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欽編輯 | 昝慧昉1
6月25日,薇諾娜官方微博宣布即日起入駐屈臣氏。這是該品牌首次進入彩妝個護零售渠道。
薇諾娜相關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品牌首批將進駐574家屈臣氏門店,計劃到2021年拓展至2000家。根據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2019年年報,屈臣氏在中國內地的門店數量為3947家。
薇諾娜是其母公司貝泰妮旗下的主力品牌,擁有包括薇諾娜舒敏保溼特護霜、 薇諾娜柔潤保溼霜、 薇諾娜透明質酸生物膜在內單品組成的產品矩陣。圍繞以「敏感肌護理」為核心的品牌營銷推廣,藉助電商渠道,薇諾娜已經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品牌銷售額也日益攀升。據薇諾娜官網披露的數字,2017年雙十一,品牌實現線上銷售2.3億元,當天線上線下銷售額共計3億元;2018年雙十一,品牌以2.37億元銷售額位居天貓美妝榜前九名;2019年雙十一薇諾娜天貓旗艦店全天銷售額達3.47億元,全渠道銷售額為7.2億元。在線下,薇諾娜於2014年起開設專櫃渠道,品牌目前在全國設有400餘個專櫃。
據上述薇諾娜相關負責人向界面新聞透露,由於品牌進入市場時正值電商增長初期,發展線上是順勢而為,目前線下渠道相對線上而言有所欠缺,線下渠道布局較垂直化(如醫美中心),入駐屈臣氏也是為了填補其新零售板塊的空缺,為品牌帶來增量。
選擇屈臣氏,薇諾娜的考量是多方面的:首先,屈臣氏門店擁有功效性護膚品零售基因;其次,薇諾娜線上渠道的消費者所在地域以二、三線城市為主,入駐屈臣氏能和線上渠道的消費群體形成差異化,有所補足;此外,屈臣氏和其他新零售鏈路來比更具便利性,比如結算方式。
入駐屈臣氏外,薇諾娜方面稱,未來或將開設專門的品牌體驗門店,內部陳設AI測膚等設備。
實際上,線下渠道也一直都是各大美妝品牌不能放棄的重要收入來源。
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相關數據顯示,疫情發生前,約有85%的個護美妝產品銷售在線下實體店完成。從線上發跡轉而拓展線下渠道,也是目前諸多新銳本土美妝品牌的發展軌跡。隨著新興「國貨」美妝品牌扎堆線上,同質化現象成為不可避免的問題,當線上獲取流量的成本逐漸增高,渠道多元化和產品差異化,是品牌需要考量的因素。
入駐屈臣氏、獲得更多元的線下渠道, 也將有利於貝泰妮在資本市場獲得投資者的關注。
界面新聞此前曾報導過,貝泰妮於6月2日完成擬上市企業輔導備案工作,已報送輔導總結報告,進入申請驗收階段。若申請驗收通過,貝泰妮將正式衝擊IPO。
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高度依賴單品牌薇諾娜的貝泰妮近三年來營收一直保持著高增長。2017-2019年間,其營業收入分別為7.98億元、12.4億元和19.4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55億元、2.63億元和4.13億元;現金流分別為2.6億元、2.5億元和5.3億元。
2019年,貝泰妮營收甚至超過了A股市值最高的美妝企業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