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醫兒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病區 三分之一住的是氣管有異物進去的小病人》後續
每年春節
氣管吸入異物的小孩和老人特別多
氣管吸入異物急救辦法請牢記
記者 李靜 通訊員 汪麗紅 王雪飛 插圖 連誠
本報訊 昨天快報《第X號病床》版說,這幾天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住院的小病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因為氣管吸入了異物來做手術的,每天入院的有三四例,最多的一天一下收進7個小病人,有的病人不得不在走廊上加床。吸入的異物五花八門,其中花生、瓜子最多。還有的孩子是誤吞了異物,以硬幣、電池最多。
主治醫師吳磊說,氣管異物很兇險,能送到醫院動手術的,算是不嚴重的。「有些孩子氣管吸入異物後,等不及急救車過來,幾分鐘之內就死亡了。在那幾分鐘內,家人懂得正確的急救非常關鍵。」
那麼當異物卡在氣管或食道,該怎麼進行急救處理?今天,我們請杭州市120急救中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和消化科的醫生來說說這個話題。
市120急救中心
每周接到氣管異物患者1人
1月份至今,市急救中心共接診了5例氣管異物阻塞的患者,平均每周1例。這些患者中,有2例12歲以下,其餘是老年人。
急救中心周海斌醫師說,從病情的緊急程度說,心跳呼吸停止最為緊急。除了心梗,氣管異物是導致心跳呼吸停止的常見原因。
「我們碰到過一個氣管異物梗塞的患者,30多歲男的,喝酒後,嘔吐物嗆進氣管造成窒息,大腦缺氧。我們到的時候,心跳呼吸停止了。搶救回來後,因為大腦受到損傷,智力只能達到9歲小孩的水平。」周海斌說,他遇到氣管異物梗塞較多的是老人,躺在床上吃年糕、湯圓、餛飩等,嗆進了氣管。
「這些老人坐著或躺在床上吃,吃完後又是朝天睡,容易食管反流嘔吐,嘔吐物被吸入了氣管。食物殘渣黏糊糊的,不容易被咳出來。嘔吐物嗆進氣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效果不明顯,需要我們用插管吸引出來。」
1歲以下嬰兒
氣管吸入異物這樣救
杭州市急救中心醫教培訓科魯美麗科長說,一旦確認是氣管吸入了異物,一定要馬上展開急救。年齡不同,急救的方法也不同。
1歲以下的嬰兒應該這麼救——
千萬不要抓起嬰兒雙腳倒吊拍打背部,不僅無法將氣管異物排出,還會增加嬰兒頸椎受傷的危險。
正確方法是採用結合拍背和胸部快速按壓。
1.救護者跪下或坐下,將嬰兒臉朝下放在膝蓋上。
2.使嬰兒頭部低於胸部,並讓其頭部靠在救護者的前臂上。救護者前臂靠在自身的膝蓋或大腿上,支撐嬰兒。單手託住嬰兒頭部與下頜。
3.救護者用手掌在嬰兒肩胛之間用力拍背5次。
4.手掌託住嬰兒後腦,翻轉嬰兒,抱住嬰兒,使其臉朝上,頭部仍低於軀幹。
5.在嬰兒胸部中央兩乳連線稍下進行5次胸部快速按壓。
6.重複5次拍背和5次胸外按壓,直到異物清除或嬰兒沒有窒息感。
1歲以上兒童及成人
氣管吸入異物這樣救
先詢問是否有異物阻塞,再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1.病人取立位或坐位,救護者站或跪在患者身後,並將雙手環繞在患者腰部,同時讓患者彎腰頭部前傾。
2.救護者一手握拳,使拇指掌關節突出處頂住病人腹部正中線肚臍上方2釐米。
3.用另一隻手抓牢握拳的手,向上向內快速拉壓衝擊病人腹部。
4.反覆快速拉壓衝擊,直到異物從氣道內排出來。
氣管堵塞病人已昏迷
要馬上進行心肺復甦
胸外按壓30次(兒童15次)
位置:胸部正中,兩乳頭連線中點。
姿勢: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垂直成一條直線。
雙手掌重疊,手指抬起,掌根用力。
力度:按下去至少5cm
頻率:至少100次/分鐘
開放氣道(仰頭舉頦法)
人工吹氣2次(兒童1次)
捏鼻,口包口,吹氣
重複1、2、3步
如果這個時候,病人已經昏迷失去知覺,應立即心肺復甦,同時呼救120。
在開放氣道前,要注意檢查口腔異物,有異物要及時清理。
在病人醒過來前,心肺復甦不要停止。直到120到來。
獨自一人在家
氣管吸入異物這樣自救
還有一種情況,當成人出現氣管異物阻塞,而身邊又沒有其他人時,趁自己還有意識前,馬上將自己的腹部趴伏在椅背上,向下快速擠壓上腹部,同樣通過產生氣壓使異物排出。
或者一隻手握空心拳,拳眼置於臍上2釐米處,另一隻手緊握此拳,快速向上衝擊腹部,至異物排出。
氣管吸入異物緩過來後
一定要去醫院複查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利用衝擊腹部,產生向上的壓力,壓迫兩肺,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這股氣流長驅直入到氣管,就可能將堵在氣管的異物驅除。」120急救中心周海斌醫師說,這個方法更適合於硬塊異物,比如花生、瓜子、棗核等。
只要氣管裡嗆進異物,必須引起重視。有窒息症狀的,立即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還能呼吸的,也要及時去醫院。
「有的氣管異物阻塞不嚴重,比如氣管裡只進去一小半花生等,還能呼吸。這種情況下,患者劇烈咳嗽幾分鐘後,會安靜下來,因為異物已經在氣管裡找到了合適的位置。安靜期內,患者可能沒有不舒服感覺,短的有一兩個小時,長的能維持一兩天。安靜期過後,因為異物刺激導致氣管發炎,患者又開始咳嗽,像得了肺炎一樣。」浙醫兒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吳磊醫師說,有個兩歲小孩就是拖了兩天後,氣管發炎分泌痰,痰和瓜子一起把氣管完全堵牢了,導致窒息。
誤吞異物後
不要吃不要喝,馬上去醫院
如果小孩把不該吃的東西吃下去了,比如硬幣、電池、戒指等,家長不要慌,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吃東西、不要喝水,馬上去醫院。
「氣管異物阻塞會出現劇烈咳嗽,而食道異物沒有這些症狀,患者可能只感覺食道有異感,嚴重的會噁心。」浙醫兒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樓金玕說,當孩子誤吞異物,去醫院時,家長最好準備一個同樣的東西給醫生看。
「如果異物卡在食道,拍片出來是平面的,很難完全判斷是什麼。不同形狀的異物,要用不同方法取出來,比如吞下硬幣等扁平的東西,可用鉗子取出來;吞下珠子等圓形的東西,要用圈套器套出來等。如果是吞下尖銳的或有腐蝕性的東西,要立即就診,拖延時間越長,對食道損傷越大。尖銳的東西會穿透食道壁。」
有些家長以為食道卡住東西,可用食物吞咽來帶下去,這種做法是錯的,只會加重異物對食道的損傷。再次強調,食道異物阻塞後,應該不吃不喝,儘量減少吞咽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