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蟲子們,晚上好,我是豆子
昨天晚上「中科院博士後當輔警」上了微博熱搜,隨後引起了一眾網友的討論。
新聞回顧
繆元穎,中科院博士後,2018年4月,作為專家型人才被引進警隊,以警務輔助人員的身份,加入成都高新公安分局DNA實驗室,從事法醫物證檢驗工作。
對於為什麼會選擇當輔警,繆元穎說,「能夠發揮專長,整治犯罪,會很有成就感。」
同時繆元穎還透露,幹輔警的工作工資並不高,真的是出於愛好幹這項工作。
本來學成報效國家的事例很鼓舞人心,然而網友的視線卻始終集中在「中科院博士後」、「輔警」、「工資低」上,豆子截取了幾位網友的評論
呵呵,博士後又怎樣沒有編制只能當輔警,這還是正面宣傳嗎
這個新聞是想說啥?讀書沒用,花了時間精力但是最後不但賺不到錢還沒有編制?
這是在宣傳學生物就算讀到博士後也只能當輔警也沒有編制嗎?
在評論裡也有其他的人在澄清,這個「警務輔助人員」和大家認知中的「輔警」是有一定差距的,這個職位更側重於研究性的腦力工作。
職業不分貴賤,繆元穎作為高端人才被引進警隊,從事的是熱愛的工作,學有用武之地,對社會也大有裨益。但就是因為和一類人的價值觀不一樣,在微博上被熱議。
其實類似的議論在我們考公人的周圍也有很多:
考上之前會聽到:
人家都畢業工作了,你還在家啃老考公務員
考公務員考試失利會聽到:
公務員可不是誰想考就能考得上的
考上之後還會聽到:
都考上公務員了,工資也沒見多高呀,大學畢業的還不如人家專科畢業的工資高呢。
判斷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不是他是否從事的是大眾意義上的好工作,也不是他的工資高低,而是他在工作中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有的人想要金錢,有人想要地位,有人想要奉獻,希望能教書育人、救死扶傷,成為人民公僕。
總會有人對我們的決策指手畫腳,我們要做的就是:不以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的成功,也不要以他人的標準判斷自己的成功。
抓住時間好好複習
不給其他人嘲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