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老先生的作品為何如此經典?如果想要讚美金老的話,廣大金迷們能說出一大堆溢美之詞,然而在筆者看來,金庸作品吸引人的一個重要的點就在於他總是會在關注主要角色的成長的同時也注重次要人物乃至龍套人物的角色塑造,以至於作品的整體格局要相對於一些單線發展的故事來說更為宏大一些,不會讓人有種被牽著鼻子走,只為看個故事結局而已,反而是讓人發散思維,去探究書中除了主線故事之外的秘密,比如「劍魔」獨孤求敗究竟生活在哪個年代,擊敗過哪些人;又如掃地僧的真實身份究竟是誰,他為何一眼看出小無相功;再像是創出《葵花寶典》的前朝太監是誰,這都是金庸作品主線故事之外帶給讀者的閱讀樂趣,而本文就聊聊《天龍八部》一書中一個一直困擾著廣大讀者的問題,即「天山童姥為何不幫無崖子報仇」。
逍遙派作為原著中乃至金庸筆下最神秘的一個門派是受廣大讀者嚮往,此派中的武功皆屬上乘,得其一便可躋身武林頂尖高手,比如書中的段譽和虛竹原本都是武藝平平之人,在偶然間得到此派絕學之後紛紛成了一流水平,若是此派中人齊心協力的話,只怕少林、丐幫都不是他們的對手,縱然丐幫有蕭峰,少林有掃地僧也扛不住幾位高手夾攻,何況其中天山童姥還有那不講道理的「生死符」,能控制他人。
也許正因為如此,金庸是把逍遙派設定為一個一直處於內亂的門派,創派祖師逍遙子是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早早就得了不老長春谷中的「神書」逍遙隱去,幾位弟子以及第三代弟子卻都不是省油的燈,逍遙三老為了之間互生情愫,李秋水和天山童姥為了爭無崖子是鬥了一輩子,而無崖子那徒弟丁春秋又為了得到逍遙派的絕學而偷襲了他,將他推下山崖弄成廢人,從邏輯上來說,故事發展到這,童姥和李秋水二人是有理由替無崖子報仇的。
但這段故事經過多次修改之後其實已經面目全非,甚至在新修版中李秋水作為無崖子的妻子還參與了丁春秋謀害無崖子,也就是說李秋水是完全沒理由幫無崖子報仇的,但天山童姥呢?至少她還是有理由替無崖子報仇的,那麼她為何遲遲不出手?只是統領著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烏合之眾當她的土皇帝?其實答案很簡單。
首先要排除的就是「天山童姥打不過丁春秋」這一說法,丁春秋能夠自創星宿派的邪功自立門戶足見他的武學天賦極高,並且從他在書中的表現來看,他也僅僅只是輸蕭峰、鳩摩智、慕容博、蕭遠山這些人一檔,至於掃地僧,那就不說了,從武功上來說似乎天山童姥是壓不住丁春秋的,那麼童姥打得過丁春秋嗎?答案是肯定的。
武林高手的對決不能單純以「貓吃老鼠」這樣邏輯來看,也不是比雙方誰練的武功更多,修為更深,有時候還得看臨場反應,童姥和丁春秋實力相差應該不多,兩人要拿下對方都挺難,尤其是對於丁春秋來說,他要拿下童姥必然是兩敗俱傷的結局,而童姥則不然,她若在合適的時機使出「生死符」,那麼甚至剛開打丁春秋就會被制服,也就是說兩人的對決童姥贏面更大,那為何童姥不願出面替無崖子報仇?答案其實很簡單,金庸早借童姥之口解釋過。
在原著第三十七回中提到:「童姥道:『我雖命在頃刻,但親眼見到賊賤人先我而死,生平武學,又得了個傳人,可說死也瞑目,你竟不肯答允麼?』虛竹道:『這個……我是不成的。』童姥哈哈一笑,道:『那個夢中姑娘,你想不想見?你答不答允我做靈鷲宮的主人?』虛竹聽她提到『夢中姑娘』,全身一震,再也沒法拒卻,只得紅著臉點了點頭。童姥喜道:『很好!你將那幅圖畫拿來,讓我親手撕個稀爛。我再沒掛心之事,便可指點你去尋那夢中姑娘。』虛竹將圖畫取了過來。童姥伸手拿過,就著日光看時,不禁『咦』的一聲,臉上現出又驚又喜的神色,再一審視,突然間哈哈大笑,叫道:『不是她,不是她,不是她!哈哈,哈哈,哈哈!』大笑聲中,兩行眼淚從頰上滾滾而落,頭頸一軟,腦袋垂下,就此無聲無息。」這段文字寫的是天山童姥彌留之際的遺言,卻也道出了童姥對無崖子的感情,不是愛。
天山童姥最關心的是並非無崖子是否愛自己,而更在意是不是李秋水,當得知不是李秋水的時候她大笑而亡,足見她只是不甘心李秋水得到無崖子而已,一種「我得不到,別人也不能得到」的感情,而非真正的愛,她不替無崖子報仇是情理之中,她只想和李秋水死磕而已,所以她不替無崖子報仇並非漏洞,而是多數人沒讀懂金老的用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