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8月24日電 (王軍)今日,首屆「天府藝術季2020」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國際展覽展示中心15-16號連接館推出,亮點之一莫過於「歸來——戴澤先生精品系列觀摩展」。
同時,此次「天府藝術季」還精心打造了「雙展計劃」,集中了數位青年藝術家作品的《逐浪——2020成都青年藝術嘉年華》,則是對當代青年藝術家創作面貌集中展現的一次視覺盛宴。此次藝術季展覽將持續到9月7日。
戴澤先生1922年出生,一直到1946年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畢業,長達24年時間裡,都生活、學習、成長在巴蜀這片土地上,他對家鄉飽含深情。此次「歸來——戴澤先生精品系列觀摩展」,主要展出了戴澤先生不同時期的小幅代表作二十餘幅,雖然是戴澤先生一個非常小型的觀摩展,但裡面無疑仍呈現出他對故鄉的無限眷戀之情……
戴澤先生是新中國美術教育的重要奠基人、親歷者及推動者之一,是中國第二代油畫家的代表人物。他早年考入中央大學藝術系,師從徐悲鴻、傅抱石、陳之佛等藝術名家,後任教於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新中國成立後,協助徐悲鴻先生籌建中央美術學院,多年來培養了大批藝術人才。在多年的創作實踐中,戴澤先生自覺將西方繪畫的造型觀念與中國傳統繪畫體系相互結合,融會貫通,自成一格,形成卓越的藝術成就。而日常生活中,戴澤先生又是一位極其低調、令人尊敬的導師。
同期舉行的《逐浪——2020成都青年藝術嘉年華》則展現了作為「後浪」的
當代青年藝術家的面貌。作為此次展覽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葛玉君表示,前一階段,「後浪」一詞刷屏。所謂「後浪」,他們直接影響著對我們無法預知、難以把控的未來的方方面面的影響。對於藝術界而言,青年一代更是這個藝術世界當中不容忽視的新生力量。而本次展覽的題目為「逐浪」,相對於「後浪」,更多的定義為一種代際之間的關聯,「逐浪」的意義則主要放在「浪」字之上,所謂「追風逐浪」是他們對於身處時代的立場、態度、價值觀的反射,其不僅包含藝術、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反映,同時也包含對於日常消費、藝術市場、大眾審美等全方位整體性的觀照……
據悉,此次展覽並非一場純粹學術意義上的藝術展,而更多的是面向公共教育、面向大眾、面向娛樂、面向消費、面向市場的一次帶有「朝氣」的藝術大party……正是基於此,展覽希望藉助這些青年創作,在與觀眾之間相互「凝視」的同時,進入「後浪」們的精神世界,感受著、體悟著美的氣息,青春的活力,並反過來潛移默化地修正我們對生活、對社會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