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趕大營》主創專訪:從零下33度到零上48度的錘鍊

2020-12-22 北方網

  津雲新聞訊:《趕大營》是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廣播電視臺聯手打造的一部大型人文電視紀錄片,將於2019年1月1日到6日,每晚21:20在天津衛視作為「開年大戲」播出。它將首次全景式揭秘天津人「趕大營」的歷史,更為「趕大營」精神的傳播和傳承,鋪就嶄新的時代之路。它將讓中國乃至世界重新認識具有商賈基因、拓荒精神、奮發有為的天津人。

紀錄片《趕大營》總導演李家森、總撰稿孫磊做客津雲直播間

  近日,紀錄片《趕大營》總導演李家森,總撰稿孫磊做客津雲,圍繞該片的創作歷程、拍攝手法等,講述了成片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和鮮為人知的艱辛歷程。

紀錄片《趕大營》主創訪談

  眾多珍貴歷史資料首度公開

  歷時三年 精心打磨

  紀錄片《趕大營》於2015年8月啟動,攝製組秉持著工匠精神,歷時三年,精心打磨,得以最終精彩呈現。總導演李家森說:「『趕大營』是一段真實的傳奇,它比比闖關東更難,比走西口更險,作為主創人員,我們能為觀眾揭秘這段歷史,是一種責任,也感到非常榮幸。」

  為了揭開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主創團隊付出了難以想像的艱辛。由於缺乏歷史資料,他們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總撰稿孫磊多次前往新疆進行前期調研,她採訪了上百位趕大營後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隨後攝製組又先後到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大英圖書館、天津博物館、天津市檔案館、天津市社科院圖書館、甘肅省檔案館、內蒙古自治區檔案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瑞典斯文·赫定基金會查閱檔案並採訪,獲得了大量珍貴的史料。很多有關趕大營的史料,都是通過紀錄片《趕大營》首次公開亮相。

  在紀錄片《趕大營》中,這些珍貴史料都將與人物故事一起,為觀眾全景式揭秘天津人「趕大營」的歷史。

紀錄片《趕大營》總導演李家森
紀錄片《趕大營》總導演李家森

  從零下33度到零上48度的錘鍊

  帶著「趕大營」精神重走「趕大營」之路

  天津商人「趕大營」,從渤海之濱的天津,走到新疆,一共走了8171裡。落地生根後,津商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繁榮邊疆,將生活的熱情與生命的理想,都安放在了新疆,共同呼吸、生長交融。所以《趕大營》攝製組沿著「趕大營」的足跡,帶著「趕大營」的精神上路。他們穿越百年,跨越四季,行程幾十萬公裡。從天津、內蒙、甘肅、新疆,甚至海外的瑞典、英國、美國等十多個國家,拍攝地點百餘處,光新疆就去了20多次,拍攝了35個T的高清影像素材,高達3萬多分鐘。

  西出陽關,大漠蒼茫,連綿起伏的沙丘,就像大海的波濤,隨時掀起巨浪,吞噬一切生命。

  肅北馬鬃山,被聯合國定為「人類生存極限之地」,到處是黑戈壁,幾乎是寸草不生。

  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7萬平方公裡。這裡峰巒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錯落。所以這也是中國最美的沙漠,號稱「上帝的曲線」。為了搶拍沙漠日出,攝製組駕車夜闖巴丹吉林,越野車幾次從70度的沙山陡坡上滑下來。

  新疆阿勒泰,10年不遇的大雪,喀納斯宛如「神的後花園」。2米厚的積雪,零下33度的低溫,考驗著攝製組每個人的意志力。

  埃及紅海岸邊、蘇伊士運河河畔,天津泰達主導下,這裡正在誕生一座現代化的產業新城。喜悅之餘,零上48度的高溫也炙烤著整個攝製組。

  惡劣的環境對所有人都是考驗和錘鍊,總導演李家森說:「我們帶著『趕大營』精神重走『趕大營』之路,就是想用電視的表現手法重現這段歷史,拍攝一部有溫度、有氣度、有厚度的紀錄片。」

紀錄片《趕大營》總撰稿孫磊

  是歷史的追憶 也是時代的讚頌 

  將句號留在觀眾心裡

  《趕大營》創作團隊一手把握內容,一手精於形式,敘事結構別致新穎、耳目一新,並巧妙結合3D動畫與情景再現等技術手段,符合當前觀眾的欣賞習慣,具有極強的觀賞性。該片匠心獨運的「講故事」,也是一大亮點。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樣一部宏大的歷史題材的總撰稿竟然是一位85後的美女。

  孫磊表示,作為年輕的創作者,剛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十分有壓力。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總撰稿孫磊力排眾議,提出打破「時空」,每集都以鮮活的、現在進行時的三到四位人物的故事開端,走向歷史,每個人的生命故事不斷交織、層層延展,最終完成『趕大營』每一個側面的歷史講述。  

  對於這一想法,《趕大營》創作組展開了集中討論,最終確立了「擰麻花式」的敘事結構。在《趕大營》中,一代代津商、一個一個人物,是創作的對象,也是作品的靈魂。比如,泥人張世家的第六代傳人張宇、安文忠的嫡孫女安向陽、在絲綢之路上一走就是15年的上海攝影師爾冬強、五次重走趕大營之路的天津畫家杜明岑、新一代津商藺青等等。這部作品以一個人、一家人、一代人為載體,講述了鮮活生動的故事,勾勒了天津人的形象。

  對此,總撰稿孫磊表示:「我希望《趕大營》是新的、是暖的,所以我始終關注大歷史下的個體命運,希望重建人與歷史的相遇、相知和對話。所以,我在撰稿時改變以往單線敘事的方式,採用更年輕的語態,構建一種多重故事線交叉的複合結構,多時空的生命故事螺旋交替推動故事向前發展,有機生長,實現歷史與現實的雙重回響,展現歷史與現實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為人們認識天津、了解趕大營打開一個多重多維的空間。」

  依託這種新銳的創作理念,《趕大營》實現了通過年輕人視角去回望歷史,展現現在,實現了歷史與現在的雙重回響。

紀錄片《趕大營》總撰稿孫磊

  總撰稿孫磊說:「《趕大營》是歷史的追憶,也是時代的讚頌。它是美的,新的,暖的,它始終關注大歷史下的個體命運,歷史紀錄片敘事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此。」

  孫磊不僅是紀錄片《趕大營》的總撰稿,還是分集導演之一,在她看來,紀錄片不僅要有影像美學,最重要的是給觀眾留下思考的空間。在第一集《萬裡戎機》中,泥人張第六代傳人張宇被「趕大營」的故事所感動。他奔波萬裡,穿越百年,來到新疆認領天津歷史中的這段遺產。紀錄片中,這位年輕的藝術家在大雪中,一襲黑衣出現,他面對遠方,在風雪中留下了一個耐人尋味的背影……這個場景如同水墨畫一般美麗,鏡頭中有大量的留白,為觀眾留下了思考。

  孫磊說,最好的敘事就是讓人充滿想像的空間,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所以將每集的結尾都設計成開放式的。因為她希望「趕大營」的故事抵達觀眾心中之後,進行再度創作,有機生長,真正的句號應該在觀眾心中。

紀錄片《趕大營》總導演李家森、總撰稿孫磊做客津雲直播間

  紀錄片《趕大營》將於2019年1月1號到6號每晚21:20,在天津衛視傾情上演。該片共六集,每集50分鐘,分別為《萬裡戎機》《西出陽關》《商業傳奇》《百藝進疆》《駝鈴聲聲》《絲路新夢》。(津雲新聞記者劉曉菁 攝影吳濤)

相關焦點

  • 極端天氣中,零下100度和零上100度哪一個造成的後果更可怕?
    而這些極端天氣最大的特徵無外乎就是高溫和低溫天氣的區別,人們不免也以此提出了一個暢想:在極端天氣中,零下100度和零上100度哪一個造成的後果更可怕?極端天氣的分類極端天氣一般分四類,分別是極端高溫、極端低溫、極端乾旱和極端降水,均屬於短暫卻強烈的氣象事件。極端高溫天氣,特徵為連續數天持續升溫。
  • 零下48度停課!俄學童沒回家,還被目擊在雪地玩耍
    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城市雅庫茨克是全世界最冷的城市,氣溫近日降到攝氏零下48度,終於符合停課標準,卻有當地居民拍到小朋友絲毫不畏寒,直接跑到戶外的公園玩耍。報導指雅庫茨克的停課標準是攝氏零下42度至零下50度間,同時需要考量風寒指數與學童年紀。雅庫茨克東方近700公裡的世界最冷鄉鎮奧伊米亞康,停課標準則低到攝氏零下52度至零下56度,只要未達到標準,學生們照樣必須冒著急凍低溫上學去。
  • 零下負20度冰箱價格報價
    零下負20度冰箱價格報價用途:  用於科研研究、用品的保存、生物製品、遠洋製品、電子元件、化工材料等特殊材料的低溫實驗及儲存。產品延伸區域廣泛,並與全國上千家單位建立了點對點的供求關係。零下負20度冰箱價格報價公司產品有:福意聯擁有冷藏系列(2-8℃,2-10℃,2-20℃等)恆溫系列(4-38℃,2-48℃,37℃,0-100℃),低溫系列(-19℃~10℃,-25℃~10℃,-30℃~10℃,-12~
  • 零下2度!東臺開啟速凍模式
    零下2度!受其影響,我市最低氣溫48小時將下降6℃左右,5日最低氣溫-2度,有冰凍,並伴有陸上4到5級陣風6級、沿海海面6到7級陣風8級的偏北大風。
  • 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到底哪個更可怕?答案意想不到
    大家有沒有想過零下100度和零上100度哪個更恐怖呢?兩個溫度都非常可怕,可以說是兩個極端。一個能把人活活冷死,一個能把人烤熟。近年來,人類各種生產活動的影響,地球的溫度一直在升高,南極和北極的冰川也在不斷融化。對於高溫天氣,很多人接受不了,溫度30度就已經熱得中毒。那麼讓你來選擇,零上一百度和零下一百度,你更願意生活在哪種環境之下呢?
  • 關於蘭花耐凍,為什麼零下5度沒問題,零下3度卻要小心
    例如在攝氏5度的時候,我見過被凍壞的墨蘭,但在零下5度的時候,下山馴養的春蘭和蕙蘭完全沒有問題。本文圖片中是三盆下山馴養蕙蘭,拍攝是在早上8點半左右,此時室外的苔蘚上還有很厚的一層霜。而蘭花盆放置的水池邊,水盆中已有結冰。當天凌晨的最低溫度是零下5度,這幾盆蘭花也不是一天如此,這種霜天一般會持續好多天。
  • 世界上「最冷」的村莊,最低溫度零下71度,這是什麼概念?
    這就在於它的溫度了,在世界上的所有村莊中來說它算是最冷的,它就是奧伊米亞康村。這裡最低的氣溫可以達到零下71度,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生活在正常地區的我們,冬天的溫度才零下幾度,甚至零上幾度的時候都已經冷得受不了了,這零下71度的溫度真的是讓人難以想像。
  • 中國「最寒冷」村子:零下35度很平常,最低溫度達到零下58度
    中國「最寒冷」村子:零下35度很平常,最低溫度達到零下58度,眾所周知,在我國越往北溫度越低, 特別是在東北,一到冬天零下20度到30度的溫度就會變暖,幸運的是很多家庭都有暖氣,東北人可以舒適地過冬。既然到了冬天,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黑龍江漠河, 這個地方的溫度是有名的低,但這還不是我國的極限, 我國有比漠河的溫度還低的地方, 你知道嗎?
  • 零下30度!72小時地震救援拉動演練!
    近日,阿勒泰地區受強冷空氣影響出現強降溫天氣,最低氣溫降至零下30度。為全面檢驗並錘鍊隊伍在極端條件下地震救援綜合作戰能力,阿勒泰地區消防救援支隊富蘊消防救援大隊組織開展極寒氣候條件下地震救援演練。危險牆體支撐穩固通訊保障人員利用4G單兵實時傳輸現場圖像演練期間,全體參演指戰員克服零下30度的嚴寒天氣,檢驗了極端氣候下的裝備性能,同時全面檢驗隊伍極端氣候下作戰能力和救援水平。
  • 冬天零下30度,貨車司機真實的生活,差點一覺睡過去
    冬天零下30度,貨車司機真實的生活,差點一覺睡過去原創卡車之家我要分享現在我國已經進入了冬季模式,寒冷的天氣,是對貨車司機們的一大考驗,從南方到北方二三十度的溫差讓許多司機大呼受不了,然而有一些司機更是要到零下30多度的地方去送貨,他們真實的生活狀態到底是什麼樣呢?
  • 做好這些準備,零下四十度都是小兒科!
    不久前,廣東2018年首次入冬了,面對低至零上10度的寒冷天氣,廣東人如臨大敵,東北人卻表示:「和動輒零下三四十度的大東北相比,你們區區零上10度的冬天簡直是小兒科!」到底是東北的低溫難忍,還是南方的溼冷煎熬?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但對於汽車來說,零上10度的溼冷是小兒科,而東北的冰天雪地可不能輕視。
  • 【天氣】明天零下1度,郊區零下5度!後天大後天仍低至冰點
    今天雖陽光較好,但全天氣溫低迷,中心城區最低溫僅1.7度,寒潮藍色預警依舊高掛。明天將迎來更嚴峻的考驗,天氣依舊晴好,但最低溫零下1度,最高6度,有薄冰,郊區零下4到零下5度,有冰凍或嚴重冰凍,提醒筒子們一定要「武裝」好再出門哦~未來3天本市無降水,天氣晴冷,最低溫普遍都在零度上下(郊區更低)
  • 溫度能降到零下一千度嗎?如果人在這種低溫中會怎樣?
    這個如果不會成立,因為零下一千度是不可能達到,不管是攝氏溫標還是華氏溫標都到不了-1000度。原因在於溫度有一個下限,約為零下273.15攝氏度。微觀粒子始終會存在熱運動,它們具有動能和勢能(統稱內能),這是物體會有溫度的根本原因。
  • 零下幾十度的環境下,樹是如何過冬的?
    當樹細胞中的水溫降到冰點以下,這種情況就會發生。一般發生在零攝氏度水結冰膨脹, 而如果發生在細胞內,冰晶就會穿透細胞膜,這可就不妙了!事實上,這等於殺死細胞而樹很幸運,因為只有氣溫驟降到冰點以下時,細胞內液體才會結冰,而當氣溫像正常冬天一樣逐漸下降時,細胞之間的空隙會結冰,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外凍結。
  • 零下60度冰櫃出現停機故障
    零下60度冰櫃出現停機故障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零下60度冰櫃,節能環保,性能穩定,歡迎新老客戶來電選購!
  • 零下50度能堅持多久?印度:依靠居民支持,軍隊可以常駐前線
    近期一家印度媒體對外報導稱,外界對於印度前線軍隊存在嚴重的低估,大雪封山零下五十度其實並不是大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印度依舊可以常駐前線。或許印度人常年處於零上30度左右的天氣下,早已經忘記零下50度是什麼概念。
  • 溫度「三度」是「three degrees」,那「零下三度」英語怎麼說?
    上一期我們剛說完「穿多點」英語應該怎麼說,那麼這一期我們來說說溫度。一說到溫度,就必須要說到它對應的英文單詞——temperature——是一個長長的複雜的單詞。比如溫度「三度」是「three degrees」,那「零下三度」英語怎麼說?1)兩種溫度的表達方式首先要明確,國際上常用的溫度測量方式有兩種。1.
  • 俄羅斯雅庫特出現零下50度極寒天氣
    俄氣象專家稱雅庫特出現零下50度嚴寒 俄羅斯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水文氣象和環境監測局12月7日稱,該共和國奧伊米亞康區將出現零下50度的嚴寒天氣。 雅庫特水文氣象和環境監測局指出,至北京時間8時,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東北部已出現嚴寒天氣。
  • 零下幾度腳就凍到僵硬,那麼東北零下40度腳該怎麼辦?
    小編上個月去了齊齊哈爾,長見識了,想我也是純種的北方大老爺們,居然把腳凍了········在東北,好不誇張的說過了國慶就開始正式進入冬天了,零下好幾十度呢!開玩笑!以前光知道黑河是中國最冷的地方,黑河在哪?在東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