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吐槽女博士:一個搞算法的,竟然問tab和空格混用怎麼解決

2020-12-22 喬姐說科技

程式設計師吐槽女博士:一個搞算法的,竟然問tab和空格混用怎麼解決!

隨著現在網際網路公司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公司在面試的時候都會要求程式設計師會一點算法知識。一個好的算法不僅是編寫程序的模型,更是能保障程序正確執行又能提高效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學習算法的還能提高自己的編程能力。

近日,一位程式設計師吐糟同組搞算法的女博士,一直問一些弱智的問題,比如,怎麼知道我用的是python2還是python3?tab和空格混用怎麼解決?print家括號是python2的要求?c++怎麼釋放new申請的動態數組?此言一出,讓該程式設計師震驚表示,這位女博士肯定有水分,不然這能力怎麼進公司的,實在是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對此,很多網友表示搞算法和寫代碼完全屬於兩個分工,算法獨立於程式語言,可用不同的程式語言實現,可以描述為對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與策略,是通過操作各種不同的數據結構來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所以精通算法不等於熟悉某個具體的程式語言。

這就好比你會java,但是java和算法並不是綁定關係,Java可以實現算法,但是算法就不一定非要用java來寫。

還有的網友表示:一要看女博士是什麼專業的。二要看是不是少數民族加分加出來的博士。正常的博士,即使不懂,提升起來還是很快的。的確,能考上博上能力就擺在哪裡,學什麼東西都會很快,所以,不用嘲笑別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再說。

相信大家都了解,現在國內工資高的公司在面試的時候關於算法的題目比重較大,當然,同樣公司的不同崗位,要求也會不同,但總體趨勢就是國內的好公司都愛考算法,算法是也將成為一個必備技能。

對此,大家都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Stack Overflow 2017 開發者調查報告(程式設計師必看)
    做技術的,我個人一直認為一定要時刻關注趨勢,因為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技術的更新日新月異,做技術的尤其不能固步自封,我們要以一種開放的心態,來擁抱變化,為未來做準備,那麼今天,我就以我個人的角度,來帶大家解讀下這份報告,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報告涉及的方面很多,我只挑一些大家比較關心的報告進行解讀。1. 哪種人才最緊缺?
  • 搶程式設計師飯碗?自動寫代碼的Deep TabNine真如此神奇?
    現在,一個名為 Deep TabNine 的新程序,可以將相同的技術應用於編碼世界。這個程序一經F推出便好評如潮,大有搶了程式設計師飯碗的架勢。這個程序是否真有這麼好用?我們來一探究竟。什麼是Deep TabNine?
  • AI 會替代程式設計師?超好用的自動補全代碼工具 Deep TabNine!
    現在,一個名為 Deep TabNine 的新程序,可以將相同的技術應用於編碼世界。這個程序一經F推出便好評如潮,大有搶了程式設計師飯碗的架勢。這個程序是否真有這麼好用?我們來一探究竟。什麼是Deep TabNine?
  • 如何用一句話向外行人描述程式設計師思維?枚舉算法,枚舉所有可能性
    不得不說,程式設計師的思考方式很「特別」,之前一直和代碼打交道,並沒有感覺出什麼異常來,最近幾年,和客戶、產品、業務溝通的很緊密,發現程式設計師的思考方式,真的和大眾不一樣,這種思考方式,也決定了你能不能成為程式設計師的最根本條件。
  • 程式設計師為什麼要學算法?
    對初學者來說,為避免片面或抽象地理解算法,可根據幾個問題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學習算法:在學習算法的過程中,一能解決問題,二對自己有用,是最大的推動力。而那些抽象的,與程式設計師日常工作關係不大的競賽題,很難提起大多數人的學習興趣。最好能通過工作中應用的一些案例來切入,利用碎片化時間入門算法,提升技術競爭力。
  • 編碼縮進是使用Tab還是空格?
    在編程中,代碼縮進是十分重要的,不僅能夠保持外觀上的整潔和可讀性,有時候還會影響代碼的結果,如Python程式語言,縮進在Python中是很重要的,Python的語句塊和開始、結束標誌符都是縮進來表示的!
  • 算法工程師和程式設計師有什麼不同?
    在很多人的眼裡,算法工程師和程式設計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程式設計師即碼農, 很多時候被人誤解為就是敲鍵盤碼代碼的超級IT工人。算法工程師和程式設計師側重點不同在網際網路發展初期做開發基本屬於一勺匯,程式設計師自己做需求,做設計,完成算法,測試,上線,售後服務。後來隨著功能與業務的複雜程度的加深,就有了更精細的分工。
  • 用 C++ 和 Java 寫算法,有差別嗎?
    7、枚舉與 C 相比,C++ 強化了類型差異,枚舉變量和整數變量之間不能互相賦值,但是使用方法依然是直接使用枚舉值,沒有限制域。C++11 之後,開始支持強類型枚舉,這一點就和 Java 很像了,越來越像一家人了:
  • 一個傳奇算法,程式設計師快看!
    0x5f375a86來自一個傳奇算法(求平方根倒數),此算法最早被認為是由約翰·卡馬克所發明(發明時這個值為0x5f3759df,後來由Lomont通過暴力窮舉找到這個更優值),但後來的調查顯示,該算法在這之前就於計算機圖形學的硬體與軟體領域有所應用,如SGI和3dfx就曾在產品中應用此算法
  • 程式設計師的三大難題:禿頂、面試、找女朋友
    多數程式設計師都不太喜歡跟外行解釋程式設計師到底是幹什麼的,但是因為白板面試太遭程式設計師恨了,以至於多數也不得不跟外行吐槽什麼是白板面試,可見白板面試到底有多讓人頭疼。很多人都覺得白板面試飽受詬病,但是不論國內外,白板面試反倒是越來越火。
  • sqlserver欄位數據中制表符tab、空格、回車符等特殊字符替換
    在計算機中,所有的數據在存儲和運算時都要使用二進位數表示,包括52個字母(包括大寫)、數字、常用的符號(例如*、#、@等)。具體用哪些二進位數字表示哪個符號,大家就必須使用相同的編碼規則,美國有關的標準化組織就出臺了ASCII編碼(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碼)。
  • 一位 Google 程式設計師的算法學習之路
    算法並不是編程的前提條件,數學也 不會阻礙一個人成為優秀的程式設計師。至少在我看來,什麼算法基礎內功都是唬人的玩意,多編點能用的實用的程序才是王道,當然如果你是一個pure theorist的話就當我什麼都沒說好了。然而有意思的是,寫了這篇文章沒多久,鼓吹算法無用論的我自己做的幾個大大小小的項目全部用到了算法——我疑心是上天在有意抽我的臉。
  • 一位Google程式設計師的算法學習之路
    應用說老實話,自從本科實習之後,我就一直覺得算法除了面試時能用用,其它基本用不上,甚至還寫了一篇當時頗為自得現在讀起來極為傻逼的文章來黑那些動不動就」基礎」或」內功」的所謂」大牛」們,這裡摘取一段現在看起來很傻逼但當時卻覺得是真理的文字:所以那些動則就扯什麼算法啊基礎啊內功啊所謂的大牛們,請閉上你的嘴,條條大道通羅馬。
  • 程式設計師節是什麼節日?1024程式設計師節怎麼來的?祝福程式設計師的話
    程式設計師節是什麼節日?1024程式設計師節怎麼來的?祝福程式設計師的話  1024是2的十次方,二進位計數的基本計量單位之一,因此每年的10月24日被大家親切稱為程式設計師節,也是一個屬於中國程式設計師的共同節日。  至於有些品牌和機構直接把1024程式設計師節佔為己有,以「1024程式設計師節」創始人、定義者自居就過分了。
  • 為什麼要讓我一個程式設計師跟數學過不去?
    想一想,在現實工作中,你一定因為數學不行而發愁過:1)一個需求,你寫10行代碼,別人1行就搞定了,而且還知道這個算法空間與事件複雜度!2)數學不好學數據結構、算法等,根本聽不懂!3)公司產品要做用戶個性化推薦,數學不好的根本搞不懂推薦邏輯是什麼,更別說做優化了。4)想學 AI 等新技術,發現核心都是數學,不會的話,自己連入門的機會都沒有。每個程式設計師的困境都不盡相同,但都忍不住問一句:為什麼要讓我一個程式設計師跟數學過不去?
  • Python程式設計師的30個常見錯誤
    別忘了冒號  這是新手程式設計師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別忘了在複合語句的起始語句(if,while, for等語句的第一行)結束的地方加上一個冒號「:」。也許你剛開始會忘掉這個,但是到了很快這就會成為一個下意識的習慣。課堂裡75%的學生當天就可以記住這個。  8. 初始化變量  在Python裡,一個表達式中的名字在它被賦值之前是沒法使用的。
  • 如何從菜雞變成收割機,大廠面試的算法,你懂了嗎?
    讓大廠面試顯得逼格很高,是算法和數據結構嗎?是的!!!Google工程師曾總結過,大廠之所以愛考察算法和數據結構是因為:算法能力能夠準確辨別一個程式設計師的技術功底是否紮實;算法能力是發掘程式設計師的學習能力與成長潛力的關鍵手段;算法能力能夠協助判斷程式設計師在面對新問題時,分析並解決問題的能力;算法能力是設計一個高性能系統、性能優化的必備基礎。
  • 一個空格引發的「慘案」
    隨著工作的推進,小張猛然發現MySQL對於字符串的處理貌似不那麼嚴謹,特別是對於空格字符,比如這兩個字符串:"Tom"和"Tom ",後面的字符串多了一個空格,然而,MySQL竟然把它們當成了相同的字符串。
  • 程式設計師面試時被問到「搞過最難的技術是啥」該怎麼回答?
    關於技術面試,面試題可謂五花八門,不同公司的風格都各不相似,有的公司相對規範一點,對面試官的出題有一定規範上的要求,而有的公司這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完全按照面試官的個人愛好去出一些題老考察應聘者的技術能力,我相信有部門網友會聽說過這樣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個問題吧,那就是「你搞過最難的技術是什麼?」,面對這樣的問題你首先是怎麼想的,你會去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
  • 我,和圖論算法的雜七雜八
    對於這些問題的求解,都要使用圖論算法來解決。但是,解決不同的問題,無論是從圖的存儲角度,還是算法的細節,都有著細微的區別和變化,這使得對於一般語言來說,創建一個圖的標準庫,太沉了。正因為如此,我決定把圖論從數據結構中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