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至17日,第一批7臺紅外監測相機在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布設完成。這標誌著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巡護監測工作正式啟動科學化巡護監測工作。
在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安裝布設紅外相機,由愛德基金會鄉村振興計劃立項資助,是熊貓村社區營造與零星熊貓保護地建設示範項目核心工作之一。
熊貓村社區營造與零星熊貓保護地建設示範項目,以推動成立約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為組織載體,兼顧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目標,有效整合政企社校研五位一體資源,為叢林崗零星熊貓社會公益型保護地搭建守護熊貓村「朋友圈」,動員和培育全體村民共同營造生態社區與建設「零星熊貓」社會公益型保護地,優化一種綜合性熊貓村社區治理與生態保護模式。
5月16日,守護熊貓村團隊在C熊貓村做上山安裝布設紅外相機各項準備工作。
5月17日上午8時,約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負責人李永政,守護熊貓村計劃發起人、約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趙松生一行,驅車抵達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山腳,海拔1300米。
在林間羊腸小道負重徒步2個小時左右,守護熊貓村團隊到達海拔1913米位置。短暫休整後,守護熊貓村團隊沿著海拔1913米-1950米樣線,參照紅外相機野外布設及操作規範,結合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實際地形地貌情況,開始勘測布設紅外相機。
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布設的第一臺紅外相機
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布設的第二臺紅外相機
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布設的第三臺紅外相機
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布設的第四臺紅外相機
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布設的第五臺紅外相機
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布設的第六臺紅外相機
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布設的第七臺紅外相機
「這次真的沉浸式體驗了啥叫『舉步維艱』、『披荊斬棘』!」精疲力盡的趙松生感慨。沿著海拔1913米-1950米樣線,橫向翻越4座大山梁和3個深山溝,守護熊貓村團隊於13時50分完成了首批7臺紅外相機的布設。
本次安裝布設紅外相機監測工作的同時,守護熊貓村團隊順便開展了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1913米-1950米樣線巡護監測工作。巡護監測過程中,守護熊貓村團隊不僅在多出竹林發現野生大熊貓咬節、小熊貓糞便、野豬足跡、食肉類動物糞便以及食草類動物糞便,還清除了多處獵套。
此外,守護熊貓村團隊還在該樣線上發現超過500平米的冶銅遺址,年代有待科學測定,但根據周邊古樹推測系上千年前古人冶銅留下的痕跡。
守護熊貓村團隊商定,第二批8臺紅外相機也將於近期在叢林崗零星熊貓社區保護地海拔2300米樣線布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