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槍手》(Bad Genius)是根據2014年的亞洲考場作弊案改編,影片中出身平凡家庭的天才高中生小琳進入貴族學校後,結識了富二代同學格瑞斯和阿派。在他們利用金錢的誘惑下,小琳為了不讓父親背負金錢的壓力,一次次成為了他們的槍手。本不屑於作弊的學霸班克經歷了變故,為了金錢與小琳合作展開了一場跨時區國際考試的完美作弊,昔日學霸竟淪為了金錢的奴隸。
兩個學霸為何會一步步淪為了金錢的奴隸?
小琳天賦異稟,學習能力超強,女校長也因此免了她的學費。學費的減免並不影響校長利用教書育人的名號收取贊助費,這為後續小琳為了減少父親的負擔而幫同學作弊埋下了伏筆。
小琳在好朋友格瑞斯成績不達標時給予援手教她題目。一個很重要的細節:格瑞斯複習的題目竟是期中考的試卷。小琳曾每道題都給格瑞斯講解過,而她在考試時卻一點兒都不會,格瑞斯真的智商堪憂嗎?並不是,她對學習並不精通,而小琳則是個天才,格瑞斯想通過示弱而對小琳產生依賴。身為富二代的格瑞斯已經擁有了許多的社會資源,而學習對她來說更像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小琳的出現就是滿足了她在學習找個槍手的小心思。
格瑞斯的一次成績達標使得了劇情由與小琳純粹的友誼關係轉入到了金錢交易關係上。一群富二代紛紛為小琳慷慨解囊。小琳也因此嘗到了甜頭,她被現實擊敗了,她何曾沒想過出於這樣做的目的,身為一個「窮學生」,即使她對作弊有過鄙夷的態度,但在貴族學校生存,道德又顯得那麼無助。一步步被學校打著收取教育資金而被蠶食的家庭,影中小琳父親倔強不告訴小琳真相的鏡頭以及父親打算賣車的鏡頭的細節,都讓這個早熟,懂事的小琳想為父親付出什麼,因為她深知父親的不易之處。
終於,班克的登場打破了小琳平穩有序地這場「知識交易」,不屑於作弊的班克舉報了小琳的這個「作弊團隊「,兩人因此都沒能拿到出國留學獎學金。班克這個比小琳的家庭還落魄的學霸,沒有為人處世的圓滑,更加沒有朋友。影中小琳在兩人共同參與的比賽中對他的關心更是讓他顯得手足無措,這個單純的書呆子由此對小琳產生了好感,這為後來小琳勸說他來幫忙stic的國際考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兩人錯失獎學金更為他們埋下了更加強烈的欲望——賺到更多的錢。以此能進行出國留學。在格瑞斯的勸說下,小琳動搖了並勸說了班克,兩個出身平凡的人為了能完成自己的夙願進行了最後一次幫格瑞斯一夥進行國際考試作弊,以此來獲得天價的作弊資金來以供自己出國留學。
影中小琳出色地利用時區的時差來以此達到作弊的目的,以及影中他們一伙人為作弊進行的反覆的排練,無不體現出了小琳的睿智。能有如此邏輯性強和計劃周密的小琳卻選擇錯誤的路。
如果他們能用他們如此知識量強大的大腦而去在某一領域進行專研,或許他們兩個人的人生更加出彩,而他們卻選擇了利用自己的知識進行了為他人作弊以此獲得利益,儘管出發點是為了家庭。
君子愛財,也應取之有道。故事的最後,小琳去自首了,而班克卻沉淪了,他看到了利益而選擇了做金錢的奴隸。本應純良不諳世事的班克卻沉迷其中,與影片開頭的不屑作弊不屑於金錢的他反差多大啊!滿滿的諷刺,滿滿的抨擊!儘管這是一部電影,但也是有真實的事件改編而來,真實的事件的主角卻不那麼幸運。
影片讓我看到了教育的缺失與反思
小琳曾在劇中對班克說:」我們不像他們是天生的贏家,我們必須付出更多。「作為高中生的小琳能說出這句話充分反映了她已經融入了這個社會了,面對社會的現實還有殘酷她對此已是懵懵懂懂。影中的貴族學校,打著對教育事業的熱誠而反覆壓榨學校中成績差的學生,以此來獲得經濟利益。難道不正像是一個剝削人民的獨裁者嗎?教育與金錢掛了鉤,喪失了教育的性質。
影中小琳作弊被女校長斥責:」我們固然要成績優秀的學生,但我們不要道德敗壞的學生,如果你不選擇以放棄新加坡獎學金,我們將對你開除。」小琳被迫走上為他人槍手難道不是被學校的剝削所逼迫,女校長卻大放其詞,卻不深思事情發生的根本原因。小琳的犯錯不是學校來督促改過,而是身為普通學校的小琳父親在家中自行教育。班克因在國際考試中作弊被通報,學校不選則去彌補教育,而直接選擇開除,側面突出了學校對學生教育的不落實和敷衍。小琳為他人槍手,學生為成績達標不擇手段已經表現出了學校制度的漏洞,當權者不選擇修補而一再地譴責學生,教育的本身意義已經被扭曲。
通過對影片的解析,我們更明白了對每個學生因材施教,有錯糾其改正的種種必要性,也讓我們認識到了教育制度的短處和缺失。身處現在的我們能做的應該是堅定初心,在教育中找到屬於自己坦途大道而不是被種種誘惑所喪失自己本身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