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6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山竹」正面來襲!江門部分地區風力仍有12級!應急響應何時下調?》
颱風「山竹」已於16日17時
在江門臺山海宴登陸,
省防總已於16日20時將
防風I級應急響應降至Ⅱ級。
因颱風「山竹」正面襲擊我市,
目前有些地方風力仍有12級,
預計颱風要在17日
早上七、八點才移出江門,
我市將於17日上午視情況再定
是否將防風應急響應降至Ⅱ級!
此外,根據江門氣象臺預計,
今天傍晚至夜間全市仍有狂風暴雨,
切莫放鬆防禦。
如何判斷颱風是否遠離?
當風雨驟然停止時,有可能是進入颱風眼的現象,並非颱風已經遠離,短時間後狂風暴雨將會突然再來襲。此後,風雨漸次減小,並變成間歇性降雨,慢慢地風變小,雲升高,雨漸停,這才是颱風離開了。如果颱風眼並未經過當地,但風向逐漸從偏北風變成偏南風,且風雨漸小,氣壓逐漸上升,雲也逐漸消散,天氣轉好,這也表示颱風正在遠離中。
今天整個江門籠罩
在颱風「山竹」的陰影下
大家恨不得都躲在家裡
但有這麼一群人冒著風雨,不分晝夜
成為颱風天裡最美的「逆行者」
先來感受下「山竹登陸時」的威力
16日上午,川島陣風最大達12級,沿海白浪滾滾。
樹木也被吹得東搖西擺。
上川島三洲碼頭海浪越過圍欄,拍上岸。
臺山臺城商業城附近,風雨很大,摩託車和人被吹翻。
風雨無情,人有情
下面這個發生在江門小視頻
短短3個小時,
它在抖音上點擊超300萬,
點讚超14萬!
無數網友留言點讚!
除了江門交警這個最美背影外
今天還有很多在風雨之中
穿梭的動人身影
江門市上川島氣象站工作人員冒著13級大風,擦拭天氣現象儀鏡頭,避免積水影響數據記錄準確性。
臺山都斛專職消防隊配合鎮府對東滘漁村村民轉移。
16日早晨8時30分 橫山邊防派出所同志轉移船上行動不便老人。
開平市塘口鎮府工作人員入戶走訪勸離,幫助轉移村中不便行動的老人。
以及這些感人故事
16日下午2時30分許,開平公安交警偵查中隊巡邏到325國道水口某加油站路段,民警突然聽到後方車輛一直在鳴笛,於是停車上前詢問情況。得知,車上有一名小孩手指不小心被夾斷,已在水口醫院做了簡單的包紮,還需要轉送開平市中心醫院作進一步治療。由於父母都是外地人,不熟悉開平的道路路況,加上受到颱風惡劣天氣影響,請求民警協助帶路到市中心醫院就醫。經警民合力,小孩已被順利送到醫院救治。
16日下午三點,一外國籍(埃及籍)男子欲步行經潮連大橋返回江門市區,被蓬江交警勸籲並用警車將其送至潮連坦邊救助站。據該名男子反映,他上午在潮連探訪完朋友,乘坐計程車欲返回市區住所,但全區路段已禁行,其打算步行回去。該外國男子被風雨打得全身溼透,加上沒進食,顯得有點體力不支。蓬江交警民警將其送往救助站附近的餐廳用餐並拿來棉被保暖。
9月16日下午14:10分,臺山市公安局接到求助:上川島一名2歲幼兒高燒40°,需要立即到醫院救治!但是由於颱風「山竹」的影響,道路被堵,無法通行!請求民警救助。上川邊防派出所民警立即出警,在強颱風「山竹」中開闢一條生命線!
河源供電局於9月15日19時將防風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並召開防禦颱風緊急部署會,及時傳達網省公司防禦颱風會議精神,要求各部門各單位嚴格按照要求做好防風防汛工作。全體員工取消休假,嚴陣以待。9月16日上午,河源供電局搶修復電隊22人前往江門支援,攜帶通信衛星設備10部。
最美產科女醫生,救護車上接生「颱風寶寶」——-江門市中心醫院產科醫師黃燕去外海接產婦,樹斷了擋路了,排除萬難接到了,還在車上接生了,最終母嬰平安,男寶寶2.59公斤!到達醫院時,全體醫務人員都已溼透!
16日下午3點50分,古井鎮南朗村接到救急電話稱,有一60多歲老人患矽塵病,需長期吸氧,南朗停電,容易引起意外。駐村幹部迅速聯繫衛生院派出救護車來接。但因颱風影響,道路有樹木倒塌,駐村幹部接報後,迅速出動到障礙地點,並組織幹部在狂風下進行清障,最後順利將病人成功轉移。
在這颱風肆虐的時刻,恩平公路局養護中心恩城站為長途行駛的車輛和司乘人員提供避颱風便民服務,讓他們在恩城公路養護站內停車避風,並提供晚飯和休息地方!
風雨中逆行的交警叔叔
「山竹」來襲,我市錄得15級大風。在風雨交加之時,全市交警上路指揮交通、清除路障護欄、轉移受困群眾……天災面前他們不低頭、不退縮,一直堅守著!
在我市各個庇護點,工作人員為安置群眾派發充飢食物
應急小分隊冒著風雨正清理樹枝
風雨中,
也還有這麼一群樂觀的人
(在開平月山鎮大崗臨時庇護中心,有學生正在學習,這種學習勁頭有沒有感染你)
(在江門街頭,有老外在風雨中扮演超人,這種樂觀你怎麼看?)
最後為大家送上
重要提醒:
受颱風影響,
潮連轉盤處潮連標誌頂部圓球發生傾斜,
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請過往群眾、車輛注意繞行,
避開危險!!!
另外這些謠言都是假的,千萬別信還有下面這些
來源:江門日報全媒體、南方+、網絡等
責任編輯:林育輝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