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親愛的》:陳可辛最好的電影之一

2020-12-20 搜狐網
《親愛的》海報 


  (搜狐娛樂訊 編譯:麥咪)

  美國《好萊塢報導者》:劇力強勁,群戲奪目

  《親愛的》中,一對離婚夫婦需要一起面對他們的孩子被誘拐的悲慘事實。比起歸類為驚悚片來說,這部電影更傾向於為一部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的劇情片。影片揭示了中國社會拐賣兒童這一醜陋現象,中國城市中的父母在電視、網絡上傳播著渴望得到關於孩子任何信息的訴求,然而,他們會接到數以百計個電話,聲稱只要先付錢就能幫到他們——甚至有一些人用其他的孩子仿冒丟失的孩子。影片故事線索頗為複雜,人物眾多,但很多欲言又止的留白,讓觀眾能夠進行更深層的思考,而不僅僅是接受影像提供的信息。

  當然,影片並未將主角複雜的情感關係深化到底,而是不斷地加入了新角色和新線索,讓觀眾多少有點分散注意力。陳可辛的敘事節奏依舊強而有力,使得一個看似簡單的故事,能夠延展出多層面的戲肉,讓觀眾始終處於高強度的情緒爆發點上。這部電影,不僅展示了受害家庭的痛苦,對社會現象也有自己的態度。趙薇的表演十分精彩,她可以稱為中國的朱麗葉特-比諾什,每一場哭戲都能表達出不同的情感肌理,當她扮演的農村婦女,隔著窗戶與女兒四目相對時,影片到達了哭點巔峰,但略顯誇張。喜劇演員黃渤則與以往角色劃清界限,展示出了喜劇表演之外的強大潛能。郝蕾呈現了一種樸素的,發自內心的表演,當兒子牽起她的手,她的臉上露出會心的微笑時,仿佛全場都在為她歡呼。

  義大利quinlan.it:言之有物的主流電影

  《親愛的》是一部充滿力量感的通俗劇情片,它感人、有趣、也令人心碎。影片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時,很多人為此片潸然落淚,但陳可辛賺取的並不是廉價的眼淚。影片的故事看似簡單,卻也複雜,結尾光明,卻也隱藏著難以掙脫的黑暗。對於拐賣兒童題材的電影,人們習慣性地會覺得它們敘事誇張、煽情無度、刻意製造絕望和狂喜的反差,但《親愛的》卻沒有落入這種俗套,它用通俗劇情片的調子,揭示出了一個深邃無邊的社會話題。這種言之有物的主流電影,在當下的世界影壇並不多見。影片中,陳可辛除了展現兩對父母的痛苦,以及孩子的驚慌失措之外,也把這場悲劇所必須面對的法律困境,描述得讓人糾結萬分,為了解決孩子的歸屬問題,那個荒謬的死亡證明,突顯了電影的現實主義價值。《親愛的》雖然在中國大陸拍攝,演員也來自大陸,但陳可辛依舊沒有擺脫香港電影的特有印記。影片在鏡頭處理和懸念設置上,都有著大巧若拙的流行電影理念,值得讚賞。

  德國outnow.ch:陳可辛最好的電影之一

  香港地區最成功的導演陳可辛,推出了他的最新作品《親愛的》。影片聚焦於一個失蹤的孩子,和兩個家庭展開的「領養」風暴。影片的前半部分,並沒有給觀眾帶來特別新鮮的故事體驗,男主角黃渤的很多尋找孩子的場面,都是可以預計到的——他一定可以找到孩子。但陳可辛的故事絕對不會簡單,到女主角趙薇出現時,電影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個農村的女子,對孩子的愛似乎比孩子的親生父母更為刻骨銘心,這場爭奪孩子的大戰,雖然類似於你來我往,不斷過招的通俗劇情片,但陳可辛卻拍出了別樣的味道。影片在一個又一個令人費解的疑問中推進,大事件套著的小事件,如雪球一般越滾越大,電影的氣氛除了悲切和揪心之外,你甚至可以看到一絲嘲諷的幽默。這部戲劇化強烈的電影,感情呈現都真實可信,全片沒有一分鐘冷場,這是陳可辛最好的電影之一。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40901/n403965037.shtml report 4163 《親愛的》海報 《親愛的》趙薇演技震撼觀眾,被譽為「中國的朱麗葉-比諾什」(點擊查看高清大圖)(搜狐娛樂訊編譯:麥咪)美國《好萊塢報導者》:劇力強勁,

");}

相關焦點

  • 陳可辛:我拍公益題材電影,並非為了社會責任
    原標題:陳可辛:拍電影的手藝人自幼隨父親在電影片場長大的陳可辛,希望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仍能在片場工作,直到被死亡悄悄接走。同樣來自香港的陳可辛,早在10年前就預見內地電影市場的潛力。2005年,他憑藉歌舞片《如果·愛》正式進軍內地電影市場,獲得包括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在內的29個獎項。在商業和藝術中尋找平衡的陳可辛,撥開起初的混沌,驚喜地發現內地觀眾的觀影水平高於香港。在《中國合伙人》《親愛的》接連取得商業和口碑的雙重肯定之後,他對於打造自己風格電影的態度愈發堅定,明晰。
  • 人販子太可惡了,講述走失孩子和打拐的故事——《親愛的》
    《親愛的》,是2014年的一部華語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陳可辛執導,趙薇、黃渤、佟大為和郝蕾主演。本片入選第71屆威尼斯影展非競賽單元。2014年9月25日,電影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行了首映式,當晚18點在大陸公映。
  • 電影親愛的原型仍在尋子怎麼回事?電影親愛的講了什麼故事劇情介紹
    近日,電影《親愛的》原型之一的孫海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他仍然在尋找被拐賣的兒子孫卓。《親愛的》於2014年上映,講述一群孩子慘遭拐賣的父母尋找孩子的故事。片中,韓德忠(張譯飾)的原型就是孫海洋。2007年10月,孫海洋帶著兒子和太太來到深圳,開了一家包子鋪。
  • 《親愛的》評分超"甜蜜蜜" 陳可辛感謝跨18年檻
    評分超《甜蜜蜜》 陳可辛告白主演「幫我跨過18年檻」隨著7、8月暑期檔熱片的紛紛下檔,9月以來國內電影院線一直呈現低迷狀態,比起7,8月多日總票房過億的成績,9月僅8日一天票房達到1.18億,其餘時間均顯沉靜之態,22至24日更是連續三天未超過3000萬。
  • 陳可辛旗下電影公司We Pictures籤約CAA中國
    香港知名導演、監製陳可辛,多年來以無數經典之作樹立了自己的電影風格,並不斷以多部現象級電影證明著自己獨特的眼光及超強的製作能力,在華語電影及國際影壇中享有重要地位。近日,陳可辛創立的電影公司「我們製作」(We Pictures)正式籤約CAA中國,成為其全球客戶。
  • 如何評價黃渤的電影《親愛的》?
    《親愛的》是一部讓人鼓舞的電影。作為一部題材敏感、風格紀實、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電影,它完成度高,高水準地、克制地、恰當地講述了一個曲折的故事。它商業性與批判性兼有,一方面,將會有很多人進入影院觀看它,同時它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 《親愛的》90後口碑高漲 電影"真實就是力量"
    由陳可辛最新執導2014溫情電影《親愛的》即將於9月26日在全國公映,這部由真實尋子故事改編而成的現實題材情感電影已經在網上引起強烈關注。 網易娛樂9月18日報導 由陳可辛最新執導2014溫情電影《親愛的》即將於9月26日在全國公映,這部由真實尋子故事改編而成的現實題材情感電影已經在網上引起強烈關注。
  • 為什麼說陳可辛是最懂內地人的香港導演?
    作為第一部北上試水之作,《如果·愛》出乎意料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那年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兩岸三地最賣座電影之一,並將女主角周迅送上了金馬獎和金像獎雙料影后的寶座,也讓他自己拿下了首座金馬獎最佳導演的獎盃。至今為止,《如果·愛》仍然是內地最好的歌舞類型片,沒有之一。
  • 經典案例:電影《親愛的》高口碑助力票房逆生長
    影片名稱:《親愛的》影片類型:劇情/家庭製作標準:院線電影影片時長:130分鐘影片導演:陳可辛影片簡介《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主演。
  • 《親愛的》電影原型:不準備去看 實在是沒錢買票
    —香港電影導演陳可辛  人物簡介  高永俠  女,42歲,江蘇省邳州市八義集鎮苗樓村人。  2011年2月6日,高永俠撫養的男孩,被確認為丈夫生前在深圳偷拐回的兒童。同時,警方發現她所撫養的另一名女孩「粵粵」也來歷不明,被一併帶走。
  • 連王家衛、陳可辛這些人都跟著他賺錢!電影、綜藝背後的推手全是他!
    2015年,徐崢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港囧》票房突破16億。在《港囧》上映前,歡喜傳媒就以1.5億元的價格向徐崢全資擁有的公司買下了《港囧》47.5%的票房淨收入。  連王家衛、陳可辛、劉慈欣這些才華橫溢的人,都來和他一起賺錢。  去年買殼,玩轉資本遊戲  事情要從去年5月說起。
  • 《親愛的》張譯原型孫海洋:不理解電影結尾讓人同情趙薇
    孫海洋(中)與《親愛的》劇組成員。  由陳可辛執導,黃渤、趙薇、張譯等人主演的打拐題材影片《親愛的》正在熱映中,除了在電影角度看是一部好片,它帶來的社會意義也非同尋常。這部由真實人物原型改編的電影,讓社會再度聚焦拐賣兒童的問題上。電影還在放映,而片中原型人物的故事也仍在繼續。
  • 電影《親愛的》,到底誰是對的誰是錯的
    陳可辛導演趙薇主演的電影《親愛的》我想大家都看過吧,從這部電影的名字很難出這部是關於孩子拐賣的電影,這部電影之前好像命名叫《打拐》,好像是為了升華電影的主題,就改成了《親愛的》,不過說這部電影是一部打拐電影,不如說是一部倫理、人性、情感電影。
  • 豆瓣評分最高國產電影《親愛的》,真實故事改編看哭無數觀眾
    《親愛的》海報電影《親愛的》上映於2014年,由陳可辛執導,黃渤、趙薇、佟大為、郝蕾、張譯等明星主演。趙薇飾演的單身母親《親愛的》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社會的群像,看到自己內心的焦慮和對親情的漠視,同時也在鞭撻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畸形價值觀。
  • 陳可辛電影《投名狀》中方第一副導劉鑫雨加盟《活在當下》電影
    最新獲得的消息陳可辛執導的電影《投名狀》(李連杰、金城武、劉德華主演)中方第一副導、2011年陳可辛監製、劉偉強執導電影《血滴子》(黃曉明、餘文樂主演)執行製片、17億票房韓寒的《飛馳人生》執行導演劉鑫雨已經正式加盟上海雙滋傳媒總部投資籌備的青春都市正能量電影《活在當下》,擔任項目的高級製片顧問,全面指導、支持《活在當下》電影項目的製片工作。
  • 《奪冠》獲金雞三獎 陳可辛稱不會捍衛自己的電影
    《奪冠》獲金雞三獎 陳可辛稱不會捍衛自己的電影 時間:2020.11.3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電影《親愛的》原型高永俠的命運斷點
    原標題:「親愛的」高永俠的命運斷點 理智與情感,法律與政策,這些分開看沒任何錯誤的元素,湊一起卻讓高永俠無法走出「親離『子』散」的命運斷點。她身上承受的,比《親愛的》中演繹的更沉重。 媒體轟炸多次,但農婦高永俠和外界間,始終有堵牆。她對外部世界充滿恐懼,連打工,最遠都只敢跑到隔壁縣城。
  • 親愛的最後結局什麼意思
    不得不說陳可辛導演實在是大師,《親愛的》也是這些年國產電影中,結局處理得最好的幾部電影之一。其實導演並不是意在安排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讓觀眾們去想像主角們圓滿的,或者悲愴的命運。而恰恰是因為這樣「點到即止」的結局,就不會有任何一個角色得到完滿的故事。
  • 影評:《親愛的》,真的就只是讓你們去大哭一場麼?
    我一直認為我看這部電影的人越多,它就變得越麻木,但有時卻恰恰相反。相反,看電影會讓你更敏感,更被那些情感時刻所感動,比如陳可辛的《親愛的》。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是一部出售家庭關係的電影,但是我們知道創作者想要激起你的感情,觸動你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但是我們還是忍不住。
  • 以前的《雙城故事》,其後的陳可辛式愛情片及其他
    前者屬於陳可辛短暫推行過的「泛亞洲電影」計劃的產物,由他和製作班底帶著濃鬱的香港思維,在內地首度大量取景拍攝完成,後者是他順應內地影人拍攝《英雄》式的武俠大片風潮,不得已的跟風之作。《如果·愛》的多數場景在北京完成拍攝細看陳可辛現代題材的情感電影,又有個體愛情與友情、家庭親情及社會情愫層面的區分。但無論感情的天地是小或大,屬於何種類型,陳可辛考察流變的方式不曾變過,均用跨年代作為度量衡。