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醫|科普】後疫情時代的戰「痘」

2021-01-12 澎湃新聞
【市中醫|科普】後疫情時代的戰「痘」

2020-05-13 0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加關注

微信訂閱號:szy_tcm

繼續戰「痘」

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產生活也逐漸恢復了正常。但疫情過後門診中痤瘡(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青春痘」)患者比例高了不少。為何疫情爆發也會導致痘痘爆發?

痤瘡是指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簡單地可以分成皮脂分泌過多或者排洩不暢兩大原因。疫情期間,大家自覺居家隔離,動得少吃得多,都說薯條加影片,快樂大無邊。再加上日夜顛倒,作息不規律就會導致皮脂分泌旺盛堵塞毛孔。

而復工後因為防疫需要,長時間佩戴口罩壓迫導致毛孔堵塞,皮脂分泌不暢;另外口罩悶熱環境會導致皮膚表面微生態失衡,致病菌過度增殖,誘發炎症感染。但疫情總會過去,口罩也總要脫去,那該如何擺脫痘痘的困擾,章醫生提醒您:三多三少記記牢!

三多

三多,指的是多吃蔬果、多清潔、多保溼。多吃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含長纖維的食品。勤用35℃左右的溫熱水以及合適的潔面產品清潔患處(2-3次/日),讓皮膚達到乾爽而不乾繃的狀態;清潔後不要忽視保溼的重要性,建議可以選用補水貼片面膜一周使用1到2次,乾性皮膚的朋友可以選用較厚的乳霜劑來保溼,油性皮膚的朋友則最好用膚感輕薄的水乳劑保溼。

三少

三少,指的是少吃高熱量食物、少熬夜、少戴口罩。少吃高糖、高脂肪、奶製品,辛辣甜膩食物有助於減少油脂分泌;作息規律,以23點前入睡最佳,恢復皮脂的正常新陳代謝。儘量減少戴口罩的時間和頻率,每隔1至2小時到人員稀少空氣流通性好的場所摘下口罩,讓面部皮膚休息5到10分鐘。

如果遵循上述建議仍然未見好轉還是建議前往醫院及時就診。我院外三科設立痤瘡專科已十餘年,形成了一套規範、完整、獨具特色的治療方案。在堅持中醫治療特色下,傳承名老中醫秦萬章、馬紹堯、朱松毅、孫世道等經驗。並首創「六位一體」痤瘡精準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即中藥外塗、中藥負離子倒模、中藥散粉藥膜、耳背刺絡放血、火針透刺、耳穴壓丸以及光子IPL和非剝脫點陣雷射融為一體的痤瘡綜合治療方案,對於各種程度的痤瘡都有相應完備的診療方案。

最後章醫生再次強調疫情爆「痘」不要慌,正確認知來幫忙,三多三少要銘記,堅持戰「痘」變漂亮。痤瘡是常見病多發病,只要堅持長期規範的治療,一定能戰「痘」勝利,讓你重新煥發自信的光彩!

作者:外三科 章斌 主治醫師

痤瘡專科

時間:周一到周六全天

地點:石門路門診部4號樓2樓外科診室

原標題:《【市中醫|科普】後疫情時代的戰「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一起戰「逗」
    後疫情時代,一起戰「痘」 新冠肺炎病毒已肆虐一年,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防疫意識已逐漸倦怠。特別在鄭州這樣的城市,大多數人都感覺很安全,很多人逐漸摘下口罩並不再測量體溫。但是,最近國內多地出現散發病例,國際社會的疫情也愈發嚴重。新冠疫情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將與我們共存。
  • 【市中醫|科普】青春不再,青春痘還在——警惕內分泌紊亂
    【市中醫|科普】青春不再,青春痘還在——警惕內分泌紊亂 2020-09-16 1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中醫|科普】為什麼說痛風是富貴病?
    【市中醫|科普】為什麼說痛風是富貴病?——《科普視頻》原標題:《【市中醫|科普】為什麼說痛風是富貴病?》
  • 【市中醫|科普】腰背痛,請注意!
    【市中醫|科普】腰背痛,請注意!若您的腰背疼痛符合以下的情況,建議去風溼免疫科就診:(1)40歲以前發病;病情緩慢進展;(2)疼痛活動後改善;(3)休息時疼痛加重;(4)夜間痛較明顯(起床後改善)。
  • 【市中醫|科普】大便出血先自鑑
    【市中醫|科普】大便出血先自鑑 2020-07-09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中醫|科普】造影讓輸卵管不再隱形
    【市中醫|科普】造影讓輸卵管不再隱形 2020-07-29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後疫情時代:流感疫苗科普的窗口期
    後疫情時代,「流感可能致死」的觀念被再次喚醒。喻國明教授在反思疫情中的傳播現象時,強調「後疫情時代」關注的重點是疫情之後的社會發展,是相對於疫情時期所謂的「戰時」狀態而言的。新冠疫情在中國肆虐最為緊張的時期已經過去,但疫情對社會經濟、生活日常、民眾心態的影響還在持續。
  • 【市中醫|科普】夏日來臨,蟲咬皮炎腫麼辦
    【市中醫|科普】夏日來臨,蟲咬皮炎腫麼辦 2020-06-10 0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中醫|科普】反覆夏日發疹,警惕光線性皮膚病
    【市中醫|科普】反覆夏日發疹,警惕光線性皮膚病 2020-07-07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丨奮「痘」青年科普貼,戰「痘」人士趕緊戳進來!
    青春痘,學名痤瘡,是一種以皮膚科常見的損容性疾病,說白了,就是毛囊感染髮炎了,長在臉上叫痤瘡,長在身上就叫毛囊炎。二、長青春痘的原因是啥?青白江區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會根據您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除此之外還有治痘神器——紅藍光治療!紅藍光紅藍光,簡而言之就是紅光+藍光。
  • 【科普工作委員會】戰疫情,TRX訓練教會您
    【科普工作委員會】戰疫情,TRX訓練教會您 2020-03-23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疫」戰「痘」】2020中國痤瘡周,我們一直在行動
    【抗「疫」戰「痘」】2020中國痤瘡周,我們一直在行動 2020-10-10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如何打贏後疫情時代消費市場品牌「戰」?
    後疫情時代,中國本土奢侈品市場成為品牌主戰場。深化消費者洞察,細化購物路徑,並制定差異化打法將成為品牌的制勝之道。波士頓諮詢(BCG)聯合騰訊營銷洞察近日發布《2020中國奢侈品消費者數字行為洞察報告》,提出了逆勢增長的中國奢侈品消費三大典型路徑洞察。
  • 谷歌、英特爾等組「現代計算聯盟」 為後疫情時代企業服務而戰
    來源:雷鋒網原標題:谷歌、英特爾等多家IT大廠組成「現代計算聯盟」,為後疫情時代的企業服務而戰 據The Verge報導,谷歌、戴爾、英特爾等多家IT和雲計算行業的主流科技公司已經聯手合作,共同解決安全
  • 這可能是最有良心的戰「痘」帖
    ——戰「痘」英雄萬惡的痘痘是如何煉成的?20-40歲長痘就稱為成人痘,長痘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類:長痘的內因>>>內分泌失調內分秘失調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都跟自己的情緒和壓力有關,所以~脾氣好一點,要記得經常讓自己放鬆一點,情緒真是會影響肌膚狀況的。
  • 青春痘是怎麼形成的?皮膚科醫生帶你科普:做好2點預防長痘
    「乾性皮膚也會長痘嗎?」青春痘,是困擾很多小帥哥,小美女的皮膚問題。這個青春痘,不僅是年輕的時候會長,很多人三四十歲了,可能青春痘的問題都還沒解決。後臺經常有私信問我,說臉上的青春痘老是好不了,還會留痘坑,皮膚坑坑窪窪的很難看,想知道怎樣才能不長痘。今天田醫生就跟大家好好說道說道,這個青春痘是怎麼回事,平時要怎麼做,才能減少青春痘的生長,讓你美麗不打折。科普時間:青春痘是什麼?
  • 學習了一個詞彙叫「後疫情時代」
    昨天學習了一個詞彙叫「後疫情時代」。剛開始看到是在一篇問答當中,題目叫做「後疫情時代,幼兒園的存亡之戰」。因此,當時以為「後疫情時代」做的是疫情即將結束,但是又未被完全控制的時期。但是由於看到「時代」二字,不禁感覺有些「大」了。於是就去百度,搜資料,但是好像目前網絡上面對這個新生詞彙的理解也不統一。有說是疫情結束後的時期,有說是指的疫情常伴人類的時期,有說是什麼習慣由於疫情肆虐,國際格局將產生劇變等等。
  • 發揮科普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科普在疫情防控中具有重要作用。科普致力於加強科學與社會之間的聯繫、促進科技惠民,不僅具有重要知識價值、社會價值,還具有重要文化價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需要科普工作者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實際,向公眾提供權威科普知識,解讀疫情防控措施,幫助公眾正確認識疫情發展態勢、掌握疫情防控知識、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既減少感染病毒的風險,又避免出現恐慌情緒。
  • 後疫情時代,各種疫情相關心理問題的真相
    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持久戰,近日國內新冠疫情擴散呈現出較為平穩的態勢,後疫情時代正悄悄拉開帷幕。如今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按下「暫停鍵」的社會秩序,要重啟要恢復,涉及方方面面。後疫情時代,我們要把重心轉向恢復社會秩序常態上,其中災難精神健康服務,即心理防疫尤為重要。
  • 2020年「一帶一路」科普交流研討會召開 多國專家在線共商「後疫情...
    2020年「一帶一路」科普交流研討會召開 多國專家在線共商「後疫情時代的科普」 2020-12-07 1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