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黨員殷紡生退休後加入社區志願者隊伍:幫扶獻餘熱 助老不停歇

2020-12-20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今年73歲的殷紡生是和平區南營門街綿陽道社區信華裡的一位居民,也是一位常年在社區發揮餘熱的老黨員。2009年加入社區志願者隊伍後,她身兼數職,以社區老年協會會長、文明引導員、讀書會志願者、樓長等身份為居民和社區服務,帶領志願者與社區高齡、空巢、獨居老人結對子,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73歲的殷紡生是和平區南營門街綿陽道社區信華裡的一位居民,也是一位常年在社區發揮餘熱的老黨員。2009年加入社區志願者隊伍後,她身兼數職,以社區老年協會會長、文明引導員、讀書會志願者、樓長等身份為居民和社區服務,帶領志願者與社區高齡、空巢、獨居老人結對子,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調查情況

「殷大姐退休前是老師,退休後比上班時還忙,每天上滿了弦。」近日記者來到綿陽道社區,社區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綿陽道社區裡有信華裡、樹德裡等多個小區,社區內老年人較多,4000餘名居民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有900餘人。

「小區約四分之一的居民都是老年人。」殷紡生說起社區老年人的情況,如數家珍。2011年社區老年協會換屆,殷紡生被居民選為會長。「既然做,就要做好。」殷紡生心裡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為了做好社區老人幫扶工作,她結合原有統計資料,對社區內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重新統計,帶著志願者挨家入戶摸底,摸清了社區中高齡、獨居、空巢、失能與半失能老人的具體情況,並與80歲以上高齡獨居老人家屬籤訂了「白天有人照料,夜間有人陪伴」協議,社區志願者與19位空巢、獨居、失能老人結對子進行幫扶。

解決難題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綿陽道社區志願者與社區老人結對子,都是兩名志願者幫助一位老人。「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助老志願者只有6個人。」殷紡生說,那時候連一對一都實現不了。

人手不夠,工作就做不了?殷紡生不這麼認為。她每天入戶走訪社區高齡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殘疾人和生活有困難的家庭,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及需求後,主動與社區內3戶老人結成對子,設身處地、風雨無阻地幫助老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殷紡生和志願者的愛心溫暖了社區居民和老人家屬,很多退休後的居民主動加入了志願服務隊。

人多了,就要更好地為老人服務。針對孤寡、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感到寂寞,高齡老人易出現突發情況的現狀,志願者與老人結成了「二助一」幫扶對子,上門聊家常,幫助做家務,解決生活難題。殷紡生告訴記者,之所以採用「二助一」的幫扶方式,一是因為志願者普遍也都是退休後的中老年人,體力和精力上肯定不如年輕人,最重要的是,兩個人可以更好地為老人提供幫助。

情暖人心

多年來,殷紡生一直幫助社區老人。每到深秋,她都親自為老人送去親手編織的毛襪子。「殷大姐人特別好,這麼多年總看到殷大姐來買毛線,就問她您怎麼總買這麼多毛線,後來才知道她是給老人們織襪子。」說起殷紡生,附近商鋪的店員不停稱讚。

80歲的張大娘以前一直參加社區活動,為大夥服務多年。眼睛患上黃斑病變後,張大娘一隻眼睛失明,另一隻眼睛也只剩下0.1的視力。以往張大娘喜歡看京劇,但如今看不了電視,她急壞了。殷紡生得知情況後,購買了一臺智能音箱送給張大娘,還專門為張大娘存儲了很多京劇。一年夏天,暴雨過後拉薩道附近積水嚴重。為了防止老人蹚水出門買菜遇到危險,殷紡生自己花錢,多次往返菜市場為十幾戶高齡老人買好菜,又分別送到老人家中。

去年10月,殷紡生腰椎壓縮性骨折,醫生讓她臥床休養,但她卻一天沒休息,一直在社區志願者的崗位上工作著。防控疫情期間在門崗執勤,腰疼了她就用暖貼貼在腰上緩解,光暖貼就用了300多貼。社區居民說:「殷大娘退休後依然發揮著一名黨員的作用,盡職盡責為社區和老人服務,是我們的偶像和榜樣。」(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來源:今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民航社區有個黨員互助組 退休老黨員不讓自個兒閒要讓社區暖
    賽罕區中專路街道辦事處民航社區有個黨員互助組,成員都是社區裡的退休老黨員,他們一邊關懷社區裡高齡老人的身心健康,一邊積極配合社區參加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可以說是美了環境也暖了人心。民航社區黨員互助組副組長孟凡芳給記者講了兩件社區中發生的事:民航小區8號樓住著一位老人,平時喜歡出門曬曬太陽散散步。2017年4月24日,黨員互助組組員發現老人已經兩天沒有出現在戶外了,孟凡芳上門查看情況,只見老人家的窗簾緊閉,敲門也沒人應答。感覺不對,孟凡芳急忙跑到社區報告,社區工作人員把門撬開後發現老人倒在地上。
  • 福海縣「量身設崗」發揮老黨員餘熱
    近年來,福海縣為有精力、有能力、有思路的老黨員「量身設崗」,通過講好黨課、精神帶領、鄰裡調解等方式引導老黨員發揮餘熱。  該縣出臺《福海縣老黨員老幹部管理辦法》,建立老黨員人才信息庫,根據年齡、專長等進行分類,完善老黨員信息資料。
  • 「兵媽媽」退休後仍情系軍營 數十年如一日發揮餘熱
    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北京站 為退伍老兵開展心理疏導,組織慰問演出,鼓勵他們光榮返鄉、再創輝煌,則是韓瑞芬從1991年就開始的「愛兵之旅」,退休後,「愛兵之旅」也未停歇。每年戰士復退期間,韓瑞芬仍然堅持下部隊看望退伍老兵。每到中秋節、春節等節日,她更是惦念著深入到基層連隊去看望戰士們,樂此不疲。
  • 老黨員寫詩歌 宣傳垃圾分類
    又環保,又衛生,一切廢物能利用……」這是鐵西區霽虹功能區愛工社區退休老黨員郭文學為宣傳垃圾分類創作的詩歌《垃圾分類好處多》。郭文學是愛工社區興工南街16號的一名退休老黨員,熱心的社區志願者,曾榮獲「瀋陽市學雷鋒標兵」「鐵西區優秀黨員標兵」稱號。
  • 海口七旬退休老校長李治鵬19年堅守教育未停歇
    原標題:校長退而不休獻餘熱19年堅守教育未停歇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一位老校長退休不退崗,19年來堅持服務青少年教育工作從未間斷。8月31日,記者見到了這位79歲的李治鵬老人。他告訴記者,2001年退休後,積極奔走為困難學子籌集助學金,自掏腰包辦圖書室,免費讓孩子看書學習,開展禁毒知識講座和法治宣傳,幫教村民戒毒。李治鵬為孩子講述雷鋒的故事。
  • 張偉文——讓老黨員真切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張偉文走訪慰問老黨員讓老黨員真切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在中國共產黨成立 99 周年之際,6 月 30 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偉文走訪慰問部分老黨員和困難黨員,為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並向全市廣大黨員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美好祝願
  • 蚌埠地委社區:「不老松」志願者 演繹最美夕陽紅
    在龍子湖區地委社區,有一支由26名老黨員組成的愛心志願者隊伍,他們義務協助街道社區進行小區物業管理,盡其所能參與社區活動,積極主動幫助遇到困難的居民。在他們當中,既有工程師、企業幹部,也有教師、勞動模範,他們退而不休發揮餘熱,被居民們親切地稱為「不老松」。
  • 北侖小港街道紅聯社區黨員志願者引領志願服務風尚
    浙江在線08月28日訊8月26日下午,在北侖小港街道紅聯社區,一場氣氛溫馨的社區黨員志願者答謝會在居民的掌聲中拉開帷幕。不大的社區活動室,被得知消息趕來參加答謝會的居民坐得滿滿的:他們之中有本地居民,也有外來務工人員;有活躍在社區的黨員志願者,也有被服務過的居民。
  • 北侖區小港街道紅聯社區黨員志願者引領志願服務風尚
    浙江在線08月29日訊8月26日下午,在北侖小港街道紅聯社區,一場氣氛溫馨的社區黨員志願者答謝會在居民的掌聲中拉開帷幕。不大的社區活動室,被得知消息趕來參加答謝會的居民坐得滿滿的:他們之中有本地居民,也有外來務工人員;有活躍在社區的黨員志願者,也有被服務過的居民。
  • 範銳平昨日看望慰問老黨員,向全市黨員致以節日祝賀
    多給年輕同志講講黨史、講講革命傳統,把黨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把好的家風傳承下去家住幸福街道彩虹社區的86歲老黨員杜華培,退休後堅持參加組織生活,主動在社區講「家風故事」,積極參與小區院落治理,志願擔當小區黨支部「黨建指導員」。
  • ...環保出力——星沙街道75歲老黨員自掏腰包贈居民100個環保酵素桶
    以榜樣力量 為環保出力——星沙街道75歲老黨員自掏腰包贈居民100個環保酵素桶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21日訊(通訊員 李文婧)「桶裡需要留出20%8月20日上午,在長沙市長沙縣星沙街道望仙橋社區湯愛勇家裡,老黨員雷素麟和志願者陳運華教這位新手製作酵素。 湯愛勇製作酵素的桶和糖蜜,都是雷素麟贈送的。當日,雷素麟將自己自掏腰包3000元購買的100個環保酵素製作桶送給了轄區老年協會的老人們。並鼓勵老人們分享給其他的居民,一起參與到製作酵素、減量垃圾的隊伍中來。
  • 南化新村社區開展「清掃衛生 黨員先行」活動
    ,積極開展「清潔家園,改善環境,共享健康」環境整治,這引起了社區黨員們的注意,在部分黨員的倡議下,「黨員突擊隊」以「清掃衛生,黨員先行」為口號,加入清掃大軍。  南化社區「黨員突擊隊」成立2017年,由社區支部黨員組成,一直以來,黨員突擊隊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都是很顯著的,不論是疫情期間,還是日常的社區管理中,黨員志願者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視的,他們活躍在小區裡,活躍在守望崗,
  •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員志願者隊伍助力社區防疫服務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組織部通過微信電子承諾書,向全校黨員發出號召,廣大黨員紛紛承諾:堅決帶頭擔當,衝在前線,完成各項防疫工作。  面對依然嚴峻的疫情形勢,學校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動員組織並安排多名黨員志願者進到學校「四聯雙報到」結對社區——魚峰區五裡亭街道龍擎苑社區開展志願服務,積極協助社區落實各項防疫防控工作,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 不忘初心獻餘熱、老驥伏櫪志千裡|幸福的前半生和匆忙的後半生
    記得同村有一個孩子在陶老師的班上,因為基礎差、成績差,越來越不愛學習。但是陶老師沒有放棄他,時刻盯著孩子,還會叫孩子到家裡輔導。這個學生的成績從班級後幾名逐步提高到前幾名,現在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不輟筆耕的13年2007年,陶坤元老師退休了,但是他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加入淼泉老幹部活動中心作通訊報導員,哪裡有新鮮事,哪裡就有陶老的身影。退休13年,編寫了各類新聞稿件450餘篇,其中被市級以上新聞單位錄用340餘篇次。
  • 溫馨園裡的「老黨員突擊隊」
    1月29日晚上,張德祥(右二)和「老黨員突擊隊」隊員們一起在小區門前給進入人員測體溫,並認真登記。記者 賈 恆攝「同志,請站住,測下體溫!」1月29日16時許,在石家莊市橋西區匯通街道東平社區勝利小區溫馨園,社區老黨員張德祥冒著寒氣忙活著給進入小區的人員測體溫。72歲的張德祥,是一名退役軍人,有著50年的黨齡。退休後,多次被社區評為優秀黨員志願者。疫情發生後,他主動請纓,自發成立了由12名老黨員組成的黨員突擊隊,擔負溫馨園的體溫測量、樓道清掃、小區消殺等疫情防控任務。
  • 昌化這位老黨員從「黨員紅」到「分類綠」餘熱不減當年
    今天一大早,臨安區昌化鎮朱穴村的黨員嚴國平就在農戶家門口做垃圾分類講解示範,今年70歲的他,是一位有著48年黨齡的老黨員。1975年,嚴國平從浙江省軍區獨立一師退伍後,脫下了「軍裝綠」,換上了「黨員紅」,如今更是將「分類綠」實踐到底。
  • 北京西城德勝街道北廣社區:黨員志願者 貼心解民難
    原標題:黨員志願者 貼心解民難 西城德勝街道北廣社區,正準備搬家的居民們將社區黨委書記李國強團團圍住:「附近租不到房子,我家孩子上學可怎麼辦?」「老母親這麼大歲數了,我一個人沒法兒搬啊。」
  • 火車站社區第二黨支部開闢黨建新陣地 凝聚銀髮正能量
    金鷹報·新湖南社區頻道 記者 劉雙昀近日,長沙市芙蓉區五裡牌街道火車站社區第二黨支部的退休黨員們搬「新家」啦!50餘名離退休黨員有了新家——「美在金秋」老黨員之家。2012年,轄區單位60多名退休黨員組織關係劃歸火車站社區管理,組建了退休黨員組成的第二黨支部。如何讓老黨員們退休不褪色,繼續發揮餘熱,這是橫亙在街道社區和黨員面前的難題。
  • 鳳凰職中:黨員志願者周末走進幫扶村助民搶收秋糧
    志願者幫助農戶搶收稻穀。紅網鳳凰縣分站9月20日訊(通訊員 胡國金)9月19日,鳳凰縣職業中專學校利用周末時間,組織黨員志願者深入到結對幫扶村,幫助村民搶收水稻,使村民秋糧顆粒歸倉。當天一大早,鳳凰職中黨委書記、校長張偉帶領黨員教師志願者前往勝花村幫助村民收割稻穀志願服務工作。在該村三組龍松術稻田裡,張偉和黨員教師志願者一起抬著打穀機,揮鐮割稻,打穀捆草,肩抗糧袋,幹得熱火朝天,幫助龍松術家搶收所有急待收割的水稻,確保了秋糧顆粒歸倉。當天下午,鳳凰職中常務副校長張志敏,副校長唐儒望帶隊赴通板村同樣開展助農搶收秋糧志願服務工作。
  • 黨員社工+黨員義工 佛山創新志願服務模式暖人心
    黨員志願者來到社區的困難戶、行走不便的老黨員何添家慰問 ,85歲的何添激動得熱淚盈眶。  7月18日,石灣鎮街道紅衛社區85歲的老黨員添叔接過社區黨員志願服務隊隊員手中的慰問品時,感動得熱淚盈眶,一時無法言語。這感人的一幕,僅僅是佛山志願服務隊伍建設的創新與探索的一個側影。  85歲的老黨員添叔解放後就入了黨,有著50多年的黨齡。他有兩兒兩女,其中一個兒子已不在人世,另一個兒子出外打工,兩個女兒一個退休、一個下崗,家庭生活十分拮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