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民以食為天」,確實,我國五千年的的悠久歷史中,飲食文化一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飲食的文化已經成了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國之所有有獨特的飲食文化,除了人生在世離不開食物和吃外,更是因為我國地域遼闊,氣候條件豐富,動植物品類繁多,在豐富多樣的物質基礎,才有了獨具風味的中國飲食文化!
如今,我國的飲食文化,一枝獨秀,在世界上也博得「食在中國」的美譽!而這一美譽得來的也無可厚非,單單從傳統的節食習俗上就不難看出來,比如說元宵節吃湯圓,祭灶吃燒餅,端午吃粽子,臘八喝臘八粥等等。在生活中,大家對吃的也是了解的甚多,煮,蒸,燒,燉,烤,烹,滷等等。當然除了烹調方法講究甚多外,對吃的食材也是多種多樣。毫不誇張的說,只要能吃,我們就能想法子把它做成能吃的食物。
咱們就以雞爪和雞翅為例,就有泡椒,醬雞,紅燒,鹽焗,虎皮,酸辣,幹蒸的等等。當然除了咱們會做雞爪雞翅外,更主要的是人們對雞爪和雞翅的喜歡!因此這些年,從事製作雞爪零食的商家和店面也是賺的盆滿缽滿。
不過大家想過這個問題沒有?一隻雞明明只有2隻雞爪和2隻翅膀,為何市面上的雞爪會供應不斷呢?專家給出解釋。
第一,一部分進口國外;不同的文化背景,有著不用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俗,我國就和國外的飲食文化有著比較明顯的差異,國外比較喜歡吃雞胸脯肉和大腿肉,而雞頭,雞爪和雞翅一般來說都是出口到別的地方,比如在2009年,美國養雞場對我國就外銷了2億7800萬美元雞肉,其中大部分都是雞爪和雞翅!
第二,國內生產量大;要知道,我國對雞肉的喜歡遠遠大於鴨肉,鵝肉等肉類,人們對「雞」的認同也是有史以來的。需求量大了,供應量自然也大了,可以看到的是,這些年大型養雞場也是越來越多,並且現在養雞越來越規範化,科學化,雞的成長速度快了,雞爪自然也多了。特別是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的有。兩種力量下,現今每天能產出的貨源也足夠滿足我們中國人對雞爪的需求了。
第三,雖喜歡但不是主食;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飲食的營養和健康,一般來說主食還是以穀物為主,蔬菜為輔,一星期也會吃上幾頓肉,但也多是以豬肉和雞胸脯肉為主,而雞爪和雞翅一般是當成零食或者開胃食物來吃。
以上三點就是「雞隻有2隻翅膀和2隻爪子,為啥市場上一直供應不斷?」的原因。總之,這些年筆者也見識了身邊人對雞爪瘋狂的偏好,有的甚至把雞爪當成主食來吃。那麼你身邊有愛吃雞爪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