方攝)汀溪鎮黨委書記蔡志宏說,近年來,汀溪鎮在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指引下,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鄉村旅遊確立為全鎮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已經是省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更加堅定了汀溪鎮做大做強鄉村旅遊的決心和信心。
  • 同安區汀溪鎮用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帶動村強民富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吳耀東 通訊員林玉芳) 古坑村三角梅綻放,春節迎客十餘萬人次;頂村村巷深酒香,常年遊客不斷;西部旅遊線山水人文風景獨好,吸引城裡的遊客流連忘返……經過持續幾年的大力推動,有「廈門生態第一鎮」之稱的同安區汀溪鎮,鄉村旅遊發展的格局已經確定,特色亮點正在不斷顯現。
  • 同安汀溪入選省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鄉鎮
    我們將秉持『業興、家富、村美、人和』的目標,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和環境提升為抓手,圍繞一條動線提升優化、3個省級示範村引領帶動、3個區級試點村提檔升級等工作繼續打響做強鄉村振興品牌,走出一條農民更富、農業更強、農村更美的特色發展道路。」汀溪鎮黨委書記林虹說。
  • 同安汀溪鎮推出鄉村振興動線 激活發展新動能
    靈秀汀溪,堪稱「廈門生態第一鎮」,「其山崔巍以嵯峨,其水浹渫而揚波」,引得宋代大儒朱熹登遊題字,明末文士池顯方棲山隱居。  作為全國首批特色小鎮,在區委鄉村振興辦指導下,同安汀溪鎮最近推出「隘頭村-頂村村」鄉村振興動線,推動實現「業興家富村美人和」。汀溪鎮黨委書記林虹介紹,汀溪古蹟有「五寶」:古瓷、古道、古民居、古渡口、古山寨;產業有五產:一棵樹、一朵花、一池溫泉、一間民宿、一條街。
  • 廈門生態第一鎮同安汀溪鎮 做大做強鄉村旅遊
    汀溪鎮黨委書記蔡志宏說,近年來,汀溪鎮在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指引下,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鄉村旅遊確立為全鎮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已經是省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更加堅定了汀溪鎮做大做強鄉村旅遊的決心和信心。
  • 同安汀溪:雕琢國家級精品名鎮
    兩年來,同安汀溪小城鎮建設啟動項目38項,累計完成投資8.59億元,2010年投資進度位列全省21個試點鎮第二名。今年新建續建31項,計劃完成投資5.7億元。目前,汀溪大道(一期)、縱五路(一期)建成並順利通車,已啟動汀溪大道(二期)、汀溪中路、溫泉一路等路網的建設。汀溪學校、生態公廁、汙水處理廠及自來水廠等一批公共服務配套建設基本完成,安置房主體基本完成,紅十字衛生院全面啟動服務。
  • 廈門:同安區汀溪鎮打造「隘頭村—頂村村」旅遊動線賦能鄉村振興
    當前,同安區汀溪鎮正在加緊打造和完善「隘頭村—頂村村」鄉村旅遊動線,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為主題,串聯轄區歷史文化和現代產業資源,勾勒出一幅「業興、家富、村美、人和」的鄉村振興圖景。  據悉,「隘頭村—頂村村」動線項目總投資約2200萬元,注重要素聚集和內涵發展,旨在實現鄉村振興「面子」「裡子」的雙提升。目前,大部分項目已進場施工,預計年底完成建設。
  • 同安古坑通過三角梅產業的創新發展 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臺海網12月10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昨日,市旅發委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條題為《同安又「紅」了!這兒的三角梅美到讓人窒息!》的微信,文章中的主角,就是同安區汀溪鎮古坑村的「同安紅」三角梅。 實際上,最近一段時間,古坑村的三角梅頗為引人注目。
  • 2020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名單公布 廈門同安全國第9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近年來,同安區依託當地綠色生態資源優勢和厚重的人文歷史積澱,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綠色產業,推動「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產業布局,德治法治並舉的鄉村治理新模式,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做法,夯實了地方鄉村振興的基礎。
  • 同安汀溪古坑村芒果樹紮根 最長樹齡已達220年
    ,同安汀溪古坑村堪稱「芒果村」,該村樹齡百年以上的芒果樹達20多棵,掛牌為古樹名木的芒果樹有十多棵,老芒果樹之多,在同安乃至廈門絕無僅有。同安人通過芒果花開來預測氣候,由此可見,在歷史上,同安芒果的種植數量不在少數。  但為何古坑村有數量如此多的古芒果樹呢?對此,同安區農技中心主任蘇國存分析,除了當地村民保護古樹的傳統,可能還與古坑村的自然條件有關。
  • 汀溪中學、國祺中學、五顯中學成名校「合作校」
    同安汀溪中學、國祺中學、五顯中學成為廈門一中、廈門六中的合作校具體來看↓↓↓7月24日,廈門一中、廈門六中與同安區教育局合作辦學籤約暨揭牌儀式在國祺中學舉行。>教育科研、人才培養、品牌創建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進一步落實「名校跨島」和「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提升島外學校的辦學品質和教育教學質量,助力富美同安打造教育強區。
  • 文化引領 鄉村旅遊提質增效助推鄉村振興
    中國網訊 今年以來,泉州市文旅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以文化引領、品質提升為抓手,健全「文化振興、項目帶動、培育精品、完善配套」的建設機制,大力推進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優化鄉村旅遊供給,助推鄉村振興。
  • 廈門周邊遊好去處,1小時到同安體驗汀溪美食和盛之鄉溫泉
    這次溫泉文化工幕式在同安的盛之鄉溫泉度假村,天空湛藍,飄著朵朵的白雲,剛一進入會場就被香氣襲人的桂花香到了,心情頓時好得不得了。文化節開幕式上有小鎮鎮長和嘉賓發言,還有從青春張揚的鼓舞飛揚到老年秧歌隊的中國紅的精彩的歌舞表演。用閩南語說菜單唱薄餅歌的老伯。
  • 以鄉村規劃引領推進鄉村振興
    以鄉村規劃引領推進鄉村振興 墊江縣普順鎮紅巖村屬縣級扶貧重點村,2018年縣委、縣政府選派了駐村工作隊到該村,助力脫貧攻堅。工作隊在謀劃脫貧攻堅思路上,不僅是摘掉貧困村帽子,還要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鄉村振興要為脫貧攻堅提供支撐保障,以脫貧攻堅補齊鄉村短板。一是堅持規劃引領。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
  • 廈門惟一生態環境審判庭落戶同安汀溪
    ­  昨日,同安法院舉辦生態環境審判開放日活動,同安區人民法院生態環境審判法庭正式成立。這意味著全市惟一的基層法院生態環境審判庭落戶同安汀溪。今後,廈門六區涉生態環境資源的刑事、民事、行政一審和非訴行政執行審查案件,將統一歸口同安法院生態環境審判庭集中管轄。
  • 廈門同安古坑村:做足三角梅文章,閩南古厝活力煥新
    昨天,記者探訪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同安汀溪鎮古坑村,這裡一派傳統閩南鄉村的景象,讓人心動的,不僅是繁花勝景催化產業蝶變,還在於傳統村落的活力煥新。「同安紅」發源地 擬掛牌國家林業和草原種質資源庫基地清澈的汀溪「母親河」西源溪自北向南流經古坑,一年四季陽光充足,獨特的自然條件孕育了同安「第一花村」,這裡的三角梅,美得純淨、紅得深沉、豔得攝人心魄。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同安紅」,古坑村是「同安紅」三角梅地理性商標的發源地。
  • 以「兩山」理念引領鄉村生態振興
    生態振興是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實現生態振興,必須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引領,必須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行動指南。「兩山」理念引領鄉村生態振興首先應堅持「生態優先」。因為「生態優先」不僅是「綠水青山」的要求,而且也是生態振興的前提。
  • 廈門泰禾世茂汀溪院子售樓處電話地址-開盤時間-開發商物業基本...
    周邊設施 交通: 學校:廈門市汀溪學校 商場:同安老城中山路商圈、樂海城市廣場、鐘樓壹號商場等 醫院:同安中醫醫院、閩海醫院 其他:周邊景觀:社區內私家湖景及山地景觀
  • 「最美地鐵旅遊線」4月1日上線,濟南西部景點「一網打盡」
    近日,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槐蔭區人民政府、長清區人民政府以及相關旅遊企業成立了「最美地鐵旅遊合作聯盟」,並聯手打造「最美地鐵旅遊線」,將濟南西部的特色旅遊資源「一網打盡」,為市民遊客提供多樣化的旅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